最新录用

    说明:最新录用的文章,内容和信息由原稿中提取,尚未经过编辑加工、校对,并非最终版本,请以印刷版为准。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1990—2021年中国饮食相关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
    吴霞, 张译匀, 姚承志, 赵湘铃, 熊文婧, 让蔚清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2)      收藏
    背景 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导致中国居民疾病负担的第二大原因,饮食因素被认为是减少疾病负担的有效及可行的手段。目的 分析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以期为中国IHD饮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数据库中1990—2021年中国、全球、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的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相关数据,应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率(AAPC)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来分析中国居民归因于各类饮食因素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利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2—2031年的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结果 2021年中国归因标化死亡率为44.26/10万、标化DALY率为820.87/10万,与全球水平接近,高于高SDI地区,低于其余4类SDI地。1990-2021年中国标化死亡率(AAPC=-0.17,P<0.05)、标化DALY率(AAPC=-0.50,P<0.05)与全球及五类SDI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全球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中国;高SDI地区下降速度最快,中国下降趋势与低SDI水平接近。男性IHD归因疾病负担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疾病负担逐渐增加,≥70岁人群的死亡率、DALY率远高于15~49岁及50~69岁组。1990年与2021年归因于13种饮食因素中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排名前两位的饮食因素均是钠摄入过量、全谷物摄入不足,标化死亡、DALY率上升最明显的是含糖饮料、加工肉、红肉摄入过量。BAPC模型显示,未来10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中国IHD归因于饮食因素的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与高SDI相比差距较大,男性和老年人群负担较重,因此仍需重视IHD的饮食防控策略,加强宣传健康的膳食模式,倡导大家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钠盐、含糖饮料、加工肉、红肉的摄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以减轻其疾病负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研究2型糖尿病签约居民基层就医行为影响因素
    陈聪, 朱海虹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0)      收藏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签约居民基层就医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布局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金山区某镇选择508名2型糖尿病签约居民,开展现场问卷调查以及历史就诊数据调阅,利用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分别从倾向因素、能力因素、需求因素三个维度对2型糖尿病签约居民基层就医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因素中的职业、居住地性质,能力因素中的医保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服务评分,以及需要因素中的机构信任评分为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依从性回归分析校正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认知不足,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及更可靠的机构信任是2型糖尿病签约居民基层就医行为的促进因素。建议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宣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现状研究
    张小娟, 刘阳, 彭博, 叶媛, 曹晓琳, 朱坤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3)      收藏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和治疗服务的现状以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申报系统”收集3718家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能力和服务提供的相关信息。基于stata15.0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区域间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相关设备和药品配备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层医疗机构配备7-9种抗高血压和降血糖基本药物的机构占比最高。区域间基层医疗机构年诊疗高血压和糖尿病人次及家庭医生续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区域间签约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和P=0.165)。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中部和西部最高,血压和血糖控制率中部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全科医师数、药品配备、续约率、收入构成对基层医疗机构年诊疗高血压和糖尿病人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些因素大多对规范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部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条件较优,但医疗服务能力不如东部,软实力仍待提升。高血压和糖尿病医防融合仍待落地,规范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等公共卫生指标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脱钩”,公共卫生数据质量和服务内涵有待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全科医学精神卫生亚专长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探索与实践
    张峥璐, 乌依罕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7)      收藏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竞争加剧,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科医学作为预防医学和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潜力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引入全科医学精神卫生亚专长概念,明确了全科医学精神卫生亚专长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国家在初级卫生保健精神卫生服务内容,总结了国内在全科医师精神卫生培训和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效,最后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得出我国精神卫生亚专长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广常规筛查和早期干预模式,倡导多学科团队合作,并发展远程医疗和信息化服务,并且结合本地医疗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认知,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精神卫生服务策略,可提升国内全科医学精神卫生亚专长的发展水平,并推动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整体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EGFR非热点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应用EGFR-TKIs及化疗疗效对比研究
    檀紫瑞, 申青, 刘俊英, 陈砚凝, 姚继方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0)      收藏
    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已成为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肺癌各类EGFR非热点突变对EGFR-TKIs治疗的反应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方法 纳入EGFR非热点突变的术后复发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其中52例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38例接受一线化疗,对比分析一线应用EGFR-TKIs和一线化疗的疗效评估。结果 EGFR非热点突变不同突变亚型接受一线EGFR-TKIs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存在差异(P<0.05)。但在各突变亚型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一线化疗组,中位PFS分别为10.9个月和6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21个月和16.5个月(P<0.05)。结论 在EGFR非热点突变型术后复发或晚期肺癌中,不同突变亚型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后的生存期存在差异。但在各突变亚型中,对比一线化疗,一线EGFR-TKIs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脂质代谢异常与抑郁进程的关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欣悦, 吴民民, 朱路文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8)      收藏
