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指南/共识最新文章合辑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4): 1671-16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21
摘要10193)   HTML641)    PDF(pc) (4494KB)(8099)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2023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梁振宇, 王凤燕, 陈子正, 陈荣昌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1): 1287-12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52
摘要5050)   HTML209)    PDF(pc) (1244KB)(4255)    收藏
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维持了2022年的基本框架,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定义、评估、初始治疗和随访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修订,主要包括:(1)第1章定义和概述部分被重写,提出慢阻肺新定义,纳入慢阻肺新的背景信息、治疗策略和分类,新增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容;(2)第2章诊断和评估部分增加慢阻肺筛查和病例发现的相关内容,将ABCD评估工具修订为ABE评估工具(即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不再根据症状水平进一步分组),更新影像学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信息;(3)第3章预防和维持治疗部分更新了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建议,新增了降低慢阻肺死亡率的干预措施的信息,更新吸入制剂递送相关问题,新增吸入药物依从性的内容,更新了远程康复相关证据,扩充了慢阻肺介入和手术治疗的内容;(4)第4章慢阻肺稳定期管理部分新增吸入装置选择的内容,更新了初始药物治疗和随访期药物治疗的信息;(5)第5章慢阻肺急性加重管理部分提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新定义和一套新参数以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扩展了慢阻肺急性加重鉴别诊断的内容;(6)第6、7章根据最新证据更新了关于慢阻肺与合并症、慢阻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内容。以上更新对慢阻肺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0): 2429-243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05
摘要4256)   HTML167)    PDF(pc) (1385KB)(2204)    收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升高,血脂管理刻不容缓,在基层开展血脂规范管理尤为重要。《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简明地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ASCVD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并就常见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策略进行了推荐。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生开展血脂管理提供指导,全面提升基层医生的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2022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294-13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302
摘要4199)   HTML227)    PDF(pc) (1376KB)(5493)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2年修订版于2021-11-15发布,总体来说其对于慢阻肺的诊断、评估、个体化治疗与GOLD 2021相同,但在10个方面增加了相应内容。本文对新增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0): 3709-37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A0019
摘要4191)   HTML217)    PDF(pc) (1500KB)(6221)    收藏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中,运动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目前仍然缺乏符合中国国情且纳入最新研究证据的T2DM运动治疗指南。为此,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组织国内内分泌及代谢病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医学营养、老年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团队,系统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高质量文献,编写了《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旨在为临床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等糖尿病防控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T2DM运动指导。该指南包括T2DM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慢性并发症、共患疾病、常用药物、运动时机、运动中血糖监测、运动营养、运动损伤、运动依从性及数字医疗等,共76条推荐意见。该指南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能为中国T2DM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运动治疗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4): 2947-29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84
摘要3649)   HTML352)    PDF(pc) (3088KB)(2617)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深入探讨慢阻肺的免疫发病机制并对其中的关键靶点进行干预可能为慢阻肺的防治提供新办法。基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慢阻肺免疫调节剂相关研究证据及具有免疫治疗作用的药物研发现状和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节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提出4条推荐意见:(1)细菌溶解产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药物等生物、化学制剂均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免疫细胞活性而发挥对慢阻肺的免疫调节作用;(2)针对流感病毒、肺炎球菌感染等进行疫苗接种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降低患者死亡率;(3)他汀类药物及维生素D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阻肺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二者在慢阻肺中的应用证据较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积累证据;(4)中医药复方及虫草制剂或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本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慢阻肺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实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 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8): 3453-347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16
摘要3503)   HTML77)    PDF(pc) (2637KB)(3125)    收藏

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被统称为"三高",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中,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以及相关疾病负担。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共同风险管理和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现有临床证据对"三高"人群的基层预防、治疗及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但目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基层的"三高"共管规范、共识和指南。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等4家学/协会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并邀请心血管、内分泌、药学及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广泛征询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实践需求,在整合与评价"三高"基层防治相关证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修订与投票表决,形成了包含21条推荐意见的"三高"基层防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三高"防治意识和能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三高"防治提供科学的策略支持,为实施具有基层特色的"三高"共管奠定坚实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多重用药安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3): 2819-28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304
摘要3361)   HTML315)    PDF(pc) (3778KB)(1837)    收藏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的增加,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未见较为全面的T2DM合并CKD患者的临床多重用药安全指南。本共识旨在针对T2DM合并CKD患者临床多重用药安全问题,为中国的临床药师与患者提供相关指导意见,并汇总用法用量、相关药学特点、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服务于临床医护人员规范化用药需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2): 3969-39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63
摘要3178)   HTML60)    PDF(pc) (846KB)(1156)    收藏

