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呼吸疾病文章合集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杨硕, 刘新颖, 王慧哲, 李焕敏, 李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4): 1750-176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37
摘要134)   HTML1)    PDF(pc) (2389KB)(114)    收藏
背景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重症发生和减少后遗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已经有许多关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时间和地理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综述及分析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

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独秀学术搜索数据库(Duxiu)、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Yiigl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和BioMed Central,检索涉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2个研究,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 53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CRP)(OR=1.92,95%CI=1.72~2.15,P<0.000 01)、红细胞沉降率(ESR)(OR=2.61,95%CI=2.12~3.22,P<0.000 01)、降钙素原(PCT)(OR=2.60,95%CI=1.43~4.75,P=0.002)、D-二聚体(OR=4.36,95%CI=2.93~6.50,P<0.000 01)、白细胞计数(WBC)(OR=1.98,95%CI=1.66~2.36,P<0.000 01)、肺下叶病变(OR=5.70,95%CI=3.48~9.35,P<0.000 01)、肺大片状病变(OR=6.37,95%CI=4.09~9.92,P<0.000 01)、高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OR=2.83,95%CI=1.78~4.49,P<0.000 1)、乳酸脱氢酶(LDH)(OR=1.03,95%CI=1.00~1.05,P=0.05)、发热时间(OR=8.33,95%CI=3.38~20.56,P<0.000 01)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因素。

结论

炎性标志物(CRP、ESR、PCT、LDH、WBC)的升高、出现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大片状实变、下叶病变)、高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D-二聚体升高以及发热时间延长可能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他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发现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不同低密度衰减区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高思洁, 陈泽霖, 武思羽, 王正, 孟爱宏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2): 1468-14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73
摘要243)   HTML4)    PDF(pc) (1978KB)(70)    收藏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异质性疾病,哮喘-COPD重叠(ACO)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相关临床特征,部分患者无法配合行肺功能检查,难以判断气流受限程度。

目的

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及ACO患者不同低密度衰减区(LAA)分级的临床资料,分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与LAA分级的关联性,为肺功能检查受限患者提供参考指标。

方法

收集2020年3月—2022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及ACO患者的临床资料,LAA≥2级归为肺气肿型,LAA<2级归为支气管炎型,共分为4组:(1)支气管炎型AECOPD组(84例):LAA 0级33例和LAA 1级51例;(2)肺气肿型AECOPD组(150例):LAA 2级55例、LAA 3级63例和LAA 4级32例;(3)支气管炎型ACO组(59例):LAA 0级26例和LAA 1级33例;(4)肺气肿型ACO组(47例):LAA 2级21例、LAA 3级17例和LAA 4级9例。比较AECOPD和ACO患者各组及组内不同LAA分级患者的临床特点。ACO患者及AECOPD患者的FEV1%pred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与支气管炎型AECOPD组比,肺气肿型AECOPD组BMI、氧合指数(PaO2/FiO2)、FEV1%pred更低,吸烟量、男性、吸烟比例更高(P<0.05)。支气管炎型AECOPD组:与LAA 0级组比,LAA 1级患者BMI、FEV1%pred、PaO2/FiO2、血清白蛋白(ALB)更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介素(IL)-6更高(P<0.05)。肺气肿型AECOPD组:与LAA 4级患者相比,LAA 3级患者年龄、BMI、FEV1%pred更高,LAA 2级患者BMI、FEV1%pred更高,住院天数更短;LAA 3级患者NLR、hs-CRP、FEV1%pred高于LAA 2级(P<0.05)。与支气管炎型ACO组相比,肺气肿型ACO组年龄、吸烟量、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更高,BMI、FEV1%pred更低(P<0.05)。支气管炎型ACO组:与LAA 1级患者相比,LAA 0级患者应用全身激素、激素总量更高,FEV1%pred更低(P<0.05)。肺气肿型ACO组:LAA 4级组FEV1%pred低于LAA 3级和LAA 2级,LAA 3级患者FEV1%pred低于LAA 2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ECOPD和ACO患者LAA分级与FEV1%pred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在AECOPD和ACO患者中,LAA分级不同,临床特征不同。ACO患者LAA 1级比LAA 0级对激素更不敏感。LAA分级与FEV1%pred呈负相关,LAA分级可以为肺功能检查受限的AECOPD和ACO患者在评估气流受限程度方面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1990—2019年金砖国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负担研究
王雪婷, 蒋祎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9): 1118-11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64
摘要258)   HTML9)    PDF(pc) (2138KB)(131)    收藏
背景 作为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的显著增加成为其共同面临的卫生挑战。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金砖国家因COPD所致疾病负担现状、既往变化趋势和归因危险因素,为我国评价和制定COPD防控策略、加强金砖国家卫生合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对1990—2019年金砖国家COPD的患病率、死亡率、伤残寿命调整年(DALY)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使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运用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F)估计不同危险因素导致COPD疾病负担的比例。结果 2019年金砖国家疾病负担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45岁以上增长迅速且存在一定性别差异;1990—2019年金砖国家COPD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除印度外其他金砖国家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观察到下降趋势;金砖国家标化患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的AAPC均呈下降趋势,中国下降幅度最大,AAPC分别为-1.14%、-4.22%和-4.17%(P<0.05);烟草使用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南非COPD疾病负担的首位危险因素,PAF均超过50%,而印度的首位危险因素为空气污染。结论 金砖国家COPD疾病负担依然沉重,且不同国家内部存在差异;金砖国家COPD防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果,但总体改善程度不及亚太高收入国家;中国COPD疾病负担总量下降趋势明显,但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金砖国家应更加关注中老年群体的COPD防治,同时持续关注因烟草使用和环境污染等引起的健康效应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后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评价研究
王明航, 韩伟红, 毕丽婵, 杨江,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8): 1001-10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46
摘要127)   HTML2)    PDF(pc) (2018KB)(37)    收藏
背景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5家医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病房收治的老年CAP出院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央随机入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气虚痰湿证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方,气阴虚痰热证给予益气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则给予与中药颗粒外观、重量、颜色、气味基本一致的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随访至治疗开始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和疗效满意度[采用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AP)评价]。