    脂质代谢是人体关键的生理过程,其紊乱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联系。尽管如此,目前对这些联系的系统性整理尚不充分。本文综合探讨了抑郁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变化,并详细阐述了脂质代谢紊乱与抑郁症共病关系的疾病,如超重、肥胖以及Ⅱ型糖尿病。另外,文章总结了五个脂质代谢异常与抑郁症发展相关的内在机制:SNCA基因的过表达和α-Syn异常积聚、铁死亡、肠道菌群失调、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障碍以及慢性应激。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抑郁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铁死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天阳, 徐文秀, 秦昕宇, 邢雪雪, 毕玫荣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9)      收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HIBD)是新生儿期神经系统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易导致新生儿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在临床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铁死亡作为近年新发现的一种非凋亡性细胞死亡类型,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关于铁死亡与HIBD的研究逐年增多,大量研究表明铁死亡与H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有研究指出维生素K2,特别是MK-4可以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简要综述铁死亡在HIBD及小胶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并展望维生素K2,特别是MK-4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HIBD预后的可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平均血小板体积可以预测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事件
    朱荣芳, 靳晶晶, 梁向楠, 钱玥彤, 耿同会, 白亚玲, 徐金升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8)      收藏
    目的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我们探讨MPV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事件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15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343例,测量MPV,随访时间1年。根据MPV分为四组,采用Kaplan-Meier分析研究MPV水平与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的关系,并进行多重COX回归模型验证MPV水平与血管通路事件风险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分层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入选343例患者,其中60(17.5%)例患者出现血管通路事件。四组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3.7%、17.8%、12.2%、5.9%。Kaplan-Meier分析显示四组间VA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Q4组的VA事件的发生率最高(33.7%),Q1组VA事件的发生率最低(5.9%)。校正混杂因素后,MPV是VA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HR=1.90,95%CI=1.46-2.47,P<0.001)。亚组分析显示,除糖尿病分组,其他各亚组间均未发现有显着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 P>0.05)。结论 MPV可以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事件,可能为临床医生预测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供了参考指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血清nesfatin-1、ghrelin水平与糖、脂代谢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张宇诺, 李瑞斌, 王玮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0)      收藏
    背景 机体摄食和能量消耗受下丘脑和外周双重调控,多种神经因子参与其中,下丘脑释放的神经因子nesfatin-1、消化道粘膜分泌的ghrelin。Nesfatin-1抑制摄食,ghrelin促进摄食,但二者在肥胖和糖尿病进展中的作用尚未阐明。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nesfatin-1 、ghrelin与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的相关性,探讨其参与糖、脂代谢的潜在过程,为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间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0例T2DM患者及同期体检的8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收集基本信息,并检测:糖代谢及血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nesfatin-1和 ghrelin 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nesfatin-1和ghrelin在两组间的表达,以及它们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Nesfatin-1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BMI、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C肽、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血尿酸呈负相关,ghrelin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组血清nesfatin-1水平降低、Ghrelin水平升高(P<0.001)。Ghrelin预测诊断T2DM(AUC=0.861,P<0.001),优于nesfatin-1(AUC=0.696,P<0.001)。结论 Nesfatin-1 、ghrelin通过影响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等多个方面调节机体糖、脂代谢过程,对糖尿病诊断有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面向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群体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李晓泽, 孙国强, 沈蔷, 宋妍, 王虎峰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35)      收藏
    背景 慢性病的频发与患者对健康知识与疾病风险认识不足有关,全国范围来看,较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基层医生提供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积极性普遍不足,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质量及效果有待提升。目的 本研究为验证基于应用信息化知识库模型生成的个体化健康指导方式对中老年慢性病群体提升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强化社区慢性病治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采取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2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年龄在50~70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四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过采取χ2检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与t检验对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基线共调查了739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其中干预组3673例、对照组3717例,从社会人口学因素、目标群体疾病情况分布、相关疾病知晓率等角度得出基线调查中干预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者患者整体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实施后,从患者对疾病知识整体知晓率分析,干预组患者提高3.8%(P&#;60;0.05),对照组患者下降4.2%(P<0.05);从患者自我管理态度角度,干预组患者平均增加0.4分(良好群体占比增幅3.3%),对照组患者平均降低0.91分(良好群体占比降幅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分析,干预组患者平均增加0.886分(良好群体占比提升4.7%),对照组患者平均增加0.497分(良好群体占比降低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服药依从性角度,干预组患者平均增加0.189分(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增加0.235分(P<0.05);从患者对信息化工具接受度分析, 干预组患者平均增加0.933分(P<0.05),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态度、信息化接受度角度,干预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方面,两组患者在干预实施后均有提升,干预组效果更为显著;从患者服药依从性角度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信息化知识库模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2019-2022年北京市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苏宁, 刘平平, 郭宇濛, 芦明月, 朱瑞, 于建平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0)      收藏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传染病防控体系的网底,对城市疫情控制至关重要,经过新冠疫情,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有所提升,但缺乏评估,未来改进的方向尚不明确。目的 评估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2年,分别对北京市全部愿意配合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n(%)表示,采用线性混合模型比较各机构2019-2022年传染病防控能力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升的因素。结果 2019-2022年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总体及各年份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F=140.27,P<0.001)。机构类别(F=134.38,P<0.001)、是否设置预防保健科(F=25.89,P<0.001)、是否具备P2实验室(F=6.68,P=0.010)、实际在岗人数(F=24.67,P<0.001)对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有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比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高18.94,设置预防保健科的机构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比未设置的机构高6.50,具备P2实验室的机构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比不具备的机构高2.59;实际在岗人数每增加1人,传染病防控综合能力增加0.05。结论 新冠期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逐年提升,主要受机构类别、预防保健科设置、P2实验室设置以及实际在岗人数等因素影响,建议持续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天津市北辰区社区老年人可逆与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新蕊, 黄丽, 曹立春, 屈会超, 张美琳, 刘欢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0)      收藏