糖尿病微血管疾病(DMiV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及有效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组织领域内专家,以2021年版为基础,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特别针对基层临床实际需求,修订《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该共识详尽阐述了DMiV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心肌病)的筛查方法、综合管理及防治策略,明确分级诊疗及转诊流程,强化防治DMiVD重要性,为广大医师特别是基层医生及全科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降低DMiVD的发生率、恶化率以及致残致死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2024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陈典, 隆寰宇, 李姝润,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3): 1533-154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67
摘要3097)   HTML132)    PDF(pc) (3121KB)(3043)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4年修订版于2023-11-13发布,总体来说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定义、诊断、评估和治疗与2023年GOLD相同,但在10个方面进行了修订/扩充,包括扩充保留比值肺功能受损(PRISm)的概念、增加肺过度充气的部分、增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进行肺功能检查的说明、增加慢阻肺目标人群筛查的部分、更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说明、更新间质性肺异常部分、修订戒烟部分、对慢阻肺患者的推荐疫苗进行更新、扩充吸入性治疗的管理部分以及新增戒烟的药物治疗。本文对更新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6): 3207-321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57
摘要2880)   HTML68)    PDF(pc) (1133KB)(2565)    收藏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9): 3587-36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37
摘要2749)   HTML60)    PDF(pc) (3845KB)(2186)    收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的精神病性障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也是决定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改善程度的核心因素。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简称长效针剂)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被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为精神分裂症全病程治疗的方式之一。同时,社区作为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重要环境场所,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目前,国内多个管理政策及文件强调在社区精神分裂症管理中应用长效针剂,但是社区医生对长效针剂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效针剂在社区的应用,成为患者全面康复的瓶颈之一。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的组织下,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由13位精神科及全科医学专家组成本共识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经验、我国社区的特征,解决社区长效针剂使用中面临的医学相关问题,以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2022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更新解读
常春, 孙永昌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5): 4355-436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54
摘要2650)   HTML90)    PDF(pc) (2144KB)(2901)    收藏

哮喘是影响所有年龄段人群健康的全球问题,199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专家组出版了《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报告)。2022年世界防治哮喘日(5月3日),GINA专家组发布了2022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 2022),其中纳入了有关哮喘的新科学证据。我国哮喘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目前我国哮喘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本文主要对GINA 2022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哮喘的管理问题,并提出GINA 2022对国内哮喘诊治的借鉴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2022年版《世界指南: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解读
吴延, 王广玲, 聂作婷, 梁玮, 杜艳, 李青, 曾凯, 陈龙, 高诗瀛, 陶璐, 杨如美, 丁亚萍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0): 1159-11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42
摘要2471)   HTML71)    PDF(pc) (1442KB)(5648)    收藏

随着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指南不断更新。来自39个国家、96位专家组成的世界跌倒预防指南小组于2022年制定了《世界指南: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该指南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跌倒管理需求及照顾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跌倒的看法,并考虑指南在各照护环境和资源有限地区的适用性,结合应用电子健康进行跌倒预防的前沿证据,针对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初筛、跌倒风险评估、跌倒风险分级管理提供新的实践指导建议。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指南,提取该指南中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建议进行分析,为我国的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卫生工作者预防和管理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2023年《ESPEN指南: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支持》解读
吴太琴, 甘秀妮, 高燕, 张欢, 阳莉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1): 2557-256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24
摘要2365)   HTML130)    PDF(pc) (1313KB)(1076)    收藏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致使慢性病共病成为公众健康的一大挑战。共病现象使患者病情更加复杂、营养状况不佳,给患者健康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2018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发布了《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支持指南》,从共病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评估、需求、监测和干预等方面提供了22项建议和4项声明。基于不断更新的研究证据,2023年6月ESPEN指南工作组对2018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即2023年《ESPEN指南:共病住院患者营养支持》,为共病住院患者提供了基于最新循证证据的营养支持建议。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并就营养筛查和评估、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能量需求量的估算、蛋白质目标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特定疾病的营养补充、早期营养支持、出院后营养支持、身体功能检测、能量和蛋白质达标量、营养支持的组织管理、基础疾病对营养支持的影响、药物或营养素相互作用、营养生物标志物共15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旨在为我国临床共病住院患者营养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中国成人失眠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学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11): 1289-13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483
摘要2350)   HTML48)    PDF(pc) (1571KB)(1297)    收藏

