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33): 4117-412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5.0241
所属专题: 社区卫生服务最新研究合辑
• 指南·共识 • 下一篇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
收稿日期:
2025-06-20
修回日期:
2025-08-10
出版日期:
2025-11-20
发布日期:
2025-09-17
基金资助: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Working Committee of Chines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
Received:
2025-06-20
Revised:
2025-08-10
Published:
2025-11-20
Online:
2025-09-17
摘要: 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幸存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之一,对癌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目前我国在CRF管理方面仍存在认识不足、筛查不规范、干预措施实施受限等挑战。为制订适用于我国社区的CRF规范化管理方案,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对国内外CRF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评述,并形成《社区癌因性疲乏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筛选和评价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本共识专家组重点回答CRF的筛查、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运动原则以及特殊人群CRF管理注意事项等重要问题,旨在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标准化的CRF管理建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CRF的识别与干预能力,赋能患者及照护者,减轻患者疲劳状态,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临床问题 | 推荐意见 |
---|---|
1 推荐社区医务人员使用哪些筛查工具识别癌因性疲乏(CRF)? | 1.1建议从诊断开始直到生存期、终末期,定期检查所有癌症患者是否存在疲劳以及疲劳的严重程度 |
1.2 CRF筛查推荐使用有既定严重程度临界值的简短且经过验证的工具进行筛查,如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遇险温度计、单项疲劳量表(NRS)等 | |
1.3 CRF筛查阳性(NRS评分≥4分)的幸存者应接受全面的诊断评估,明确疲劳严重程度,其中轻、中度疲劳(NRS评分≤6分)的幸存者可在社区进行干预,重度疲劳(NRS评分≥7分)应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 | |
1.4合并心血管风险高、严重静息肺动脉高压或跌倒风险高的幸存者,以及社区干预2~4周无明显改善者,均应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进行系统评估和个体化康复训练 | |
2 可以给予哪些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CRF? | 2.1建议根据患者个体状况开展运动干预,包括有氧运动、阻力运动或联合运动 |
2.2建议开展基于正念的干预计划,如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和正念意识练习等,以减轻幸存者的疲劳严重程度 | |
2.3建议进行瑜伽以减轻幸存者的疲劳 | |
2.4建议对幸存者进行针刺、艾灸治疗,改善CRF | |
2.5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太极、气功等)对CRF有改善作用 | |
2.6使用耳穴治疗CRF,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 |
3 CRF患者的日常体力活动应达到什么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 3.1社区医生应建议癌症幸存者按照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指南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如下: (1)每3~5 d一共进行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且每周至少2 d进行阻力训练; (2)阻力训练应涉及主要肌肉群,2~3 d/周(8~10个肌肉群,8~10次,重复2组); (3)锻炼前后均应进行热身和放松 |
3.2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爬山、太极拳、爬楼梯等)时,保证达到最大心率的65%、最大摄氧量的45%,主观用力程度(RPE)12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的程度),至少进行12周锻炼,3次/周,持续30 min/次 | |
3.3建议进行阻力训练(弹力带、哑铃、绳索拉力器等)时,保证最大可举重量的60%、RPE 12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的程度),至少进行12周锻炼,2次/周,2组/次,12~15个/组 | |
3.4多动,少坐。限制久坐不动的行为,例如长时间保持坐位、卧位,以及看电视等基于屏幕的娱乐活动 | |
4 CRF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哪些药物干预? | 4.1可以考虑使用中药治疗CRF |
4.2可以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泼尼松或地塞米松),但仅限于晚期、疲劳并伴有厌食的成年患者以及与脑或骨转移相关的疼痛患者 | |
4.3不应推荐左旋肉碱、抗抑郁药、觉醒剂,或常规推荐精神兴奋剂控制CRF | |
4.4不建议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睡眠调节剂(如艾佐匹克隆、褪黑激素)、辅酶Q10、瓜拉纳等控制CRF | |