    背景 认知衰弱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可逆性和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易导致跌倒、残疾和死亡等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而目前社区老年人群认知衰弱不同分型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调查天津市北辰区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不同分型的现状,探讨可逆与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为认知衰弱尤其是可逆性认知衰弱的早期识别与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天津市北辰区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问卷、FRAIL衰弱量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主观认知下降问卷(SCD-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2检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不同亚型认知衰弱患病情况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不同分型认知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916名研究对象,其中可逆性认知衰弱的老年人679名(17.3%),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的老年人440名(11.2%),不同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睡眠障碍情况、各类慢性病患病情况、锻炼情况、吸烟史、饮酒史、慢性病用药数量、血红蛋白水平的老年人认知衰弱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无认知衰弱为对照,女性(OR=2.186)、年龄≥70岁(OR=3.056)、有睡眠障碍(OR=1.275)、慢性病用药数量≥3种(OR=2.168)、有吸烟史(OR=1.753)、血红蛋白水平偏低(OR=1.531)与老年人较高的可逆性认知衰弱风险有关,锻炼(OR=0.459)与老年人较低的可逆性认知衰弱风险有关(均P<0.05);年龄≥70岁(OR=1.830)、有睡眠障碍(OR=1.996)、有饮酒史(OR=2.270)、用药数量≥3种(OR=1.626)、血红蛋白水平偏低(OR=1.991)与老年人较高的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风险有关,锻炼(OR=0.522)与老年人较低的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风险有关(均P<0.05)。结论 天津市北辰区社区老年人可逆性与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我们应当社区体检中加入认知衰弱情况的评估,通过制定并执行多维度的有效方案来延缓认知衰弱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广东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现状分析
    郝爱华, 曾子莹, 金爱琼, 唐玲玲, 郑梓悫, 马景泰, 赵建国, 曾韦霖, 肖建鹏, 聂辉, 杨颖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8)      收藏
    背景 目前,对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开展的研究较多,但少有学者基于大数据开展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相关研究。目的 了解广东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现状,为我省紧密型医共体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广东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等集成全省老年人健康信息及2022年住院信息。全科医生/万人口、基层机构就诊人次数等影响因素数据来自2022广东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避免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率为7.76%,女性[OR95%CI=1.211(1.204,1.218)]可避免住院率显著高于男性。老年人高血压可避免住院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75-79岁可避免住院率最高,达10.10%。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以粤北山区为参照,粤东地区高血压患者[OR95%CI=4.783(4.660,4.909)]可避免住院的可能性更大。每万人口增加一名全科医生,高血压可避免住院的风险将增大3.225倍[OR95%CI=3.225(3.150,3.302)];每增加一家二三级医院,高血压可避免住院的风险将增大1倍;每增加一次就诊次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三级医院高血压可避免住院的风险将分别增大1.908倍[OR95%CI=1.908(1.882,1.934)]和1.514倍[OR95%CI=1.514(1.498,1.529)]。结论 我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率较高,增设二三级医院、增加全科医生数量、居民增加就诊次数均增加了高血压可避免住院的风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湖北省农村慢性病居民心理服务需求分析
    王慧, 胡银环, 冯显东, 刘莎, 汪洋帆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7)      收藏
    背景 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农村地区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尽管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但其心理服务需求尚未被深入研究,了解这一需求对于完善农村心理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的 了解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服务需求现状,分析其与非慢性病居民的差异,为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服务需求调查表,于2023年7月至9月对湖北省8个农村共1416名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服务需求开展现场调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对心理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 农村慢性病居民总体心理症状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慢性病居民(37.6% vs. 18.4%, P<0.05)。与非慢性病居民相比,慢性病居民心理服务需求较低(31.6% vs. 62.6%, P<0.05)。在控制人口学因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后,农村慢性病居民相比非慢性病居民更不可能需要心理服务(OR=0.387, 95% CI: 0.155~0.968)。此外,与在线心理服务形式(14.8%)相比,慢性病居民更倾向于接受传统的面对面心理咨询(44.4%)及心理教育和培训(37.6%)。结论 虽然农村慢性病居民普遍存在心理症状,但其对心理服务需求相对较低。因此,建议卫生政策者加强提供农村慢性病居民的心理服务支持,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分析
    王媛, 肖斐, 张宇馨, 周恩慧, 钟建琴, 胡宇欣, 洪峰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1)      收藏
    背景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引起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病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流行现状,探讨民族特色饮食与CV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基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选择17 085名侗族、苗族、布依族人群,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民族特色饮食与CVD的关系。结果 贵州省少数民族CVD的总患病率为3.20%,侗族3.14%,苗族3.13%,布依族3.03%,男性(3.68%)高于女性(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3次/月(OR=0.720,95%CI=0.553~0.937)与CVD患病风险呈负相关;蕨菜≤1次/月(OR=2.172,95%CI=1.162~4.059)与侗族人群CVD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在苗族人群中,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OR=0.563,95%CI=0.340~0.933)、油茶>1次/月(OR=0.442,95%CI=0.202~0.967)与CVD患病风险呈负相关;牛/羊瘪菜≤1次/月(OR=1.935,95%CI=1.046~3.579)与布依族人群CVD患病风险呈正相关。糯米及其制品与CVD的患病风险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overall<0.05,P-nonlinear>0.05),腌制鱼/肉类和紫血肉与CVD的患病风险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overall<0.05,P-nonlinear<0.05)。结论 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的患病率较低,糯米及其制品<1次/月、1~3次/月和油茶>1次/月可能会降低CVD的患病风险,蕨菜≤1次/月和牛/羊瘪菜≤1次/月可能会增加CVD的患病风险,应对少数民族特色饮食的摄入频率知识进行宣传,从饮食方面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CVD进行防控干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云南省大姚县农村高血压患病和自我管理现状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余孜孜, 刘杜丽, 李熙敏, 阮春怡, 尹向阳, 蔡乐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12)      收藏
