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要点解读
    马丽媛, 王增武, 樊静, 胡盛寿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2): 3975-3994.  
    摘要4156)   HTML179)    PDF for PC (1314KB)(3094)    收藏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存在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中国CVD负担持续加重。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仍居首位。2020年,农村、城市CVD分别占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合计为2 709.01亿元。CVD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总的来说,我国应从"已病"和"未病"双重着手,既要做好CVD的二级预防治疗,还应进一步强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可调节危险因素的上游治疗,并注重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和优先次序,以期更早地迎来CVD防治拐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6): 3207-3219.  
    摘要2278)   HTML57)    PDF for PC (1133KB)(2179)    收藏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9): 3591-3598.  
    摘要1741)   HTML75)    PDF for PC (1140KB)(1246)    PDF (英文版)   收藏

    为规范眩晕症的科学用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特成立专家小组,在纳入现有医学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反复讨论后形成《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组胺类药物的药理基础以及甲磺酸倍他司汀在常见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中的用药推荐等级、剂量、疗程、复查方法、特殊人群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旨在帮助医生提升临床实践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美国老年医学会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Beers标准2023版解读
    张倩, 李沭, 李朋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5): 4372-4381.  
    摘要689)   HTML58)    PDF for PC (897KB)(896)    收藏

    Beers标准是用于评价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研究及管理监管等多个领域。2023年美国老年医学会(AGS)Beers标准是该标准建立至今的第7次更新,制订方法仍沿用之前版本,包括严格的证据审查和综合分析,本文对新版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AGS Beers标准旨在通过优化药物的选择,减少老年人PIM的发生,2023版更新标准还可用于教育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以及评估老年人护理质量、医疗成本和药物使用模式。新版标准的主要内容仍是PIM相关的五大列表,基于新的循证证据,增加了一些药物和标准,但更多的是对现有药物和标准的修订及精简。新增和修订的内容主要涉及了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降糖药,并新增抗凝治疗建议专栏;删除了当前在美国使用率低和已经退市的药物,共计33种。新版标准首次总结了关于如何应用Beers标准的7条原则,以保障临床正确使用。2023 AGS Beers标准提升了准确性和实用性,将更好地识别和减少老年患者PIM处方,进一步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 中国老年护理联盟,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胡慧秀, 赵雅洁, 孙超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2): 2695-2710.  
    摘要952)   HTML25)    PDF for PC (1794KB)(878)    收藏

    预防和延缓失能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运动干预是失能预防的有效策略,并且运动干预也因其成本低廉、实施难度低、接受度高、适用场景广等特征,呈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联合制订发布《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本指南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中所规定的方法学,最终确定包含运动原则、不同类型运动的效果和计划、运动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等在内的18个临床问题和3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有失能风险老年人运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规范临床实践,从而促进关口前移,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降低失能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健康老龄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更新解读
    黄嘉杰, 赖鸿皓, 孙铭谣, 刘佳宁, 赵威龙, 唐文静, 杨水华, 潘蓓, 田金徽, 马晓婷, 葛龙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1): 3863-3871.  
    摘要590)   HTML21)    PDF for PC (1466KB)(797)    收藏

    实施性研究综合框架(CFIR)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对实施进展和效果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和实际因素,是实施科学领域中常用的理论框架之一。CFIR于2009年被首次提出,至今已有13年的发展历史。2022年,CFIR开发团队基于用户反馈对CFIR进行了更新,在原先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新增21个构成要素和19个次级构成要素,对部分构成要素进行了调整,并对一些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最终形成了实用性更佳、通用性更强的CFIR 2.0。本文旨在对CFIR的开发背景、起源和更新内容进行梳理、介绍,以期为国内研究者理解和使用CFIR 2.0提供参考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睡眠研究会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4): 381-390.  
    摘要907)   HTML33)    PDF for PC (2050KB)(769)    收藏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不但引起个体的健康损害,而且可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传统的失眠治疗模式存在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等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便捷和低成本的失眠数字疗法(DTI)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DTI的相关规范。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国内睡眠医学和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制订《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针对DTI的定义、适应证、核心原理、研发设计、推广应用、教育培训、数据保护、伦理监管等进行阐述,以期为DTI提供全面而规范的参考和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铁死亡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蒲瑜, 张吉翔, 董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9): 3698-3703.  
    摘要767)   HTML23)    PDF for PC (1024KB)(749)    收藏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环境、基因易感性、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应相关。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铁依赖的脂质氢过氧化物累积所致的细胞死亡,受到包括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脂质修复系统的严密调控。研究表明,IBD患者受损的肠道可表现出铁沉积、GSH耗竭、GPx4失活和脂质过氧化(LPO)等铁死亡的基本特征。此外,操纵铁死亡的关键基因可以改变IBD的进展、严重程度甚至发病率。本文概述了铁死亡的基本机制,并就近年来铁死亡的相关信号通路在IBD中的研究展望予以综述,总结出铁死亡可通过外源性(转运蛋白依赖途径)和内源性(酶调控途径)途径启动,从而调控IBD,为未来临床IBD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认知衰退老年人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身体活动
    中国老年护理联盟,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泛海健康管理研究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曾宪梅, 胡明月, 冯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6): 1927-1937.  
    摘要1205)   HTML43)    PDF for PC (1508KB)(732)    收藏

