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高血压最新文章合集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关于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
马丽媛, 王增武, 樊静, 胡盛寿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0): 3715-372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02
摘要3394)   HTML207)    PDF(pc) (2090KB)(2725)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中国已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在不断增加,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主导下的高血压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及高血压诊断标准研究
许春奇,尚亚东,程仁力,王爱红,尤家聪,钟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 (26): 3170-31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157
摘要2373)      PDF(pc) (1105KB)(433)    收藏
目的 通过比较血压的性别差异,了解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探讨其高血压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12月安徽省宿州地区5个村自愿到当地诊室接受检查的18~20、21~30、31~40、41~50、51~60、≥61岁女性各150例。另外,采用相同的抽样方法和筛选标准在每个村选取相同年龄段、相同人数的成年男性。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心脏彩超检查有无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心电图检查有无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结果 除51~60岁人群外,各年龄段女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0、21~30、31~40岁女性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比例高于男性(P<0.05)。在血压<90/60 mm Hg人群中,女性SBP、DBP分别为(85.6±2.4)、(55.4±1.0) mm Hg,男性SBP、DBP分别为(87.9±2.4)、(58.7±0.7)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7、-10.694,P<0.05)。各年龄段女性血压≥140/90、120~139/80~89 mm Hg比例与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120~139/80~89 mm Hg人群中,女性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以及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不同性别人群正常血压水平、高血压诊断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女性正常血压水平低于男性,正常SBP、DBP可能分别为85~120、55~80 mm Hg,女性血压>120/80 mm Hg可能存在高血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奥美沙坦酯对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袁彬,何胜虎,冯凯,沈巍,江武,邱炜炜,季小波,蒋敏勇,祝兴超,黄辉,高永兴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06): 648-651.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06.006
摘要1873)      PDF(pc) (518KB)(656)    收藏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及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江阴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男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高血压分级为1~2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奥美沙坦酯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各80例。奥美沙坦酯组给予奥美沙坦酯20 mg/d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口服,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性功能和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的变化。性功能评定按照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勃起功能、性交满意度、达到高潮能力、性欲、总体满意度分值评价男性性功能。结果  奥美沙坦酯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各有5例患者因血压持续不达标而退出。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02、0.811,P>0.05)。治疗前两组勃起功能、性交满意度、达到高潮能力、性欲、总体满意度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性交满意度、达到高潮能力、总体满意度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勃起功能、性欲评分均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治疗后勃起功能、性欲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0);两组治疗后E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94)。奥美沙坦酯组治疗后ED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ED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1,P=0.094)。治疗前两组睾酮、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睾酮水平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治疗后睾酮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酯能提高男性高血压患者睾酮水平,改善性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式改良DASH饮食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牟莉莎, 龚涛, 徐惠旎, 陈丹, 唐杰, 蔡舒文, 牟李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4): 4304-43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95
摘要1395)   HTML16)    PDF(pc) (2533KB)(602)    收藏
背景

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损伤,糖尿病可以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并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二者皆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践行健康的膳食模式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有明显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中式改良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饮食模式对改善社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状况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于2020年7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在重庆市四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61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8周的中式改良DASH饮食干预,其中第1~2周为膳食指导阶段,第3~4周为集中供餐阶段,第5~8周为居家医养阶段。采用食物频率调查法、24 h膳食回顾法评估受试对象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情况,并观察受试对象干预前后体成分(BMI、腰臀比)和血脂指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以及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情况。

结果

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59例。与干预前相比,在膳食结构方面,干预后受试对象人均每日大豆及坚果、腌制品、油炸食品、盐摄入量减少,人均每日新鲜水果、鲜奶及其制品摄入量增加(P<0.05);营养素摄入情况方面,干预后受试对象人均每日脂肪、钠摄入量减少,人均每日膳食纤维、钙、钾、镁摄入量增加(P<0.05),且脂肪供能比例符合要求者增多(P<0.05);干预后受试对象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从干预第4周开始,受试人群随访时餐后2 h血糖控制率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达69.5%;除干预第2周外,干预期间受试人群随访时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达到67.8%。

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式改良DASH饮食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而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55岁高血压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马万瑞, 李漫娜, 王立群, 王志忠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9): 1075-107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33
摘要1269)   HTML92)    PDF(pc) (1397KB)(389)    收藏
背景 高血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关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MCI的现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报道不足。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合并MCI的流行现况,分析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9—11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中选择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的5个社区,对社区中所有年龄≥55岁的居民进行健康调查,纳入高血压患者50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以各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为权重计算个体预测风险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个体预测风险值对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预测价值。结果 依据是否合并MC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MCI组(n=97)和高血压未合并MCI组(n=41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吸烟、高血压分级、抑郁评分、尿酸、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63,95%CI(1.31,5.27)]、性别[OR=0.46,95%CI(0.22,0.94)]、白蛋白[OR=0.96,95%CI(0.91,0.99)]、抑郁评分[OR=1.06,95%CI(1.01,1.10)]、高血压2级[OR=2.12,95%CI(1.16,3.89)]、高血压3级[OR=2.38,95%CI(1.22,4.66)]是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个体预测风险值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M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5%CI(0.65,0.78),P<0.001],最佳截断值为0.18,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63。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年龄≥75岁、高血压2级及以上、伴有抑郁症状者及女性患者发生MCI的风险增加,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并有效控制血压、抑郁症状对保持认知功能有一定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1991—2015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姚溪, 裴晓婷, 曲哲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7): 803-8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04
摘要1227)   HTML53)    PDF(pc) (1128KB)(507)    收藏
背景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高,而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的

了解1991—2015年中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变化特征。

方法

利用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9轮的调查数据,选择≥18岁且年龄、性别和血压值数据完整的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值和疾病史等资料。分析25年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1991年,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4.77%(1 291/8 743)、27.58%(356/1 291)、15.80%(204/1 291)、5.89%(76/1 291),2015年分别为32.67%(4 520/13 834)、48.08%(2 173/4 520)、40.51%(1 831/4 520)、14.65%(662/4 520)。1991—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基本呈上升趋势,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2000年之后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5年间,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行为习惯、知识水平等因素上存在差异。

结论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增加,虽然治疗率和控制率也在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居民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水平,以延缓其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宋海齐, 王莉斐, 吴淼淼, 姚易, 向友茂, 杨荣, 袁波,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4): 1674-16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002
摘要1043)   HTML41)    PDF(pc) (2937KB)(645)    收藏
背景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近年来睡眠医学高速发展,众多研究聚焦于探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然而,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且目前尚无探索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关系相关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文章。