    背景 我国高血压控制情况仍不理想,患者数持续增加,自我管理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减轻疾病负担,高血压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但目前缺乏明确各因素间路径大小及间接作用的研究。目的 分析云南省大姚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和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大姚县抽取2 499名 ≥3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构建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Position, SEP),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分析高血压患病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 云南省大姚县高血压患病率、遵医嘱服药率、自我监测血压率和采取降压措施率分别为53.7%、84.5%、82.0%和88.3%,其中男性分别为52.4%、82.2%、80.8%和87.8%,女性分别为55.0%、86.8%、83.2%和88.0%。SEM结果显示,SEP、体型(包括超重或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缺乏体力活动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对高血压患病产生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16、0.06和0.15;性别通过SEP、年龄通过SEP和缺乏体力活动对高血压患病产生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228和0.348;SEP、有饮酒行为以及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包括患病年限和并发症)对自我管理产生直接作用,路径系数为0.20、-0.17和0.53;性别通过饮酒行为对高血压自我管理产生间接作用,路径系数为0.06。结论 大姚县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自我管理情况总体较好。应加强老年人、低社会经济地位和不良生活方式者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COVID-19后遗症心肌损伤的诊疗进展
    陈义萍, 张剑梅, 厉彦虎, 李睿
    录用日期: 2024-07-22
    摘要8)      收藏
    COVID-19后遗症(post-COVID-19 condition,PCC)心肌损伤患者表现出心悸、胸闷、胸痛等多种心脏相关症状,但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近年来,PCC心肌损伤作为一种新发病症,诊断和治疗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临床对该病症的诊疗经验不足,易导致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本文重点探讨PCC心肌损伤的诊断、临床治疗与康复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全专结合管理专家共识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妇科肿瘤学组
    录用日期: 2024-07-16
    摘要10)      收藏
    为提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筛查、早期识别、干预及康复中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妇科肿瘤学组联合全科医学、营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护理学、卫生统计学等专家,基于基层医疗机构现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妇科恶性肿瘤管理相关指南等,制定了《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全专结合管理专家共识》。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全专结合管理应该以妇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为核心,联合肿瘤、康复等多学科团队,从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筛查、随访、转诊、心理疏导、运动康复、营养管理、延续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致力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国内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的研制现状与思考
    臧丹阳, 杨曙光, 徐莉莉, 余学庆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3)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为正确选择和应用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CNKI、WANFANG、VIP、Yiigle、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TAR平台,医脉通指南频道,收集国内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并对适用性评价工具进行分类归纳和对比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个完整的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和3个包含适用性评价条目的指南质量评价工具。8个工具的目标使用者均为医师。8个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评价领域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可读性、可行性、可接受性、总体评价、建议等。3个中医类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在条目设置上体现了中医的诊疗特点,但是在可获得性、可接受性领域缺少条目设置。普适性指南评价工具在个人建议方面缺少条目的设置。结论 目前国内研制的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各有侧重领域和特点。使用者应充分考虑评价目的和所在的领域,选择合适的指南适用性评价工具;今后适用性评价工具修订时可将目标使用者群体扩展到患者和指南研发者群体,并制定更新计划,从而保证评价工具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2023年肥胖医学协会《肥胖和高血压临床实践声明》解读
    吕垚, 周伊恒, 刘力滴, 杨荣, 张鹏, 朱雅文, 代华, 廖晓阳, 雷弋, 杨梓钰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2)      收藏
    肥胖和高血压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二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23年,肥胖医学协会(Obesity medicine association, OMA)深入探讨了肥胖相关高血压的机制,并在《Obesity Pillars》杂志上发布了《肥胖和高血压临床实践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该声明总结出10条关于肥胖和高血压的要点,为我国肥胖相关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建议。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该声明,向基层医生介绍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帮助基层医生更有效地管理肥胖和高血压患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成人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汪姜涛, 杜瑀, 朱玲, 赵否曦, 刘涛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2)      收藏
    背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然而,目前关于成人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长期追踪观察,探讨成人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联,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目的 探讨成人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贵州省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研究队列于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12个区(县)的 48个乡镇共9280人进行调查。2016至2020年,完成了随访调查,以基线非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随访发生高血压为结局,在基线和随访时收集血压、腰围、甘油三酯及高血压发生情况等资料,计算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将LAP按照四分位分组为Q1、Q2、Q3、Q4,采用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最终纳入基线非高血压人群3774例进入本次研究分析。结果 以3774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发生高血压806例。与Q1组人群相比,脂质蓄积指数在Q2、Q3、Q4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HR=1.20,95% CI(0.97~1.48)、HR=1.20,95%CI (0.97~ 1.47)、HR=1.43,95%CI( 1.18 ~1.75),脂质蓄积指数的增高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亚组分析结果发现,在男性人群中,与LAP在Q1组人群相比,脂质蓄积指数在Q3、Q4分位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HR=1.67 95%CI(1.24~2.25)、HR=1.62,95%CI( 1.2 40~2.16);在女性人群中,LAP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系则不明显。在青年人群中(18~45岁)中,与Q1组人群相比,LAP在Q4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为HR=1.58,95%CI(1.20~2.09);在中年人群中(45~60岁)中,与LAP在Q1组人群相比,在Q4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为HR=1.512,95%CI(1.07~2.00);在60岁以上人群中,LAP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系不明显。在从事体力活动人群中,与Q1组人群相比,Q4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为HR=1.28,95%CI(1.02~1.59);从事脑力活动人群中,与LAP在Q1组人群相比,随着LAP水平的增加,Q2、Q3、Q4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HR= 1.95,95%CI (1.95~3.50)、HR=2.11,95%CI(1.17~3.80)、HR=2.60,95%CI(1.48~4.60)。结论 LAP作为一个评价腹型肥胖的简便指标,对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或体检机构在健康管理服务中高血压风险分类人群的筛查指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和健康结果的影响
    龙超, 李佳, 杨智凯, 黑璐萍, 李战胜, 袁蓓蓓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6)      收藏
