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呼吸疾病文章合集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2023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梁振宇, 王凤燕, 陈子正, 陈荣昌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1): 1287-12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52
摘要3910)   HTML182)    PDF(pc) (1244KB)(2565)    收藏
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维持了2022年的基本框架,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定义、评估、初始治疗和随访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订,主要包括:(1)第1章定义和概述部分被重写,提出慢阻肺新定义,纳入慢阻肺新的背景信息、治疗策略和分类,新增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容;(2)第2章诊断和评估部分增加慢阻肺筛查和病例发现的相关内容,将ABCD评估工具修订为ABE评估工具(即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不再根据症状水平进一步分组),更新影像学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信息;(3)第3章预防和维持治疗部分更新了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建议,新增了降低慢阻肺死亡率的干预措施的信息,更新吸入制剂递送相关问题,新增吸入药物依从性的内容,更新了远程康复相关证据,扩充了慢阻肺介入和手术治疗的内容;(4)第4章慢阻肺稳定期管理部分新增吸入装置选择的内容,更新了初始药物治疗和随访期药物治疗的信息;(5)第5章慢阻肺急性加重管理部分提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新定义和一套新参数以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扩展了慢阻肺急性加重鉴别诊断的内容;(6)第6、7章根据最新证据更新了关于慢阻肺与合并症、慢阻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内容。以上更新对慢阻肺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2022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294-13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302
摘要3699)   HTML211)    PDF(pc) (1376KB)(3290)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2年修订版于2021-11-15发布,总体来说其对于慢阻肺的诊断、评估、个体化治疗与GOLD 2021相同,但在10个方面增加了相应内容。本文对新增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4): 2947-29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84
摘要3216)   HTML343)    PDF(pc) (3088KB)(890)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深入探讨慢阻肺的免疫发病机制并对其中的关键靶点进行干预可能为慢阻肺的防治提供新办法。基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慢阻肺免疫调节剂相关研究证据及具有免疫治疗作用的药物研发现状和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提出4条推荐意见:(1)细菌溶解产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药物等生物、化学制剂均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免疫细胞活性而发挥对慢阻肺的免疫调节作用;(2)针对流感病毒、肺炎球菌感染等进行疫苗接种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降低患者死亡率;(3)他汀类药物及维生素D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阻肺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二者在慢阻肺中的应用证据较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积累证据;(4)中医药复方及虫草制剂或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本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慢阻肺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实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面向全科医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解读
王凤燕,张冬莹,梁振宇,苏冠升,郑劲平,陈荣昌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9): 3660-36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04
摘要1711)   HTML54)    PDF(pc) (1571KB)(1516)    收藏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指南),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分级诊疗中承担不同任务。基层医生在慢阻肺诊治、预防工作中可以主导疾病预防,通过问卷调查和普及简易肺功能检查的应用来落实慢阻肺的早期筛查,通过对患者教育、督导和定期随访来落实稳定期维持治疗的药物治疗,指导和核实患者吸入药物的使用正确性,提高患者依从性,贯彻落实呼吸康复治疗等。基层医生可参照修订版指南参与慢阻肺的全程管理,为提高基层防治慢阻肺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薛婧如, 孙素真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7): 2125-21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32
摘要1651)   HTML108)    PDF(pc) (1752KB)(681)    收藏
背景 近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MPIE)发病趋势有所增加,临床表现异质性和诊断手段局限性使得临床医生认识不足。 目的 分析儿童MPIE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MPIE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1例MPI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儿出院时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3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分析两组MPIE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肺炎支原体(MP)、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MPIE患儿预后良好率为72.3%(73/101),预后不良率为27.7%(28/101)。患儿多急性起病,学龄期儿童为主,全年散发,冬春季占比较高,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神经系统表现以言语障碍和运动障碍等局灶性损害较多见,部分出现癫痫发作,甚至发展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脑脊液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式反应阳性率为26.7%(27/101)。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背景节律的慢化,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主要表现为受累部位的长T1、长T2信号,两者的异常率分别为68.3%(69/101)和44.6%(45/101)。结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以及部分患儿的血或脑脊液可检测到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等免疫性脑炎和脱髓鞘相关抗体。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电图异常、颅脑MRI异常、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OR=6.292,95%CI(1.188,33.327),P=0.035〕、癫痫持续状态〔OR=18.031,95%CI(1.231,264.082),P=0.031〕、脑电图异常〔OR=7.379,95%CI(1.077,50.548),P=0.042〕、颅脑MRI异常〔OR=5.757,95%CI(1.105,30.003),P=0.038〕和需糖皮质激素治疗〔OR=12.441,95%CI(1.082,143.114),P=0.043〕是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异常、颅脑MRI异常和需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是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以降低儿童MPIE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张冬莹,姚弥,杨信,林恺,夏秋玲,刘明圆,郭发刚,郑劲平,钟南山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35): 4407-44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634
摘要1430)      PDF(pc) (1251KB)(708)    收藏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社区疫情防控和防疫关口前移发挥重要作用,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在面对当下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局部暴发或区域性流行的情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把防疫工作常态化,及时补足重大疫情防控中的短板,包括环境建设欠规范、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制度建设流于形式、基层医疗卫生应急能力不足等。建议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场地环境、完善制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并建立有效激励措施,以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久战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定义及临床诊疗建议——基于2022年《柳叶刀》文件解读
巫建康, 陈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2): 127-13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57
摘要1407)   HTML72)    PDF(pc) (1018KB)(832)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异质性疾病。近年来,尽管国内外慢阻肺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管理日趋完善,但仍有许多难点亟待解决。2022年9月,《柳叶刀》杂志发布《消除慢阻肺之路》,该文件针对慢阻肺的认识、诊断、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新理念并提供临床诊疗指导。本文重点对该文件中慢阻肺的分类、诊断标准及诊断建议、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和迈向消除慢阻肺5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解读,以期为我国临床工作者开展慢阻肺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启示。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指南解读(一)——稳定期药物管理
李正欢,张晓云,陈杨,宋雪利,秦中明,李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8): 923-9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55
摘要1202)      PDF(pc) (1370KB)(1105)    收藏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第三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但面对COPD这个可防、可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临床诊疗仍有诸多不足,如对患者教育不够、随访缺失、稳定期和/或急性加重期管理不规范等,以上均是患者病情频繁加重和恶化的重要原因。而病情频繁加重和恶化将导致后期治疗效果不佳和治疗难度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等。所以,加快促进COPD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规范化,提高诊疗精度和效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和疾病研究进展,从临床应用角度对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指南(简称:指南)进行全面阐释和分析,内容包括稳定期药物管理、稳定期非药物管理和急性加重期管理。其中指南解读(一)主要涉及稳定期药物管理,内容包括诊断评估、初始治疗和后续治疗。通过对该指南的解读,以期为我国急诊科、呼吸科等临床医师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优化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肺低衰减区比例及胸大肌参数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受损的临床研究
王亚林, 张静, 朱慕云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7): 3358-336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63
摘要1177)   HTML10)    PDF(pc) (2471KB)(411)    收藏
背景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低衰减区比例(LAA%)及胸大肌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具有相关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LAA%及胸大肌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受损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发现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完成胸部CT及肺功能检查的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70例,根据GOLD分级分为GOLDⅠ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80%,n=47〕、GOLDⅡ级组(50%≤FEVl%pred<80%,n=88)、GOLDⅢ级组(30%≤FEVl%pred<50%,n=84)、GOLDⅣ级组(FEVl%pred<30%,n=5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CT定量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LAA%、胸大肌参数与肺功能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LAA%及胸大肌面积(PMcsa)对FEV1%pred<50%及FEV1%pred<80%的预测价值。