5 特殊人群(老年、多病共存)的疲劳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 5.1当患者存在极度疲乏、重度贫血、共济失调、病情恶化、感染、术后切口未愈合、骨转移等医学上明确诊断禁止运动等情况时,不建议患者开展居家运动 |
5.2所有患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应在力所能及且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推荐意见3】中的运动要求;当无法达到【推荐意见3】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体育锻炼,从少量的身体活动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 |
5.3对于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或骨转移的患者,应避免进行高冲击力动作、躯干过度前屈或后伸、躯干屈伸时附加阻力以及动态扭转等动作,避免造成负荷的禁忌动作 |
表1 社区癌因性疲乏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具体推荐意见
Table 1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Community-based Cancer-related Fatigue Management(2025 Edition)
临床问题 | 推荐意见 |
---|---|
1 推荐社区医务人员使用哪些筛查工具识别癌因性疲乏(CRF)? | 1.1建议从诊断开始直到生存期、终末期,定期检查所有癌症患者是否存在疲劳以及疲劳的严重程度 |
1.2 CRF筛查推荐使用有既定严重程度临界值的简短且经过验证的工具进行筛查,如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遇险温度计、单项疲劳量表(NRS)等 | |
1.3 CRF筛查阳性(NRS评分≥4分)的幸存者应接受全面的诊断评估,明确疲劳严重程度,其中轻、中度疲劳(NRS评分≤6分)的幸存者可在社区进行干预,重度疲劳(NRS评分≥7分)应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 | |
1.4合并心血管风险高、严重静息肺动脉高压或跌倒风险高的幸存者,以及社区干预2~4周无明显改善者,均应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进行系统评估和个体化康复训练 | |
2 可以给予哪些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CRF? | 2.1建议根据患者个体状况开展运动干预,包括有氧运动、阻力运动或联合运动 |
2.2建议开展基于正念的干预计划,如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和正念意识练习等,以减轻幸存者的疲劳严重程度 | |
2.3建议进行瑜伽以减轻幸存者的疲劳 | |
2.4建议对幸存者进行针刺、艾灸治疗,改善CRF | |
2.5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太极、气功等)对CRF有改善作用 | |
2.6使用耳穴治疗CRF,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 |
3 CRF患者的日常体力活动应达到什么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 3.1社区医生应建议癌症幸存者按照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指南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如下: (1)每3~5 d一共进行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且每周至少2 d进行阻力训练; (2)阻力训练应涉及主要肌肉群,2~3 d/周(8~10个肌肉群,8~10次,重复2组); (3)锻炼前后均应进行热身和放松 |
3.2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爬山、太极拳、爬楼梯等)时,保证达到最大心率的65%、最大摄氧量的45%,主观用力程度(RPE)12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的程度),至少进行12周锻炼,3次/周,持续30 min/次 | |
3.3建议进行阻力训练(弹力带、哑铃、绳索拉力器等)时,保证最大可举重量的60%、RPE 12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的程度),至少进行12周锻炼,2次/周,2组/次,12~15个/组 | |
3.4多动,少坐。限制久坐不动的行为,例如长时间保持坐位、卧位,以及看电视等基于屏幕的娱乐活动 | |
4 CRF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哪些药物干预? | 4.1可以考虑使用中药治疗CRF |
4.2可以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泼尼松或地塞米松),但仅限于晚期、疲劳并伴有厌食的成年患者以及与脑或骨转移相关的疼痛患者 | |
4.3不应推荐左旋肉碱、抗抑郁药、觉醒剂,或常规推荐精神兴奋剂控制CRF | |
4.4不建议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睡眠调节剂(如艾佐匹克隆、褪黑激素)、辅酶Q10、瓜拉纳等控制CRF | |
5 特殊人群(老年、多病共存)的疲劳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 5.1当患者存在极度疲乏、重度贫血、共济失调、病情恶化、感染、术后切口未愈合、骨转移等医学上明确诊断禁止运动等情况时,不建议患者开展居家运动 |
5.2所有患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应在力所能及且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推荐意见3】中的运动要求;当无法达到【推荐意见3】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体育锻炼,从少量的身体活动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 |
5.3对于存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或骨转移的患者,应避免进行高冲击力动作、躯干过度前屈或后伸、躯干屈伸时附加阻力以及动态扭转等动作,避免造成负荷的禁忌动作 |
[1] |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CCN Guidelines®)cancer-related fatigue,version 2.2025[EB/OL].[2025-04-11].