    目的 了解山东省某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覆盖率、服务项目的整合性、以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和健康结果的影响。 方法 2023年2月22日至25日,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该市市辖36个乡镇的登记在册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患者一般人口学信息、接受糖尿病管理服务现状、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行为改变和健康结果。结果 共716名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家庭医生签约率为80.87%。家庭医生对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筛查覆盖率为43.86%,仅37.65%的急症患者联系了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在急症时处置和协助就医上相对欠缺。研究地区内居民对糖尿病诊断的认知得分仅0.20±0.40,对除药物治疗以外的干预方法认知得分低于0.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具有更高的糖尿病疾病认知水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8,95% CI 1.23-2.62,P=0.002);签约服务可提高患者获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OR=2.76,95% CI 1.79-4.38,P<0.001)和定期血糖监测的可能性(OR=4.28,95% CI 2.57-7.09,P<0.001),签约患者对自身在糖尿病治疗上的经济负担有更高的接受度(OR=1.58,95% CI 1.04-2.39,P=0.031),但签约患者进行饮食控制的比例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45,95% CI 0.26-0.78,P=0.003)。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慢性病的管理服务质量提高具有显著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落实签约服务包中的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关怀内容,并建立健全转诊机制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工作,同时对于未签约患者的健康服务也应当给予更多关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吕程, 蒋升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7)      收藏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目前被认为是由胰腺β细胞破坏所引起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使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终身依赖体外胰岛素治疗。随着T1DM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使得人们更加重视T1DM的预防及治疗。诸多研究已证实维生素D除对体内骨代谢及钙磷平衡具有重大价值外,在慢性炎症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亦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T1DM流行病学及维生素D 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维生素D与T1DM及其并发症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生综合诊治T1DM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2型糖尿病与肥胖对FIB-4指数筛查早期肝纤维化的影响
    卓莉莉, 瞿欢佳, 张秋玲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1)      收藏
    背景 随着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肝纤维化、肝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筛查早期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指南推荐FIB-4作为筛查肝纤维化的指标,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FIB-4筛查晚期纤维化的准确性受2型糖尿病及BMI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评估FIB-4在筛查早期纤维化时是否同样受2型糖尿病及BMI的影响。 目的 评估在初级保健筛查中,FIB-4的有效性是否受2型糖尿病、BMI因素的影响。 方法 选取经过肝穿刺活检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110例患者数据,根据肝活检结果将其分为F0-F1组,F2-F4组,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根据公式计算FIB-4,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FIB-4的准确性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间有无差异,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组间有无差异。 结果 糖尿病患者(N = 35)与非糖尿病患者(N = 75)相比,基线水平空腹血糖更高(P < 0.05),其余均无明显差异。在正常体重组(N = 19)、超重组(N = 37)和肥胖组(N = 54)中,基线水平肥胖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7),其余无明显差异。以1.3为切点诊断NAFLD早期肝纤维化时,FIB-4在总人群中的AUROC为0.769(95%CI:0.677-0.86),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45%,阳性似然比为2.04,阴性似然比为0.44。糖尿病组中AUROC为0.853(95%CI:0.723-0.984),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0%,阳性似然比为2.44,阴性似然比为0.38。非糖尿病组AUROC为0.708(95%CI:0.575-0.841),灵敏度为70.9%,特异度为60%,阳性似然比为1.77,阴性似然比为0.48,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间AUROC曲线无明显差异(P =0.131);正常体重组FIB-4的AUROC值为0.906(95%CI:0.756-1.0),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66.7%,阳性似然比为2.25,阴性似然比为0.38,超重组AUROC为0.65(95%CI:0.464-0.836),灵敏度为59.1%,特异度为46.7%,阳性似然比为1.11,阴性似然比为0.88,肥胖组AUROC为0.817(95%CI:0.696-0.938),灵敏度为78.1%,特异度为77.3%,阳性似然比为3.44,阴性似然比为0.28,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2)。 结论 FIB-4在评估NAFLD患者早期纤维化时,并未受到2型糖尿病的影响,但与BMI有一定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世界卫生组织老年整合照护筛查工具对内在能力下降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
    李夏夏, 潘一鸣, 刘盼, 宋雨, 李碧汐, 张亚欣, 张婉淑, 马丽娜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1)      收藏
    背景 内在能力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的总和。内在能力下降在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且与老年人多种不良健康结局有关。早期识别和干预内在能力下降对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老年整合照护(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ICOPE)筛查工具是WHO推荐的用于筛查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的工具。目的 探讨WHO ICOPE筛查工具对内在能力下降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与躯体功能下降、衰弱、社会衰弱和肌少症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WHO ICOPE筛查工具和内在能力评估方法对 769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内在能力的筛查和评估。采用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WHO ICOPE筛查工具的诊断效能。结果 WHO ICOPE筛查工具对内在能力下降诊断的灵敏度为95.96%、特异度为51.80%、准确性为80.34%。ROC曲线显示,WHO ICOPE筛查工具的诊断有效性为0.739(95%CI 0.699-0.779,p<0.001)。结论 WHO ICOPE筛查工具对内在能力下降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推荐用于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的筛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基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突破病例的风险预测模型
    鲍若林, 鲁潮, 冯昕, 叶春梅, 来芬华, 倪作为, 杨东波, 郑永韬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26)      收藏
    背景 流感作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对老年人群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接种流感疫苗成为预防流感、降低老年人群流感疾病负担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接种了流感疫苗仍可能感染流感,即突破病例,现有对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突破病例发生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突破病例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老年人群流感感染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23年9月1日-2024年3月31日杭州市萧山区、临平区70岁及以上且期间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队列,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再感染流感的老年人群作为突破病例组,未感染的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突破病例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Nomo图,同时H-L拟合优度检验、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等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99735人,2023-2024流感流行季期间共观察随访到突破病例4689人,疫苗突破率为4.70%,分层随机抽取对照组共4853人,年龄、性别、居住方式、居住地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上年度流感疫苗接种、中等强度及以上锻炼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流感疫苗突破病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AIC准则,采用上述变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H-L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76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 CI:0.786-0.834);Calibration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一致性较好。结论 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仍存在一定比例的突破病例,探究流感疫苗突破病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后流感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降低流感疾病负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中国老年人午睡时长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分析