结果

GOLDⅠ级组体质指数(BMI)、胸大肌密度(PMD)均高于GOLDⅢ级组和GOLDⅣ级组(P<0.05),GOLDⅡ级组、GOLDⅢ组BMI高于GOLDⅣ组(P<0.05);GOLDⅠ级组PMcsa、胸大肌指数(PMI)、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GOLDⅡ级组、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Ⅱ级组PMcsa、PMI、FEV1%pred、FEV1、FVC均高于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Ⅲ级组PMcsa、PMI、FEV1%pred、FEV1、FVC均高于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Ⅰ级组左肺LAA%、右肺LAA%、总肺LAA%低于GOLDⅡ级组、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Ⅱ级组左肺LAA%、右肺LAA%、总肺LAA%低于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Ⅲ级组左肺LAA%、右肺LAA%、总肺LAA%低于GOLD Ⅳ级组(P<0.05)。FEV1%pred、FEV1、FVC均与PMcsa、PMI、PMD呈正相关(P<0.05)。FEV1%pred、FEV1均与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总肺LAA%、PMcsa是FEV1%pred的影响因素(P<0.05)。男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5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827、0.834、0.809;女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50%的AUC分别为0.844、0.801、0.845、0.839;男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80%的AUC分别为0.830、0.815、0.831、0.844;女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80%的AUC分别为0.805、0.817、0.807、0.846。

结论

LAA%及PMcsa能够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筛查和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2021年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非药物管理策略
李正欢, 张晓云, 陈杨, 宋雪利, 刘昕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2): 131-1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10
摘要1160)   HTML46)    PDF(pc) (1398KB)(648)    收藏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第三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但面对这个可防、可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临床诊疗仍存在诸多如健康教育不足、随访缺失、临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以上均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致使后期治疗效果欠佳、难度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等。故加快促进临床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诊疗精度和效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指南,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和疾病研究进展,针对COPD稳定期非药物管理策略进行解析,包括肺功能测定和评估、减少危险因素暴露、肺康复、氧疗、无创通气和外科治疗,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师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优化临床疗效。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研究的范围综述
王通, 权海善, 田博文, 李莹, 崔倩倩, 刘瑶, 朱花花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7): 893-9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00
摘要1156)   HTML27)    PDF(pc) (2478KB)(378)    收藏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疲劳是COPD患者常见主诉之一,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目的

对COPD患者疲劳的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进行范围综述,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法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研究框架,在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roQuest、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有关COPD患者疲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收集、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

结果

共纳入52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疲劳的评估工具种类繁多,但总体上缺乏多维性和特异性评估工具。研究中较为常用的工具为慢性病治疗疲劳功能评估量表(FACIT)和疲劳程度量表(FSS)。患者疲劳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躯体因素及心理因素。

结论

疲劳是COPD患者的重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医护人员须采用特异性的研究工具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改善疲劳症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疲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方紫妍, 李雪儿, 杨雪凝, 柳静, 杨从艳, 章凤, AKIMANA Sandra, 汪艳, 张静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287-2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42
摘要1135)   HTML64)    PDF(pc) (1360KB)(496)    收藏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有证据表明疲劳可能诱发COPD急性加重(AECOPD),但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 探讨疲劳和AECOP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597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收集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合并症、吸烟史、家庭月收入等一般资料,以疲劳量表(FS-14)评估疲劳症状;以BODE指数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分别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的焦虑量表(HADS-A)和抑郁量表(HADS-D)评估焦虑、抑郁状况。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记录AECOPD发生情况,以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估生活质量。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究AECOP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疲劳对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及剔除失访病例,最终纳入的550例COPD患者中,共416例存在疲劳症状(疲劳组),134例无疲劳症状(非疲劳组)。两组患者吸烟史、过去1年AECOPD发生次数、BODE指数、HADS-A评分、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疲劳(HR=10.477)、BODE指数3、4级(HR=3.281、15.404)和中度焦虑、重度焦虑(HR=6.551、36.914)是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疲劳预测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65.4%,约登指数为0.506。结论 疲劳使COPD患者发生AECOPD的风险增加约10.5倍,临床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减少此类状况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工具准确性的网状Meta分析
柳月, 袁媛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5): 4443-445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13
摘要1102)   HTML17)    PDF(pc) (3467KB)(353)    收藏
背景