    认知衰退是指一种或多种认知域的功能受损,多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依据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主要包括主观认知下降(SCD)、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SCD和MCI人群具有较高的痴呆进展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大量研究证明,身体活动是认知衰退的有效非药物干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认知衰退身体活动干预方案尚无统一标准,且尚无考虑中国认知衰退老年人价值观和偏好的相关身体活动指南,导致证据的传播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本指南旨在基于现有循证证据,并考虑中国认知衰退老年人的价值观和偏好,依据推荐意见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认知衰退老年人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身体活动》。最终形成了针对认知衰退老年人身体活动的8条推荐意见,以期能够降低认知衰退发生率,阻止或延缓认知衰退向痴呆的发生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新型降糖药物替西帕肽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丽娜, 王岩, 张抗怀, 李友佳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5): 1902-1908.  
    摘要1372)   HTML29)    PDF for PC (1945KB)(701)    收藏

    目前全球有多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仍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未能达到推荐的目标血糖水平,研发和应用新型降糖药迫在眉睫。2022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替西帕肽上市,辅助饮食和运动,每周注射1次以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多项临床研究已验证其用于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该药在肥胖症、心血管风险相关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疾病治疗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替西帕肽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为其在我国上市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多病共存模式的研究
    潘晔, 刘志辉, 胡倩倩, 王留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9): 3608-3615.  
    摘要1062)   HTML61)    PDF for PC (1011KB)(693)    PDF (英文版)   收藏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寿命延长,慢性病的多病共存日益普遍。疾病种类多且病情复杂,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出挑战。共病模式作为研究的必要问题,国内研究相对缺乏。

    目的

    研究中国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多病共存模式,帮助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多病共存现状。

    方法

    选取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中60岁及以上被访者,选择人口特征学部分数据及健康状况的14种慢性病数据。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潜在类别分析4种方法对中国老年人的共病模式进行探索,并对比不同方法所得结果。

    结果

    最终共纳入10 800例被访者数据。4种方法所得模式有所差异,但存在一致性的共病模式:(1)高血压、糖尿病或血糖升高、血脂异常;(2)慢性肺部疾患和哮喘;(3)关节炎或风湿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4)中风、与记忆相关的疾病。

    结论

    不同方法得到的一致性的共病模式所包含的慢性病病因关系关联明显;4种方法得到的共病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包含的病因关系复杂,且方法的原理不同。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薛婧如, 孙素真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7): 2125-2131.  
    摘要1648)   HTML108)    PDF for PC (1752KB)(676)    收藏
    背景 近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MPIE)发病趋势有所增加,临床表现异质性和诊断手段局限性使得临床医生认识不足。 目的 分析儿童MPIE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MPIE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1例MPI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儿出院时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3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分析两组MPIE患儿的临床特征,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肺炎支原体(MP)、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MPIE患儿预后良好率为72.3%(73/101),预后不良率为27.7%(28/101)。患儿多急性起病,学龄期儿童为主,全年散发,冬春季占比较高,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神经系统表现以言语障碍和运动障碍等局灶性损害较多见,部分出现癫痫发作,甚至发展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脑脊液肺炎支原体-聚合酶链式反应阳性率为26.7%(27/101)。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背景节律的慢化,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主要表现为受累部位的长T1、长T2信号,两者的异常率分别为68.3%(69/101)和44.6%(45/101)。结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以及部分患儿的血或脑脊液可检测到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等免疫性脑炎和脱髓鞘相关抗体。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电图异常、颅脑MRI异常、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OR=6.292,95%CI(1.188,33.327),P=0.035〕、癫痫持续状态〔OR=18.031,95%CI(1.231,264.082),P=0.031〕、脑电图异常〔OR=7.379,95%CI(1.077,50.548),P=0.042〕、颅脑MRI异常〔OR=5.757,95%CI(1.105,30.003),P=0.038〕和需糖皮质激素治疗〔OR=12.441,95%CI(1.082,143.114),P=0.043〕是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异常、颅脑MRI异常和需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是儿童MP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以降低儿童MPIE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营养不良老年人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老年护理联盟,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泛海健康管理研究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李孟琦, 伍丽娜, 宁红婷, 冯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7): 2055-2069.  
    摘要827)   HTML37)    PDF for PC (1574KB)(668)    PDF (英文版)   收藏