    周梅, 杨爱琼, 邢英, 王玉玲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7)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与抑郁症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2020年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库最新调查数据,使用流调中心抑郁评定量表(CSE-D-10)对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午睡时长分为五级:不午睡、<30min、30~59min、60~89min、≥90min,单因素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抑郁老年人之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进一步探索午睡时长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8140名受访者,2020年调查期间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4.52%。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性别、目前的婚姻状态、午睡时长、晚上睡眠时长、在过去的一年喝酒吗、ADL失能、是否经常因为疼痛而难受、体力活动、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吗、自评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包括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升高)、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肺心病不包括肿瘤或癌)、肝脏疾病(除脂肪肝肿瘤或癌外)、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脏疾病)、中风、肾脏疾病(不包括肿瘤或癌)、与记忆有关的疾病(老年痴呆症脑萎缩)、帕金森症、关节炎或风湿病、哮喘(非肺部疾病)都与抑郁情绪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午睡时长30-59min是老年人发生抑郁风险的保护因素(OR=0.793,95%CI:0.656~0.959),其余睡眠时长对所有受访者的抑郁情绪暂未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未婚/分居/离异/丧偶、ADL失能、身体疼痛、强度体力活动、自评健康状况下降、患有慢性疾病(中风、与记忆有关的疾病)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午睡时长30-59min、晚上睡眠时长7-8h、喝酒每月超过一次、轻度体力活动、生活满意度上升的老年人越不容易抑郁。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结果表明,午睡时长30-110min/d抑郁症状发生风险下降,<30min/d或≥110min/d时,抑郁症状发生风险上升。结论 2020年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抑郁患病率较高,老年人午睡时长与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适度的午睡有利于降低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风险,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中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周芳, 董元, 武先奎, 纪颖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0)      收藏
    目的 对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5-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指标,结合秩和比法(RSR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档。结果 熵权TOPSIS法结果显示各省Ci值在0.217~0.759之间。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健康档案建档率、II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0~6岁儿童健康体检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0~6岁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产后28天内访视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健康教育服务接受率、早孕建册率、基本免费避孕药具发放覆盖率、基本免费避孕手术服务率、住院分娩率。结合RSR法将评价结果分为4档,优秀、良好、中等、较差等次的省(市、自治区)分别为2个、15个、12个和2个,地区之间呈现出中部>西部>东北>东部的特点。结论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存在地区和省际差距,各地需加强流动人口健康建档、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老年人和儿童体检等薄弱服务项目,尤其是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及部分超大城市亟需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生活方式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联中的作用
    李弈晴, 程桂荣, 许浪, 胡晨璐, 李春利, 李露寒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1)      收藏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作为重要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目前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联的研究甚少,缺乏生活方式因素的综合考虑及中国社区老年人群的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尚需进一步验证。目的 探究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之间的关联,并评估生活方式因素在其中的潜在作用,为预防和干预MC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Hubei aging memory cohort study , HAMCS),该队列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目标社区≥65岁老年人群,于2 018-2 023完成了认知功能筛查相关的基线调查,卡方检验分析MCI相关因素的组间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MCI的关联,按性别与年龄分层分析上述关联,进一步分析生活方式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MCI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 273名合格研究人群,平均年龄为(72.10 ± 5.68)岁,女性4 957(53.5%)人,农村3 265(35.2%)人,文盲1 670(18.0%)人,MCI患病率为26.0%。女性、>75岁、无配偶、受教育程度低、农村、BMI异常、无体育锻炼和智力活动、吸烟、抑郁以及患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患MCI(P < 0.05)。与同组患病时长≤10年相比,男性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人群中患MCI风险更高;而女性患冠心病人群MCI患病风险更高(P < 0.05)。低龄老年人(65~74岁)患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且患病>10年人群患MCI的风险更高,而高龄老人(≥75岁)患高血压患MCI的风险更高,为1.403倍(P < 0.05)。患病时长和生活方式联合分析发现,患病时间越长,不健康生活方式均显著增加了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病人群患MCI风险,ORs分别为2.063(95%CI:1.460-2.915)、4.272(95%CI:2.151-8.483)、2.116(95%CI:1.403-3.191)和7.013(95%CI:3.454-14.240)。健康生活方式在某些程度上调节了由于长时间患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带来的患MCI的高风险,患冠心病≤10年不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患MCI风险为1.813倍,而在>10年但健康生活老年人患MCI风险降低为为1.456倍。结论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时间越长MCI患病风险显著增加,且男性和高龄老年更加明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这种风险,而健康生活方式减轻患病风险。建议及早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有效管理心血管代谢慢病来降低MCI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临床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张铭, 王文娟, 陈吉彬, 夏伟, 邵一兵, 王宾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9)      收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与预防的重点方向之一。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OS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从OS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当前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健康档案建立对老年人就医行为影响研究
    唐馨怡, 胡新雨, 刘姗姗, 张宜民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9)      收藏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健康成为重要议题,加大老年人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可以引导老年人合理就医,维护自身健康水平。目的 了解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现状,探索健康档案建立对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选取建立健康档案、性别、年龄等10个指标,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将有无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人进行匹配,并利用单因素和无序多分类回归分析。结果 多分类回归结果显示,与自行处理相比,建立健康档案是老年人到专科/综合医院就医(OR=2.596,95%CI:2.024~3.330)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OR=1.774,95%CI:1.484~2.122)的促进因素。结论 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人具有积极就医行为。要加大力度开展老年人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讲,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积极作用,根据签约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健康水平,定期发布健康档案相关知识,不断增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引导老年人形成良好的就医习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游展鸿, 孙国珍, 卢静, 汤志杰, 王洁, 王琴, 王琳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2)      收藏