结果

纳入120例患者中,脱落8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的病例112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8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出院后时间、中医辨证分型、CUBR-65评分、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对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F组间=5.057,P组间=0.027)、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评分(F组间=7.286,P组间=0.008)、情感职能领域评分(F组间=6.858,P组间=0.010)主效应显著。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一般健康状况领域、情感职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精神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对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F组间=16.218,P组间<0.001)、方便领域评分(F组间=25.013,P组间<0.001)及ESQ-CAP总分(F组间=13.843,P组间<0.001)主效应显著。治疗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方便领域评分及ESQ-CA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ESQ-CAP总体疗效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于老年CAP出院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袁泉, 陆海英, 王怡, 刘韵霄, 余家琴, 田丰兆, 李瑶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6): 711-7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33
摘要478)   HTML40)    PDF(pc) (1729KB)(243)    收藏
背景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但是国内,尤其是西部尚缺乏相关实践。目的 评估通过远程医疗管理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与传统治疗相结合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通气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及5个联合社区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长期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口服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分别在基线时及干预1、3、6个月后记录患者的肺功能、博格评分(Borg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QOL评分。结果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线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间对FEV1%pred、FEV1/FVC、6MWT水平、QOL评分中呼吸困难、情绪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3、6个月后,试验组FEV1%pred、FEV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后,试验组FEV1%pred、FEV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干预后1个月时(P<0.05)。结论 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康复,干预3、6个月后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特征及结局指标研究
王婧, 王慧, 宋仕群, 吉广荷, 郭亚坤, 要丹柠, 赵书晗, 李多多, 夏如玉, 张立山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2): 226-2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33
摘要242)   HTML6)    PDF(pc) (1847KB)(246)    收藏
背景

口服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相关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尚未得到统一和规范。

目的

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以口服中药为AECOPD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结其文献特征和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治疗AECOPD临床试验设计和结局指标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取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和临床试验注册方案,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2022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选择情况进行描述。

结果

纳入578篇文献,包含574篇已报告试验结果的RCT及4个临床试验注册方案。574篇RCT共纳入51 508例患者。88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患者的疾病分级,361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中医证型,6篇文献报告了盲法,6篇文献提及了随访。纳入文献共涉及4 030个结局指标,单篇文献结局指标数量范围为1~24个。按照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将其归为8个指标域: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测、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安全性评价、其他,报告率最高的指标域是理化检测,报告频次排名前5位的结局指标项目是:有效率(11.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7.5%)、中医症状/证候评分(7.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6.8%)、用力肺活量(4.6%)。445篇文献报告了有效率的组成,报告率排名前5位的研究指标依次为症状(423篇)、体征(281篇)、中医证候评分(203篇)、实验室检查(89篇)、肺功能(71篇)。

结论

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涉及的结局指标数量多、范围广,纳入的文献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口服中药对AECOPD患者的症状体征、理化检测指标、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价和安全性结局等方面的影响。但结局指标的选择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结局指标主次不清;主要关注替代终点,对临床终点的关注不足;对卫生经济学指标关注不足;有效性参考来源不一、判断标准不一。研究者可参考已发表的核心指标集,合理设计结局指标,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写作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5): 4359-43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48
摘要815)   HTML70)    PDF(pc) (1190KB)(611)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个人经验制订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慢阻肺的诊治、管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交叉对照试验
刘健, 张天一, 艾力扎提·艾则孜, 常蕊静, 张建立, 王婉, 姜鹏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4): 3028-30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68
摘要378)   HTML8)    PDF(pc) (985KB)(164)    收藏
背景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流行期间,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已成为人们常见的防护措施。但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佩戴口罩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尚少有研究。

目的

探究佩戴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对慢阻肺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招募2022-06-30—08-10于新疆军区总医院确诊的30例慢阻肺患者,使用随机数分组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N95口罩组(n=15)和外科口罩组(n=15)。N95口罩组和外科口罩组分前后两个阶段相互交叉进行,当首轮试验(规范佩戴口罩后患者在跑步机上以4 km/h的步行速度行走20 min)结束并经过24 h洗脱期后,将外科口罩组与N95口罩组患者对调后进行次轮试验,步骤与方法同第一阶段。试验结束时所有患者立即完成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计算试验后与试验前变化幅度。监测试验过程中患者的最低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最快呼吸频率,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了试验。与外科口罩组相比,N95口罩组试验后与试验前酸碱度(pH)变化幅度〔0.013(0.020)与-0.004(0.01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幅度〔1.2(1.2)mmHg与0.5(1.6)mmHg)〕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幅度〔12.5(10.5)mmHg与5.0(13.2)mmHg〕均升高(P值分别为0.001、0.001、0.002)。试验中患者佩戴N95口罩出现呼吸困难者25例(83.3%),佩戴外科口罩出现呼吸困难者16例(53.3%);与佩戴外科口罩相比,慢阻肺患者佩戴N95口罩出现呼吸困难的相对危险度(RR)为1.563〔95%CI(1.078,2.264),P=0.012〕。

结论

与佩戴外科口罩相比,慢阻肺患者佩戴N95口罩更易导致pH、PaCO2、PaO2发生变化,影响气体交换,发生呼吸困难。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评分和CURB-65评分及肺炎严重指数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效能比较研究
张康, 姬文帅, 孔欣欣, 杜琛, 谢凯, 王海峰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8): 2217-22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80
摘要1085)   HTML19)    PDF(pc) (1556KB)(370)    收藏
背景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社会负担重。早期准确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助于临床决策。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CURB-65评分以及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肺炎严重程度,然而对于预测重症肺炎预后的最佳风险评分还没有达成共识。

目的

探讨SOFA评分、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1家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重症肺炎后28 d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于住院当天对患者进行SOFA评分、CURB-65评分和P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3种风险评分。绘制3种风险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度图等评价风险评分的预测效能。使用X-tile v3.6确定最优风险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对患者进行分层,并绘制重症肺炎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最终纳入240例重症肺炎患者,其中28 d死亡57例(23.8%)。死亡组重症肺炎患者年龄高于存活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重症肺炎患者SOFA评分、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OFA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63,0.820)〕,CURB-65评分为0.627〔95%CI(0.544,0.710)〕,PSI评分为0.621〔95%CI(0.539,0.703)〕。3种风险评分的AUC均>0.6,表明三者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其中SOFA评分的AUC分别高于CURB-65评分和PSI评分(Z=2.492,P=0.013;Z=2.775,P=0.006)。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度图均提示SOFA评分准确度较好。基于X-tile软件确定的SOFA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5分)、中危组(6~8分)和高危组(9~18分)。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中、高危组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率分别为12.0%(17/142)、28.8%(19/66)、65.6%(21/32)。三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3,P<0.001)。