    老年人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营养不良与众多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人的营养不良至关重要,非药物干预是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然而,国内尚无专门针对营养不良老年人的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因此,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营养专家,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最新的国内外文献的全面检索与分析,采用推荐意见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了本指南,针对营养不良老年人非药物干预提出9条推荐意见,以期能够改善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本指南侧重于可经口进食的营养不良老年人,聚焦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内。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2002—2022年我国多重慢病领域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分析
    郑晓, 田峰, 陈一鸣, 薛本立, 石磊, 张持晨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1): 2567-2573.  
    摘要1059)   HTML41)    PDF for PC (1515KB)(659)    收藏
    背景

    多重慢病成为慢性疾病病程发展中的一大特征,为我国公共卫生发展带来挑战。我国多重慢病研究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较少,且缺乏系统、全面的文献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多重慢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与发展方向,从而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作为中文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外文数据来源,检索2002—2022年由我国研究者发表的多重慢病领域的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2—2022年国内和国外期刊中由我国研究者发表的多重慢病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我国多重慢病研究的时空分布情况,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结果

    2002—2022年,我国多重慢病研究发文数量呈整体递增趋势。中文文献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依次是"共病,342次""老年人,161次""抑郁症,155次""慢性病,106次""糖尿病,94次";英文文献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依次是"prevalence,126次""older adults,92次""multimorbidity,91次""health,75次""disease,71次"。多重慢病领域研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研究初期,研究者关注到了共病特征但并未对共病进行统一定义;第二阶段,研究者开始关注到老年共病及慢病共病现象,发现了慢病共病在老年群体中的高发表现;第三阶段,国内多重慢病研究快速发展阶段,研究开始涉及影响因素、共病模式、多重用药、生命质量、衰弱等领域;第四阶段,有关多重慢病的定义逐渐清晰,呈现出研究多元化趋势。

    结论

    多重慢病领域研究日趋多元化,研究者应聚焦于复杂多重慢病的防治研究,构建适合我国人群的健康管理策略及社区干预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1990—2019年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发病预测分析
    梁珊珊, 周智华, 李成程, 陈慧靖, 周尚成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6): 2013-2019.  
    摘要1263)   HTML35)    PDF for PC (1897KB)(659)    收藏
    背景

    中国糖尿病患病形势严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须耗费大量医疗资源。针对局部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糖尿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疾病负担仍在加重。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预测2020—2030年中国糖尿病发病情况,为评价和制定糖尿病相关防治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借鉴。

    方法

    于2022年8月,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描述1990—2019年中国糖尿病的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变化趋势。采用贝叶斯-时期-队列分析(BAPC)方法,预测2020—2030年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

    结果

    2019年中国糖尿病粗发病率为265.4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4.31/10万,相对于1990年分别增长63.12%、15.93%;粗死亡率为12.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9.44/10万,相对于1990年分别增长105.41%、2.61%。1990—2019年中国人群因糖尿病导致的YLL率由204.71/10万降至178.45/10万,YLD率由260.74/10万增至316.30/10万,DALY率由465.46/10万增至494.76/10万。2019年男性糖尿病DALY率相比于1990年增长21.08%,女性DALY率相比于1990年降低6.68%;2019年YLL率、YLD率、DALY率总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020—2030年中国糖尿病标化发病率预计呈下降趋势,2030年男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11.45%,女性标化发病率预计比2020年降低18.60%。

    结论

    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发病及死亡人数较多,疾病负担表现为由伤残导致的疾病负担较高,应关注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男性、中老年人群疾病负担较重,应对该人群给予足够重视。虽然预测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在下降,但是患病人数仍在增加,因此不可放松防控工作。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写作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5): 4359-4371.  
    摘要816)   HTML70)    PDF for PC (1190KB)(614)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个人经验制订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慢阻肺的诊治、管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新病症: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及专家共识解读
    张允旭, 王婷婷, 魏俊伶, 邢燕云, 苏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3): 2830-2835.  
    摘要1509)   HTML14)    PDF for PC (1095KB)(592)    收藏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PGAD)和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GPD)二者合称为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PGAD/GPD),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自发或继发出现持续性性兴奋状态和/或生殖器官及骨盆其他区域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特殊病症。此病主要累及女性,因其症状特殊性,常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甚至有自杀倾向。PGAD/GPD已引起国外医疗界的重视,并将其纳入国际疾病分类-11(ICD-11)。目前国内对这一新发现病症普遍认识不足。本文总结了PGAD/GPD的国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国际妇女性健康研究学会(ISSWSH)最新专家共识对PGAD/GPD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介绍,初步探讨了PGAD/GPD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国内医学界应采取的应对思路,以期引起国内广大医学工作者对此病的关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1990—2019年中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包云丽, 汪哲, 唐海茹, 李娜, 郑英, 李斌, 马俊, 于晓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6): 4581-4586.  
    摘要608)   HTML25)    PDF for PC (990KB)(578)    收藏
    背景

    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发病率高,具有病程迁延、疾病负担重等特点,但目前缺乏中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的数据,这可能会阻碍此疾病的医疗保健规划和资源分配。