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同时存在时称为失眠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COMISA)。COMISA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6%~19.3%,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差、睡眠中打鼾伴呼吸暂停、醒后不解乏、日间思睡、疲劳、注意力减退、记忆力受损、情绪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可导致多系统不良结局,增加全因死亡率。因此,对COMISA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学组组织国内部分睡眠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COMISA诊疗实践的现状,通过文献证据回顾,经广泛讨论后形成。本指南从流行病学、病因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评估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为COMIS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决策依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9): 3591-35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12
摘要2258)   HTML85)    PDF(pc) (1140KB)(2300)    收藏

为规范眩晕症的科学用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特成立专家小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反复讨论后形成《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组胺类药物的药理基础以及甲磺酸倍他司汀在常见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中的用药推荐等级、剂量、疗程、复查方法、特殊人群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旨在帮助医生提升临床实践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基层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3): 2885-289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93
摘要2241)   HTML74)    PDF(pc) (1436KB)(2062)    收藏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作为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类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方面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同时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中表现出潜在的治疗效果。由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我国上市时间不长,目前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全科医生对该药的临床应用经验较少,故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组织14位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领域的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结合基层的临床实际制定《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基层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主要包括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药理学特点与作用机制、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指南推荐及临床应用方法,以期指导基层全科医生合理规范化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2022年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郭艺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7): 2051-20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88
摘要2214)   HTML93)    PDF(pc) (1774KB)(1427)    收藏

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联合颁布了2022年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该指南结合最新研究证据对心力衰竭的预防、分期、分型、药物治疗以及器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其内容丰富,遵循证据,注重实践,可操作性好,对于我国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本文针对临床医生最为关心的心力衰竭分期、分型与药物治疗的更新要点进行介绍和简要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缓解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编写专家委员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2): 4037-40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105
摘要2116)   HTML86)    PDF(pc) (1521KB)(2346)    收藏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进展性疾病,一直被认为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代谢手术能够促进合并超重和肥胖的T2DM缓解,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免于使用降糖药物。T2DM缓解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依从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远期还可以延缓疾病进展速度,降低终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帮助我国临床医生规范开展在超重和肥胖T2DM患者中缓解T2DM相关的临床诊疗工作,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使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特制定《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面向全科医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解读
王凤燕,张冬莹,梁振宇,苏冠升,郑劲平,陈荣昌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9): 3660-36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04
摘要2111)   HTML72)    PDF(pc) (1571KB)(2941)    收藏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指南),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分级诊疗中承担不同任务。基层医生在慢阻肺诊治、预防工作中可以主导疾病预防,通过问卷调查和普及简易肺功能检查的应用来落实慢阻肺的早期筛查,通过对患者教育、督导和定期随访来落实稳定期维持治疗的药物治疗,指导和核实患者吸入药物的使用正确性,提高患者依从性,贯彻落实呼吸康复治疗等。基层医生可参照修订版指南参与慢阻肺的全程管理,为提高基层防治慢阻肺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0): 3781-379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28
摘要1914)   HTML61)    PDF(pc) (1467KB)(2487)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
高血压心率管理多学科共识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0): 2501-25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95
摘要1900)      PDF(pc) (1450KB)(3406)    收藏
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常见的一种临床表型。多项研究显示,心率增快很可能是一项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伴随着增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风险。心率增快的不利影响还涉及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多种内分泌、肾脏和神经内科疾病,心率管理需要多学科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因此,高血压心率管理多学科共识组组织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神经、药学和循证医学等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且重要的循证资料,制定了《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该共识阐述了高血压患者心率测量的方法、心率增快的原因和机制、心率增快伴随不利后果的临床证据、心率增快的干预方法以及高血压合并10种特殊疾病的心率管理。共识建议将静息心率>80 次/min作为高血压患者心率干预的切点,干预方法包括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使用兼有减慢心率作用的降压药物(首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共识还提出了简单实用的8条临床建议,以期为各学科医生针对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率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北京妇产学会社区与基层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1): 1317-13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02
摘要1899)   HTML68)    PDF(pc) (1409KB)(4041)    收藏
为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工作,对更年期相关问题早期识别并积极干预,减少更年期相关健康问题,为老年期健康奠定基础。北京妇产学会社区与基层分会组织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基层医疗机构现状、绝经管理相关指南等,制定了《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健康教育、定期健康检查、一般保健指导和药物治疗等。本共识的发布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新病症: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及专家共识解读
张允旭, 王婷婷, 魏俊伶, 邢燕云, 苏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3): 2830-28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15
摘要1843)   HTML15)    PDF(pc) (1095KB)(2037)    收藏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PGAD)和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GPD)二者合称为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PGAD/GPD),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自发或继发出现持续性性兴奋状态和/或生殖器官及骨盆其他区域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特殊病症。此病主要累及女性,因其症状特殊性,常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甚至有自杀倾向。PGAD/GPD已引起国外医疗界的重视,并将其纳入国际疾病分类-11(ICD-11)。目前国内对这一新发现病症普遍认识不足。本文总结了PGAD/GPD的国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国际妇女性健康研究学会(ISSWSH)最新专家共识对PGAD/GPD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介绍,初步探讨了PGAD/GPD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国内医学界应采取的应对思路,以期引起国内广大医学工作者对此病的关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临床实践相关指南解读
唐艺嘉, 王紫惊, 姜艳蕊, 江帆, 王广海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1): 2563-256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67
摘要1832)   HTML107)    PDF(pc) (1870KB)(2558)    收藏

