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
    刘明波, 何新叶, 杨晓红, 王增武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01): 20-38.  
    摘要9920)   HTML241)    PDF for PC (2424KB)(6234)    收藏

    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卒中1 300万,冠心病(CHD)1 139万,心力衰竭(HF)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PAD)4 530万,高血压2.45亿。2021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总人次数为2 764.98万,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包括所有住院病种)的15.36%,其中CVD 1 487.23万人次,占8.26%,脑血管病1 277.75万人次,占7.10%。CVD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仍在加重,CVD防治的拐点尚未到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0): 3709-3738.  
    摘要4188)   HTML217)    PDF for PC (1500KB)(6200)    收藏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中,运动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目前仍然缺乏符合中国国情且纳入最新研究证据的T2DM运动治疗指南。为此,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组织国内内分泌及代谢病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医学营养、老年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团队,系统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高质量文献,编写了《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旨在为临床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等糖尿病防控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T2DM运动指导。该指南包括T2DM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慢性并发症、共患疾病、常用药物、运动时机、运动中血糖监测、运动营养、运动损伤、运动依从性及数字医疗等,共76条推荐意见。该指南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能为中国T2DM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运动治疗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和案例解析
    张乐, 景城阳, 褚红玲, 廖星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1): 3865-3869.  
    摘要765)   HTML7)    PDF for PC (1353KB)(4707)    收藏

    混合方法研究是整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第三种研究范式,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优势,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能够增加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适用于研究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医学研究对混合方法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报告规范上尚无统一标准。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MMARS)属于系列期刊文章报告标准(JARS)之一。本文旨在全面介绍MMARS,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MMARS的解读,为提高报告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简版健康素养量表的开发:基于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
    孙小楠, 陈珂, 武运筹, 汤靖琪, 王飞, 孙昕霙, 贺苗, 吴一波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3): 2931-2940.  
    摘要1390)   HTML31)    PDF for PC (2499KB)(4119)    收藏
    背景

    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目前国内研究多倾向于运用多维度、多条目的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尚缺少简便且有效的健康素养测评工具。

    目的

    简化健康素养量表并在中国人群中进行心理测量学检验。

    方法

    从"中国家庭健康指数调查(2021年)"数据中选择18岁及以上人群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 449份数据,并随机分为2个样本集,其中样本集1共3 680份,样本集2共3 769份。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资料问卷、12条目健康素养量表(HLS-SF1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家庭健康量表(FHS-SF)调查。应用经典测量理论以及项目反应理论中的Mokken模型对HLS-SF12原条目进行筛选,并对精简后的量表进行信效度等验证性分析。

    结果

    使用经典测量理论和Mokken模型分别简化出1个9条目版本的量表(HLS-SF9)和1个4条目版本的量表(HLS-SF4)。HLS-SF9与HLS-SF4均无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二者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3和0.842,折半信度分别为0.871和0.815。HLS-SF4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1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813%,各条目的因子载荷量均>0.81。HLS-SF9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10.844、拟合优度指数(GFI)=0.985、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71、规范拟合指数(NFI)=0.986、比较拟合指数(CFI)=0.987和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5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LS-SF9、HLS-SF4与PSSS呈正相关(r=0.367、0.292,P<0.001),与FHS-SF呈正相关(r=0.340、0.237,P<0.001)。HLS-SF9对HLS-SF12的效标效度的一致性水平(ICC)(95%CI)为0.989(0.988~0.999),HLS-SF4效标效度的ICC(95%CI)为0.892(0.886~0.899)。

    结论

    简化后的健康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能够快速测评中国人群健康素养的有效工具,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精度(HLS-SF9)或测评时间(HLS-SF4)的需求采取针对性选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短链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姜荣生, 张龙, 管其凡, 张静, 吴元丰, 刘明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4): 3031-3037.  
    摘要480)   HTML18)    PDF for PC (2010KB)(3619)    收藏