    目的

    调查1990—2019年我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年龄、性别和时期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数据;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炎症性肠病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变化趋势及特征,利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结果

    1990—2019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标化发病率从1.47/10万上升到3.01/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2.5%〔95%CI(2.4%,2.6%)〕,标化死亡率从0.86/10万下降到0.35/10万,AAPC为-1.6%〔95%CI(-3.8%,-3.4%)〕,标化DALY率从24.47/10万下降到16.31/10万,AAPC为-2.2%〔95%CI(-2.3%,-2.0%)〕,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男性标化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而标化DALY率在1995年之前女性高于男性,1995—2001年男性与女性基本一致,2001年之后男性高于女性。各年度各年龄段炎症性肠病标化发病率AAPC呈整体平稳上升趋势(P<0.05);各年龄段标化死亡率AAPC呈整体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下降趋势变缓(P<0.05)。

    结论

    1990—2019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年度男性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高龄人群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问题值得重点关注,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老龄化,炎症性肠病在中国的负担将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妊娠期尿潴留的诊治进展
    南子晴, 蔺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6): 4608-4612.  
    摘要511)   HTML24)    PDF for PC (903KB)(576)    PDF (英文版)   收藏

    妊娠期尿潴留发病率低,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不尽、下腹胀、腹痛,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临床上早期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及时对症、对因治疗,才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本文就国内外文献对妊娠期尿潴留的病因、诊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思路及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2024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陈典, 隆寰宇, 李姝润,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3): 1533-1543.  
    摘要624)   HTML19)    PDF for PC (1419KB)(576)    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4年修订版于2023-11-13发布,总体来说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定义、诊断、评估和治疗与2023年GOLD相同,但在10个方面进行了修订/扩充,包括扩充保留比值肺功能受损(PRISm)的概念、增加肺过度充气的部分、增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进行肺功能检查的说明、增加慢阻肺目标人群筛查的部分、更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说明、更新间质性肺异常部分、修订戒烟部分、对慢阻肺患者的推荐疫苗进行更新、扩充吸入性治疗的管理部分以及新增戒烟的药物治疗。本文对更新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癌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禹蓉, 董卫国, 田山, 王婷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4): 1790-1794.  
    摘要830)   HTML15)    PDF for PC (1678KB)(574)    PDF (英文版)   收藏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结直肠息肉是指高出肠黏膜的局部隆起性病变,约90%的CRC由息肉演变而来。传统观念认为,CRC的发生、发展大多是通过"腺瘤-癌"序列,但研究发现,锯齿状息肉中也形成了形态和基因不同的亚类,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CRC有密切联系,15%~30%的CRC是通过"锯齿状息肉-癌"途径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结直肠腺瘤、锯齿状息肉以及炎症后息肉的临床特点,通过大样本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在癌变进展中的发生率以及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监测时间表,更好地为结直肠息肉患者随访监测和癌前病变的早筛、早治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中国北方人群心房颤动与新发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张爱丽, 侯旗旗, 韩全乐, 张伯亨, 张佳伟, 曹宏霞, 张超, 陈朔华, 吴寿岭, 李康博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6): 4521-4526.  
    摘要1165)   HTML75)    PDF for PC (931KB)(566)    收藏
    背景 全球人群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心房颤动与慢性肾脏病(CKD)成了近20年增长较快的死亡原因。心肾综合征的概念指出心房颤动可能增加新发CKD的发病风险,但目前国内外对心房颤动增加新发CKD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人群心房颤动是否增加CKD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06—2010年河北省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20-12-31,观察终点事件为新发CKD。根据是否患有心房颤动将患者分为非心房颤动组(n=110 487)和心房颤动组(n=368)。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新发CKD的累积发病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累积发病率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累积CKD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究心房颤动对新发CKD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心房颤动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收缩压、舒张压、BMI、受教育程度、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服用降压药、服用降糖药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非心房颤动组,饮酒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心房颤动组(P<0.05)。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的发生率和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层,≤65岁研究对象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的发生率和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研究对象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后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65岁人群心房颤动是新发CKD的危险因素〔HR=1.350,95%CI(1.038,1.755),P=0.025〕。结论 心房颤动是中国北方人群新发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65岁的中青年人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中国中老年人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前瞻性队列研究
    陈希, 章娟, 李霖, 张佳琪, 吴耀丽, 郭慧, 王超群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1): 3890-3895.  
    摘要642)   HTML36)    PDF for PC (1441KB)(548)    收藏
    背景 体力活动不足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有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与死亡存在着关联,体力活动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在近年来备受关注,但鲜少有针对不同人群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报道。目的 探究我国中老年人(≥45岁)人群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数据,于2022-09-10提取2 799名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变量、生活方式变量、慢性病患病数量等基线资料,依据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价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水平:低水平体力活动〔<600代谢当量(MET)/周〕、中水平体力活动(600~3 000 MET/周)、高水平体力活动(>3 000 MET/周)。随访日期为2011—2018年,并选取2013年、2015年和2018年的数据进行追踪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存状态分为存活组(n=2 424)和全因死亡组(n=37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结果 2 799名中老年人随访7年期间全因死亡375例,全因死亡发生率为13.40%。存活组与全因死亡组的体力活动水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ADL受限状况、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及患慢性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节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低水平体力活动为对照,中、高水平体力活动中老年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3%〔HR=0.57,95%CI(0.44,0.75),P<0.001〕和64%〔HR=0.36,95%CI(0.27,0.48),P<0.001〕。2次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显示,与低水平体力活动比较,中、高水平体力活动中老年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P<0.001),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分层分析结果表明,中水平体力活动可使60~74岁人群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0%〔HR=0.50,95%CI(0.33,0.76),P<0.001〕,使BMI正常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1%〔HR=0.49,95%CI(0.33,0.73),P<0.001〕;高水平体力活动可使45~59岁和60~74岁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74%〔HR=0.26,95%CI(0.14,0.47),P<0.001〕、65%〔HR=0.35,95%CI(0.24,0.51),P<0.001〕,以及BMI正常、超重或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71%〔HR=0.29,95%CI(0.20,0.43),P<0.001〕、64%〔HR=0.36,95%CI(0.22,0.59),P<0.001〕。结论 中、高水平体力活动均可降低中老年人的全因死亡风险,且高水平体力活动的效果更明显。从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的角度考虑,45~59岁和超重肥胖人群适宜选择高水平体力活动;60~74岁和BMI正常人群选择中、高水平体力活动均可受益;≥75岁和偏瘦人群尚未形成有充分证据的明确推荐,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住院患者高血糖的个体化目标管理
    刘莉, 李静, 刘小芳, 何继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5): 1824-1830.  
    摘要756)   HTML19)    PDF for PC (1146KB)(546)    PDF (英文版)   收藏