结论

SOFA评分、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有一定预测作用,其中SOFA评分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2023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梁振宇, 王凤燕, 陈子正, 陈荣昌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1): 1287-12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52
摘要3869)   HTML178)    PDF(pc) (1244KB)(2534)    收藏
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维持了2022年的基本框架,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定义、评估、初始治疗和随访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订,主要包括:(1)第1章定义和概述部分被重写,提出慢阻肺新定义,纳入慢阻肺新的背景信息、治疗策略和分类,新增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容;(2)第2章诊断和评估部分增加慢阻肺筛查和病例发现的相关内容,将ABCD评估工具修订为ABE评估工具(即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不再根据症状水平进一步分组),更新影像学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信息;(3)第3章预防和维持治疗部分更新了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建议,新增了降低慢阻肺死亡率的干预措施的信息,更新吸入制剂递送相关问题,新增吸入药物依从性的内容,更新了远程康复相关证据,扩充了慢阻肺介入和手术治疗的内容;(4)第4章慢阻肺稳定期管理部分新增吸入装置选择的内容,更新了初始药物治疗和随访期药物治疗的信息;(5)第5章慢阻肺急性加重管理部分提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新定义和一套新参数以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扩展了慢阻肺急性加重鉴别诊断的内容;(6)第6、7章根据最新证据更新了关于慢阻肺与合并症、慢阻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内容。以上更新对慢阻肺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薛婧如, 孙素真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7): 2125-21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32
摘要1647)   HTML108)    PDF(pc) (1752KB)(676)    收藏
背景 近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MPIE)发病趋势有所增加,临床表现异质性和诊断手段局限性使得临床医生认识不足。 目的 分析儿童MPIE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MPIE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1例MPI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儿出院时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3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分析两组MPIE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肺炎支原体(MP)、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MPIE患儿预后良好率为72.3%(73/101),预后不良率为27.7%(28/101)。患儿多急性起病,学龄期儿童为主,全年散发,冬春季占比较高,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神经系统表现以言语障碍和运动障碍等局灶性损害较多见,部分出现癫痫发作,甚至发展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脑脊液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式反应阳性率为26.7%(27/101)。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背景节律的慢化,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主要表现为受累部位的长T1、长T2信号,两者的异常率分别为68.3%(69/101)和44.6%(45/101)。结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以及部分患儿的血或脑脊液可检测到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等免疫性脑炎和脱髓鞘相关抗体。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电图异常、颅脑MRI异常、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OR=6.292,95%CI(1.188,33.327),P=0.035〕、癫痫持续状态〔OR=18.031,95%CI(1.231,264.082),P=0.031〕、脑电图异常〔OR=7.379,95%CI(1.077,50.548),P=0.042〕、颅脑MRI异常〔OR=5.757,95%CI(1.105,30.003),P=0.038〕和需糖皮质激素治疗〔OR=12.441,95%CI(1.082,143.114),P=0.043〕是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异常、颅脑MRI异常和需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是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以降低儿童MPIE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的调查研究
刘建材, 郑涵尹, 潘卉, 叶灵兰, 李传芬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7): 877-8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63
摘要710)   HTML22)    PDF(pc) (2152KB)(256)    收藏
背景

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防治的"主力军"。了解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可为今后开展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调查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水平,旨在为开展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1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20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来源地,整群抽取各乡镇卫生院的所有慢性病管理人员(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COPD相关知识测试题)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

结果

共发放问卷474份,回收有效问卷4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474例调查对象中,全科医生68例(14.4%),公共卫生人员177例(37.3%),乡村医生229例(48.3%)。全科医生〔35.3%(24/68)〕和公共卫生人员〔31.6%(56/177)〕对COPD知识的综合认知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7.4%(17/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危险因素知识的认知方面,全科医生〔73.5%(50/68)〕和公共卫生人员〔66.7%(118/177)〕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46.3%(106/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诊断与评估知识的认知方面,全科医生〔38.2%(26/68)〕的及格率高于公共卫生人员〔20.3%(36/177)〕和乡村医生〔3.9%(9/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公共卫生人员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治疗策略知识的认知方面,全科医生〔30.9%(21/68)〕和公共卫生人员〔19.2%(34/177)〕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6.5%(15/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COPD随访管理知识的认知方面,公共卫生人员〔46.9%(83/177)〕的及格率高于全科医生〔29.4%(20/68)〕和乡村医生〔14.4%(33/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全科医生的及格率高于乡村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结论

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地区基层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尤其是COPD诊断与评估、治疗策略、随访管理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不同岗位慢性病管理人员对COPD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同,乡村医生对COPD知识的认知严重不足。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而切实提高农村地区基层COPD防治管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研究的范围综述
王通, 权海善, 田博文, 李莹, 崔倩倩, 刘瑶, 朱花花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7): 893-9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00
摘要1153)   HTML27)    PDF(pc) (2478KB)(368)    收藏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疲劳是COPD患者常见主诉之一,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目的

对COPD患者疲劳的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进行范围综述,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法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研究框架,在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roQuest、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有关COPD患者疲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收集、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

结果

共纳入52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疲劳的评估工具种类繁多,但总体上缺乏多维性和特异性评估工具。研究中较为常用的工具为慢性病治疗疲劳功能评估量表(FACIT)和疲劳程度量表(FSS)。患者疲劳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躯体因素及心理因素。

结论

疲劳是COPD患者的重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医护人员须采用特异性的研究工具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改善疲劳症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向"前"发展
白亚虎, 高胜寒, 纪思禹, 尚金钰, 董延春, 宁康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268-2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21
摘要1048)   HTML51)    PDF(pc) (1182KB)(598)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类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全世界公认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一般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及早预防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随着国际学术界对COPD认识地逐渐加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2版报告首次提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pre-COPD)的概念。本文回顾了pre-COPD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定义及诊断标准,并对早期识别pre-COPD患者的意义进行了总结。pre-COPD是对现有COPD防治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充分认识与理解这个概念,不仅有助于指导相关发病机制和基础研究方向,更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提高COPD的一级预防意识,进而降低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从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角度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益德, 李争, 李风森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6): 754-7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41
摘要558)   HTML9)    PDF(pc) (1698KB)(266)    收藏

脂肪组织除了通过其力学特征或机械功能对周边组织器官产生影响以外,还可以凭借非物理性的内分泌功能通过脂肪因子输出信号方式有效地建立起与呼吸系统等远程器官的互作信息网络,进而参与多种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作为内分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之一,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受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多项流行病调查研究揭示了肥胖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损害重要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本文将分别梳理脂联素、瘦素、内脂素等脂肪因子在COPD中的作用机制,从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角度为COPD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定义及临床诊疗建议——基于2022年《柳叶刀》文件解读
巫建康, 陈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2): 127-13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57
摘要1400)   HTML72)    PDF(pc) (1018KB)(826)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异质性疾病。近年来,尽管国内外慢阻肺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管理日趋完善,但仍有许多难点亟待解决。2022年9月,《柳叶刀》杂志发布《消除慢阻肺之路》,该文件针对慢阻肺的认识、诊断、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新理念并提供临床诊疗指导。本文重点对该文件中慢阻肺的分类、诊断标准及诊断建议、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和迈向消除慢阻肺5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解读,以期为我国临床工作者开展慢阻肺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启示。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研究
石伟娟, 王凤燕, 杨宇琼, 谢清秀, 李玉琪, 李时悦, 陈荣昌, 张冬莹, 郑劲平, 梁振宇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5): 550-55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83
摘要758)   HTML11)    PDF(pc) (1985KB)(281)    收藏
背景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旨在切断COVID-19传播链。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COVID-19流行期间,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住院的频率有所下降,但防疫措施对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率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