目的

探索并总结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方法

文献检索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主题词为"高血压"和"睡眠障碍""失眠""睡眠剥夺""睡眠破碎""短时睡眠",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6-30。使用CiteSpace 5.7.R5W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本文共纳入文献4 589篇,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年份是2018年,2011年起发文量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近10年的相关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关键词分别为高血压、血压、患病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危险因素、睡眠、心血管疾病、气道正压、肥胖、失眠。聚类标签分别为: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呼吸紊乱、OSA、睡眠呼吸暂停、失眠、压力、睡眠、流行病学、心力衰竭、症状。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相关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1)睡眠呼吸紊乱,尤其是OSA与高血压的关系;(2)睡眠时间与血压的关系;(3)睡眠质量与血压的关系。突现关键词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主要是对睡眠呼吸障碍、OSA和短时睡眠的研究。REDLINE是发文量最大的作者,围绕其形成了最大的作者集团。发文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机构是匹兹堡大学。

结论

睡眠障碍和高血压关系的关注度总体呈增长趋势。2011年与2018年该领域研究热点出现了较大变化。OSA和睡眠时间对高血压的影响是关注度最高的热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应用
李海瑞, 彭伟, 巫少荣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2): 248-2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27
摘要1018)   HTML44)    PDF(pc) (1898KB)(683)    收藏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并逐年上升。这可能与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主要表现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中青年高血压与慢性冠心病或脑卒中明显相关,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风险。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更适用于舒张压升高为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病人群。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分析了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数据、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探讨了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及应用要点,为临床医生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启动时机——早期干预降低临床风险
黎娜, 程文立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0): 3733-37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17
摘要921)   HTML18)    PDF(pc) (1753KB)(512)    收藏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是危害妊娠期女性健康及胎儿成长发育的严重不良因素,妊高症在我国妊娠期女性中的发病率为6%~8%,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放开,孕产妇平均年龄较前增大,超重、肥胖、糖尿病等风险因素普遍增加,妊高症的潜在风险较突出。在妊高症的诊断标准方面国际上专家的看法保持较为一致,≥140/90 mm Hg是诊断妊娠高血压的界定值,但妊高症应该何时启动降压治疗,所需的可作为证据的高水平研究较少。近年来各高血压学术组织对妊娠期女性合并慢性高血压的治疗控制目标值的建议也存在较大争议,各国各学会指南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阈值和降压目标值分歧较大。本文就妊高症的危害、何时启动降压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妊高症的早期干预效果及妊高症防治新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妊高症的降压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肌少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晨, 何华娟, 李建蒲, 陈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5): 4381-43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94
摘要906)   HTML32)    PDF(pc) (2224KB)(451)    收藏
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肌少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将约有2亿肌少症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目前国内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了解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的二级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5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肌少症诊断指标、实验室指标,采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

结果

107例患者中,肌少症组53例(49.5%),非肌少症组54例(50.5%)。体形消瘦者、体质量正常者、超重者、肥胖者肌少症检出率分别为83.3%(5/6)、64.2%(34/53)、30.0%(12/40)、25.0%(2/8),随着BMI等级增加,肌少症检出率降低(χ2趋势=15.02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175,95%CI(0.059,0.518)〕、超重〔OR=0.039,95%CI(0.003,0.513)〕、肥胖〔OR=0.019,95%CI(0.001,0.459)〕、MNA-SF评分升高〔OR=0.832,95%CI(0.697,0.992)〕、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升高〔OR=0.914,95%CI(0.843,0.991)〕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OR=1.139,95%CI(1.073,1.209)〕、收缩压升高〔OR=1.038,95%CI(1.001,1.076)〕、舒张压升高〔OR=1.095,95%CI(1.035,1.159)〕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BMI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0.656,0.843)〕,最佳截断值为22.0 kg/m2,灵敏度为52.8%,特异度为88.9%。

结论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患病率高。高龄、较高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女性、超重、肥胖、较高的维生素D、营养良好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B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从最新临床研究证据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
刘凯旋, 郭艺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305-13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303
摘要902)   HTML27)    PDF(pc) (964KB)(404)    收藏

由于相关研究证据较少,长期以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一直存在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降压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因而其血压控制目标应该更宽松。但近年来发表的最新研究证据表明,将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 mm Hg(1 mm Hg=0.133 kPa)可以更多获益。预期这些新研究结论将会对未来国内外指南的修订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
高血压心率管理多学科共识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0): 2501-25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95
摘要900)      PDF(pc) (1450KB)(851)    收藏
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常见的一种临床表型。多项研究显示,心率增快很可能是一项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伴随着增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风险。心率增快的不利影响还涉及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多种内分泌、肾脏和神经内科疾病,心率管理需要多学科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因此,高血压心率管理多学科共识组组织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神经、药学和循证医学等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且重要的循证资料,制定了《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该共识阐述了高血压患者心率测量的方法、心率增快的原因和机制、心率增快伴随不利后果的临床证据、心率增快的干预方法以及高血压合并10种特殊疾病的心率管理。共识建议将静息心率>80 次/min作为高血压患者心率干预的切点,干预方法包括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使用兼有减慢心率作用的降压药物(首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共识还提出了简单实用的8条临床建议,以期为各学科医生针对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备孕期高血压的规范管理
田梅香, 张正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8): 2190-219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54
摘要896)   HTML22)    PDF(pc) (1247KB)(458)    收藏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越来越多的育龄期男女罹患高血压,因此如何规范管理备孕期高血压已成为当前的焦点。本文从备孕期间血压的监测与评估和降压药的使用两方面分别对育龄期男性和女性备孕期间的血压规范管理进行阐述,强调女性备孕期间的高血压管理应同时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安全性,选择相对安全的降压药,如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男性备孕期间的高血压管理应同时考虑降压药的疗效及其对性功能和精子的影响,推荐奈必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旨在为临床备孕期高血压的管理提供指导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郝晓然, 赵滨, 崔炜, 李静, 刘捷, 封娣, 张路岐, 李云, 李贤, 丁俊琴, 李来有, 李兰凤, 尹晓华, 李玉琢, 黄香河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9): 1092-11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16
摘要893)   HTML41)    PDF(pc) (2262KB)(494)    收藏
背景 由于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易导致血压增高,且男性与女性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调节血压稳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高血压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具有参考意义。目的 调查河北省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流行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为不同性别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普查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7月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所有医院的128 009名护理人员进行高血压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对男性和女性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公认影响因素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基于匹配后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20.36%,1 115/5 476)高于女性护理人员(6.26%,7 669/122 533)(P<0.001)。匹配后年龄[>25~35岁(OR=2.182)、>35~45岁(OR=3.560)、>45~55岁(OR=7.406)、>55~65岁(OR=13.339)]、体质指数[24.0~<28.0 kg/m2(OR=1.591)、≥28.0 kg/m2(OR=2.739)]、医院所在地[沧州(OR=1.431)、衡水(OR=1.834)、唐山(OR=1.408)]、高脂血症年限[>0~5年(OR=3.399)、>5~10年(OR=4.451)]、高血压家族史(OR=1.225)是男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25~35岁(OR=1.382)、>35~45岁(OR=4.125)、>45~55岁(OR=6.510)、>55~65岁(OR=5.616)]、体质指数[24.0~<28.0 kg/m2(OR=1.749)、≥28.0 kg/m2(OR=3.111)]、所在科室[儿科(OR=1.570)、医技科室(OR=1.779)]、高脂血症年限[>0~5年(OR=2.863)、>5~10年(OR=3.713)]、糖尿病年限[>0~5年(OR=3.126)、>5~10年(OR=2.947)、>10年(OR=9.743)]、高血压家族史(OR=1.243)、月经情况[不规律(OR=1.358)、已绝经(OR=1.689)]、妊娠高血压疾病[否(OR=0.486)、无妊娠史(OR=0.507)]是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河北省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护理人员。年龄、体质指数、高脂血症年限、高血压家族史是男性、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所在科室为儿科或医技科室、糖尿病、月经不规律、已绝经、有妊娠高血压疾病仅对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产生影响,相关部门可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另外,医院所在地是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应关注相关地市男性护理人员血压状况;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风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绝经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刘霜雪, 李琰华, 张港玮, 赵琳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4): 512-5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95
摘要890)   HTML11)    PDF(pc) (1865KB)(300)    收藏
背景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近年来,有关绝经后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受到研究设计、样本量、人群特征、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其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且缺乏全面报道。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方式探讨女性绝经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绝经后高血压提供循证证据。