    住院患者发生高血糖状况在临床中广泛存在。其与多种住院不良结局相关,增加了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延长了非重症患者的住院时间。目前国内外内分泌及代谢学科的多个指南均建议将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状况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强调个体化管理原则,推荐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设立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本文对国内外不同指南中住院患者高血糖定义、管理现状、控制目标及监测方法进行综述,通过比较这些指南对不同人群以及不同状态的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异同,来探讨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的进展。通过综述,明确目前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仍需坚持个体化管理原则,以期达到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成人癌症恶病质的筛查评估与干预治疗——基于《成人癌症恶病质:ESMO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王瑞, 王小梅, 彭国庆, 余欢, 王思涵, 夏瑾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3): 2823-2829.  
    摘要732)   HTML17)    PDF for PC (1111KB)(528)    收藏

    癌症恶病质是与癌症相关的、多因素导致的、不可逆的、以进行性营养消耗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降低了癌症患者生存预期和生活质量。2010年,欧洲姑息治疗研究协作组发布了《晚期癌症恶液质指南》,基于临床证据对晚期癌症患者恶液质进行分类和提供治疗建议,但该指南主要适用于可能出现难治性恶液质的晚期癌症患者。基于不断更新的研究证据,2021年4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发布了《成人癌症恶病质:ESMO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关注所有可能发生恶病质的癌症患者,从恶病质的筛查、评估和多模式管理等内容提出建议,为临床癌症恶病质的管理提供了清晰的结构框架。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总结该指南要点,以期为我国临床癌症恶病质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更新——基于《2022版ICCE/AME垂体催乳素瘤临床实践共识》解读
    谭惠文, 李丹婷, 余叶蓉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6): 650-655.  
    摘要287)   HTML11)    PDF for PC (1320KB)(516)    收藏

    垂体催乳素瘤是一种由垂体催乳素细胞瘤过量合成和分泌催乳素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疾病,垂体催乳素瘤的规范化诊疗对于恢复并维持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欧洲内分泌杂志》发布了国际临床内分泌学分会(ICCE)与意大利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AME)关于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实践最新共识申明——《2022版ICCE/AME垂体催乳素瘤临床实践共识》(简称2022版ICCE/AME新共识)。2022版ICCE/AME新共识立足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诊治问题进行系统性阐述、分析和建议。本文围绕2022版ICCE/AME新共识关于垂体催乳素瘤的诊断、治疗、特殊人群、多巴胺激动剂抵抗及侵袭性疾病等诊治要点更新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全科医生及内分泌专科医生对于垂体催乳素瘤的认识,为其临床实践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围产期精神障碍筛查与诊治专家共识
    陈静, 邹涛, 赵丹青, 肖子文, 吴献青,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围产期精神障碍协作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8): 3463-3470.  
    摘要517)   HTML22)    PDF for PC (1461KB)(506)    收藏