目的

探究COVID-19疫情背景对未就诊和已就诊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阻肺随访队列,该队列从2016年初开始招募患者,每3个月访视1次,收集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选取队列中随访时间窗在2017年6—8月(Ⅰ组)、2018年6—8月(Ⅱ组)、2019年6—8月(Ⅲ组)、2020年6—8月(Ⅳ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分别收集Ⅰ组患者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Ⅱ组患者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Ⅲ组患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Ⅳ组患者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的急性加重频率和性别、年龄、症状评分等基本临床资料。Ⅳ组患者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为COVID-19疫情前数据,2020年2—5月为COVID-19疫情后数据。分别比较Ⅳ组患者与Ⅰ~Ⅲ组患者同期急性加重频率的差异,分析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在COVID-19疫情前后的变化。

结果

慢阻肺患者Ⅰ组共162例、Ⅱ组共157例、Ⅲ组共167例、Ⅳ组共159例。Ⅰ组、Ⅱ组患者在2—5月急性加重频率比10月至次年1月高(P=0.013,P=0.016);Ⅳ组患者10月至次年1月急性加重频率高于2—5月(P=0.001);Ⅳ组患者10—12月的每月急性加重总频率与Ⅰ~Ⅲ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2—4月的每月急性加重总频率低于Ⅰ~Ⅲ组(P<0.001)。Ⅳ组患者每月的急性加重未就诊频率与Ⅰ~Ⅲ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10—12月每月急性加重已就诊频率与Ⅰ~Ⅲ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月每月急性加重已就诊频率低于Ⅰ~Ⅲ组(P<0.05)。

结论

COVID-19防控措施对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频率起着积极的作用,提示慢阻肺患者即使疫情过后也应减少聚集活动,保持社交距离,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银杏叶提取物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研究: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自噬
郭栋伟, 张鹏飞, 任明君, 廖丽君, 黄茹妍, 罗湘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293-3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58
摘要674)   HTML15)    PDF(pc) (2931KB)(557)    收藏
背景

银杏叶提取物(GBE)能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及全身炎性反应,改善气道重塑,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GBE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自噬防治COPD的作用机制。

方法

于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选取9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第1 、14天向气管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其余时间进行正常饲养。COPD模型组、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和Taselisib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的方法构建COPD大鼠模型。GBE组于实验的第15~28天腹腔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于实验的第29~42天分别给予Akt抑制剂比卡鲁胺、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PI3K抑制剂Taselisib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泡病理改变及气道重塑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与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显微镜下计数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数量;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

结果

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数量为:正常对照组12只、COPD模型组11只、GBE组12只、比卡鲁胺组12只、雷帕霉素组12只、Taselisib组11只。HE染色结果显示,GBE组与各抑制剂组大鼠肺泡损伤程度较COPD模型组减轻;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肺平均内衬间隔(MLI)与平均肺泡面积(MAA)小于COPD模型组,平均肺泡数(MAN)大于COPD模型组(P<0.05);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支气管壁结构较COPD模型组完整。COPD模型组BALF与血清IL-6、IL-8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正常对照组巨噬细胞数量低于其他各组(P<0.05),COPD模型组巨噬细胞数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溶酶体较COPD模型组多。正常对照组的PI3Kp110α、Akt、p-Ak、mTOR、p-mTOR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各组,LC3-Ⅱ/LC3-Ⅰ比值低于其他各组(P<0.05);COPD模型组与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比较,PI3Kp110α、Akt、p-Akt、mTOR、p-mTOR表达水平升高,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

结论

GBE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维持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功能,减轻巨噬细胞浸润,抑制炎性反应及肺泡破坏,改善气道重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相关性的Meta分析
王淑敏, 李雪军, 张奕星, 姜之炎, 肖臻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0): 2532-253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40
摘要387)   HTML7)    PDF(pc) (2142KB)(241)    收藏
背景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即川崎病(KD),发病率逐年上升,KD所致的冠状动脉损伤(CAL)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KD发生CAL相关,但不同个体的原始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目的

系统评估MP感染与KD发生CAL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以便进行早期、及时、有效的干预,提高KD患儿的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KD的观察性研究,暴露组为KD合并MP感染(MP-IgM阳性),对照组为单纯KD,结局指标为发生CAL。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04-03。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信息,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OS)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使用Stata 15.0软件、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篇文献,包含6 131例研究对象。NOS质量评价平均得分为7分,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高于对照组〔RR=1.65,95%CI(1.40,1.94),P<0.000 01〕。根据组间基线是否统一进行亚组分析,组间基线统一的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高于对照组〔RR=1.92,95%CI(1.71,2.16),P<0.000 01〕。组间基线不统一的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CAL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91,1.06),P=0.65〕。分别以IgM>1∶160、IgM定性、未描述作为MP诊断标准的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以依据年龄、根据比值、未描述作为CAL诊断标准的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发生CAL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P<0.05)。Egger's和Begg's检验发表偏倚提示31篇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5)。但剪补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RR=1.32,95%CI(1.13,1.54),P<0.000 01〕与剪补前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对比发现,剪补前后结果未发生逆转,说明本研究结果相对稳定。

结论

MP感染增加了KD患儿发生CAL的风险。早期检测MP,并在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疲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方紫妍, 李雪儿, 杨雪凝, 柳静, 杨从艳, 章凤, AKIMANA Sandra, 汪艳, 张静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287-2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42
摘要1129)   HTML64)    PDF(pc) (1360KB)(489)    收藏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有证据表明疲劳可能诱发COPD急性加重(AECOPD),但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 探讨疲劳和AECOP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597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收集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合并症、吸烟史、家庭月收入等一般资料,以疲劳量表(FS-14)评估疲劳症状;以BODE指数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分别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的焦虑量表(HADS-A)和抑郁量表(HADS-D)评估焦虑、抑郁状况。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记录AECOPD发生情况,以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估生活质量。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究AECOP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疲劳对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及剔除失访病例,最终纳入的550例COPD患者中,共416例存在疲劳症状(疲劳组),134例无疲劳症状(非疲劳组)。两组患者吸烟史、过去1年AECOPD发生次数、BODE指数、HADS-A评分、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疲劳(HR=10.477)、BODE指数3、4级(HR=3.281、15.404)和中度焦虑、重度焦虑(HR=6.551、36.914)是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疲劳预测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65.4%,约登指数为0.506。结论 疲劳使COPD患者发生AECOPD的风险增加约10.5倍,临床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减少此类状况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工具准确性的网状Meta分析
柳月, 袁媛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5): 4443-445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13
摘要1098)   HTML17)    PDF(pc) (3467KB)(347)    收藏
背景