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和睡眠行为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极为常见,对ASD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多个专业组织强调将睡眠障碍纳入ASD儿童的综合诊疗之中,并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如美国孤独症治疗联盟(ATN)共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指南等。然而,目前仍缺乏适用于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极大限制了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本文重点对上述3个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涉及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睡眠障碍界定和相关因素评估,以及睡眠障碍行为治疗和褪黑素治疗等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以及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21)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 杨丽虹, 苏佩玲, 包崑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6): 647-6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58
摘要1766)   HTML72)    PDF(pc) (1769KB)(3009)    收藏

特发性膜性肾病占我国肾小球疾病的24.9%,已跃居第二位且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中医药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中,然而目前尚无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循证实践指南。本指南按照国际指南制订方法与步骤,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强度使用GRADE方法,通过访谈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确定指南范围、形成临床问题提纲;基于访谈结果和现有中西医肾病指南、权威教材以及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回顾的结果拟定临床问题、膜性肾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及中医证型的调查清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家调查;然后针对临床问题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举行专家共识会议,最终形成关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聚焦于中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适用于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以及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定义及临床诊疗建议——基于2022年《柳叶刀》文件解读
巫建康, 陈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2): 127-13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57
摘要1757)   HTML83)    PDF(pc) (1018KB)(1779)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异质性疾病。近年来,尽管国内外慢阻肺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管理日趋完善,但仍有许多难点亟待解决。2022年9月,《柳叶刀》杂志发布《消除慢阻肺之路》,该文件针对慢阻肺的认识、诊断、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新理念并提供临床诊疗指导。本文重点对该文件中慢阻肺的分类、诊断标准及诊断建议、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和迈向消除慢阻肺5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解读,以期为我国临床工作者开展慢阻肺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启示。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
张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3): 259-2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05
摘要1697)   HTML112)    PDF(pc) (1280KB)(1496)    收藏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关于宫颈浸润癌的治疗,需要术前规范地分期和评估,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重视国内外指南更新,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和入路;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以放化疗为主,宫颈癌的治疗和临床研究中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本文主要就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应用临床指南指导真实世界的诊疗。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评估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睡眠医学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1): 1283-129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14
摘要1688)   HTML81)    PDF(pc) (1536KB)(1819)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提高老年人群生存质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睡眠障碍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睡眠障碍中仅次于失眠的第二大类疾病,是多种疾病的诱因,且与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代谢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直接相关,严重者可导致猝死。因此,老年SAS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睡眠医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就老年SAS分类、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诊断评估方法、诊断流程、合并症等问题进行讨论,制订本专家共识,为规范国内老年SAS的诊断评估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KDOQI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
程改平,秦伟,刘婧,柳园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1): 1325-13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66
摘要1683)   HTML39)    PDF(pc) (1411KB)(2475)    收藏
2020年9月,国家肾脏基金会肾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发布《KDOQI慢性肾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2020更新版》。20年前KDOQI发布首个终末期肾病患者营养指南,20年来营养管理的新证据不断出现。更新指南不仅包括终末期肾病或晚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还包括未接受透析的1~5期CKD患者和肾移植患者。更新指南内容涵盖6个领域:营养评估、医学营养治疗、膳食蛋白质和能量摄入、营养补充剂、微量营养素和电解质。主要包括饮食管理,而不是所有可能的营养干预。本文对其中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写作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5): 4359-43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48
摘要1637)   HTML90)    PDF(pc) (1190KB)(2075)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个人经验制订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慢阻肺的诊治、管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 中国老年护理联盟,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胡慧秀, 赵雅洁, 孙超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2): 2695-27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23
摘要1618)   HTML39)    PDF(pc) (1794KB)(5966)    收藏