    短链脂肪酸(SCFAs)在肠道微生物群调控宿主代谢中起到了主要介导作用,且与2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指标。尽管有学者认为SCFAs有望成为T2DM的新型治疗靶点,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综述。本文总结了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特性,讨论了SCFAs调节食欲、炎症、胰岛β细胞、脂质代谢与肝脏糖原代谢的证据,进一步明确调控SCFAs在T2DM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探讨了调控SCFAs治疗T2DM的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 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8): 3453-3475.  
    摘要3503)   HTML77)    PDF for PC (2637KB)(3125)    收藏

    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被统称为"三高",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中,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以及相关疾病负担。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共同风险管理和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现有临床证据对"三高"人群的基层预防、治疗及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但目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基层的"三高"共管规范、共识和指南。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等4家学/协会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并邀请心血管、内分泌、药学及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广泛征询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实践需求,在整合与评价"三高"基层防治相关证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修订与投票表决,形成了包含21条推荐意见的"三高"基层防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三高"防治意识和能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三高"防治提供科学的策略支持,为实施具有基层特色的"三高"共管奠定坚实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
    闫温馨, 胡健, 曾华堂, 刘民,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01): 1-6.  
    摘要1869)   HTML77)    PDF for PC (1218KB)(3087)    收藏

    基层医疗系统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关键。我国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生数量短缺以及慢性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医疗系统中发挥出了强大优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以辅助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推动智能化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托底"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激发全科医学的飞跃性发展,并推进大模型在全科诊疗与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产业化,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深度访谈在全科医学研究中的设计与应用
    徐志杰, 汪洋, 钱熠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2): 2797-2806.  
    摘要1041)   HTML36)    PDF for PC (2176KB)(2921)    收藏

    深度访谈是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交谈以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探讨特定现象的形成过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深度访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科医学研究,了解其基本理念和掌握设计与应用过程是掌握该方法的关键。本文按照实施深度访谈研究的前、中、后3个阶段全面阐述其研究过程。在正式开展深度访谈研究前,研究者需要了解深度访谈有关研究目的和过程的基本理念、特点和局限性,并且明确该方法适用于哪些研究。在深度访谈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重点从访谈对象的招募、访谈提纲的设计和完善、访谈资料的收集、访谈资料的分析4个阶段掌握研究的主要步骤。在完成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后,研究者需要参照定性研究常用的报告规范撰写研究论文,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研究过程的透明性。此外,本文推荐了5个在全科医学研究中适用于深度访谈的方向,并介绍了可供研究者掌握深度访谈方法的学习资源。通过对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的介绍,旨在帮助全科医学和基本保健领域的研究者掌握一种适合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为提升我国该领域定性研究的质量提供方法学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人群胸部CT特征的研究进展
    黄锦海, 李允,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9): 3679-3684.  
    摘要563)   HTML8)    PDF for PC (990KB)(2692)    收藏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PRISm)是一种常见的肺功能障碍,其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阶段,近年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尽管目前已有研究者对PRISm群体病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但是有关胸部CT影像学的检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述。为了更加深入且全面地了解这一人群,本文对PRISm人群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评估方法包括视觉评估及定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气道、肺实质及血管的特征变化。本文表明PRISm人群单纯根据胸部CT视觉评估得到的CT影像学特征的参考价值有限,胸部CT的定量评估及其联合肺功能检查指标有利于深入了解PRISm人群的肺部结构特征,并建议在未来开展更多的系统性研究,如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队列研究,以阐述PRISm人群的胸部影像学特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血红素氧合酶1调节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曹佳岑, 张宏坤, 赵文, 南月敏, 李冬冬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4): 1782-1788.  
    摘要362)   HTML2)    PDF for PC (1866KB)(2628)    收藏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诱导型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可以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肝细胞坏死等,阻止或延缓NAFLD的进展。但HO-1如何通过调控铁死亡的发生进而影响NAFL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归纳近年来相关文献,系统、全面地总结了HO-1通过调控铁死亡的发生对NAFLD的影响,探讨了HO-1阻止NAFLD发生及进展的作用机制。本文表明,在NAFLD中,HO-1分别从合成抗氧化物(包括胆红素、一氧化碳等)、激活System Xc系统、促进亚铁离子的蓄积等方面调控铁死亡,以期为药物干预等方法靶向性HO-1基因治疗NAFLD提供理论依据,并为NAFLD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倪雪桐, 王若羲, 张晶, 杨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6): 2033-2038.  
    摘要586)   HTML21)    PDF for PC (1704KB)(2472)    收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其与代谢障碍密切相关,专家小组提出将其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NAFLD/MAFLD不仅可能导致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相关。本文对NAFLD/MAFLD的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并总结了NAFLD/MAFLD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展。结果表明,NAFLD/MAFLD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且M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高于NAFLD患者。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NAFLD/MAFLD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依据,提示临床医生在处理NAFLD/MAFLD患者时,除了关注肝脏疾病的治疗外,还应重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内质网应激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川, 吴云冲, 杨颜颜, 卢桃, 刘玉娟, 林世德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1): 2679-2684.  
    摘要479)   HTML8)    PDF for PC (1895KB)(2319)    PDF (英文版)   收藏