开展经济、便捷的早期筛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危人群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筛查工具种类繁多且诊断准确性不一,临床实践中的最佳筛查工具仍缺乏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常用COPD筛查工具的诊断价值。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搜索有关COPD筛查及早期诊断工具有效性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12-31。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46篇文献,涉及7种筛查工具:肺功能问卷(LFQ)、慢阻肺诊断问卷(CDQ)、慢阻肺自我筛查问卷(COPD-SQ)、慢阻肺人群筛查问卷(COPD-PS)、肺量计、呼气流量峰值(PEF)峰流速仪、问卷+PEF峰流速仪。Meta分析结果显示,7种筛查工具筛查COPD的合并灵敏度依次为:0.79〔95%CI(0.75,0.83)〕、0.85〔95%CI(0.83,0.86)〕、0.68〔95%CI(0.65,0.70)〕、0.60〔95%CI(0.56,0.63)〕、0.58〔95%CI(0.54,0.61)〕、0.86〔95%CI(0.84,0.88)〕、0.68〔95%CI(0.65,0.71)〕,合并特异度依次为:0.67〔95%CI(0.65,0.68)〕、0.59〔95%CI(0.58,0.59)〕、0.81〔95%CI(0.80,0.82)〕、0.84〔95%CI(0.83,0.85)〕、0.88〔95%CI(0.87,0.89)〕、0.86〔95%CI(0.84,0.88)〕、0.85〔95%CI(0.84,0.86)〕。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7种筛查工具按照灵敏度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从高到低依次为PEF峰流速仪(72.7%)>CDQ(70.1%)>LFQ(61.8%)>问卷+PEF峰流速仪(45.3%)>COPD-SQ(28.5%)>COPD-PS(13.2%)>肺量计(9.1%);特异度SUCRA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肺量计(76.8%)>问卷+PEF峰流速仪(66.7%)>COPD-SQ(46.7%)>PEF峰流速仪(45.8%)>COPD-PS(39.2%)>LFQ(11.9%)>CDQ(8.2%)。

结论

在常用的COPD筛查工具中,PEF峰流速仪的灵敏度较高,肺量计的特异度较高,该结论仍需纳入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益肺灸灸治时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的优化研究及适宜性评价
林晓红, 时新萍, 王明航, 杨江, 李素云,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3): 4145-415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32
摘要823)   HTML20)    PDF(pc) (2379KB)(230)    收藏
背景

前期临床研究显示益肺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专家调查问卷提示灸治时间可进行优化。因此,开展灸治时长与临床疗效和适宜性关系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研究益肺灸治疗COPD的相对适宜时间,并进行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适宜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7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AS分组方法,将其分为A、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益肺灸,A组灸治1.5 h/次,B组灸治2 h/次,15 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指标,主要指标为感冒次数,次要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肺功能、适宜性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和安全性评价。

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者,脱落29例,符合方案集91例(A组47例,B组44例)。本研究采用全数据集进行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对感冒次数、胸闷评分、CAT评分、VA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A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各项及总分、CAT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各项及总分、CAT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患者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

益肺灸治疗1.5 h和2 h均能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的感冒次数,改善患者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中感冒次数、胸闷症状、CAT评分指标灸治1.5 h疗效优于灸治2 h,1.5 h患者的适宜性更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肺部、肠道菌群及其相互作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沈俊希, 朱星, 陈云志, 李文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0): 2548-25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39
摘要567)   HTML19)    PDF(pc) (1833KB)(449)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研究发现,COPD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肺部菌群及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及机体免疫稳态被破坏,进而加重病情。积极调节肺部、肠道菌群平衡对于干预COPD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肺部、肠道菌群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在COPD中作用的总结和认识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就健康人群以及COPD患者肺部、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及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现阶段基于肺部、肠道菌群及其相互作用防治COPD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防与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新生儿肺炎磁共振SS_TSE与改良腹部T2WI序列的特征分析
蓝海龙, 宁观媛, 黄向民, 肖叶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308-3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82
摘要648)   HTML6)    PDF(pc) (1540KB)(266)    收藏
背景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X线检查甚至螺旋CT诊断新生儿肺炎,导致医源性辐射伤害;而应用磁共振诊断新生儿肺炎可减少医源性辐射伤害,但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基于1.5 T低场强磁共振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SS_TSE)序列与改良腹部T2WI两个序列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该检查项目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11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确诊新生儿肺炎且行磁共振检查的1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磁共振SS_TSE序列与改良腹部T2WI序列的主观评分、病灶的信号强度(SI病灶)、肺的信号强度(SI肺)、肺的噪声(SD肺)、图像信噪比(SNR)和病灶的信号强度比(SIR)6个参数。

结果

SS_TSE序列主观评分2.2(2.0,2.8)分、SI病灶(505.0±102.5)分、SI肺(243.5±32.0)分、SD肺(21.8±6.7)分、SNR(12.0±3.1)分、SIR 2.1(2.0,2.2)分;T2WI序列的主观评分2.7(2.0,3.3)分、SI病灶(293.1±129.6)分、SI肺(99.7±40.3)分、SD肺(19.0±7.6)分、SNR(5.6±2.3)分、SIR 3.1(2.6,3.2)分。综合SS_TSE与T2WI序列,均诊断为新生儿肺炎。

结论

病灶在SS_TSE序列的亮度较高,图像的客观清晰度较好;T2WI序列的主观清晰度高,病灶与背景的信号差异较大,有利于观察病灶边界;两种序列在诊断新生儿肺炎优势互补。利用1.5 T低场强磁共振亦可开展新生儿肺炎磁共振检查项目,从而减少患儿医源性辐射伤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贾冬霞, 彭君臣, 刘思泰, 李兰, 郑航, 侯良平, 杨献正, 黄强培, 高超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3): 4117-41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2
摘要554)   HTML20)    PDF(pc) (2610KB)(302)    收藏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蔓延流行给全球生命健康及疾病防治带来了严峻挑战,COVID-19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是一类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研究发现RAASi可能增加COVID-19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本研究旨在明确RAASi治疗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