方法

于2022年1—5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电子数据库,获取与绝经后高血压危险因素相关的队列及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05-20。由2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所提取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将得分≥6分(高质量)的文献纳入研究,最后采用RevMan 5.3对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5篇为队列研究,5篇为病例对照研究,共涉及16个危险因素,总样本量为34 864,且均为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RR(95%CI)=1.38(1.04,1.83)〕、高龄〔OR(95%CI)=1.39(1.11,1.74)〕、高体质指数(BMI)〔OR(95%CI)=1.61(1.19,2.18)〕、高胆固醇水平〔OR(95%CI)=1.35(1.14,1.59)〕、高三酰甘油水平〔OR(95%CI)=2.17(1.03,4.59)〕、糖尿病史〔OR(95%CI)=1.70(1.27,2.27)〕,保护因素包括高脂联素水平〔RR(95%CI)=0.83(0.70,0.99)〕、高绝经年龄〔OR(95%CI)=0.90(0.82,0.98)〕(P<0.05)。

结论

高hs-CRP、高龄、高BMI、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患有糖尿病是绝经后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其中可控的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高血压合并支气管哮喘:机制与管理
孙瑞, 潘熠, 谭爱华, 王建新, 王璇, 张立晶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274-27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87
摘要872)   HTML16)    PDF(pc) (1201KB)(312)    收藏

高血压和支气管哮喘分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病。基因易感性、炎症机制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可增加高血压和哮喘的发病风险。近年来高血压合并哮喘在发病机制、疾病管理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分析了高血压和哮喘相互作用的机制,认为高血压和哮喘共病与共同的遗传失调、系统性炎症、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总结了高血压合并哮喘时患者的管理方法,推荐药物治疗时首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分析和总结旨在为高血压合并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科学管理提供研究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含糖饮料摄入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剂量反应的Meta分析
赵镇雪, 王欣, 谭凯文, 赵春善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6): 3324-333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91
摘要870)   HTML29)    PDF(pc) (3664KB)(387)    收藏
背景

饮用含糖饮料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摄入过多可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了摄入含糖饮料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但在具体摄入剂量与发病风险方面仍存在争议。

目的

分析含糖饮料摄入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含糖饮料摄入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1年11月。由2位研究者分别单独对文献数据独立提取,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316 20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含糖饮料摄入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OR=1.12,95%CI(1.10,1.15),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人群含糖饮料摄入增加34%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34,95%CI(1.20,1.51),P<0.05〕,北美洲人群含糖饮料摄入增加11%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11,95%CI(1.09,1.14),P<0.05〕,大洋洲人群含糖饮料摄入增加82%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82,95%CI(1.04,3.21),P<0.05〕,欧洲人群含糖饮料摄入增加18%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18,95%CI(1.02,1.36),P<0.05〕;未成年人含糖饮料摄入增加43%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43,95%CI(1.21,1.69),P<0.05〕,成年人含糖饮料摄入增加12%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12,95%CI(1.09,1.15),P<0.05〕;体质指数(BMI)正常者含糖饮料摄入增加12%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12,95%CI(1.09,1.15),P<0.05〕,超重者含糖饮料摄入增加17%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17,95%CI(1.00,1.38),P<0.05〕,肥胖者含糖饮料摄入增加19%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1.19,95%CI(1.06,1.34),P<0.05〕。剂量反应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每增加1份含糖饮料(即12盎司,约为340 g或355 ml)的摄入,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6%〔OR=1.16,95%CI(1.13,1.18),P<0.05〕。文献的漏斗图显示基本对称,Begg's检验(Z=0.23,P>0.05)和Egger's检验(t=1.46,P>0.05)显示无发表偏倚。

结论

含糖饮料摄入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每天每增加1份含糖饮料(即12盎司,约为340 g或355 ml)的摄入,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6%,控制含糖量对预防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老年高血压临床指南现状分析及质量评价
田昕彤, 马腾, 孙璇, 杨继, 赵英强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4): 4259-4266,42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23
摘要862)   HTML24)    PDF(pc) (2313KB)(330)    收藏
背景

高血压多发于老年人群;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诊疗至关重要,而开发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是提升老年高血压预防及诊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目的

分析国内外老年高血压诊疗与管理指南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方法

于2021年12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医脉通,以及美国国立临床实践指南文库(NGC)、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等网站,获取老年高血压临床指南。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由4名研究者采用AGREEⅡ对纳入指南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汇总指南的推荐意见。