    背景 身体活动是心房颤动患者自我管理的聚焦点,不同类型及强度身体活动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不同影响,然而当前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类型分布特征并未明晰。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潜在剖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12月在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00名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长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感知控制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对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能量消耗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挖掘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可分为低能量消耗-久坐为主型(66.0%)与高能量消耗-职业性身体活动为主型(3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感知控制、恐惧疾病进展、家庭关怀度是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状况存在不同潜在剖面,且各剖面能量消耗分布特征存在异质性,可针对不同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剖面特征并结合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方案,以促进恰当且科学的身体活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meta分析
    田安妮, 杨晶, 孙晶, 王诗纯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4)      收藏
    背景 脑卒中手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机器人辅助训练用于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研究逐渐增加,但改善效果缺乏有效的系统评价与分析,并且具体时机方案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 系统评价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采用机器人辅助训练干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研究,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2月。严格按照纳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原始数据,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4和Stata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3篇,693例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SMD=0.37,95%CI=0.17~0.58,P<0.001)、手与手腕部分(MD=1.79,95%CI=0.40~3.19,P=0.01)、手部分(MD=2.00,95%CI=1.17~2.83,P<0.001)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期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上肢动作研究量表(SMD=0.27,95%CI=0.01~0.53,P=0.04)、手握力(SMD=0.54,95%CI=0.09~1.00,P=0.02)、手捏力(SMD=0.62,95%CI=0.16~1.09,P=0.008)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积木-箱子测验(MD=1.23,95%CI=-0.90~3.35,P=0.26)、改良Ashworth量表(SMD=-0.47,95%CI=-1.28~0.35,P=0.26)、Bathel指数(SMD=0.38,95%CI=-0.07~0.83,P=0.10)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显示,FMA-UL手和手腕部分(P=0.005),提示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结论 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活动能力、握捏能力,但在手部肌张力、灵活度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改善较小。未来需要大样本、多中心、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平衡强化训练对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秦伟, 涂刚英, 万小梅, 王芳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1)      收藏
    背景 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运动不足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住院老年患者的现状,平衡训练可以有效减少跌倒已被证实,但在精神科运用甚少。目的 探讨平衡强化训练对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老年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平衡强化训练方案进行干预,在基线及干预4周、12周后,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中文版Barthel指数(BI),以及国际版跌倒效能量表(FES-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共有62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和时间对BBS、BI和FES-I总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对BB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对BI指数和FES-I总分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对BBS、BI和FES-I总分主效应均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显示,干预12周后试验组BBS、BI和FES-I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组内干预前后BBS、BI和FES-I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前后BBS、BI和FES-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强化训练方案应用于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跌倒自我效能,从而降低跌倒风险。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种类、服药剂量与平衡能力之间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铜稳态调节机制在认知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周连鹏, 李伟峰, 董新刚, 王晓元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2)      收藏
    认知障碍常表现为学习、记忆、智力、情感、执行力障碍等一系列脑功能缺损表现,常发生在神经功能疾病、衰老、术后等中。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脑屏障、氧化应激、自噬、炎症、线粒体以及神经递质都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最近研究发现,铜稳态对认知功能有调控作用,这可能是认知障碍发生发展中的关键机制。本文从氧化反应、炎症、线粒体、神经递质等角度系统地介绍了铜稳态调控机制,铜稳态失衡时,铜离子水平紊乱,电解质代谢异常,发生氧化应激、炎症聚集、线粒体失活等一系列反应,甚至诱导细胞发生铜死亡,并对铜稳态在认知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认知障碍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同时也给该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心肺适能与不同代谢表型肥胖青少年脂代谢灵活性的关系
    秦煜玲, 朱琳, 程国栋, 谢维俊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2)      收藏
    目的 探究心肺适能在代谢异常型肥胖(MUO)青少年和代谢健康型肥胖(MHO)青少年中与脂代谢灵活性的关系。旨在为不同代谢表型肥胖青少年制定针对性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以及防控肥胖和代谢性疾病提供见解。方法 选取参与某减肥营的肥胖青少年91名,按照《中国儿童代谢健康型肥胖定义与筛查专家共识》标准划分为MUO组35人,MHO组56人。使用气体代谢分析仪与心率表采集受试者静息代谢测试、递增负荷跑台测试的气体代谢数据和心率数据;根据心率-摄氧量关系推算最大摄氧量(VO2max);通过三阶数多项式拟合曲线求得最大脂肪氧化速率(MFO)或相对应的最大脂肪氧化强度(FATmax)反映脂代谢灵活性。线性回归分析VO2max与MFO和FATmax的关系。结果 MUO组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MHO组(P<0.05),MHO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MUO组(P<0.05)。MUO组的MFO显著低于MHO组(5.19±1.39 mg/min/kg vs 5.76±1.15 mg/min/kg,P<0.05),调整VO2max后,组间差异消失(P>0.05)。是否调整VO2max两组的FATmax都无差异(4.16±0.92 MET vs 4.21±0.84 MET,P>0.05),均属于中等强度范围。VO2max显著正向影响MHO组的MFO(β=0.11,95%CI=0.03~0.18)和FATmax(β=0.06,95%CI=0.00~0.11)(P<0.05)。VO2max与MUO组的MFO和FATmax并无线性关系(P>0.05)。结论 MUO组的脂代谢灵活性低于MHO组。心肺适能是影响MHO青少年脂代谢灵活性的关键因素。MUO青少年可能需转变为MHO青少年,促进脂代谢灵活性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国产新型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弥散功能检查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姚世华, 黄锐波, 符土平, 吴仲平, 陈树冰, 谢燕清, 沈北兰, 钟丽萍, 安嘉颖, 王旭东, 刘文婷, 虞欣欣, 郑劲平, 高怡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4)      收藏