    大量研究证实内质网应激(ERS)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ERS与肝脏疾病进展的关联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还需进一步探索。诸多研究发现,适度的ERS能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以保护细胞,而严重或持续的ERS将诱导细胞凋亡。因此,探讨ERS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故本文就ERS和UPR在多种肝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及其潜在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何帮靖, 周明旺, 张朋威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3): 4204-4209.  
    摘要517)   HTML19)    PDF for PC (1591KB)(2280)    收藏

    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包括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大量研究证实,雌激素及其受体与病理性疼痛之间密切相关,对其发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阐述了雌激素及其受体在病理性疼痛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病理性疼痛的防治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糖尿病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2024版)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07): 777-796.  
    摘要1916)   HTML51)    PDF for PC (1713KB)(2246)    收藏

    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behavior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BLIs)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肥胖,减少心血管事件,是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一线治疗措施。BLIs包括帮助患者维护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保证良好睡眠、避免吸烟和酗酒、做好心理调适、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进行科学的血糖自我监测、坚持降糖药治疗等。除了出现严重高血糖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需要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首先进行BLIs。BLIs应遵循有效性、建立互信、问题解决导向、综合性和个性化原则。常用干预策略包括应用成熟的行为改变理论、使用行为改变技术、有效运用传播策略、提高患者行为技能、实施以人为本的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基本步骤包括行为与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确定行为目标、制定干预实施方案、实施干预和评价效果。BLIs效果评价指标包括过程指标、临床结局、社会心理、行为结局、患者报告和健康结局。效果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糖尿病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患者行为量表(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ment,PAM)和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DMSES)。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0): 2429-2436.  
    摘要4252)   HTML167)    PDF for PC (1385KB)(2204)    收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升高,血脂管理刻不容缓,在基层开展血脂规范管理尤为重要。《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简明地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ASCVD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并就常见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策略进行了推荐。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生开展血脂管理提供指导,全面提升基层医生的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陈泽然, 黄梦颖,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6): 3314-3319.  
    摘要334)   HTML11)    PDF for PC (1693KB)(2161)    收藏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考试焦虑障碍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卢娜, 刘华清, 季蕴辛, 郭蓉娟, 贺丹军, 焦志安, 林越瑞, 田峰, 张桂青, 徐治, 安钢辉, 张燕,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4): 4225-4233.  
    摘要774)   HTML31)    PDF for PC (1254KB)(2042)    收藏