结果

共纳入11部指南,其中7部来源于中国,2部来源于美国,2部来源于欧洲。11部指南在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表达的清晰性、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6个领域的平均标准化百分比分别为50.13%、24.24%、18.51%、54.03%、11.36%、30.30%;5部指南推荐级别为B,6部指南推荐级别为C。主要推荐意见涉及3个方面,分别为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与持续性健康管理。

结论

老年高血压临床指南总体质量不高。未来,在开发老年高血压临床指南时,应提升对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应用性三大领域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以使指南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睡眠时间对女性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研究
杜诗虹, 洪秀琴, 杨一, 谢容, 张妍楠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1): 58-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13
摘要860)   HTML25)    PDF(pc) (1525KB)(238)    收藏
背景

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睡眠时间对女性人群H型高血压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对H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和老年科住院的女性高血压患者1 70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H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H型高血压组〔高血压且同型半胱氨酸(Hcy)≥10 μmol/L〕和非H型高血压组。按照患者自述的近1个月内的平均睡眠时长将患者分为睡眠时间<7、7~8、>8 h三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对女性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进一步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女性人群睡眠时间对H型高血压患病的影响。

结果

1 709例研究对象中,901例(52.72%)每日睡眠时间<7 h,697例(40.78%)每日睡眠时间为7~8 h,111例(6.50%)每日睡眠时间>8 h。不同睡眠时间女性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709例研究对象中,H型高血压患者973例(56.93%),非H型高血压患者736例(43.07%)。H型高血压患者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婚姻状况、BMI、运动情况、饮酒情况、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婚姻状况、体质指数、运动情况等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7 h的女性H型高血压的风险是睡眠时间7~8 h者的1.291倍〔95%CI为(1.032,1.615),P<0.05〕。进一步按年龄分层后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在>60岁女性人群中,每日睡眠时间<7 h是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1.421(1.021,1.978),P<0.05〕。

结论

在年龄>60岁的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7 h是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提示老年女性可多关注睡眠健康,以改善血压状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20~59岁成年人体质指数随年龄变化轨迹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研究
高仲淳,邹波,蓝恭赛,王冠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8): 954-95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40
摘要858)      PDF(pc) (1101KB)(513)    收藏
背景 体质指数(BMI)是预测成年人高血压最为敏感的身体测量指标,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仅关注于单一时点的BMI或BMI在一定时期的变化值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但有关BMI随年龄的变化轨迹与高血压发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20~59岁成年人BMI随年龄变化轨迹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2019年在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参与过至少3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实验室检测指标〔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记录研究对象首次体检时年龄、首次体检时BMI、首次体检时SBP、首次体检时DBP、确诊高血压时年龄。采用潜在类线性混合模型(LCLMM)分析BMI随年龄的动态变化并根据其轨迹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随后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20~59岁成年人BMI变化轨迹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并报告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共纳入2 683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LCLMM共识别出4条BMI随年龄变化轨迹,分别为中水平-缓慢上升组(1 681例,62.7%)、中水平-快速上升组(639例,23.8%)、高水平-快速上升组(272例,10.1%)、低水平-快速上升组(91例,3.4%)。中水平-缓慢上升组、中水平-快速上升组、高水平-快速上升组、低水平-快速上升组高血压发病率、首次体检时年龄、首次体检时BMI、首次体检时SBP、首次体检时DBP、FPG水平、TC水平、TG水平、LDL-C水平、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水平-缓慢上升组为参照,调整混杂因素后,中水平-快速上升组、高水平-快速上升组和低水平-快速上升组出现高血压的风险〔HR(95%CI)〕分别为1.47(1.09,1.98)、2.56(1.85,3.55)、6.35(3.36,12.01)。结论 BMI随年龄增长上升越快的成年人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今后应当关注成年人BMI的变化轨迹,尤其要关注BMI上升较快的群体,从而尽早识别高危人群,以及时控制人群肥胖并达到早期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叶青芳, 王旖旎, 李玲, 刘国杰, 林平, 李秋洁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2): 154-1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76
摘要854)   HTML29)    PDF(pc) (1467KB)(431)    收藏
背景

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发生率较高,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血压患者MCI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群体,缺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MCI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12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D型人格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213例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的发生率为37.56%(8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3,95%CI(1.033,1.115)〕、受教育程度〔大专:OR=0.278,95%CI(0.084,0.920)〕、吸烟史〔OR=2.494,95%CI(1.146,5.426)〕、高血压分级〔2级:OR=3.442,95%CI(1.252,9.468);3级:OR=3.934,95%CI(1.518,10.193)〕、D型人格〔OR=2.160,95%CI(1.015,4.598)〕、三酰甘油(TG)〔OR=1.596,95%CI(1.125,2.26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185,95%CI(0.049,0.707)〕是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发生率较高,高龄、低教育水平、D型人格、高TG及低HDL-C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MCI。医护人员应当尽早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MCI的评估与危险因素筛查,以发现MCI的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防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心电图新标准对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人群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效能研究
杨涛, 张永军, 郑亮, 葛许华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6): 4502-45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46
摘要850)   HTML21)    PDF(pc) (2827KB)(337)    收藏
背景

相较于传统电压标准,心电图(ECG)新标准对普通高血压人群诊断左心室肥厚(LVH)有着更高的准确性,但ECG新标准对超重和肥胖人群LVH的诊断效能鲜有报道。

目的

探讨ECG新标准对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人群LVH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超重和肥胖患者368例,以超声心动图(UCG)为金标准,将LVH>115 g/m2(男性),>95 g/m2(女性)设为LVH(+)组;LVH≤115 g/m2(男性),≤95 g/m2(女性)设为LVH(-)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UCG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体积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CG指标〔QRS波群持续时间(QRSd)、校正QT间期(QTc)、Sokolow-Lyon电压、Cornell电压、Peguero Lo-Presti电压、Cornell乘积)〕。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人群LVH的影响因素,运用ROC曲线评价ECG新标准(Sokolow-Lyon电压、Cornell电压、Peguero Lo-Presti电压、Cornell乘积)对超重和肥胖人群LVH的诊断效能。

结果

LVH(-)组和LVH(+)组一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体表面积(BS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及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IVST、LVPWT、LVM、LVMI、QRSd、QTc、Sokolow-Lyon电压、Cornell电压、Peguero Lo-Presti电压、Cornell乘积均高于LVH(-)组,LVH(+)组LVEF低于LVH(-)组(P<0.05)。年龄〔OR=1.046,95%CI(1.024,1.069)〕、Sokolow-Lyon电压〔OR=1.793,95%CI(1.305,2.463)〕是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人群患LVH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Sokolow-Lyon电压、Cornell电压、Peguero Lo-Presti电压、Cornell乘积诊断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患者LV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4、0.695、0.662、0.722;以年龄、BSA、SBP、DBP、高血压病程时间、QRSd、QTc、Sokolow-Lyon电压、Cornell电压、Peguero Lo-Presti电压及Cornell乘积作为联合诊断模型,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患者LVH的AUC为0.846。