开展经济、便捷的早期筛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人群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筛查工具种类繁多且诊断准确性不一,临床实践中的最佳筛查工具仍缺乏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常用COPD筛查工具的诊断价值。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搜索有关COPD筛查及早期诊断工具有效性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12-31。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46篇文献,涉及7种筛查工具:肺功能问卷(LFQ)、慢阻肺诊断问卷(CDQ)、慢阻肺自我筛查问卷(COPD-SQ)、慢阻肺人群筛查问卷(COPD-PS)、肺量计、呼气流量峰值(PEF)峰流速仪、问卷+PEF峰流速仪。Meta分析结果显示,7种筛查工具筛查COPD的合并灵敏度依次为:0.79〔95%CI(0.75,0.83)〕、0.85〔95%CI(0.83,0.86)〕、0.68〔95%CI(0.65,0.70)〕、0.60〔95%CI(0.56,0.63)〕、0.58〔95%CI(0.54,0.61)〕、0.86〔95%CI(0.84,0.88)〕、0.68〔95%CI(0.65,0.71)〕,合并特异度依次为:0.67〔95%CI(0.65,0.68)〕、0.59〔95%CI(0.58,0.59)〕、0.81〔95%CI(0.80,0.82)〕、0.84〔95%CI(0.83,0.85)〕、0.88〔95%CI(0.87,0.89)〕、0.86〔95%CI(0.84,0.88)〕、0.85〔95%CI(0.84,0.86)〕。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7种筛查工具按照灵敏度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从高到低依次为PEF峰流速仪(72.7%)>CDQ(70.1%)>LFQ(61.8%)>问卷+PEF峰流速仪(45.3%)>COPD-SQ(28.5%)>COPD-PS(13.2%)>肺量计(9.1%);特异度SUCRA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肺量计(76.8%)>问卷+PEF峰流速仪(66.7%)>COPD-SQ(46.7%)>PEF峰流速仪(45.8%)>COPD-PS(39.2%)>LFQ(11.9%)>CDQ(8.2%)。

结论

在常用的COPD筛查工具中,PEF峰流速仪的灵敏度较高,肺量计的特异度较高,该结论仍需纳入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评分和CURB-65评分及肺炎严重指数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效能比较研究
张康, 姬文帅, 孔欣欣, 杜琛, 谢凯, 王海峰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8): 2217-22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80
摘要1101)   HTML19)    PDF(pc) (1556KB)(379)    收藏
背景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社会负担重。早期准确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助于临床决策。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CURB-65评分以及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肺炎严重程度,然而对于预测重症肺炎预后的最佳风险评分还没有达成共识。

目的

探讨SOFA评分、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1家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重症肺炎后28 d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于住院当天对患者进行SOFA评分、CURB-65评分和P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3种风险评分。绘制3种风险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度图等评价风险评分的预测效能。使用X-tile v3.6确定最优风险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对患者进行分层,并绘制重症肺炎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最终纳入240例重症肺炎患者,其中28 d死亡57例(23.8%)。死亡组重症肺炎患者年龄高于存活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重症肺炎患者SOFA评分、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OFA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63,0.820)〕,CURB-65评分为0.627〔95%CI(0.544,0.710)〕,PSI评分为0.621〔95%CI(0.539,0.703)〕。3种风险评分的AUC均>0.6,表明三者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其中SOFA评分的AUC分别高于CURB-65评分和PSI评分(Z=2.492,P=0.013;Z=2.775,P=0.006)。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度图均提示SOFA评分准确度较好。基于X-tile软件确定的SOFA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5分)、中危组(6~8分)和高危组(9~18分)。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中、高危组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12.0%(17/142)、28.8%(19/66)、65.6%(21/32)。三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3,P<0.001)。

结论

SOFA评分、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有一定预测作用,其中SOFA评分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ARIMA与NNAR模型的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负担预测研究
赵创艺, 袁空军, 杨媛, 周光清, 李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6): 1942-19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45
摘要1093)   HTML59)    PDF(pc) (2365KB)(409)    收藏
背景

中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COPD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致死病因,其在全部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排名中位居第三位。基于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实现对COPD疾病负担的有效预测,可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预测2020—2024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旨在为中国COPD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2月,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COPD患病率、死亡率及DALYs率等疾病负担指标的数据,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基于1990—2016年数据(训练集)建立COPD患病率、死亡率及DALYs率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神经网络自回归(NNAR)模型,利用2017—2019年数据(测试集)进行模型评价。采用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比较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运用最佳模型预测2020—2024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全人群COPD患病率从2 344.40/105增长至3 175.37/105,年均增长1.04%,男性和女性的COPD患病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0.92%和1.13%;中国全人群COPD死亡率由105.09/105下降至72.94/105,年均降幅为1.29%,男性和女性的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下降0.83%和1.83%;中国全人群DALYs率从2 206.55/105下降至1 400.71/105,年均下降1.56%,男性和女性的COPD DALYs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37%和1.86%。ARIMA和NNAR模型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但ARIMA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MAPEMAERMSE更小,预测精度更高。经ARIMA模型预测得到2020—2024年中国COPD患病率分别为3 229.77/105、3 262.44/105、3 292.38/105、3 322.31/105、3 352.25/105,死亡率分别为74.50/105、75.49/105、76.11/105、76.50/105、76.75/105,DALYs率分别为1 429.56/105、1 452.07/105、1 469.64/105、1 483.35/105、1 494.05/105

结论

2020—2024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呈现上升趋势,ARIMA模型在拟合中国COPD疾病负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精度,可为COPD疾病负担短期预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本药物与诊断设备可获得性调查研究
彭博, 张小娟, 姜骁桐, 郑见立, 李亚子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7): 771-7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01
摘要1088)   HTML45)    PDF(pc) (1183KB)(643)    收藏
背景

近年来,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明显升高,作为COPD防控的主战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对基层COPD诊疗药物和诊断设备的大范围调查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了解基层COPD防控"短板",弥补相关研究空白,特开展本研究。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OPD基本药物的配备与可获得性、肺功能仪可获得性与肺功能检查开展情况。

方法

于2021年2—3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我国31个省份选取8 17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确定COPD基本药物共16种,采用可获得率、配备率分别评价某种药品在机构的可获得情况和某家机构配备药品的品种数量情况。采用可获得率评价肺功能仪在机构的可获得情况,采用开展率评价肺功能检查在机构的应用情况。

结果

共7 458家机构应答,应答率为91.22%。其中,乡镇卫生院5 901家(79.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557家(20.88%)。对于16种COPD基本药物,6 538家(87.66%)机构配备品种数<8种,4 922家(66.00%)机构配备了≥1种吸入平喘药,814家(10.91%)机构配备了长效吸入平喘药。16种COPD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平均可获得率为33.30%,可获得率排在前3位的药品为氨溴索(85.28%,6 360/7 458)、氨茶碱(81.17%,6 054/7 458)、复方甘草(74.48%,5 555/7 458),丙酸氟替卡松(4.89%,365/7 458)、噻托溴铵(6.25%,466/7 458)、布地奈德福特罗(8.61%,642/7 458)等吸入平喘药的可获得率较低。6种吸入平喘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平均可获得率分别为28.31%、4.81%,2种长效吸入平喘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平均可获得率分别为16.18%、5.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肺功能仪可获得率为8.94%(667/7 45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于乡镇卫生院〔(18.56%(289/1 557)比6.41%(378/5 901),P<0.0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肺功能检查开展率为10.82%(807/7 45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于乡镇卫生院〔13.81%(215/1 557)比10.03%(592/5 901),P<0.05〕。