    考试焦虑障碍是一组与考试等评价性刺激相关的综合征,是考试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长期的考试焦虑容易引起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杀意念。为进一步规范考试焦虑障碍的临床诊疗,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考试焦虑协作组的组织下,由1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包括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专家,基于国内外文献和临床诊疗经验等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评估、治疗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老年人跌倒风险感知研究现状及其对老年人主动跌倒预防的启示
    聂作婷, 陈龙, 曾凯, 陶璐, 杨如美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9): 2395-2400.  
    摘要873)   HTML17)    PDF for PC (1758KB)(1959)    收藏
    跌倒是老年人致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临床医护人员虽已重视对跌倒的管理,但跌倒干预依从性尚不理想,跌倒发生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老年人角度探讨其对跌倒风险的理解可能是跌倒干预,尤其是主动跌倒预防的关键。本文从"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角度,对老年人跌倒风险感知的概念、行为后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外跌倒风险感知研究较少,概念内涵仍需进一步挖掘。老年人对跌倒风险的主观认知能够导致不同的跌倒风险应对行为模式,从而影响跌倒风险。跌倒风险感知影响因素主要聚焦于情绪心理、生理状况、社会文化和物理环境方面,影响过程均通过主观认知发挥作用。未来可结合风险感知形成过程,使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跌倒风险感知的心理认知机制,为主动跌倒预防提供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基于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探讨潘氏细胞与肠道干细胞的交互作用及中医药作用的可能靶点研究进展
    罗国樑, 张馨丹, 唐太春, 朱焰, 汪淑婷, 陈敏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3): 2864-2868.  
    摘要307)   HTML2)    PDF for PC (1497KB)(1939)    收藏

    肠道干细胞与潘氏细胞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肠道稳态及功能,肠道干细胞及潘氏细胞交互过程受到线粒体相关功能及能量转化的调控。中医药治疗肠道疾病的独特优势也体现在其对于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的作用方面。本文探讨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对肠道干细胞、潘氏细胞交互的影响,并探索中医药治疗肠道疾病中与线粒体相关的可能靶点,总结中医药对线粒体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而恢复肠道稳态,缓解疾病。以期为基于线粒体研究肠道干细胞、潘氏细胞的中医药治疗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及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流动老年人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陈圣光, 商思懿, 祁玲霞, 刘桐桐, 尹金瑜, 宋利, 汪妤婕, 张庆华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0): 3803-3810.  
    摘要491)   HTML15)    PDF for PC (1538KB)(1930)    收藏
    背景

    国内外流动老年人数量不断攀升,受流动相关逆境的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目的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流动老年人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copus、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获得1 023篇文献,英文726篇,中文297篇。国内作者以同机构合作为主,国外则以跨机构合作居多。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随迁老人、老漂族、老年移民、抑郁、心理困扰和社会支持。

    结论

    相较于国外,我国目前发文量较少,研究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为松散,缺少核心作者,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学科和研究方法。关注热点和前沿内容,探究流动老年人心理健康作用机制,实施心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流动老年人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认知症污名的研究新进展
    袁易卿, 陈虹霖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05): 631-638.  
    摘要1012)   HTML20)    PDF for PC (1958KB)(1799)    收藏

    认知障碍又称认知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受认知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人群在不断增多。有关认知症的污名在国际社会被公认为普遍存在,但相关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通过梳理既往有关认知症污名的研究成果,发现有关认知症污名的定义和测量方式有待统一,有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十分欠缺,能够进行因果推断的证据缺乏,干预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认知症污名的研究,为打破传统污名研究领域中二元主体视角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对认知症污名形成机制的讨论,也可以深化学界对标签理论和归因理论的探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癌症生存者整合型照护模式的概念框架、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赵苗苗, 高月霞, 徐燕飞, 宗莉, 吴群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3): 2813-2821.  
    摘要494)   HTML19)    PDF for PC (1363KB)(1646)    收藏
    癌症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癌症发病率的持续升高以及生存时间的不断延长导致癌症生存者数量持续攀升。癌症生存者面临着身体、心理和社会照护方面的复杂挑战,其照护服务也需要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有效协同与整合,建立癌症生存者整合型照护模式已经成为各国应对癌症生存者照护挑战的重要策略。然而目前我国癌症生存者照护领域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代表性的癌症生存者整合型照护模式的概念框架、特征、应用以及在我国的实践进展,结合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状况,从建立共识、试点探索、人才建设、强化基层、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设计与实施癌症生存者整合型照护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肠道菌群在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陈文胜, 刘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1): 2665-2671.  
    摘要399)   HTML9)    PDF for PC (1928KB)(1643)    收藏