结论

Sokolow-Lyon电压是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人群患LVH风险的影响因素。ECG新标准Peguero Lo-Presti电压对高血压合并超重和肥胖人群LVH的诊断效能较低,不及Cornell乘积标准等传统心电图标准,联合诊断模型对超重和肥胖人群LVH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推荐在检查条件相对不足的基层推广使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老年隐匿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心外膜脂肪厚度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巩祺芸, 邵平乐, 惠加谋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3): 4139-414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73
摘要837)   HTML12)    PDF(pc) (2108KB)(152)    收藏
背景

近些年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高血压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对于老年隐匿性高血压(MH)与MCI关系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心外膜脂肪厚度(EAT)与老年MH患者发生MCI的关系,为提早发现老年MH患者MCI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嘉峪关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已经确诊为MH的老年患者173例为MH组,另选取血压正常老年健康人群82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动态血压仪监测和CIMT、EAT测量,记录相关指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评估两组受试者的认知功能。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MH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

结果

MH组年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24 h动态收缩压、24 h动态舒张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CIMT及EAT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教育年限短于对照组(P<0.05)。MH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评分及MoC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H患者MoCA总分与年龄、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CIMT、EAT呈负相关(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MT〔OR=48.282,95%CI(10.734,217.168)〕、EAT〔OR=2.124,95%CI(1.057,4.269)〕是老年MH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MH患者较健康者年龄增高、受教育年限少、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增高。CIMT、EAT增高是老年MH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活血散风针刺法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干预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
贺秋霞, 杜宇征, 孟祥刚, 石学敏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5): 577-58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18
摘要828)   HTML10)    PDF(pc) (1141KB)(423)    收藏
背景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具有降压作用,但目前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的针刺降压证据。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0 78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分为基础治疗组(n=10 424)和活血散风组(n=35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新样本,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新样本活血散风组与基础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日均血压和清晨血压,以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控制血压的效果。

结果

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Ur)水平高于活血散风组(P<0.05)。PSM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HCY、TC、TG、HDL、LDL、Cr、U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平均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02);活血散风组舒张压平均水平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532,P=0.775)。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清晨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12);活血散风组清晨舒张压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974,P=0.985)。

结论

活血散风针刺法可进一步控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日均收缩压及清晨收缩压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互联网远程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荣,廖晓阳,李志超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6): 2112-21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22
摘要818)   HTML18)    PDF(pc) (1300KB)(675)    收藏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全球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且控制率低,尤其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影响血压控制率的关键。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发展,传统基于医生诊室管理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模式在发生改变,本文综合探讨了国内外互联网远程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得出互联网远程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在健康教育、经济、医患沟通、随访等方面存在优势,但存在使用障碍、数据不准确、研究证据有限、安全性可靠性不能保证等挑战与不足,并提出展望,以期将互联网远程管理更好地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休闲身体活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张微, 郭燕, 周小琦, 刘新会, 严亚琼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2): 2720-27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21
摘要812)   HTML20)    PDF(pc) (1986KB)(363)    收藏
背景

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和认知功能障碍患病形势不容乐观,且高血压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因此探讨防治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并在社区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

探讨休闲身体活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于2020年8—12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在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慢性病管理的≥65岁高血压患者770例。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休闲身体活动情况(包括6项认知活动和11项体育活动)、认知功能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测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休闲身体活动得分对MMSE各维度得分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7项休闲身体活动每周参与频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39.4%(303/770)。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程、休闲身体活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OR(95%CI)=1.02(1.01,1.03)〕、休闲身体活动得分〔OR(95%CI)=0.98(0.96,0.99)〕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休闲身体活动得分是MMSE中注意力与计算力维度得分〔b(95%CI)=0.02(0.01,0.03)〕、语言能力维度得分〔b(95%CI)=0.02(0.01,0.03)〕的影响因素。将休闲身体活动方式细化分类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参与写作〔OR(95%CI)=0.34(0.12,0.95)〕、每日参与棋牌游戏〔OR(95%CI)=0.21(0.06,0.7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偶尔/从不参与该项活动者。

结论

休闲身体活动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性因素,主要影响认知功能的注意力与计算力、语言能力两个维度。每日参与写作、每日参与棋牌游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起积极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基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其对社区管理的建议
史云聪,王立立,郭艺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 138-14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21
摘要806)      PDF(pc) (974KB)(382)    收藏
高血压是一种基因与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遗传因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了高血压的多基因复杂性。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基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发现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改善睡眠、规律运动。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但要进一步深入了解高血压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仍需开展更多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王永馨,李小菊,井明霞,张梅,梁汝江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4): 503-5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09
摘要800)      PDF(pc) (1282KB)(770)    收藏
背景 服药依从性是决定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探讨各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路径,以期为医疗卫生人员制定改善服药依从性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7年7—8月,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某市城市3个社区和2个团场社区(农村)1 15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情况。基于安德森模型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分析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共收集调查问卷1 157份,有效问卷1 090份,问卷有效率为94.20%。结果 1 09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男396例(36.33%),女694例(63.67%);平均年龄为(73.5±7.3)岁;服药依从率为63.21%(689/1 090)。不同倾向特征(居住地)、使能资源(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生活压力、每月降压药费用)、需求因素(自评健康、睡眠障碍)、健康行为(饮酒)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的患者平均共患慢性病数量、平均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效应值=-0.113)、睡眠障碍(效应值=-0.114)、自评健康(效应值=-0.076)、饮酒(效应值=-0.150)、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效应值=0.126)对服药依从性产生直接效应(P<0.05)。高血压病程(效应值=0.020)和每月降压药费用(效应值=0.044)通过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产生间接作用;生活压力(效应值=-0.023)通过需求因素(睡眠障碍)产生间接作用(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人员应注意对患者科学宣教,缓解其生活压力,减少因睡眠障碍而带来的服药不依从现象。决策者在制定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时应适当调整政策的申请标准及提高对患者的补偿力度。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伴恶性高血压的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柯江华, 段姝伟, 刘林昌, 李爽, 柯雨景, 曲逸伦, 姚进, 陈香美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7): 3395-34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1
摘要800)   HTML11)    PDF(pc) (2985KB)(160)    收藏
背景