系统评价RAASi治疗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月。纳入公开发表的、采用RAASi治疗与非RAASi治疗的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结局指标为总体死亡率、危重症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心肌损伤发生率、肾损伤发生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的17项研究共包含5 689例患者,其中2 168例接受了RAASi治疗(RAASi治疗组),3 521例未接受RAASi治疗(非RAASi治疗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RAASi治疗组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总体死亡率低于非RAASi治疗组〔OR=0.54,95%CI(0.41,0.72),P<0.000 1〕;RAASi治疗组与非RAASi治疗组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危重症发生率〔OR=0.92,95%CI(0.79,1.08),P=0.30〕、ARDS发生率〔OR=0.81,95%CI(0.57,1.13),P=0.22〕、心肌损伤发生率〔OR=1.03,95%CI(0.83,1.27),P=0.82〕、肾脏损伤发生率〔OR=1.13,95%CI(0.78,1.66),P=0.5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AASi治疗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可降低总体死亡率,且不增加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危重症、ARDS、心肌损伤及肾脏损伤发生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4): 2947-29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84
摘要3212)   HTML343)    PDF(pc) (3088KB)(864)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深入探讨慢阻肺的免疫发病机制并对其中的关键靶点进行干预可能为慢阻肺的防治提供新办法。基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慢阻肺免疫调节剂相关研究证据及具有免疫治疗作用的药物研发现状和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提出4条推荐意见:(1)细菌溶解产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药物等生物、化学制剂均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免疫细胞活性而发挥对慢阻肺的免疫调节作用;(2)针对流感病毒、肺炎球菌感染等进行疫苗接种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降低患者死亡率;(3)他汀类药物及维生素D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阻肺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二者在慢阻肺中的应用证据较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积累证据;(4)中医药复方及虫草制剂或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本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慢阻肺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实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修订版研制与评价
李建生, 谢洋, 王佳佳, 冯贞贞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2): 2796-28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21
摘要945)   HTML8)    PDF(pc) (2810KB)(275)    收藏
背景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研制的病证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OPD)尚存在局限性,而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可实现优势互补,为研制/修订测评工具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学支撑。

目的

研制病证结合ESQ-COPD修订版(mESQ-COPD),并进行测量学特性评价。

方法

通过成立ES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修订小组、预设问卷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修订概念框架、建立条目池和评阅条目等环节,形成mESQ-COPD草表;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265例进行预调查,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分析与筛选条目,形成mESQ-COPD;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6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365例进行现场调查,评价mESQ-COPD测量学特性。

结果

最终形成的mESQ-COPD包括4个领域(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19个条目。mESQ-COPD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9,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3、0.869、0.829、0.767;条目与所在领域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798、0.855~0.882、0.795~0.907、0.857~0.93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比较拟合指数、增量拟合指数均为0.94、非规范拟合指数为0.93,标准化残差均方根为0.07,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16;mESQ-COPD及各领域与COPD评估测试的相关系数为0.371~0.538,与改良版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的相关系数为0.329~0.564;肺功能1、2级与肺功能3、4级患者mESQ-COPD及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接受率为99.5%,完成率为99.2%,平均完成时间为(6.13±4.59)min。

结论

mESQ-COPD由19个条目组成,包括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临床可行性,为COPD疗效评价提供了有效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肺低衰减区比例及胸大肌参数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受损的临床研究
王亚林, 张静, 朱慕云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7): 3358-336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63
摘要1175)   HTML10)    PDF(pc) (2471KB)(390)    收藏
背景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低衰减区比例(LAA%)及胸大肌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具有相关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LAA%及胸大肌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受损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发现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完成胸部CT及肺功能检查的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70例,根据GOLD分级分为GOLDⅠ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80%,n=47〕、GOLDⅡ级组(50%≤FEVl%pred<80%,n=88)、GOLDⅢ级组(30%≤FEVl%pred<50%,n=84)、GOLDⅣ级组(FEVl%pred<30%,n=5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CT定量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LAA%、胸大肌参数与肺功能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LAA%及胸大肌面积(PMcsa)对FEV1%pred<50%及FEV1%pred<80%的预测价值。

结果

GOLDⅠ级组体质指数(BMI)、胸大肌密度(PMD)均高于GOLDⅢ级组和GOLDⅣ级组(P<0.05),GOLDⅡ级组、GOLDⅢ组BMI高于GOLDⅣ组(P<0.05);GOLDⅠ级组PMcsa、胸大肌指数(PMI)、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GOLDⅡ级组、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Ⅱ级组PMcsa、PMI、FEV1%pred、FEV1、FVC均高于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Ⅲ级组PMcsa、PMI、FEV1%pred、FEV1、FVC均高于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Ⅰ级组左肺LAA%、右肺LAA%、总肺LAA%低于GOLDⅡ级组、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Ⅱ级组左肺LAA%、右肺LAA%、总肺LAA%低于GOLD Ⅲ级组、GOLD Ⅳ级组(P<0.05),GOLD Ⅲ级组左肺LAA%、右肺LAA%、总肺LAA%低于GOLD Ⅳ级组(P<0.05)。FEV1%pred、FEV1、FVC均与PMcsa、PMI、PMD呈正相关(P<0.05)。FEV1%pred、FEV1均与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总肺LAA%、PMcsa是FEV1%pred的影响因素(P<0.05)。男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5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827、0.834、0.809;女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50%的AUC分别为0.844、0.801、0.845、0.839;男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80%的AUC分别为0.830、0.815、0.831、0.844;女性患者右肺LAA%、左肺LAA%、总肺LAA%、PMcsa预测FEV1%pred<80%的AUC分别为0.805、0.817、0.807、0.846。

结论

LAA%及PMcsa能够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筛查和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张丛丛, 李亚, 李素云, 毛静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0): 3761-37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07
摘要697)   HTML20)    PDF(pc) (3213KB)(390)    收藏
背景

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病变。

目的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药经典脏腑理论,观察补肺健脾方对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肺、结肠组织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SPF级SD大鼠50只,采用乱数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氨茶碱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0只。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鼻腔滴注脂多糖(LPS)制作COPD模型(对照组除外)。各组自第9周起灌胃给药,12周结束后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肺、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肺、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

结果

对照组大鼠肺、结肠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气管周围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支气管管壁增厚,气管变窄,补肺健脾组改善肺组织病理效果最为显著;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损伤,表现为大量上皮细胞脱落,隐窝形态大小不一,补肺健脾组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效果良好。五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0、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NF-α=70.640、FIL-10=8.444、FSP=108.700、FVIP=4.665,P<0.05);五组大鼠BALF中SIg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70,P<0.05);五组大鼠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P=136.600,FVIP=13.980,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肺健脾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