预防和延缓失能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运动干预是失能预防的有效策略,并且运动干预也因其成本低廉、实施难度低、接受度高、适用场景广等特征,呈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联合制订发布《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本指南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中所规定的方法学,最终确定包含运动原则、不同类型运动的效果和计划、运动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等在内的18个临床问题和3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有失能风险老年人运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规范临床实践,从而促进关口前移,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降低失能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健康老龄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开发、实施及应用效果
杨辉, 许岩丽, 叶志康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1): 1-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W0004
摘要1593)   HTML75)    PDF(pc) (1502KB)(1861)    收藏
背景 循证临床服务指南是促进全科医学提供高质和有效服务的重要资源。目前,对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研发、实施和评价的研究尚不足。目的 了解国际上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研发和使用情况,为我国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于2022年8—9月,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获取与全科相关指南开发、实施及应用相关的文献。文献语种限定为英文,发表时间限定为2012-01-01至2022-09-07。提取纳入文献的作者信息、期刊信息、研究问题等,对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开发、分发和实施的影响因素、应用效果3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1)针对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研究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包括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文献分析、理论探讨等。(2)全科医生组织和全科研究者主持/参与指南研发,可以提高指南的被接受度和背景化程度,并有利于将医生经验、患者偏好等信息融入指南。全科共识是一种适宜的指南形式,转诊建议是指南的关键内容之一。指南分析和改编可用于全科医生培养。(3)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实施受到比专科指南更多因素的影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符合自导学习的指南培训,对指南遵从率有积极影响。临床审计和循证医学俱乐部是常用且有效的促进指南实施的做法,全科医生对指南的反馈有助于指南的持续改进。(4)全科医学相关指南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是可以观察到的,指南对患者健康结果的影响则需要更缜密和复杂的研究设计。结论 全科医生参与指南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是全科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全科医生的经验和人文精神、患者偏好和期望、影响指南实施的全科领域内和领域外因素,都需要通过与方法学专家合作被纳入全科临床指南的研发、实施和评价中。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认知衰退老年人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身体活动
中国老年护理联盟,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泛海健康管理研究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曾宪梅, 胡明月, 冯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6): 1927-19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73
摘要1585)   HTML52)    PDF(pc) (1508KB)(2202)    收藏