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时也是引起肾实质恶性高血压(MHT)的主要原因之一。既往研究认为伴MHT的IgAN临床病情和肾脏病变程度均比无MHT的IgAN严重,但尚不清楚IgAN患者发生MHT的中医证候特点。

目的

分析原发性IgAN患者发生MHT的中西医相关因素,探索其中医证候特点。

方法

纳入2013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518例原发性IgAN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PASS 15.0软件中的变量相关性检验进行样本量估算,最终纳入伴MHT的IgAN患者17例作为IgAN-MHT组,按照1∶5比例随机抽取同时期85例无MHT的IgAN患者作为IgAN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候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对93个中医证候信息进行筛选降维,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伴MHT的IgAN的中医证候相关因素。

结果

IgAN-MHT组首发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比例,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比例,入院时平均动脉压、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无机磷、血镁、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慢性肾脏病(CKD) 3~5期的比例、血瘀证比例,气虚证中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胫酸腿软、头目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的比例,阴虚证中视物模糊、飞蚊症症状的比例,血瘀证中爪甲青紫、舌色紫暗症状的比例,肾内动脉硬化比例高于IgAN组;而首发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比例、高血压病史比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的比例、血IgM、血IgG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IgAN组(P<0.05)。两组伴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T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MHT组的常见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IgAN-MHT和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IgAN-MHT患者男性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和气虚证呈正相关(P<0.05),无机磷、血钾和阴虚证呈负相关(P<0.05),IgAN-MHT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血瘀证呈正相关(P=0.0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OR=7.895,95%CI(1.643,37.935),P=0.010〕、视物模糊〔OR=5.499,95%CI(1.207,25.053),P=0.028〕、口干喜饮〔OR=10.079,95%CI(2.289,44.373),P=0.002〕、爪甲青紫〔OR=18.312,95%CI(2.179,153.884),P=0.007〕是伴MHT的原发性IgAN的影响因素。

结论

(1)伴MHT的原发性IgAN患者肾功能更差,肾脏病理损伤更重。(2)伴MHT的原发性IgAN的常见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3)伴MHT的原发性IgAN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与中医气虚证、阴虚证和血瘀证具有一定相关性。(4)中医证候中头痛、视物模糊、口干喜饮、爪甲青紫是伴MHT的原发性IgAN相关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关注并改善患者的气虚、阴虚、血瘀相关症状,有可能减少IgAN患者伴MHT的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我国网约车司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徐丽荣,顾雪非,李婷婷,彭博,吴妮娜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20): 2582-25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69
摘要796)      PDF(pc) (1062KB)(612)    收藏
背景 一般出租车司机受工作时间长、精神高度紧张、饮食不规律、静坐时间长等影响,慢性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相较于一般出租车司机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对于网约车司机慢性病等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目前尚未开展,网约车司机的健康状况也未引 起政府和行业的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从网约车司机的高血压患病状况入手,分析其健康影响因素,为改善网约车司机健康状况提出建议。目的 通过对网约车司机的高血压患病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为网约车司机的健康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2017年9—11月, 通过问卷星制作电子表格,向全国网约车司机账号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同一账号只能填写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特征、工作特征、健康行为、高血压患病情况、健康意识与健康需求。结果 共回收问卷9 003份,有效问卷8 990份,回收有 效率为99.86%。8 990例研究对象中,高血压777例(8.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54岁〔OR=0.582,95%CI(0.408,0.829)〕和18~34岁〔OR=0.276,95%CI(0.188,0.407)〕,中部地区〔OR=1.523,95%CI(1.199,1.953)〕和东部地区〔OR=1.398,95%CI(1.140,1.716)〕,专职司机年数≥3年〔OR=1.218,95%CI(1.044,1.422)〕,开车时间段为白天和晚上、不固定〔OR=0.847,95%CI(0.718,0.999)〕,每天下车活动时长≥5 min〔OR=0.784,95%CI(0.670,0.917)〕,每天睡眠时长≥6 h〔OR=0.806,95%CI(0.681,0.954)〕,饮酒频率≥3 d/周〔OR=1.383,95%CI(1.112,1.719)〕、肥胖程度(过轻)〔OR=2.669,95%CI(1.799,3.961)〕和肥胖程度(肥胖)〔OR=3.153,95%CI(2.612,3.806)〕是网约车司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高血压组1年内做过健康体检比例、最近一次测血压时间为1个月内比例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从手机、电视、广播处获取健康知识所占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组,从互联网、其他方面获取健康知识所占比例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获取风险预 防、症状诊断、治疗效果、医院专科的知识所占比例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 需要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的健康管理,尤其是年龄≥55岁、中东部地区、从事专职司机年数≥3年、白天或晚上开车时间段固定、没有下车活动习惯、每天睡眠时长<6 h、饮酒频率≥ 3 d/周、健康程度为偏瘦和肥胖的网约车司机是高血压高风险人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臂间收缩压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
闫家富, 郑恪扬, 刘茹菲, 曾荣, 刘傲亚, 程文立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2): 4029-40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48
摘要781)   HTML10)    PDF(pc) (2377KB)(111)    收藏
背景

臂间收缩压差(IASBPD)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有关,这一关系可能由动脉硬化介导。

目的

探讨IASBPD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6 8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IASBPD将患者分为三组,以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数值为动脉硬化判定标准,采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ASBPD对动脉硬化发生的影响。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和其交互作用对动脉硬化发生的影响。

结果

根据IASBPD将患者分为IASBPD<5 mm Hg(n=4 248)、5 mm Hg≤IASBPD<10 mm Hg(n=1 806)和IASBPD≥10 mm Hg(n=780)三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位baPWV为1 572(1 392,1 702)cm/s,按照baPWV>1 800 cm/s的标准,动脉硬化患者共1 043例(15.26%)。多元线性回归分结果析显示,IASBPD是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因素,IASBPD每增加1 mm Hg,baPWV增加4.31 cm/s〔B=4.31,95%CI(3.29,5.3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SBPD≥10 mm Hg是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OR=2.28,95%CI(1.76,2.94),P<0.05〕。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的患者中,IASBPD≥10 mm Hg与动脉硬化风险增加的关系更显著(P=0.021)。