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OPD基本药物配备不足且不平衡,配备的药物以口服制剂为主,吸入药物(尤其是长效吸入药物)可获得性差;肺功能仪可获得率与肺功能检查开展率较低,不利于COPD患者在基层的早期筛查和疾病管理。建议加强吸入平喘药和便携式简易肺功能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配备,提高肺功能检查应用普及力度;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切入点,提高基层医生COPD"防诊治管康"能力和积极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向"前"发展
白亚虎, 高胜寒, 纪思禹, 尚金钰, 董延春, 宁康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268-2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21
摘要1057)   HTML52)    PDF(pc) (1182KB)(612)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类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全世界公认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一般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及早预防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随着国际学术界对COPD认识地逐渐加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2版报告首次提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pre-COPD)的概念。本文回顾了pre-COPD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定义及诊断标准,并对早期识别pre-COPD患者的意义进行了总结。pre-COPD是对现有COPD防治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充分认识与理解这个概念,不仅有助于指导相关发病机制和基础研究方向,更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提高COPD的一级预防意识,进而降低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卫生政策分析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
周瑞, 姚能亮, 陈芳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0): 1155-11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07
摘要1010)   HTML56)    PDF(pc) (618KB)(425)    收藏
背景

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能,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目的

通过梳理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系统总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各地开展具体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于2021年8月,浏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下设委机关的官方网站,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防控""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主要检索词,采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将同时符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个主题的政策文件按发布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并采用人工精读、分析和总结的方式,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结果

共纳入34份政策文件。34份政策文件主要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等官方网站,发文单位主要为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等。政策文件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以下8个方面:病例早发现、早报告;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医院感染防控和个人防护;会同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开展疫情防控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

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各地方应该在政策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切实发挥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修订版研制与评价
李建生, 谢洋, 王佳佳, 冯贞贞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2): 2796-28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21
摘要948)   HTML8)    PDF(pc) (2810KB)(281)    收藏
背景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研制的病证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OPD)尚存在局限性,而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可实现优势互补,为研制/修订测评工具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学支撑。

目的

研制病证结合ESQ-COPD修订版(mESQ-COPD),并进行测量学特性评价。

方法

通过成立ES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修订小组、预设问卷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修订概念框架、建立条目池和评阅条目等环节,形成mESQ-COPD草表;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265例进行预调查,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分析与筛选条目,形成mESQ-COPD;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6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365例进行现场调查,评价mESQ-COPD测量学特性。

结果

最终形成的mESQ-COPD包括4个领域(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19个条目。mESQ-COPD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9,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3、0.869、0.829、0.767;条目与所在领域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798、0.855~0.882、0.795~0.907、0.857~0.93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比较拟合指数、增量拟合指数均为0.94、非规范拟合指数为0.93,标准化残差均方根为0.07,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16;mESQ-COPD及各领域与COPD评估测试的相关系数为0.371~0.538,与改良版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的相关系数为0.329~0.564;肺功能1、2级与肺功能3、4级患者mESQ-COPD及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接受率为99.5%,完成率为99.2%,平均完成时间为(6.13±4.59)min。

结论

mESQ-COPD由19个条目组成,包括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临床可行性,为COPD疗效评价提供了有效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不同炎症表型AECOPD及ACO患者临床特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比较
陈泽霖, 焦瑞, 武思羽, 王正, 周广伟, 李静, 刘新秀, 孟爱宏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4): 1730-17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22
摘要946)   HTML12)    PDF(pc) (2034KB)(185)    收藏
背景

急性加重是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肺功能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加医疗经济负担。早期识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不同炎症表型和哮喘-慢阻肺重叠(ACO)并及时给予精准治疗在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显得颇为重要。

目的

比较不同炎症表型AECOPD及AC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为进一步指导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和ACO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2%为临界值分组,EOS%≥2%为EOS组,EOS%<2%为非EOS组,ACO患者作为ACO组,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情况。

结果

EOS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血清白蛋白(FAR)、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低于非EOS组,激素疗程、住院时间短于非EOS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非EOS组(P<0.05);EOS组的体质指数(BMI)、FEV1%pred、肺功能重度程度、NE绝对值、NLR、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低于ACO组,激素疗程短于ACO组,年龄、男性患病率、吸烟率、EOS%≥2%比例高于ACO组,住院时间长于ACO组(P<0.05)。