结论

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补肺健脾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补肺健脾方可以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改善肺肠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与调节SIgA、SP和VIP的表达水平、增强局部黏膜免疫和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具有双通道通气和恒定泄气量功能的新型无创正压通气面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CO2潴留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黄桃, 罗娜, 罗松, 徐钦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343-34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88
摘要477)   HTML13)    PDF(pc) (1811KB)(252)    收藏
背景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CO2潴留患者的重要呼吸支持技术。但现有NPPV面罩内存在明显无效腔效应,容易导致CO2重复呼吸而影响患者CO2潴留的纠正。

目的

研发一种具有双通道通气和恒定泄气量功能的NPPV面罩(即TCCL面罩),并探讨其在NPPV治疗AECOPD合并CO2潴留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2021年收治的3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PPV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NPPV面罩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5)。试验组采用TCCL面罩;对照组采用传统NPPV面罩和侧孔型呼气阀的组合。监测两组NPPV治疗0 h、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

结果

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可见,时间和组间对PaO2、PaCO2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PaO2、PaCO2主效应显著(P<0.001),组间对PaO2主效应不显著(F组间=0.153,P组间=0.699),组间对PaCO2主效应显著(F组间=5.129,P组间=0.031)。两组治疗0 h的PaO2水平均低于治疗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4 h的PaO2水平均低于治疗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8 h的PaO2水平均低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对照组治疗24 h的PaO2水平低于治疗48 h(P<0.05);试验组治疗24 h的PaO2水平低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 h、8 h、24 h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0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4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8 h的PaCO2水平高于治疗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对照组治疗24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试验组治疗24 h、48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停止NPPV 24 h(P<0.05)。

结论

TCCL面罩有助于快速纠正AECOPD患者的CO2潴留,并能有效改善其血氧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秦克, 李同林, 宫帅, 江美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4): 3013-30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38
摘要736)   HTML10)    PDF(pc) (2111KB)(277)    收藏
背景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用治疗药物,但其治疗效果评价研究较为缺乏。微小核糖核酸(miR)被证实参与COPD的发病,其中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关系密切。目前临床有关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ICS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COPD稳定期患者ICS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三六三医院门诊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86例,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4周后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将肺功能分级降低≥1个级别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降低≥2分判断为有效并归为有效组,其余纳入无效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CAT评分与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ICS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指标、CAT评分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以分析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对COPD稳定期患者ICS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结果

ICS治疗后,COPD稳定期患者FVC、FEV1、PEF等高于治疗前,CAT评分及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ICS治疗前患者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ICS治疗后患者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P<0.05)。有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预测COPD患者ICS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0.844。

结论

ICS治疗有效的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效患者,且治疗前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可较好地预测ICS治疗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张晨曦, 关胜男, 谢凯, 张康, 王海峰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1): 2640-264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79
摘要574)   HTML19)    PDF(pc) (2181KB)(209)    收藏
背景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病情进展迅速,具有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等问题,尽管临床诊疗方案不断优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居不下,目前中医药治疗SCA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诊疗方案,缺乏对SCAP的临床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

研究SCAP的临床中医症状特征,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21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其症状、体征,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6例患者,其中男119例,女47例,男女比例2.53∶1;平均年龄(70.1±15.8)岁,整理病例后得出13种不同的证型,痰热壅肺证所占比例较高为34.33%(57/166),咳嗽、咳痰症状涵盖了50%以上患者。对症状和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共选取出1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2.842%。通过聚类分析将公因子聚为4类,分别是痰热壅肺证、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4个主要的SCAP临床分型。

结论

SCAP患者男性比例较大,临床证型以痰热壅肺证、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4个证型为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基于ARIMA与NNAR模型的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负担预测研究
赵创艺, 袁空军, 杨媛, 周光清, 李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6): 1942-19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45
摘要1080)   HTML59)    PDF(pc) (2365KB)(400)    收藏
背景

中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COPD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致死病因,其在全部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排名中位居第三位。基于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实现对COPD疾病负担的有效预测,可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预测2020—2024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旨在为中国COPD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2月,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中提取1990—2019年中国COPD患病率、死亡率及DALYs率等疾病负担指标的数据,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基于1990—2016年数据(训练集)建立COPD患病率、死亡率及DALYs率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神经网络自回归(NNAR)模型,利用2017—2019年数据(测试集)进行模型评价。采用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比较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运用最佳模型预测2020—2024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全人群COPD患病率从2 344.40/105增长至3 175.37/105,年均增长1.04%,男性和女性的COPD患病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0.92%和1.13%;中国全人群COPD死亡率由105.09/105下降至72.94/105,年均降幅为1.29%,男性和女性的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下降0.83%和1.83%;中国全人群DALYs率从2 206.55/105下降至1 400.71/105,年均下降1.56%,男性和女性的COPD DALYs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37%和1.86%。ARIMA和NNAR模型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但ARIMA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MAPEMAERMSE更小,预测精度更高。经ARIMA模型预测得到2020—2024年中国COPD患病率分别为3 229.77/105、3 262.44/105、3 292.38/105、3 322.31/105、3 352.25/105,死亡率分别为74.50/105、75.49/105、76.11/105、76.50/105、76.75/105,DALYs率分别为1 429.56/105、1 452.07/105、1 469.64/105、1 483.35/105、1 494.05/105

结论

2020—2024年中国COPD疾病负担呈现上升趋势,ARIMA模型在拟合中国COPD疾病负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精度,可为COPD疾病负担短期预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血栓弹力图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桂晶晶, 金阿全, 万瑜, 赵轩, 朱琳杰, 赵逸东, 姚嘉琦, 张力文, 黄志英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1): 2624-262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2
摘要640)   HTML13)    PDF(pc) (1932KB)(305)    收藏
背景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可导致多种肺内外损伤,包括血栓性疾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对其凝血状态的评估,常规凝血检测局限性大,血栓弹力图(TEG)可全面快速评估儿童凝血状态,但有关TEG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评估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TEG在MPP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MPP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MPP(SMPP)组(n=52)、非SMPP组(n=160),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血小板计数(PLT)、常规凝血参数、TEG参数,分析TEG参数与常规凝血参数、PLT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PP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MPP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SMPP组相比,SMPP组的反应时间(R)和凝血形成时间(K)缩短,最大振幅(MA)、凝固角(α角)、凝血综合指数(CI)、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与PLT、FIB呈中度正相关(P<0.001);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弱正相关(P<0.001);K与PLT、FIB呈弱负相关(P<0.001);α角与PLT、FIB呈弱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OR=5.698,95%CI(3.329,9.753),P<0.05〕、D-D〔OR=5.061,95%CI(1.724,14.859),P<0.05〕是MPP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所得的MPP病情影响因素预测模型CI+D-D为:Y=1.777CI+1.624D-D-5.264。CI、D-D、CI+D-D预测MPP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95%CI(0.830,0.941)〕、0.716〔95%CI(0.632,0.799)〕、0.901〔95%CI(0.850,0.95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5、0.545、-0.65;灵敏度分别为0.750、0.615、0.769;特异度分别为0.907、0.784、0.914。