结论

IASBPD≥10 mm Hg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在LDL-C≥3.4 mmol/L的患者中更显著。IASBPD可作为一个简单、有效的评估动脉硬化的指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老年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发病机制及运动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雅萌, 阳晓丽, 张彩虹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5): 635-64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84
摘要768)   HTML21)    PDF(pc) (1685KB)(352)    收藏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衰弱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与衰弱常共存于老年人,导致出现多种不良健康结局。本文分析了老年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流行现状及发病机制,包括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及激素代谢紊乱等,总结了运动干预改善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可能作用途径,并发现目前关于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运动作用机制类研究仍然缺乏,而且不同类型的运动干预形式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的运动干预形式对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作用靶点及干预效果的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评受益率与服务满意度调查
杨凌鹤, 刘美岑, 陈新月, 廖子锐, 昝子晴, 连隽, 杨思琪, 张思琪, 尤莉莉, 刘远立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5): 3130-31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04
摘要764)   HTML13)    PDF(pc) (2111KB)(186)    收藏
背景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至今已开展13年,是我国迄今为止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的最大范围的人群干预实践,了解该人群对干预实践的反馈,对于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评受益率与满意度,为促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式,于2019年11—12月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5市10区(县)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抽取2 419例≥35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般人口学信息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情况。

结果

86.26%(2 072/2 402)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其健康改善具有帮助。分别有97.15%(2 349/2 418)、94.09%(2 275/2 418)、88.16%(2 129/2 415)、87.81%(2 118/2 412)、61.36%(1 469/2 394)、95.04%(2 297/2 417)、83.67%(2 013/2 406)、82.34%(1 981/2 406)、95.53%(2 310/2 418)的高血压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护人员服务水平、体格检查、健康教育、中医药治疗、随访服务、高血压并发症筛查、血压控制效果及总体服务表示满意。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自评健康状况、是否在基层首次发现血压异常、过去1年内接受不同随访服务次数的高血压患者的自评获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是否在基层首次发现血压异常、过去1年内接受不同随访服务次数的高血压患者总体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评受益率及满意度较高,应注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提供及城乡同质化,以促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社区建档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及血脂达标调查研究
边立立, 李肖肖, 杜雪平, 戴勤芳, 武琳, 宋贝贝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7): 3388-33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23
摘要755)   HTML54)    PDF(pc) (908KB)(457)    收藏
背景 高血压、血脂异常是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社区高血压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制订个体化的血脂干预目标,对优化高血压患者基层管理,提高居民血脂达标率有着重要作用。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及血脂达标情况,为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19—2021年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档的2 94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按ASCVD危险分层,观察患者血脂达标情况。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患者2 943例,其中男1 201例、女1 742例,中位年龄70(63,80)岁。高危ASCVD患者2 165例,中危ASCVD患者485例,低危ASCVD患者293例。高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10.5%(227/2 165),中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22.9%(111/485),低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98.0%(287/293)。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率〔14.1%(116/823)〕高于未合并冠心病患者〔9.1%(192/2 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0,P<0.001);合并脑卒中患者血脂达标率〔15.5%(41/264)〕高于未合并脑卒中患者〔10.0%(267/2 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0,P=0.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高危和中危ASCVD血脂达标率低,高血压合并多种其他高危因素高危ASCVD患者血脂控制情况不理想,在高血压患者血脂管理中应该引起重视,提高血脂达标率,降低ASCVD风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赵伟, 杨珊珊, 唐荣杰, 杨芳, 孙锋, 廉秋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5): 4394-43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57
摘要745)   HTML9)    PDF(pc) (2008KB)(298)    收藏
背景

血尿酸(SUA)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常伴随甲状腺功能改变。但目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高尿酸血症(HUA)患病风险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HUA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EH患者2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UA分为非HUA组(166例)与合并HUA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SUA、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H患者发生HUA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SUA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DBP、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LDL-C、Scr、SU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UA组EH患者FT3水平高于非HUA组(t=-5.06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843,95%CI(1.121,7.215),P=0.028〕,BMI值高〔OR=1.126,95%CI(1.020,1.234),P=0.018〕,TG〔OR=1.824,95%CI(1.300,2.560),P=0.001〕、LDL-C〔OR=2.804,95%CI(1.157,6.795),P=0.022〕、Scr〔OR=1.071,95%CI(1.041,1.102),P<0.001〕、FT3OR=2.297,95%CI(1.326,3.977),P=0.003〕水平升高为EH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高龄〔OR=0.959,95%CI(0.931,0.989),P=0.007〕为EH患者发生HUA的保护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H患者FT3水平与SUA水平呈正相关(r=0.327,P<0.001)。

结论

男性,BMI值高,TG、LDL-C、Scr、FT3水平升高可能是EH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高龄可能是EH患者发生HUA的保护因素,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EH患者FT3水平与SUA水平呈正相关;血清FT3水平升高的EH患者更易发生HUA,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基层医生自评高血压健康评估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娜萌, 廖康, 李丽琪, 卫蓉蓉, 白雪婷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7): 853-8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77
摘要716)   HTML20)    PDF(pc) (2080KB)(328)    收藏
背景

基层医生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健康评估是高血压筛查、诊断、风险预测的重要手段,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目前,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高血压健康评估要求明确,并且高血压健康评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也已开展,但鲜少有关于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能力的报道。

目的

了解基层医生自评的高血压健康评估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22年5—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山西省晋北、晋中、晋南地区的420例基层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医生基本情况、自评的高血压健康评估KAP现状及所在医疗机构高血压评估设备配备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02份(95.7%)。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KAP量表总得分为(127.16±18.65)分,知识维度得分为(53.68±8.95)分,态度维度得分为(28.62±4.09)分,行为维度得分为(44.86±7.5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单位、最高学历、专业、参加规范化培训情况、学习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情况、接受健康管理相关培训情况、所在医疗机构组织学习慢性病知识技能的频次、每周自主学习时长是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知识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参加规范化培训情况、任职方式、学习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情况、所在医疗机构组织学习慢性病知识技能的频次、每周自主学习时长是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态度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获得执业证书情况、参加规范化培训情况、学习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情况、接受健康管理相关培训情况、所在医疗机构组织学习慢性病知识技能的频次、每周自主学习时长是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行为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基层医生所在医疗机构配备的高血压评估设备中,除血压计、身高体质量计、软尺配置率达96.8%以上,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X线胸片检查设备配置率均不足45.0%(配备率分别为35.6%、35.8%、26.9%、42.8%、23.1%),动态血压监测仪、心脏超声设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及眼底检查设备配置率更低,均小于15.0%。

结论

基层医生高血压健康评估的态度较为积极,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仍有待提高。未来可通过加强基层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激励和考核制度、激发基层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等方法,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和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恶性高血压致急性胰腺梗死一例报道
白云, 王鼎鑫, 孙延召, 郑吉敏, 张建, 王玉珍, 刘改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3): 2942-294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44
摘要715)   HTML27)    PDF(pc) (3448KB)(388)    收藏