结论

EOS可能作为评价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EOS%≥2%的AECOPD患者急性加重诱因考虑多由非感染因素引起,治疗上应用抗生素应该更加慎重。ACO和EOS%≥2%的AECOPD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把握两者独特的临床特点,对慢性气道疾病的早期识别和精准的治疗决策具有积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雷芬那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李玲,杨明,李雪峰,刘福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1): 1400-140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14
摘要944)   HTML5)    PDF(pc) (3108KB)(293)    收藏
背景 雷芬那辛是第一个仅需一天给药一次的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维持治疗的抗毒蕈碱类药物,国内尚未见其治疗COPD的系统评价。目的 系统评价雷芬那辛治疗COPD的疗效与安全性,为COPD的药物治疗提供选择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收集雷芬那辛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5月。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收集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记录第一作者、发表时间、NCT编号、国家地区、干预措施、样本例数、性别、年龄、种族、疗程、疗效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谷值(trough 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峰值(peak FEV1)、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应答率〕及安全性指标(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疗效和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合计样本量2 175例,文献质量总体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雷芬那辛组改善trough FEV1效果优于安慰剂组〔MD=146.78,95%CI(133.52,160.05),P<0.000 01〕,peak FEV1〔MD=129.50,95%CI(115.69,143.31),P<0.000 01〕、SGRQ应答率低于安慰剂组〔OR=1.60,95%CI(1.29,1.98),P<0.000 1〕。雷芬那辛组严重不良反应〔OR=0.93,95%CI(0.44,1.94),P=0.84〕、上呼吸道感染〔OR=1.42,95%CI(0.72,2.82),P=0.31〕、头痛〔OR=0.88,95%CI(0.49,1.58),P=0.66〕、咳嗽〔OR=1.06,95%CI(0.62,1.82),P=0.82〕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雷芬那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OR=0.54,95%CI(0.33,0.87),P=0.01〕。结论 雷芬那辛治疗COPD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大流行的盘点: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对比
Leon Piterman,Marika Vicziany,林楚玲(译),黄文静(译),杨辉(译)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3): 1592-15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36
摘要901)   HTML12)    PDF(pc) (1272KB)(647)    收藏
人类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瘟疫或大流行至少有20多次。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社会、科学和医学都在长足的进步,但人类仍在不断重复以前犯过的错误,漠视曾经有过的经历。本文是医学专家与历史学家合作,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与100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进行比较,以澳大利亚作为比较的落脚点,目的是从比较分析中发现和强调我们仍需要不断反思的政策和作为。研究者认为,相隔百年的两次大流行所处的人类社会背景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以信息时代为标志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然而面对病毒病原体的来袭,人类社会采取的防疫策略和所犯错误竟也非常相似。研究者特别指出的是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当医学系统在处理急性的威胁生命的危险时,往往忽视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巨大影响,具体表现为焦虑、抑郁和物质使用障碍,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对家庭、医护人员、失业者、年轻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分析了大流行三个阶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并认为应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对全球社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急性和亚急性影响,以及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对当代和后代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开展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全科医学+"医共体模式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社区网格化防控专家建议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基层医药教育专业委员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 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0): 1162-11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51
摘要874)   HTML25)    PDF(pc) (1309KB)(293)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共体内全科医生团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我国医共体建设,发挥全科医生团队在疫情防控中的"桥梁"和网格化管理作用,进一步巩固我国COVID-19疫情防控成果,本项目组织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在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证据、广泛征集意见、充分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全科医学+"医共体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和构建经验进行汇总,形成了本专家建议(第一版试行)。本专家建议的内容包括"全科医学+"医共体的内涵、组织结构、职责与分工、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培训与考核等,可以为各地区建设"全科医学+"医共体并发挥其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特点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控策略分析研究
张冬莹, 姚弥, 刘曼玲, 郭发刚, 吴江, 王宝记, 肖宝军, 徐静, 赖艳梅,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383-13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98
摘要862)   HTML20)    PDF(pc) (993KB)(282)    收藏
背景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城中村暴发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关注。城中村内道路错综,人口密集且人员结构复杂、跨区域流动频繁,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挑战。

目的

城中村因其空间环境、人口结构特征、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且居民就医行为特点更容易发生传染病的区域性暴发,了解我国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特点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在此类区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为应对常态化防控、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基层防控工作及应对未来传染病发生的防控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舆情分析、文献检索、城中村基层疫情防控人员和疫情防控专家在线访谈等方法,总结城中村疫情发生及防控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要漏洞。

结果

基于相关资料共提炼出6个关注点:(1)摸底排查量大面宽,是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没有严格闭环管理,病毒携带者未被及时管控,存在疫情传播扩散风险;(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工作不到位,院感发生风险大;(4)属地管理原则在排查密切接触者环节存在漏洞,对于生活与工作场所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密切接触者,只排查其生活场所容易导致工作场所的次密切接触者可能存在被感染风险未被及时排查而扩散疫情;(5)超负荷工作成常态,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缺口大;(6)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居民麻痹大意,公共场所不戴口罩、人群聚集现象屡见不鲜,健康教育仍需深入并强调居民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者在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承担着社区健康管理、门诊诊疗、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新冠疫苗接种、隔离酒店驻守、联防联控等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增设发热哨点诊所,早发现早隔离,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征用出租屋满足隔离医学观察需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开通绿色救助通道,保障特殊群体就医,组织志愿者增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强调居民是保持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个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写作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5): 4359-43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48
摘要826)   HTML70)    PDF(pc) (1190KB)(630)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个人经验制订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慢阻肺的诊治、管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营养不良和25羟维生素D及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研究
戴靖榕, 李婕, 何旭, 李杨,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2): 189-1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503
摘要825)   HTML26)    PDF(pc) (1019KB)(334)    收藏
背景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干预以药物控制肺部症状为主,而关于COPD肺外相关因素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目的

分析营养不良、25羟维生素D〔25(OH)D〕及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新入院患者305例,根据COPD发生情况分为非COPD组216例和COPD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老年综合评估项目;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25(OH)D、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当前吸烟率、营养状况、认知功能、焦虑状态发生率、抑郁状态发生率、失能发生率、睡眠状况、衰弱状况、多重用药比例、用药种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甲状腺素、25(OH)D、雌二醇、睾酮、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白介素6、白介素1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吸烟〔OR=2.351,95%CI(1.053,5.249)〕、潜在营养不良〔OR=2.429,95%CI(1.118,5.276)〕、营养不良〔OR=3.936,95%CI(1.355,11.439)〕、失眠〔OR=2.584,95%CI(1.094,6.102)〕、C反应蛋白〔OR=0.988,95%CI(0.978,0.999)〕、25(OH)D〔OR=0.929,95%CI(0.880,0.981)〕、白介素1β〔OR=1.025,95%CI(1.003,1.047)〕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rs=0.280,P<0.001)、白介素1β(rs=0.145,P=0.011)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正相关,而25(OH)D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负相关(rs=-0.264,P<0.001)。

结论

营养不良、25(OH)D、白介素1β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COPD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营养不良、白介素1β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正相关,而25(OH)D与老年住院患者COPD的发生呈负相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益肺灸灸治时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的优化研究及适宜性评价
林晓红, 时新萍, 王明航, 杨江, 李素云,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3): 4145-415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32
摘要823)   HTML20)    PDF(pc) (2379KB)(233)    收藏
背景

前期临床研究显示益肺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专家调查问卷提示灸治时间可进行优化。因此,开展灸治时长与临床疗效和适宜性关系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研究益肺灸治疗COPD的相对适宜时间,并进行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适宜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7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AS分组方法,将其分为A、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益肺灸,A组灸治1.5 h/次,B组灸治2 h/次,15 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指标,主要指标为感冒次数,次要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肺功能、适宜性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和安全性评价。

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者,脱落29例,符合方案集91例(A组47例,B组44例)。本研究采用全数据集进行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对感冒次数、胸闷评分、CAT评分、VA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A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各项及总分、CAT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各项及总分、CAT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患者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

