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荣芳, 靳晶晶, 梁向楠, 钱玥彤, 耿同会, 白亚玲, 徐金升.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5): 1855-1861. |
[2] |
朱露, 艾军, 廖生武, 黄淑婷, 龚妮容, 孔耀中, 刘德慧, 窦献蕊, 张广清. 预后营养指数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05): 568-574. |
[3] |
陈汝满, 白亚飞, 王春莉, 安娜, 徐明芝, 贺纪清, 祁永慧, 王利恒, 李洪.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预测价值:随访5年的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35): 4397-4402. |
[4] |
李永琦, 陈静, 刘玲玲, 杨婕, 龚艳琳, 储静. 基于i-PARIHS框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益处发现促进方案实施的障碍及促进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33): 4155-4161. |
[5] |
牛娣, 陈瑞芳, 庞欣欣, 肖明芝, 张峻韶, 张效威.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9): 3635-3640. |
[6] |
李秋伶, 唐文武, 余艺雯, 邓欢, 杨小华, 陈晓霞, 季一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无症状脑梗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一项多中心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6): 3232-3239. |
[7] |
张东亮, 马迎春, 任建伟, 王磊, 赵景新, 吝许亚. 体成分分析水负荷参数对不同模式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1): 2586-2591. |
[8] |
王晓霞, 曹学华, 李艳, 熊浪宇, 胡婉琴, 向凤, 贾钰.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0): 2534-2544. |
[9] |
李静, 马雷雷, 王冠然, 姜晨, 邢海涛, 杨洪涛. 尿毒症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8): 2198-2204. |
[10] |
苏国彬, 凌曦淘, 段若兰, 张腊, 许苑, 彭钰, 侯海晶, 刘旭生, 卢富华. 成年人慢性肾脏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物选择——基于循证医学证据[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6): 3220-3229. |
[11] |
杨长沅, 凌曦淘, 胡晓璇, 张腊, 秦新东, 刘惠, 卢富华, 苏国彬. 从临床角度解读《国际腹膜透析协会与全球肾脏运动网:腹膜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和运动指南》[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9): 1031-1037. |
[12] |
胡春燕, 李雅婧, 耿同会, 张东雪. HITH-4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8): 951-954. |
[13] |
李家青, 杨晴, 袁敦禄, 黄晶晶, 常青, 聂静雯, 周竹, 李青. 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6): 704-710. |
[14] |
吴秀玲, 李建军, 喻影, 邢容, 王璐, 王雪冬, 滕福斌. 中等剂量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每周单次与分次给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安全性探讨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6): 711-717. |
[15] |
吴其顺, 何建强, 王泰娜, 夏炎, 余姝, 王琳. 单中心近五年新增首次血液透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1): 2582-2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