认知衰退是指一种或多种认知域的功能受损,多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依据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主要包括主观认知下降(SCD)、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SCD和MCI人群具有较高的痴呆进展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大量研究证明,身体活动是认知衰退的有效非药物干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认知衰退身体活动干预方案尚无统一标准,且尚无考虑中国认知衰退老年人价值观和偏好的相关身体活动指南,导致证据的传播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本指南旨在基于现有循证证据,并考虑中国认知衰退老年人的价值观和偏好,依据推荐意见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认知衰退老年人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身体活动》。最终形成了针对认知衰退老年人身体活动的8条推荐意见,以期能够降低认知衰退发生率,阻止或延缓认知衰退向痴呆的发生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2022版《ADA/KDIGO共识报告: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要点解读
姚慧娟, 杨宇, 徐阿晶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2): 1415-142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15
摘要1583)   HTML41)    PDF(pc) (1252KB)(1398)    收藏

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肾衰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过早死亡的高危人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成立联合专家小组,根据ADA 2022年发布的糖尿病管理标准和KDIGO 2022年发布的《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中基于证据的CKD患者糖尿病管理建议进行整合,形成了2022版《ADA/KDIGO共识报告: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简称共识)。该共识不仅重新强调了已发布指南更新的CKD筛查和诊断、血糖监测、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目标和药物管理内容,还特别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的药物治疗综合管理的重要性。该共识声明了7项核心建议,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提供了具体指导,为改善糖尿病合并CKD患者临床结局的管理提供了明确方向。本文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简洁、实用的指导,改善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预后。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指南解读(一)——稳定期药物管理
李正欢,张晓云,陈杨,宋雪利,秦中明,李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8): 923-9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55
摘要1577)      PDF(pc) (1370KB)(3269)    收藏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第三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但面对COPD这个可防、可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临床诊疗仍有诸多不足,如对患者教育不够、随访缺失、稳定期和/或急性加重期管理不规范等,以上均是患者病情频繁加重和恶化的重要原因。而病情频繁加重和恶化将导致后期治疗效果不佳和治疗难度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等。所以,加快促进COPD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规范化,提高诊疗精度和效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和疾病研究进展,从临床应用角度对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指南(简称:指南)进行全面阐释和分析,内容包括稳定期药物管理、稳定期非药物管理和急性加重期管理。其中指南解读(一)主要涉及稳定期药物管理,内容包括诊断评估、初始治疗和后续治疗。通过对该指南的解读,以期为我国急诊科、呼吸科等临床医师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优化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2022年美国运动医学会《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身体活动指南》解读及启示
胥祉涵, 王世强, 李丹, 王一杰, 王少堃, 郭凯林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25): 3083-30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53
摘要1543)   HTML55)    PDF(pc) (1730KB)(2555)    收藏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相关指南的不断更新,T2DM患者的身体活动建议日趋完善,但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仍有难点有待解决。2022年2月,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2010年《运动和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针对不同年龄段T2DM患者的身体活动、最佳活动时机、医疗干预与身体活动的有效性、身体活动和饮食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了新的临床指导建议。本文对2022年指南的主要内容及重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对我国临床工作者开展T2DM患者运动/身体活动干预的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和管理中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与《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的比较与解读
万钧, 翟振国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03): 255-2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92
摘要1506)   HTML38)    PDF(pc) (1587KB)(1618)    收藏

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促使PH相关指南不断更新。2022-08-26欧洲心脏学会(ESC)与呼吸学会(ERS)联合发布了《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2022 ESC/ERS指南),指南内容较前进行了大量更新。2021年1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联合发布了《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简称中国指南),结合当时的国内外研究提出了很多符合我国国情的推荐意见。本文将结合中国指南相关内容,就ESC/ERS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重点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基本用药指南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4): 1717-17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18
摘要1424)   HTML55)    PDF(pc) (1461KB)(1988)    收藏
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是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有效改善患者的痛苦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直至其舒适、有尊严离世的新兴临床学科,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罹患现代医学无法治愈,并伴有躯体和/或精神心理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终末期和临终期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是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指南工作组依照国际指南的制定标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制订了我国首部《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基本用药指南》。该指南围绕各种疾病终末期和临终期患者常见的33个全身性和各系统的躯体、精神心理症状及难治性症状,推荐23种治疗药物,其中20种药物收录于我国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便于广大医务人员参阅学习,指南详细阐述了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专科的基本理论、临床用药原则、相关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该指南的制定有助于提升各临床学科对疾病终末期和临终患者的诊疗服务质量,是确保患者获得舒适与尊严性医疗服务的基本保障,同时填补了我国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学科发展的空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