恶性高血压(MHT)是常见的高血压急症,病情一般进展较快,常累及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导致器官功能不全。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MHT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微循环中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大多病情危重,预后差。MHT靶器官损害中胰腺受累罕见,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缺乏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导致患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本文报道了1例MHT致急性胰腺梗死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Framingham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对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发生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研究
徐月贞,王家威,刘金宝,樊琼玲,罗园园,詹怀峰,王红军,陈蕊,陶宁,由淑萍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3): 338-34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96
摘要692)      PDF(pc) (1308KB)(488)    收藏
背景 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寻找有效的方法对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合理的干预,预防高血压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目的 评价Framingham高血压发病风险模型(以下简称Framingham模型)预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发生高血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建立适用于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县南山牧区的5 327例哈萨克族牧民为研究对象,建立南山动态队列。收集其基线资料(包括问卷调查表和体格检查表),并进行2年1次的随访调查,共3次。随访截至2018年11月,结局事件为发生高血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队列(60%哈萨克族牧民,3 196例)和验证队列(40%哈萨克族牧民,2 131例),按照Framingham模型相同的方法及预测因素,采用多因素weibull回归分析、依据建模队列调整Framingham模型,即为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采用区分能力和标定能力验证上述依据本研究对象数据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对验证队列高血压发病风险进行预测。结果 截至2018年11月,1 985例哈萨克族牧民发生高血压。累计共随访16 897人年,高血压发病率为11.75/100人年〔95%CI(11.27/100人年,12.24/100人年)〕。本研究验证队列人群经2年、4年随访,分别有269例、562例发生高血压。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2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UC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0.647〔95%CI(0.624,0.670)〕和AUC原Framingham模型=0.594〔95%CI(0.571,0.617)〕;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2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5,P<0.05);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4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AUC分别为:AUC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0.609〔95%CI(0.590,0.628)〕和AUC 原Framingham模型=0.588〔95%CI(0.569,0.607)〕;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4年验证队列人群发生高血压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8,P<0.001)。依据建模队列调整后的Framingham模型与原Framingham模型预测随访2年验证队列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比较Hosmer-Lemeshow χ2(H-L χ2)检验值分别为697.68(P<0.05)、802.40(P<0.05);预测随访4年验证队列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比较,H-L χ2检验值分别为682.61(P<0.05)、832.82(P<0.05)。结论 Framingham模型在预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中区分能力和标定能力均较差,不能很好地预测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需要构建更适合该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于认知-行为转变模型的线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崔丽萍, 胡坤, 黄浩策, 邓宁, 文嘉, 杨立森, 赵月霞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6): 1984-198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52
摘要683)   HTML15)    PDF(pc) (2779KB)(422)    收藏
背景

我国高血压患者基数大,目前开展的高血压预防和管理仍以线下模式为主,存在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效果未达预期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基于线上的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结合认知-行为转变模型构建高血压患者闭环管理路径十分必要。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转变模型的线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全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线上管理组61例和非线上管理组61例。非线上管理组患者由医生给予常规管理;线上管理组患者采用基于认知-行为转变模型的线上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以知识-态度-行为模型(KAPM)、健康信念模型(HBM)、跨理论模型(TTM)及三者的改进为基础,围绕高血压患者行为转变的5个阶段,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采取系统化课程教育与个性化知识推送两种形式,循序渐进地改变患者的行为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时和干预12周后的收缩压及健康行为改变情况。

结果

管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均低于管理前(P<0.05),且线上管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低于非线上管理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血压自测、服药、饮食、运动、心理方面的指令完成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线上管理组患者的血压自测的指令完成合格率高于非线上管理组(P<0.05),两组其他健康行为的指令完成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和认知-行为转变模型设计的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全科医生有效管理高血压患者,提高全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并可实现患者管理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实时分析,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医防融合背景下慢性病随访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程晓冉, 张笑天, 李明月, 程昊哲, 汤皓晴, 郑汇娴, 张柏松, 刘晓云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8): 3482-34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75
摘要681)   HTML20)    PDF(pc) (1276KB)(358)    收藏
背景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两种主要慢性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慢性病随访来控制病情。而目前对医防融合下慢性病不同随访形式、随访内容对患者病情控制和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了解不足。

目的

探讨医防融合背景下慢性病随访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河南宜阳县、湖北咸丰县和山西阳曲县作为研究现场,采集2017-01-01—2022-06-30的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并于2022年7月开展患者调查,收集患者接受基本公共卫生随访的情况和健康行为、病情控制情况。最终从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获得102 769名高血压患者数据、26 586名糖尿病患者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 172名高血压患者数据、456名糖尿病患者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次数达标情况、随访形式、随访内容对患者健康行为和病情控制的影响。

结果

2021年高血压患者随访达标(随访次数≥4次/年)率为90.83%(67 709/74 545),糖尿病患者随访达标率为83.35%(13 390/16 065)。随访形式包括入户随访〔25.74%(408/1 585)〕、机构就诊时随访〔58.80%(932/1 585)〕、电话或网络随访〔15.46%(245/1 585)〕,随访内容包括血压/血糖测量〔91.15%(1 484/1 628)〕、生活方式指导〔74.14%(1 207/1 628)〕、询问疾病情况〔70.02%(1 140/1 628)〕、了解用药情况〔69.29%(1 128/1 6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次数达标的患者血压控制率(OR=1.09,P<0.05)和血糖控制率(OR=1.31,P<0.05)更高,吸烟饮酒率更低(OR=0.83,P<0.05),有定期锻炼习惯的比例更高(OR=1.30,P<0.05);随访形式为机构就诊时随访的患者戒烟戒酒率(OR=2.38,P<0.05)、有定期锻炼习惯的比例(OR=1.62,P<0.05)高于网络或电话随访患者,入户随访的患者戒烟戒酒率(OR=2.33,P<0.05)、有定期锻炼习惯的比例(OR=2.54,P<0.05)高于网络或电话随访患者;主要随访内容为接受生活方式指导、询问疾病情况、了解用药情况的患者血压控制率更高(OR值分别为1.61、1.34、1.62,P均<0.05),戒烟戒酒比例更高(OR值分别为3.59、3.54、2.91,P均<0.05),有定期锻炼习惯的比例更高(OR值分别为3.16、2.15、2.45,P均<0.05)。

结论

每年接受至少4次慢性病随访,以就诊时随访、入户随访为随访形式,为患者提供血压/血糖测量、生活方式指导、询问疾病状况和了解用药情况等随访服务,与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水平、戒烟戒酒和定期锻炼生活习惯形成有正相关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