    围产期精神障碍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可能导致孕产妇及其子代出现不良结局。当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孕产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既往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在妊娠期间也有复发风险。与此同时,针对围产期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又缺乏相应的临床指南,这使得临床医生面对更加严峻的工作挑战。本共识撰写组整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前沿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共识内容涵盖围产期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管理,可以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本共识主张综合、全程、分级、多学科协作诊疗,旨在帮助临床一线医生尽早地对围产期女性进行筛查、合理评估、临床诊断,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临床用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铁死亡: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
    杜书琴, 钱立锋, 熊烈, 史汉强, 石彦波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2): 1417-1423.  
    摘要1157)   HTML25)    PDF for PC (1482KB)(501)    收藏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但其发病机制仍有待明晰。临床抗抑郁症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目前所用药物差强人意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时滞和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反映出临床对有效和快速起效抗抑郁症药物的巨大需求。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参与了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进程。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将目光转向靶向抑制铁死亡的抗抑郁症治疗,并显现出了积极的疗效。本文以抑郁症与铁死亡机制为基础,结合临床与临床前研究,总结了铁死亡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运动是减重之本
    王倩倩, 王晓航, 周潇滢, 邱山虎, 孙子林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8): 3471-3476.  
    摘要552)   HTML14)    PDF for PC (1369KB)(500)    收藏

    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逐年攀增,已成为危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的一系列后果也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减重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目前常见的减重方式有药物、手术及包括饮食、运动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但运动干预仍然是最为健康且最为基础的减重方式。运动可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含量,改善代谢。当运动与其余减重方式相结合,可减少减重的不良反应,效果更好。在减重过后进行持续运动,还可以有效阻止反弹,保持减重效果。本文从"运动是减重之本"的定义、机制、效应和管理四个层面探索,并结合"中大医院经验"为运动减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王越, 陈晴, 刘鲁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34): 4329-4335.  
    摘要614)   HTML35)    PDF for PC (1854KB)(493)    收藏
    背景

    我国已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人抑郁不仅影响其晚年生活质量,同时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及早识别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且国内鲜见相关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2018年以来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和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3年1月计算机检索2018—2022年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e)、维普网(VIP)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采用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3篇文献,累计研究对象75 599人,共检出抑郁老年人13 815人;文献的AHRQ质量评价得分为5~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20.6%〔95%CI(16.6%,24.8%)〕,女性〔OR=1.46,95%CI(1.30,1.64)〕、高龄〔OR=1.48,95%CI(1.13,1.94)〕、教育程度较低〔OR=1.52,95%CI(1.32,1.75)〕、无配偶〔OR=1.60,95%CI(1.35,1.91)〕、居住地为农村〔OR=1.38,95%CI(1.14,1.66)〕、罹患慢性病〔OR=2.75,95%CI(2.07,3.66)〕、罹患2种慢性病〔OR=1.84,95%CI(1.07,3.14)〕、罹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OR=3.86,95%CI(2.89,5.15)〕、自评健康状况差〔OR=3.47,95%CI(1.14,10.53)〕、失眠〔OR=2.62,95%CI(1.88,3.66)〕、独居〔OR=1.86,95%CI(1.56,2.21)〕、不锻炼〔OR=1.88,95%CI(1.60,2.20)〕、生活自理情况为需要或部分需要〔OR=2.96,95%CI(1.12,7.85)〕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饮酒〔OR=0.67,95%CI(0.50,0.88)〕、有朋友〔OR=0.52,95%CI(0.38,0.71)〕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女性、高龄、教育程度较低、无配偶、居住地为农村、罹患慢性病、罹患慢性病共病、自评健康状况差、失眠、独居、不锻炼、生活自理情况为需要或部分需要的中国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2010—2021年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研究热点分析
    冯佳, 王洁, 余丹, 刘永恒, 赵伟栋, 田宏远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1): 2574-2580.  
    摘要944)   HTML31)    PDF for PC (1423KB)(492)    收藏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患有多种慢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态,老年多重慢病相关研究也不断丰富,但鲜有对其研究进展及热点进行分析。

    目的

    分析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的研究热点,揭示近十年来(2010—2021年)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研究前沿的热点主题,为相关研究者追踪前沿信息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中华医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APA-PsycINFO美国心理学会数据库中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2021年。使用CiteSpace 6.1.3、PASW 18、BICOMB 2.04等软件对文献的发文量趋势、来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并绘制战略坐标图对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老年多重慢病相关文献9 392篇,其中外文文献5 776篇,中文文献3 616篇。2010—2021年老年多重慢病领域中外文献发文量均呈指数型增长,中文文献年增长率为13.27%,外文文献年增长率为15.84%,该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中外文献均挖掘出5个主流研究热点,国内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病等慢性病共病的相关文献较多,国外则研究精神疾病共病情况的较多,其次是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躯体疾病共病状况。

    结论

    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析国外文献显示精神疾病共病虽为相对研究热点但不够成熟,老年多重慢病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且多元,但研究深度有所不足。分析国内文献显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处于研究领域的核心,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共病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相关共病以及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护理、保健等相关研究有所欠缺,可能成为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尿酸排泄及其相关转运蛋白在高尿酸血症中的研究进展
    辛家东, 周嘉宝, 吴志远, 张栩铭, 高建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5): 1916-1922.  
    摘要720)   HTML26)    PDF for PC (1943KB)(480)    收藏