益肺灸治疗1.5 h和2 h均能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的感冒次数,改善患者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中感冒次数、胸闷症状、CAT评分指标灸治1.5 h疗效优于灸治2 h,1.5 h患者的适宜性更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使用机器学习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度气流受限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周丽娟, 温贤秀, 吕琴, 蒋蓉, 吴行伟, 周黄源, 向超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2): 217-2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13
摘要768)   HTML21)    PDF(pc) (2007KB)(442)    收藏
背景

气流受限程度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进展的关键指标。然而由于检查禁忌、依从性等问题,导致部分患者难以开展相关检查,无法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目的

建立并评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COPD患者重度气流受限风险预警模型。

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调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某三甲医院的COPD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指标与肺功能检查数据。将数据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中使用4种缺失值填充方法、3种特征筛选方法、17种机器学习和1种集成学习算法构建216种风险预警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分别使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和Bootstrapping算法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使用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测试和选择。使用后验法进行样本量验证。

结果

共纳入418例患者,其中212例(50.7%)患者存在重度以上气流受限风险。经4种缺失值处理和3种特征筛选后,共获得12个处理后的数据集及12种影响气流受限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等级、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表(CAT)评分、呼吸困难(有、无)在变量特征排序中居于前列,是构造模型的关键指标,对结果预测有重要作用。其中,采取不填充、Lasso筛选方法后,mMRC等级、吸烟史(有、无)、呼吸困难(有、无)为位居前3位的预测因子,mMRC等级占特征重要性的54.15%。使用不填充、Boruta筛选方法后,CAT评分、年龄、mMRC等级为位居前3位的预测因子,CAT评分占特征重要性的26.64%。使用17种机器学习和1个集成学习算法对12个数据集分别建模,共得216个预测模型。17种机器学习算法十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不同算法预测性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平均AUC最大,为(0.738±0.089)。使用Bootstrapping算法对测试集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不同算法所得模型的预测性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成学习算法的平均AUC最大,为(0.757±0.057)。利用Bootstrapping算法对4种缺失值处理和3种特征筛选预测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当不填充和Lasso筛选时,可提高模型的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测试集数据对216个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测试,最佳模型的AUC为0.790 9,准确率为75.90%,精确率为75.00%,召回率为78.57%,F1值为0.767 4。样本量验证结果提示研究样本量可满足建模需求。

结论

本研究建立并评价了COPD患者重度气流受限风险预警模型,mMRC等级、年龄、BMI、CAT评分、是否有吸烟史和呼吸困难是影响气流受限的关键指标。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诱导的运动性低氧的预测方法研究
杨露露, 曲木诗玮, 司徒炫明, 何佳泽, 杨汀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2): 212-2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38
摘要762)   HTML15)    PDF(pc) (1014KB)(412)    收藏
背景

运动性低氧(EI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与COPD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目前预测EID的指标多依赖肺功能且结论不一。

目的

探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诱导的EID的方法。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2020年于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门诊进行随访的COPD稳定期患者67例,同时完善了肺功能、6MWT、评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并计算BODE指数。收集6MWT过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试验开始时的静息血氧饱和度的差值(ΔSpO2),以ΔSpO2≥4%为EID判定标准。评估ΔSpO2与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的关系,绘制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EI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

结果

6MWT中的ΔSpO2与mMRC评分(r=-0.492,P<0.001)、CAT评分(r=-0.447,P<0.001)、BODE指数(r=-0.415,P<0.001)均呈负相关。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EI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765、0.71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分、14分、2分。

结论

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均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EID的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研究
石伟娟, 王凤燕, 杨宇琼, 谢清秀, 李玉琪, 李时悦, 陈荣昌, 张冬莹, 郑劲平, 梁振宇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5): 550-55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83
摘要762)   HTML11)    PDF(pc) (1985KB)(296)    收藏
背景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旨在切断COVID-19传播链。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COVID-19流行期间,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住院的频率有所下降,但防疫措施对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率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

目的

探究COVID-19疫情背景对未就诊和已就诊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阻肺随访队列,该队列从2016年初开始招募患者,每3个月访视1次,收集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选取队列中随访时间窗在2017年6—8月(Ⅰ组)、2018年6—8月(Ⅱ组)、2019年6—8月(Ⅲ组)、2020年6—8月(Ⅳ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分别收集Ⅰ组患者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Ⅱ组患者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Ⅲ组患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Ⅳ组患者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的急性加重频率和性别、年龄、症状评分等基本临床资料。Ⅳ组患者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为COVID-19疫情前数据,2020年2—5月为COVID-19疫情后数据。分别比较Ⅳ组患者与Ⅰ~Ⅲ组患者同期急性加重频率的差异,分析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在COVID-19疫情前后的变化。

结果

慢阻肺患者Ⅰ组共162例、Ⅱ组共157例、Ⅲ组共167例、Ⅳ组共159例。Ⅰ组、Ⅱ组患者在2—5月急性加重频率比10月至次年1月高(P=0.013,P=0.016);Ⅳ组患者10月至次年1月急性加重频率高于2—5月(P=0.001);Ⅳ组患者10—12月的每月急性加重总频率与Ⅰ~Ⅲ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2—4月的每月急性加重总频率低于Ⅰ~Ⅲ组(P<0.001)。Ⅳ组患者每月的急性加重未就诊频率与Ⅰ~Ⅲ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10—12月每月急性加重已就诊频率与Ⅰ~Ⅲ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月每月急性加重已就诊频率低于Ⅰ~Ⅲ组(P<0.05)。