|
[2] |
|
[3] |
|
[4] |
|
[5] |
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
|
[6] |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总体要求、重大行动及主要指标[J].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9):846-858.
|
[7] |
世界卫生组织. WHO指南制订手册[EB/OL].(2014-12-18)[2025-01-11].
|
[8] |
|
[9] |
|
[10] |
|
[11] |
|
[57] |
|
[58] |
王影新,刘飞,武佩佩,等. 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防治的居家运动专家共识[J]. 中华护理杂志,2025,60(5):558-560.
|
[59]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孟庆华. 《肝癌转化治疗中肝功能全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J]. 肝癌电子杂志,2024,11(2):104-108.
|
[20] |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妇科肿瘤学组.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全专结合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2025,28(8):911-922.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204.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林丽珠,陆丽明,关洁珊,等. 基于德尔菲法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的共识[J]. 中医肿瘤学杂志,2024,6(5):1-9. DOI:10.19811/j.cnki.ISSN2096-6628.2024.09.001.
|
[30] |
|
[31] |
赖玉田,王娇,李晓鸥,等. 肺癌围手术期肺康复训练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肺癌杂志,2024,27(7):495-503.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李乐平,梁寒,王振宁,等. 胃癌手术预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10):1081-1089.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10.01.
|
[43] |
《消化道肿瘤患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工作组,刘慧钰,李然. 消化道肿瘤患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24,38(2):1-7.
|
[44] |
|
[45] |
|
[46] |
|
[47] |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成药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5):534-541.
|
[48] |
|
[49] |
彭文茜,谢雁鸣,杨宇飞,等. 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国中药杂志,2024,49(19):5382-5387.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1] | 郑博月, 付积艺, 吴佳霏, 王珺, 李慧. 卡非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06-3814. |
[2] | 徐百川, 王艳, 张彭, 李艺婷, 刘飞来, 谢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肺癌筛查工具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47-3852. |
[3] | 李淏, 李沛瑾, 刘婷婷, 崔译元, 李思聪, 刘丽星, 冯利, 癌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工作组. 癌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29-3740. |
[4] |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工作委员会. 社区老年人睡眠健康与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9): 3608-3618. |
[5] | 朱晨, 余嘉文, 江昊, 甘盼盼, 夏天, 徐海涛, 杜瀛瀛. 消化系统肿瘤血脂特征对正常相位角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7): 3385-3390. |
[6] | 崔译元, 闫逸婧, 王颖, 孟祥聚, 张庆林, 刘丽星, 李思聪, 冯利, 癌因性疲乏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工作组. 癌因性疲乏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7): 3345-3358. |
[7] | 刘银银, 隋鸿平, 李婷婷, 姜桐桐, 史铁英, 夏云龙. 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72-3078. |
[8] |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 江西省结核病重点实验室. 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61-2967. |
[9] | 阮万百, 李俊峰, 尹艳梅, 彭磊, 朱克祥. 胰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50-2960. |
[10] | 徐乙莎, 李春梅, 王城城, 郭维, 甘雨浓, 张宇, 张文, 余葱葱. 慢性疲劳综合征不同年龄组人群肠道菌群特征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00-2907. |
[11]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浙江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全科未分化疾病专家协作组. 消瘦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577-2594. |
[12] | 陈秀芳, 李思清, 胡丹, 高淑红, 陈家应, 张朝阳. 我国村医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具备情况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9): 2384-2389. |
[13] | 罗云昭, 蒋宏传, 徐峰.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辅助穿刺病理图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9): 2407-2413. |
[14] | 蒋小曼, 徐欣怡, 丁玲玉, 郭银宁, 缪雪怡, 陈丽, 许勤. 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衰弱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7): 2134-2141. |
[15] | 曹沁涵, 卓肖, 夏雨菡, 车杨曦, 陈敏. 2024年V1/V2版《NCCN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要点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7): 2070-207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