    高尿酸血症(HUA)是人体内尿酸生成和排泄稳态失调从而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超过参考范围的一类异质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3个常见尿酸转运蛋白基因(ABCG2、SLC2A9和SLC22A12)对人体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他尿酸相关的转运蛋白基因(如SLC16A9、SLC22A6、SLC22A7、SLC22A8、SLC22A9、SLC22A11、SLC22A13和ABCC4等)也对尿酸水平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上述已发现的与HUA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尿酸转运蛋白做一综述,主要包括肾脏中的尿酸重吸收转运蛋白和尿酸分泌转运蛋白以及肠道中的尿酸转运蛋白,旨在为今后HUA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极低体质量近存活期分娩儿一例的出生后早期管理
    唐彬秩, 阳倩, 凌其英, 李茂军, 石伟, 吴青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0): 2559-2566.  
    摘要386)   HTML6)    PDF for PC (2058KB)(477)    收藏

    近存活期分娩(PVB)儿各组织系统发育极不成熟,易发生各种器官功能损害和并发症,预后常不佳。目前关于PVB儿出生后早期管理的报道不多,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仍是围产医学所面临的挑战。经有效的新生儿复苏和呼吸循环支持、积极的营养支持和喂养、防治感染、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管理、积极处理早产儿相关并发症,以及发育支持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等一系列个体化管理和精细化护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1例胎龄23周,出生体质量(BW)为450 g的PVB儿。本文通过总结1例PVB儿的出生后早期管理,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提高BW<500 g的PVB儿存活率并获得良好预后提供经验及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人工智能在骨关节炎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郭天赐, 陈继鑫, 余伟杰, 刘爱峰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9): 2428-2433.  
    摘要574)   HTML20)    PDF for PC (1574KB)(474)    收藏

    骨关节炎(OA)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晚期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人工智能(AI)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OA诊疗过程中,能够提高OA的诊断准确性、改善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本文通过归纳相关文献,对AI在OA诊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阐述,发现其在辅助OA影像诊断、手术治疗、疾病进展预测和术后康复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数据采集不规范、算法系统不稳定等局限,今后应建立标准化的临床样本数据库,持续优化算法模型,使AI技术更好地参与OA诊疗。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5-羟色胺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及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苏海霞, 付兆媛, 高永泽, 尉戎戎, 钟建春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1): 2678-2685.  
    摘要569)   HTML14)    PDF for PC (2053KB)(471)    收藏

    5-羟色胺是影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功能活动的重要脑肠肽。近年来研究发现5-羟色胺的合成、释放、与受体结合及重摄取等信号传导过程中,任一环节发生异常均有可能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发现中医药通过调节5-羟色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因此,本文对5-羟色胺的现代医学认识、5-羟色胺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5-羟色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以期探索5-羟色胺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潜在治疗价值,同时也为中医药防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流行趋势:一项Meta分析
    何莉, 张逸凡, 沈雪纯, 孙燕,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9): 3599-3607.  
    摘要910)   HTML39)    PDF for PC (1090KB)(464)    收藏
    背景

    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估计以及高风险人群的识别,直接影响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目的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全面描述了1998—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患病趋势和人群特点。

    方法

    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等数据库从建库截至2022-04-30收录的有关我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期刊文献,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患病率,并按照调查时间(2004年以前、2004—2013年、2014年及以后)、性别、地区(城镇、农村)、地域(东、中、西、东北)、年龄(<40岁、40~<60岁、60~<80岁、≥80岁)、受教育水平(未受过教育、小学、中学及以上)、婚姻状况(已婚、其他)、慢病类型(生理类、身心共患类、未区分)、研究质量(低、中、高)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进行亚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元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共纳入123篇文献,总样本量7 714 313例。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100.0%,P<0.001),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95%CI(32.8%,39.9%)〕。Meta线性回归模型显示1998—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非线性上升的趋势〔β=0.013,95%CI(0.006,0.01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及以后〔40.4%,95%CI(33.0%,47.8%)〕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2004年以前〔14.5%,95%CI(12.5%,16.5%)〕、2004—2013年〔35.2%,95%CI(32.2%,38.2%)〕(P<0.001);60~<80岁人群〔38.1%,95%CI(34.6%,41.5%)〕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80岁〔36.6%,95%CI(32.5%,40.8%)〕、40~<60岁〔27.7%,95%CI(24.4%,31.1%)〕、<40岁人群〔10.6%,95%CI(9.0%,12.3%)〕(P<0.001)。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地区、地域、慢病类型、研究质量的亚组分析,组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998—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6.3%,且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差异,需重视共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预防和控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靳通通, 吴王剑, 付豪, 何万滨, 周逢海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7): 2147-2154.  
    摘要639)   HTML5)    PDF for PC (3598KB)(457)    收藏
    背景