结论

COVID-19防控措施对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频率起着积极的作用,提示慢阻肺患者即使疫情过后也应减少聚集活动,保持社交距离,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罗飞,李树仁,郝潇,白玉豪,苑可心,谢悦陶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0): 2589-259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24
摘要760)   HTML20)    PDF(pc) (1361KB)(308)    收藏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最初被认为主要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随着研究深入,目前已经发现SARS-CoV-2感染会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心脏是继肺部感染之后的一大目标靶器官。临床上经常能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心脏损伤,其中心肌炎在COVID-19心肌损伤中占1%~7%,这类患者临床预后常较差。令人遗憾的是,目前COVID-19是如何引起心肌损伤,又是如何进展为心肌炎,其相关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目前仍未知。从目前资料分析发现,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介导打击机制较为学者认可外,细胞因子风暴及免疫介导引发心肌损伤等机制目前仍是推测性的,鉴于心脏MRI、心内膜活检的应用受限,而COVID-19相关心肌炎的尸检等基础研究资料较少,因此,COVID-19相关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医生而言仍是一大挑战。本文就COVID-19相关心肌炎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予以综述,以期有助于增进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进而降低总体死亡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便携式COPD-6肺量计筛查社区老年高危人群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
徐云莉, 邵宏涛, 任晓红, 刘力澜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2): 206-2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15
摘要759)   HTML15)    PDF(pc) (1147KB)(311)    收藏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肺功能是确诊COPD的必要条件。但是常规肺功能仪不适用于社区大量体检。近年来国内外推荐使用便携式肺功能仪用于COPD筛查和管理。但其与常规肺功仪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尚缺乏相关数据支持。

目的

探讨便携式COPD-6肺量计筛查社区老年高危人群早期COPD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的60岁及以上且具有COPD高危因素人群为研究对象,均行肺功能检查。对研究对象行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p)、第6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6)、第6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6%prep)、FEV1/FEV6。以FEV1/FEV6<80%为初筛阳性,研究对象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使用便携式COPD-6肺量计复测肺功能,同时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以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用力肺活量(FVC)<70%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FEV1/FEV6最佳截断值,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便携式COPD-6肺量计的诊断价值。

结果

382例体检者共有97例符合质控要求的COPD初筛阳性者,再以支气管舒张后FEV1/FVC<70%为持续气流受限诊断标准,共检出COPD患者75例。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1,P=0.703);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分别与常规肺功能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352、-1.429,P=0.396、0.058)。支气管舒张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pred呈正相关(r=0.969,P<0.05)。支气管舒张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6%pred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VC%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0,P=0.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653,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FEV6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5,P=0.084),但两者仍呈正相关(r=0.871,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当FEV1/FEV6截断值<71%时,根据ROC曲线计算得出约登指数最大为57.9%,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9%,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48.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当FEV1/FEV6截断值<75%时,约登指数最大为75.5%,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58.3%。

结论

FEV1/FEV6作为筛查老年高危人群中COPD的指标是可行的,推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用FEV1/FEV6<71%,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用FEV1/FEV6<75%作为筛查的标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社区卫生应急人员核心应急能力及提升需求的调查研究
林永兴, 朱颖, 李温馨, 李娜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4): 424-4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45
摘要753)   HTML14)    PDF(pc) (960KB)(398)    收藏
背景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卫生应急人员核心应急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成效,当前针对社区卫生应急人员的核心应急能力及提升需求的研究尚少。

目的

了解浙江省社区卫生应急人员应对COVID-19的核心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能力提升需求。

方法

2020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浙江省6个县(区)抽取社区卫生应急人员749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参考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人员基本情况和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问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应急能力量表、能力提升需求问卷三部分。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699份(有效率回收率为93.3%)。社区卫生应急人员核心应急能力得分为(118.38±27.60)分,得分率为62.3%;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预防能力(66.4%)、准备能力(63.7%)、救援能力(62.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卫生应急人员学历(b=4.55)、身体素质胜任应急工作情况(b=9.26)、COVID-19知识培训次数(b=4.29)、参加应急预案/技术方案编写情况(b=6.43)、参加应急拉练情况(b=6.35)、参加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情况(b=4.62)、现场应急处置经验(b=5.32)及疫情防控工作参与项目数(b=1.16)是社区卫生应急人员COVID-19核心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能力提升需求调查显示,需求最高的是卫生应急响应与处理知识,得分为(4.09±0.86)分;现场指导和短期集中培训分别是最受欢迎的培训形式和培训方式,得分分别为(4.17±0.84)、(3.93±0.92)分。

结论

浙江省社区卫生应急人员核心应急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对能力提升需求较大,管理者应结合其实际需求,加强现场实践类型的培训,注重实践技能的锻炼,以提升社区卫生应急人员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核心应急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效果的Meta分析与试验序贯分析
滕文哲, 陈虎, 石思瑶, 程康耀, 王茵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2): 227-2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24
摘要742)   HTML21)    PDF(pc) (3498KB)(853)    收藏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被广泛运用于AECOPD患者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延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但是BiPAP在该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仍存在着争议。

目的

系统评价BiPAP对于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pringer、Medlin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BiPAP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10-01。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所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提取第一作者、国家、人群特征、年龄、样本量、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干预方式、试验组干预频率和时长、评价指标〔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信息。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哥本哈根临床试验中心开发的TSA v0.9完成试验序贯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篇RCT,其中4篇为高质量等级文献,6篇为中等质量等级文献。试验组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MD=0.04,95%CI(0.03,0.04),P<0.05〕、PaCO2MD=-7.22,95%CI(-8.20,-6.24),P<0.05〕、PaO2MD=6.23,95%CI(5.31,7.14),P<0.05〕、干预24 h内和24 h后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RR〔MD=-3.85,95%CI(-4.36,-3.35),P<0.05〕、气管插管率〔RR=0.50,95%CI(0.32,0.78),P<0.05〕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腹胀发生率〔RR=5.95,95%CI(1.79,19.77),P<0.05〕、面部皮肤受损发生率〔RR=8.04,95%CI(1.92,33.76),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即BiPAP治疗能明显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PaCO2、PaO2、RR和气管插管率。

结论

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状况,降低气管插管率,但BiPAP治疗可能会提高如腹胀、面部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秦克, 李同林, 宫帅, 江美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4): 3013-30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38
摘要737)   HTML10)    PDF(pc) (2111KB)(280)    收藏
背景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用治疗药物,但其治疗效果评价研究较为缺乏。微小核糖核酸(miR)被证实参与COPD的发病,其中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关系密切。目前临床有关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ICS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COPD稳定期患者ICS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三六三医院门诊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86例,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4周后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将肺功能分级降低≥1个级别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降低≥2分判断为有效并归为有效组,其余纳入无效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CAT评分与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ICS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指标、CAT评分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以分析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对COPD稳定期患者ICS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结果

ICS治疗后,COPD稳定期患者FVC、FEV1、PEF等高于治疗前,CAT评分及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ICS治疗前患者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ICS治疗后患者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P<0.05)。有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预测COPD患者ICS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0.844。