    脓毒症的特点是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SALI)被认为是重症监护室(ICU)中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近年来对肠-肝轴的研究越来越多,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的密切联系逐步被揭开。肠道菌群失调被证明可以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MAPK/NF-κB)信号通路和损害肠道屏障诱发SALI。同时,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和益生菌的使用在SALI的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SALI的发病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迷走神经刺激在慢性心力衰竭炎症及凋亡机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宇驰, 代松源, 赵玲, 赵璐露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4): 3044-3050.  
    摘要376)   HTML9)    PDF for PC (2076KB)(1603)    收藏

    心迷走神经作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个研究发现迷走神经刺激通过减少炎性因子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改善心肌功能及心室重塑等,从而对心脏功能进行保护,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然而,关于迷走神经在慢性心力衰竭炎症及凋亡机制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心迷走神经的解剖、治疗的可能机制、迷走神经刺激实用参数以及近年来有关迷走神经刺激在慢性心力衰竭炎症和凋亡机制中的应用和最新临床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杨硕, 刘新颖, 王慧哲, 李焕敏, 李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4): 1750-1760.  
    摘要520)   HTML8)    PDF for PC (2389KB)(1541)    收藏
    背景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重症发生和减少后遗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已经有许多关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时间和地理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综述及分析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

    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独秀学术搜索数据库(Duxiu)、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Yiigl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和BioMed Central,检索涉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2个研究,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 53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CRP)(OR=1.92,95%CI=1.72~2.15,P<0.000 01)、红细胞沉降率(ESR)(OR=2.61,95%CI=2.12~3.22,P<0.000 01)、降钙素原(PCT)(OR=2.60,95%CI=1.43~4.75,P=0.002)、D-二聚体(OR=4.36,95%CI=2.93~6.50,P<0.000 01)、白细胞计数(WBC)(OR=1.98,95%CI=1.66~2.36,P<0.000 01)、肺下叶病变(OR=5.70,95%CI=3.48~9.35,P<0.000 01)、肺大片状病变(OR=6.37,95%CI=4.09~9.92,P<0.000 01)、高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OR=2.83,95%CI=1.78~4.49,P<0.000 1)、乳酸脱氢酶(LDH)(OR=1.03,95%CI=1.00~1.05,P=0.05)、发热时间(OR=8.33,95%CI=3.38~20.56,P<0.000 01)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响因素。

    结论

    炎性标志物(CRP、ESR、PCT、LDH、WBC)的升高、出现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大片状实变、下叶病变)、高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D-二聚体升高以及发热时间延长可能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他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发现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物联网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潘子涵, 李姝润,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5): 4446-4454.  
    摘要409)   HTML16)    PDF for PC (1935KB)(1538)    收藏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也广为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善慢阻肺病管理的临床实践值得探讨。笔者对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在慢阻肺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通过回顾文献发现,目前物联网在慢阻肺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研究,后期研究中需对技术成熟的模式或产品进行更为系统基于真实世界的应用评价,特别是对患者远期临床结局、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产品设计应当符合慢阻肺病特征及使用人群特点,通过定性研究了解用户使用体验、看法或态度也值得关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基于CiteSpace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
    程琦, 于文兵, 李科科, 左右, 焦乾鑫, 刘新浩, 高丽丽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07): 853-862.  
    摘要437)   HTML5)    PDF for PC (2154KB)(1391)    收藏
    背景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目的

    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的热点、前沿和趋势,为未来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2-09-30,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核心集为数据来源,检索国内外2000-01-01—2022-09-30发表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1.R3对所纳入文献的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文献共被引以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1 963篇,其中英文文献653篇、中文文献1 310篇。2000—2022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要集中在自杀意念、手机网络成瘾、学业成绩、心理弹性、心理干预以及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方面。未来研究趋势可能集中在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学生健康风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等方面。

    结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热点包括自杀意念、手机网络成瘾、学业成绩、心理弹性、心理干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未来研究趋势集中在欺凌、健康风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及应用研究进展
    马婧馨, 杨荣, 刘力滴, 张亚琳, 宋海齐, 罗健钊, 朱林林,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10): 1179-1184.  
    摘要394)   HTML9)    PDF for PC (1331KB)(1385)    收藏