    前列腺癌是危害我国老年男性生命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最主要的手段。然而,部分患者存在术后病理标本切缘阳性,而切缘阳性是术后生化复发的高风险指标,是预后不良的高风险因素。目前有关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尚无统一意见。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网,搜集有关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03-01,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队列研究质量。采用Stata 16.0统计学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1篇病例对照研究,包括6 782例患者,其中切缘阳性患者2 0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前列腺特异抗原(PSA)〔OR=1.77,95%CI(1.18,2.65)〕、穿刺神经周围侵犯〔OR=5.83,95%CI(2.05,16.59)〕、术前高级别临床T分期〔OR=2.17,95%CI(1.06,4.42)〕、术后高级别病理T分期〔OR=4.30,95%CI(2.43,7.63)〕、高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OR=1.83,95%CI(1.35,2.47)〕、高穿刺格里森(Gleason)评分〔OR=2.14,95%CI(1.67,2.74)〕、术后高Gleason评分〔OR= 2.33,95%CI(1.80,3.01)〕是我国人群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的手术方式的亚组分析显示,术前高级别临床T分期〔OR=4.57,95%CI(2.57,8.12)〕、术后高级别病理T分期〔OR=4.80,95%CI(2.20,10.48)〕,术后高Gleason评分〔OR=2.46,95%CI(1.57,3.86)〕是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高PSA〔OR=2.17,95%CI(1.60,2.94)〕是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因素的一致性均较好,结果具有稳定性;术前PSA、术后病理T分期和术后Gleason评分的漏斗图分布不对称,存在发表偏倚;术前临床T分期漏斗图分布对称,不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PSA、穿刺神经周围侵犯、术前高级别临床T分期、术后高级别病理T分期、高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高穿刺Gleason评分、术后高Gleason评分是我国人群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尽早识别,并采取干预措施来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开发及初步实践
    罗丹, 徐晶晶, 王玉冰, 李明子, FORBES Angus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7): 3423-3429.  
    摘要1007)   HTML44)    PDF for PC (1033KB)(456)    收藏
    背景 我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不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国内糖尿病教育主要面向2型糖尿病患者,缺乏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支持项目。目的 开发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并验证其在我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群体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20年1—5月,以心理韧性模型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借鉴现有1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模式,开发心理韧性导向的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并通过专家会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采用门诊张贴海报和打电话的方式招募潜在参与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预试验,从招募应答率、真实性和可接受性3个方面评价课程可行性。结果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终稿涵盖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个领域,12项认知领域目标、14项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及17项情感领域目标,共43项教学目标。课程采用小组式教学法,每组5~8名患者,1名医生和1名护士,6次课为1个课程周期。共招募8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评价,其中6例患者完成了所有课程。患者表示该课程内容全面、贴近生活、氛围轻松,参与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对疾病接受度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改善。结论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内容系统可行性高,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社区建档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及血脂达标调查研究
    边立立, 李肖肖, 杜雪平, 戴勤芳, 武琳, 宋贝贝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7): 3388-3391.  
    摘要753)   HTML54)    PDF for PC (908KB)(453)    收藏
    背景 高血压、血脂异常是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社区高血压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制订个体化的血脂干预目标,对优化高血压患者基层管理,提高居民血脂达标率有着重要作用。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及血脂达标情况,为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19—2021年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档的2 94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按ASCVD危险分层,观察患者血脂达标情况。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患者2 943例,其中男1 201例、女1 742例,中位年龄70(63,80)岁。高危ASCVD患者2 165例,中危ASCVD患者485例,低危ASCVD患者293例。高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10.5%(227/2 165),中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22.9%(111/485),低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98.0%(287/293)。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率〔14.1%(116/823)〕高于未合并冠心病患者〔9.1%(192/2 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0,P<0.001);合并脑卒中患者血脂达标率〔15.5%(41/264)〕高于未合并脑卒中患者〔10.0%(267/2 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0,P=0.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高危和中危ASCVD血脂达标率低,高血压合并多种其他高危因素高危ASCVD患者血脂控制情况不理想,在高血压患者血脂管理中应该引起重视,提高血脂达标率,降低ASCVD风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备孕期高血压的规范管理
    田梅香, 张正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8): 2190-2194.  
    摘要893)   HTML22)    PDF for PC (1247KB)(451)    收藏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越来越多的育龄期男女罹患高血压,因此如何规范管理备孕期高血压已成为当前的焦点。本文从备孕期间血压的监测与评估和降压药的使用两方面分别对育龄期男性和女性备孕期间的血压规范管理进行阐述,强调女性备孕期间的高血压管理应同时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安全性,选择相对安全的降压药,如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男性备孕期间的高血压管理应同时考虑降压药的疗效及其对性功能和精子的影响,推荐奈必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旨在为临床备孕期高血压的管理提供指导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