结论

TEG对MPP患儿病情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能取代常规凝血参数。TEG与常规凝血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MPP患儿病情评估的准确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杨江, 李宣霖, 王建新, 谢洋, 刘辉国, 李素云, 王明航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3): 2922-29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24
摘要703)   HTML10)    PDF(pc) (7514KB)(290)    收藏
背景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尽管诊断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抗菌药物在陆续上市,但C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疏风解毒胶囊用于治疗CAP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加,尚缺乏系统的评价与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疏风解毒胶囊治疗CA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GRADE标准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等级。

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1 3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RR=1.49,95%CI(1.28,1.74),P<0.000 01〕、总有效率〔RR=1.18,95%CI(1.13,1.24),P<0.000 01〕、影像学完全吸收率〔RR=1.57,95%CI(1.13,1.89),P<0.000 01〕高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MD=-1.25,95%CI(-1.90,-0.61),P=0.000 1〕、发热消失时间〔MD=-1.15,95%CI(-1.93,-0.37),P=0.004〕、咳嗽消失时间〔MD=-0.96,95%CI(-1.13,-0.80),P<0.000 01〕、咳痰消失时间〔MD=-1.44,95%CI(-2.40,-0.48),P=0.003〕、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1.60,95%CI(-2.33,-0.87),P<0.000 1〕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MD=-4.12,95%CI(-6.95,-1.30),P=0.004〕和白细胞计数〔MD=-2.20,95%CI(-3.36,-1.05),P=0.000 2〕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4,95%CI(0.26,2.67),P=0.76〕。绘制痊愈率的漏斗图结果显示,左右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GRADE分级结果显示,痊愈率、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影像学完全吸收率为中等质量证据,发热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为低质量证据,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极低质量证据。

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CAP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仍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行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不同炎症表型AECOPD及ACO患者临床特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比较
陈泽霖, 焦瑞, 武思羽, 王正, 周广伟, 李静, 刘新秀, 孟爱宏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4): 1730-17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22
摘要943)   HTML12)    PDF(pc) (2034KB)(130)    收藏
背景

急性加重是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肺功能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加医疗经济负担。早期识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不同炎症表型和哮喘-慢阻肺重叠(ACO)并及时给予精准治疗在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显得颇为重要。

目的

比较不同炎症表型AECOPD及AC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为进一步指导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和ACO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2%为临界值分组,EOS%≥2%为EOS组,EOS%<2%为非EOS组,ACO患者作为ACO组,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情况。

结果

EOS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血清白蛋白(FAR)、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低于非EOS组,激素疗程、住院时间短于非EOS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非EOS组(P<0.05);EOS组的体质指数(BMI)、FEV1%pred、肺功能重度程度、NE绝对值、NLR、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应用总量低于ACO组,激素疗程短于ACO组,年龄、男性患病率、吸烟率、EOS%≥2%比例高于ACO组,住院时间长于ACO组(P<0.05)。

结论

EOS可能作为评价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EOS%≥2%的AECOPD患者急性加重诱因考虑多由非感染因素引起,治疗上应用抗生素应该更加慎重。ACO和EOS%≥2%的AECOPD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把握两者独特的临床特点,对慢性气道疾病的早期识别和精准的治疗决策具有积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抗肿瘤药物诱导的机化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潘婷, 孙铁英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4): 1772-177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35
摘要631)   HTML18)    PDF(pc) (3357KB)(185)    收藏

药物引起的肺损害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间质性肺疾病(ILD),已有不少研究探讨药物诱导的ILD(DIIL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但DIILD中仍有很多亚型,根据病理不同可分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OP)、过敏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等,每一亚型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阐明。本文聚焦于DIILD中较为常见的OP亚类,定义药物诱导的OP(DIOP),对药物中最常见的抗肿瘤药物进行研究,了解抗肿瘤药物潜在的致OP机制,研究DIOP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更好地指导抗肿瘤药物诱导的OP相关诊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2022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294-13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302
摘要3691)   HTML210)    PDF(pc) (1376KB)(3262)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2年修订版于2021-11-15发布,总体来说其对于慢阻肺的诊断、评估、个体化治疗与GOLD 2021相同,但在10个方面增加了相应内容。本文对新增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研究
康良钰, 商伟静, 刘珏,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0): 1172-11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91
摘要725)   HTML27)    PDF(pc) (1261KB)(410)    收藏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给慢性病医疗服务的保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为保障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满足其医疗服务需求,疫情应对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北京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推行"长处方"政策、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开展"送药上门"服务5个方面。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疫情应对期间和常态化防控阶段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的政策和相关措施,通过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和与国内外比较发现,未来可以考虑从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养、重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精准化健康管理、继续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探索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疫情持续状态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特点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控策略分析研究
张冬莹, 姚弥, 刘曼玲, 郭发刚, 吴江, 王宝记, 肖宝军, 徐静, 赖艳梅,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383-13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98
摘要860)   HTML20)    PDF(pc) (993KB)(278)    收藏
背景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城中村暴发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关注。城中村内道路错综,人口密集且人员结构复杂、跨区域流动频繁,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挑战。

目的

城中村因其空间环境、人口结构特征、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且居民就医行为特点更容易发生传染病的区域性暴发,了解我国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特点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在此类区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为应对常态化防控、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基层防控工作及应对未来传染病发生的防控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舆情分析、文献检索、城中村基层疫情防控人员和疫情防控专家在线访谈等方法,总结城中村疫情发生及防控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要漏洞。

结果

基于相关资料共提炼出6个关注点:(1)摸底排查量大面宽,是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没有严格闭环管理,病毒携带者未被及时管控,存在疫情传播扩散风险;(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工作不到位,院感发生风险大;(4)属地管理原则在排查密切接触者环节存在漏洞,对于生活与工作场所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密切接触者,只排查其生活场所容易导致工作场所的次密切接触者可能存在被感染风险未被及时排查而扩散疫情;(5)超负荷工作成常态,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缺口大;(6)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居民麻痹大意,公共场所不戴口罩、人群聚集现象屡见不鲜,健康教育仍需深入并强调居民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者在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承担着社区健康管理、门诊诊疗、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新冠疫苗接种、隔离酒店驻守、联防联控等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增设发热哨点诊所,早发现早隔离,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征用出租屋满足隔离医学观察需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开通绿色救助通道,保障特殊群体就医,组织志愿者增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强调居民是保持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个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