    连续性照护是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高水平的连续性照护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死亡率等。准确评估连续性照护是提高连续性照护水平的前提,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通过反映连续性照护的水平高低,既可以指导医务人员改善连续性照护,也可以协助医疗机构管理者改进治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因此,对连续性照护进行定量评估是十分必要且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国内关于介绍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的概念及应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分类介绍了常见的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并归纳总结了指标的应用疾病和应用人群,同时分析了现存指标的局限性以及以后可能的改进方向,旨在为国内研究人员选择应用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2023版)
    倪小佳, 林浩, 罗旭飞, 邝卓然, 刘云兰, 郭建文, 陈耀龙, 蔡业峰,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工作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05): 521-533.  
    摘要1182)   HTML36)    PDF for PC (788KB)(1364)    收藏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仍持续增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临床证据。为更好地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的临床实践,本工作组在《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的基础上,开展指南更新必要性评估与临床问题遴选,确定了需要更新的 12 个临床问题,并以《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申请立项。参考最新的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基于研究证据的系统检索与客观评价,结合我国中西医临床专家的经验,经过工作组的充分讨论及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 18 条推荐意见,以期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促进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临床实践的规范性,从而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复发率、残疾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新加坡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高晓艺, 胡利萍, 赵越, 刘兰秋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2): 2745-2751.  
    摘要645)   HTML27)    PDF for PC (1545KB)(1358)    收藏

    安宁疗护是保障终末期患者善终权益,提升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新加坡安宁疗护发展迅猛,目前已逐步建成完善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并在最新发布的国家死亡质量排名中位于亚洲前列。本文通过梳理新加坡安宁疗护现状,公众宣教、人才培养、慈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最终提出我国应加强安宁疗护的社会认知、教育培养,发挥慈善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提高现有安宁疗护承载力,构建安宁疗护相关制度和法律保障,以期达到实现终末期患者善终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肠道屏障变化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芳芳, 朱莉, 幸佳佳, 庞日朝, 苟翔, 张安仁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4): 1775-1781.  
    摘要403)   HTML5)    PDF for PC (1842KB)(1325)    收藏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通过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引起肠道微环境稳态失衡,而紊乱的肠道微环境可反作用于中枢,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大量研究提示,肠道屏障在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作用靶点。本文综述了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肠道微生物、化学、机械和免疫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中枢的双向作用,并总结了致使肠屏障破坏的可能机制,包括营养不良、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及神经递质和激素释放等,为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后肠道微环境的研究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基于COSMIN指南对老年人社会衰弱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李航, 侯朝铭, 高静, 傅涵, 杨青, 刘欢乐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4): 3067-3068.  
    摘要451)   HTML34)    PDF for PC (1614KB)(1308)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中国成人失眠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学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11): 1289-1303.  
    摘要2343)   HTML48)    PDF for PC (1571KB)(1297)    收藏

    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同时存在时称为失眠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COMISA)。COMISA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6%~19.3%,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差、睡眠中打鼾伴呼吸暂停、醒后不解乏、日间思睡、疲劳、注意力减退、记忆力受损、情绪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可导致多系统不良结局,增加全因死亡率。因此,对COMISA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睡眠学组组织国内部分睡眠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COMISA诊疗实践的现状,通过文献证据回顾,经广泛讨论后形成。本指南从流行病学、病因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评估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为COMIS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决策依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基于肠道干细胞探讨肠神经系统调节肠道炎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陈思琪, 肖瑾, 田思雨, 张佳, 汪淑婷, 张馨丹, 朱焰, 陈敏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3): 2858-2863.  
    摘要365)   HTML3)    PDF for PC (1540KB)(1271)    收藏

    肠道干细胞受到肠神经系统调控,肠道干细胞与肠神经系统均与肠道炎症存在密切联系。相关研究表明肠道炎症中存在肠神经功能障碍,本文通过总结肠道干细胞、肠神经系统与肠道炎症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肠道炎症相关的肠神经系统损伤可能是肠道功能持续改变的基础,而肠神经元等为改善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出现的肠神经功能障碍提供了可行靶点,以期将多种类型干细胞用于改善肠道炎症中出现的肠神经功能障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元及定义
    杨丽红, 张超, 李泽芳, 杨趁, 王飞, 杜宇征, 史慧妍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6): 2023-2032.  
    摘要281)   HTML5)    PDF for PC (2119KB)(1270)    收藏