结论

ICS治疗有效的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效患者,且治疗前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可较好地预测ICS治疗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老年住院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云南省老年综合评估系统的研究
戴靖榕, 李婕, 何旭, 李杨,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320-13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54
摘要733)   HTML21)    PDF(pc) (1059KB)(158)    收藏
背景

当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研究多着重于肺部本身,而关于慢阻肺肺外表现的研究依然缺乏,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慢阻肺与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但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目的

调查云南省多家医院近3年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的患病现状,并从老年综合征角度探讨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云南省多家医院新入院老年(≥60岁)患者2 1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患有慢阻肺分为慢阻肺组和非慢阻肺组。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对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并利用其中的量表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内容包括采用老年抑郁评估量表(GDS-15)评估焦虑抑郁状态、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失眠情况、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PAGAR)评估家庭支持情况、Morse量表评估跌倒风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Fried量表评估衰弱状况、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吞咽功能(呛咳)、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估尿失禁情况、Roma Ⅲ量表评估便秘情况、视觉模拟法评估疼痛情况、1年内有无跌倒情况。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的影响因素探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非慢阻肺组1 558例(71.4%),慢阻肺组624例(28.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85岁、≥85岁、男性、焦虑抑郁状态、潜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衰弱前期、衰弱是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慢阻肺患病率较高,并与老年综合征密切相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研究
康良钰, 商伟静, 刘珏,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0): 1172-11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91
摘要726)   HTML27)    PDF(pc) (1261KB)(412)    收藏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给慢性病医疗服务的保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为保障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满足其医疗服务需求,疫情应对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北京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推行"长处方"政策、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开展"送药上门"服务5个方面。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疫情应对期间和常态化防控阶段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的政策和相关措施,通过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和与国内外比较发现,未来可以考虑从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养、重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精准化健康管理、继续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探索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疫情持续状态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北京市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青,陈亚红2,王仲,于婧,吴永浩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8): 982-9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01
摘要721)      PDF(pc) (1026KB)(618)    收藏
背景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作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之一,而基层社区对慢阻肺的防治尤为重要。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能力及现况,可以更好地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开展基层社区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09-28至10-04对北京市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一线工作的在职全科医生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同论证后应用问卷星技术平台形成最终稿在微信工作群发布,问卷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基本信息、全科医生更新学习专业知识方式、全科医生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专业知识获得方式、所在社区开展患者宣教方式、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情况,通过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1 22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2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总平均分为(45.5±18.5)分,不及格的医生987名,及格医生239名(及格率19.5%)。其中女性医生及格率高于男性不同学历医生及格率(P<0.0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本科生、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本科生学历医生及格率高于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医生(P<0.05)。不同职称等级医生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级、中级职称医生及格率高于初级职称医生(P<0.05)。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不通过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和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的全科医生(P<0.05)。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开展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率高于未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健康咨询对患者宣教的全科医生(P<0.05)。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职称是全科医生慢阻肺防治能力知识测试及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对慢阻肺认知不足,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培训及考核;应重点加强社区男性、低学历及低职称的全科医生在慢阻肺知识方面的培训;获取慢阻肺专业知识的方式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场听院外专家授课及现场听医学会组织的专家授课更为有效;通过发放慢阻肺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及健康咨询来进行患者教育,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慢阻肺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的调查研究
刘建材, 郑涵尹, 潘卉, 叶灵兰, 李传芬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7): 877-8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63
摘要710)   HTML22)    PDF(pc) (2152KB)(259)    收藏
背景

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防治的"主力军"。了解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可为今后开展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调查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水平,旨在为开展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1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20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来源地,整群抽取各乡镇卫生院的所有慢性病管理人员(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COPD相关知识测试题)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

结果

共发放问卷474份,回收有效问卷4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474例调查对象中,全科医生68例(14.4%),公共卫生人员177例(37.3%),乡村医生229例(48.3%)。全科医生〔35.3%(24/68)〕和公共卫生人员〔31.6%(56/177)〕对COPD知识的综合认知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7.4%(17/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危险因素知识的认知方面,全科医生〔73.5%(50/68)〕和公共卫生人员〔66.7%(118/177)〕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46.3%(106/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诊断与评估知识的认知方面,全科医生〔38.2%(26/68)〕的及格率高于公共卫生人员〔20.3%(36/177)〕和乡村医生〔3.9%(9/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公共卫生人员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治疗策略知识的认知方面,全科医生〔30.9%(21/68)〕和公共卫生人员〔19.2%(34/177)〕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6.5%(15/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随访管理知识的认知方面,公共卫生人员〔46.9%(83/177)〕的及格率高于全科医生〔29.4%(20/68)〕和乡村医生〔14.4%(33/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全科医生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结论

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尤其是COPD诊断与评估、治疗策略、随访管理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不同岗位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同,乡村医生对COPD知识的认知严重不足。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而切实提高农村地区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杨江, 李宣霖, 王建新, 谢洋, 刘辉国, 李素云, 王明航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3): 2922-29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24
摘要705)   HTML10)    PDF(pc) (7514KB)(296)    收藏
背景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尽管诊断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抗菌药物在陆续上市,但C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疏风解毒胶囊用于治疗CAP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加,尚缺乏系统的评价与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疏风解毒胶囊治疗CA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GRADE标准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等级。

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1 3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RR=1.49,95%CI(1.28,1.74),P<0.000 01〕、总有效率〔RR=1.18,95%CI(1.13,1.24),P<0.000 01〕、影像学完全吸收率〔RR=1.57,95%CI(1.13,1.89),P<0.000 01〕高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MD=-1.25,95%CI(-1.90,-0.61),P=0.000 1〕、发热消失时间〔MD=-1.15,95%CI(-1.93,-0.37),P=0.004〕、咳嗽消失时间〔MD=-0.96,95%CI(-1.13,-0.80),P<0.000 01〕、咳痰消失时间〔MD=-1.44,95%CI(-2.40,-0.48),P=0.003〕、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1.60,95%CI(-2.33,-0.87),P<0.000 1〕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MD=-4.12,95%CI(-6.95,-1.30),P=0.004〕和白细胞计数〔MD=-2.20,95%CI(-3.36,-1.05),P=0.000 2〕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4,95%CI(0.26,2.67),P=0.76〕。绘制痊愈率的漏斗图结果显示,左右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GRADE分级结果显示,痊愈率、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影像学完全吸收率为中等质量证据,发热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为低质量证据,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极低质量证据。

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CAP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仍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行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