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菲1, 韩伟钰1, 孙韬2*
摘要: 背景: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广泛应用三阶梯止痛疗法来缓解疼痛,但其疗效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患者难以获得理想的镇痛效果。艾灸疗法在缓解癌性疼痛方面展现出良好疗效。然而,关于不同灸疗方案的优化选择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不同灸法结合三阶梯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探索可能适用于癌性疼痛的最优艾灸组合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 、Web of Science、EMbase和The Cochrance Library七个中英文数据库,全面搜集关于艾灸联合三阶梯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4年9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Cochrane Risk of bias tool for randomized trials ,RoB)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Stata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相关图形。结果:最终纳入13项随机对照研究,988例患者,涉及3种灸法、3类艾灸时长,4类选穴方式。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灸法排名:艾条悬灸(97.1%)>艾炷灸(56.1%)>雷火灸(44.7)>对照组(2.1%);(2)艾灸总时长排名:300 min以内(71.5%)>600min以上(65.2%)>300-600min(57.8%)>对照组(5.5%);(3)选穴方式排名:躯干部(83.5%)>阿是穴(68.4%)>四肢部(66.3%)>远近配穴(30.9%)>对照组(0,9%)。有3例研究报告艾灸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水泡、晕灸、皮疹等,大多属于轻度,多数自行吸收或通过简单处理得到缓解。纳入研究的总脱落率为0.6%(6/988)。结论:艾灸联合三阶梯疗法能有效缓解癌性疼痛,且安全性较好。艾条悬灸、总治疗量不超过300 min、选取躯干部穴位可能是对癌性疼痛患者最为适宜的艾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