    中风病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优势日益突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8》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数据可以保证临床研究的数据质量,为数据的整理和挖掘提供保障,病例注册登记属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元素的一致性是保证计划实施、数据质量高效、临床研究证据可信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课题组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制订了本课题的数据元及定义,以期优化针灸防治中风病临床研究范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大学生主动健康影响因素重要性度量及调节效应研究
    赵梦, 徐梦圆, 赵忠涛, 娄鹏宇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6): 4591-4597.  
    摘要510)   HTML15)    PDF for PC (923KB)(1248)    收藏
    背景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家庭和社会的高学历成员,对全民健康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大学生具备较好的健康意识,但健康行为状况不佳,实现大学生主动健康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观念转变和行动支持。

    目的

    探索主动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山东省6所高校4 036名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自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主动健康量表)开展调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主动健康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度量分析评估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结果

    大学生主动健康得分为(24.61±4.65)分。女生主动健康得分高于男生,低年级大学生主动健康得分高于高年级(P<0.05)。大学生健康责任、健康知识宣传、亲子关系、健康投资的重要性依次为32 491.77、13 331.00、10 051.22、9 902.84,健康知识宣传(β=0.024,95%CI=0.039~0.171,P<0.001)、健康需求沟通(β=0.026,95%CI=0.043~0.145,P<0.001)、课程实践活动(β=0.033,95%CI=0.069~0.167,P<0.001)、希望状态(β=0.033,95%CI=0.008~0.019,P<0.001)、饮食情况(β=0.019,95%CI=0.027~0.161,P<0.001)正向调节健康责任与主动健康的关系。

    结论

    健康责任是影响主动健康的关键因素,健康知识宣传、健康需求沟通、课程实践活动、希望状态和饮食情况与健康责任产生正向交互作用,促进了个体主动健康。可通过营造积极生态环境,形成多元健康促进关系,打造课堂、课外、自我实践教育模式,完善健康政策协同路径等举措促进主动健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经历:基于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赵志欣, 梅永霞, 王晓萱, 江湖, 王文娜, 张振香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10): 1273-1280.  
    摘要311)   HTML10)    PDF for PC (2044KB)(1236)    收藏
    背景

    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重要评定指标之一,社会参与逐渐受到关注,了解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经历有利于帮助脑卒中患者快速康复、回归家庭并重新融入社会,但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

    目的

    通过Meta整合方法系统梳理关于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认知和经历的质性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心理学文摘(PsycINFO)、护理和联合卫生文献累积索引(CINAHL)、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其自建库至2022年11月以来收录的关于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认知和经历的质性研究。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法对研究主题、隐含意义、分类等研究结果进行Meta整合。

    结果

    纳入Meta整合的14篇文献共涉及183例脑卒中患者,通过Meta整合共得出26个研究结果,其中相近结果可归纳为8个新类别,最终归纳出3个整合结果:(1)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经历;(2)脑卒中患者多种社会参与受限且受较多因素影响;(3)多方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至关重要。

    结论

    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有新见解,须纠正和消除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的自我认同紊乱及其限制因素,并重视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的多方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1990—2019年中国龋病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黄港, 曹桂莹,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4): 1735-1741.  
    摘要743)   HTML22)    PDF for PC (1669KB)(1213)    收藏
    背景

    龋病是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分析其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能够为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的

    分析中国龋病的发病、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制订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中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发病、患病和YLD数据,计算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的变化百分比,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和YLD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分别减少了25.69%、28.74%和28.63%;恒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分别增加了17.41%、15.84%和15.07%。2019年,在各年龄组中,5~9岁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率(118.96%)最高,1~4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53.08%)和YLD率(20.40/10万)最高;20~24岁成年人恒牙龋病的发病率(62.30%)、患病率(32.19%)和YLD率(32.41/10万)均最高。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APC=0.21%,95%CI=0.19%~0.22%)、患病率(AAPC=0.03%,95%CI=0.01%~0.05%)和YLD率(AAPC=0.03%,95%CI=0.01%~0.05%)整体呈上升趋势;恒牙龋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APC=-0.05%,95%CI=-0.05%~-0.04%)、患病率(AAPC=-0.23%,95%CI=-0.32%~-0.14%)和YLD率(AAPC=-0.22%,95%CI=-0.31%~-0.13%)整体呈下降趋势。