    背景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和定量评价间质性肺疾病、鉴别肺气肿、评估其他肺部疾病是否合并肺弥散功能障碍等。近几年,一些新型的国产肺弥散功能测试仪器陆续开发和注册上市,但其临床使用可靠性仍有待验证。目的 评价国产新型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的弥散功能测量结果在临床使用中的可靠性。方法 于2023年6至9月共纳入136例受试者,分为间质性肺疾病(间质肺病)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组,每组68例。采用交叉设计方法,让受试者按随机先后顺序分别使用实验组(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和对照组(Jaeger MasterScreen Diffusion肺功能仪)两种肺弥散功能测试仪器,由肺功能检查专业人员按照2017欧洲呼吸协会/美国胸科协会(ERS/ATS)的《2017 ERS/ATS standards for single-breath carbon monoxide uptake in the lung》指南流程和质控标准对受试者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采集指标包括: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SB)、吸气量(IVC)、肺泡通气量(VA)、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一氧化碳肺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 并对两组仪器的所得的测量值及肺弥散功能障碍程度分级两方面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两组仪器的DLCO、IVC、VA、DLCO/VA测量值一致性统计分析对比:间质肺病组的ICC分别为0.981 6、0.944 9、0.916 8、0.969 8,慢阻肺病组的ICC分别为0.990 7、0.917 9、0.920 9、0.960 2,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仪器的DLCO、IVC、VA、DLCO/VA测量值的Bland-Altman散点图中,间质肺病组落在95%CI之内的数据点比例分别为95.5%、94.0%、94.0%、95.5%,慢阻肺病组落在95%CI之内的数据点比例分别为:92.4%、93.9%、93.9%、95.5%,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仪器的弥散功能测量值一致性佳。在两组仪器关于两组疾病的弥散障碍程度分级(按DLCO%pred 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等级)对比方面,间质肺病组和慢阻肺病组的ICC分别为0.939 7、0.975 0,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ohen’s加权kappa一致性强度检验的加权kappa值分别为:0.896 86、0.837 1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仪器在评估肺弥散功能障碍程度分级方面一致性良好。结论 国产新型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的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方面的测量准确度高,评价肺弥散功能障碍程度的可靠性佳,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北京市社区医生参与科普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研究
    付铭源, 刘新颖, 于潇漪, 孔慜, 葛彩英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0)      收藏
    背景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健康科普在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变得尤为关键,而社区医生作为提升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重要力量,其科普能力的提升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郊社区医生参与科普的现状及培训需求,并探讨提升社区医生科普能力的有效策略。方法 2024年4月至5月,通过线上问卷对北京市城郊社区医生进行调查,共收集到668份有效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医生的基本信息、健康科普参与现状及培训需求。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社区医生的科普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明确培训需求。结果 184例(27.5%)社区医生表示了解健康科普创作,405例 (60.6%)认为社区医生的科普工作对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健康管理有较大影响。科普行为阶段分布显示,244例(36.5%)处于意向阶段、153例(22.9%)处于准备阶段、152例(22.8%)处于维持阶段;60岁及以上社区医生更多处于科普行为维持阶段(P<0.05)。社区医生不愿意投入科普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时间和精力、科普经验和能力不足、缺乏政策支持与鼓励以及健康科普收入低;而愿意参与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医疗工作者的责任感、医疗工作要求、对科普感兴趣以及可以丰富个人生活与工作。544例(81.4%)受访者表示希望提高自己的科普能力,但仅291例(43.6%)参加过相关培训,主要培训需求包括科普文案脚本写作技巧、科普选题与精准对接受众需求、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作品的方法等。结论 社区医生在科普活动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政策支持感、资源配置不足等。为提升社区医生的科普能力,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建立稳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机制,开展定期的科普能力提升培训,并提供新媒体工具使用的专门培训,使社区医生在健康科普实践中进一步发挥出社区诊疗的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新媒体遗书中挖掘年轻人存在感空虚及其应对行为: 人工智能辅助的内容分析
    熊丹, 刘园, 刘思敏, 胡笑霞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0)      收藏
    背景 空虚已演变成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与自杀行为紧密相连。在内卷等社会现象的影响下,当代年轻人可能正面临一种新兴的精神健康危机—存在感的空虚。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内容分析,探索新媒体遗书中年轻人存在感空虚的心理状态及其应对行为。方法 本研究回顾了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新媒体上报导的25岁或以下华人年轻人自杀遗书,共收集了31份遗书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深入探讨了遗书内容中的词汇使用和主题表达。结果 从语义网络分析中揭示了文本内容间的复杂结构关系,结果显示“爸爸”、“妈妈” 、“希望”、“生活”、和“世界”等关键词词汇出现频次较高,并出现在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困扰与生活意义感缺失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40, P<0.01),心理困扰与身份与归属感缺失之间的相互影响(r=0.420, P<0.05),心理困扰与负向应对行为之间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531, P<0.01),面对心理困扰,可能会倾向于采取某些特定的应对行为。重要社会关系的断裂不仅与心理困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64, P<0.05),还与意义缺失之间也显示出显著正相关(r=0.384, P<0.05)。结论 年轻人自杀背景下的存在感空虚主要表现,包括对生活意义的深度困扰、追求生命意义过程中产生的绝望等复杂情绪、对生命意义和亲密关系的矛盾情感,以及对社会联结的强烈渴望。而在应对空虚感的过程中,年轻人常采取伪装自我、疏离他人、自残自杀等消极方式。研究结果强调,极需制定有针对性、富有同理心的自杀预防策略,以解决有自杀倾向的年轻人的核心社会心理困境和未满足的需求 ,包括早期识别存在感空虚、加强家庭社会关系特别是与父亲的关系及促进生命意义的建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安徽省中年不同肥胖类型居民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在不同性别中的研究
    潘姚佳, 傅方琳, 韩正, 孙梦, 顾怀聪, 王为强
    录用日期: 2024-07-15
    摘要11)      收藏
    背景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指同时患有2种或者2种以上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是最稳定的一种共病(MM)模式,增加了居民致残及死亡风险。肥胖并非单一现象,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而每种肥胖类型可能对CMM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中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较高,是导致CMD发生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性别差异在肥胖与CMD的关系中也扮演者重要角色。而对于中年不同肥胖类型居民发生CMM在不同性别中可能会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安徽省不同性别中年不同肥胖类型居民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 70 812 名中年常住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男女两组,男女两组分别分为非肥胖、周围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不同肥胖亚组,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男女两组CMM的状况以及不同肥胖亚组与CMM的关系,采用R软件中的Z检验比较男女两组不同肥胖亚组间的效应值差异。结果 总人群中CMM的患病率为14.6%,男女两组CMM的患病率分别为16.6%、13.4%。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男性组(女性组)在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不同肥胖亚组发生CMM的风险依次增大。在男性组中,与非肥胖亚组相比,周围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不同肥胖亚组的发生CMM风险OR(95%CI)分别为2.008(1.822,2.213)、2.281(1.875,2.774)、4.137(3.799,4.504),而在女性组分别为1.574(1.443,1.717)、1.727(1.509,1.976)、2.916(2.721,3.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R软件中的Z检验比较男女两组不同肥胖亚组OR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男女两组在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3个肥胖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调整了血脂等相关指标后,男性组(女性组)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不同肥胖亚组发生CMM的风险依次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检验结果显示,男女两组在复合型肥胖亚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徽省中年不同肥胖类型居民发生CMM的风险不同,复合型肥胖居民发生CMM的风险最高,其次为中心型肥胖。在不同性中,男性中年肥胖居民发生CMM的风险更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