    结论

    中国1990—2019年乳牙龋病疾病负担呈现出加重趋势,尽管恒牙龋病的疾病负担有所下降但依旧严峻,预防龋病不能仅局限于儿童,而应该包括所有年龄段人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32): 3969-3986.  
    摘要3175)   HTML60)    PDF for PC (846KB)(1156)    收藏

    糖尿病微血管疾病(DMiV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及有效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组织领域内专家,以2021年版为基础,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特别针对基层临床实际需求,修订《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该共识详尽阐述了DMiV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心肌病)的筛查方法、综合管理及防治策略,明确分级诊疗及转诊流程,强化防治DMiVD重要性,为广大医师特别是基层医生及全科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降低DMiVD的发生率、恶化率以及致残致死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中的意义
    王剑英, 任寿安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4): 1699-1707.  
    摘要564)   HTML5)    PDF for PC (1718KB)(1106)    收藏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OSA普遍使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诊断标准对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本研究提出评估OSA的参数除了AHI外,还需纳入更多关于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的信息。

    目的

    探讨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睡眠监测室疑诊为OSA的患者29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前,受试者均接受了身高、体质量、颈围等方面的体格检查,并详细询问了其睡眠史以及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等信息。根据AHI将受试者分为3组:5次/h≤AHI<15次/h为轻度OSA组(56例),15次/h≤AHI<30次/h为中度OSA组(62例),AHI≥30次/h为重度OSA组(178例)。比较3组血氧指标[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基线血氧饱和度(BSpO2)、氧减指数(ODI)及血氧饱和度(SpO2)<90%的时间占整夜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和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参数[平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MTAD)、平均呼吸低通气持续时间(MHD)、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MAD)、总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值(LTAD)、最长低通气时间(LHD)、最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LAD)、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TAD)、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AHT%)]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参数与血氧指标的相关性。根据TAD和AHT%的中位数(分别为69.78 min和14.33%),将OSA患者分为短事件组(短TAD亚组、短AHT%亚组,各74例)和长事件组(长TAD亚组、长AHT%亚组,各222例),并进一步分析各组TAD、AHT%和AHI与血氧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轻、中、重度OSA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颈围、日间嗜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组患者ODI、T90均高于轻、中度OSA组,LSpO2、MSpO2低于轻、中度OSA组(P<0.05);中度OSA组LSpO2低于轻度OSA组,ODI、T90高于轻度OSA组(P<0.05)。重度OSA组MTAD、LTAD、TAD、AHT%均高于轻、中度OSA组,MHD低于轻、中度OSA组(P<0.05);重度OSA组LHD低于中度OSA组,LAD高于轻度OSA组;中度OSA组MTAD、LTAD、TAD、AHT%高于低度OSA组(P<0.05)。散点图及loess拟合曲线结果显示,MTAD、MHD、MAD、LTAD、LHD、LAD数值均随着AHI先增大,后减小;TAD、AHT%随着AHI的增大而延长。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SA患者AHI、MTAD、LTAD、TAD、AHT%与LSpO2、MSpO2呈负相关,与ODI、T90呈正相关(P<0.05);MHD、LHD与LSpO2、MSpO2呈正相关,与ODI、T90呈负相关(P<0.05);MAD与ODI呈负相关(P<0.05);LAD与LSpO2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分组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短TAD亚组、短AHT%亚组、长TAD亚组、长AHT%亚组中TAD、AHT%、AHI与LSpO2均呈负相关,与ODI均呈正相关(P<0.05),与BSpO2无相关性(P>0.05);长事件组中TAD、AHT%、AHI与MSpO2均呈负相关,与T90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评价OSA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现有诊断及评价指标AHI的补充,并且TAD、AHT%等指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AHI更具有代表性。AHI、LSpO2联合呼吸事件持续时间能更客观地评估OS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