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2年 第25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22-03-20
    特稿
    Eva Hummers-Pradier, Martin Beyer, Patrick Chevallier, Sophia Eilat-Tsanani, Christos Lionis, Lieve Peremans, Davorina Petek, Imre Rurik, Jean Karl Soler, Henri E.J.H. Stoffers, Pinar Topsever, Mehmet Ungan, Paul van Royen
    2022, 25(09):  1027-103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0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03KB) ( )  

    本文对《欧洲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和基本医疗保健科研纲要》的中文译稿进行了重点摘登。该文件由欧洲全科医学科研网络制订,包括7部分内容:序言、导言、方法、结果、独立章节,讨论和启示。作为在欧洲发展全科医学科研的核心指南,该文件对欧洲的全科医学学科和科研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的全科医学体系和以此为基础而构建的学科理论共识与我国全科医学当前的实际情况可能更为接近。因篇幅所限,本文刊登了其中最重要,对中国研究者也最实用的5部分内容,包括:(1)导言——全科医学的核心能力/特征以及全科医学科研的意义;(2)结果——全科医学的6个核心领域(基本保健管理、"以人为本"的照护、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综合的方法、以社区为导向、整体的方法)的科研范畴,研究需求和适用方法;(3)独立章节——如何发展基本的科研能力和避免常见的科研失误;(4)讨论——未来的全科医学科研重点;(5)启示——科学协会、研究机构、患者参与、科研工作、期刊、科研政策在发展学科方面应注重的问题。因欧洲的全科医学体制和我国较为相似,且存在一定的科研发展代差,该文件在当前阶段也可为我国全科医学研究者所用,基于全科医学学科的视角,从概念、分类学、范围和科研方法等方面,为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提供参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最佳证据
    马华萍, 韩振蕴, 常泽, 王育纯, 胡玉立, 张丁丁
    2022, 25(09):  1039-104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2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14KB) ( )  
    背景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与脑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世界上第二大认知障碍类型,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VCI的可干预性和可逆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制定高质量的临床指南是提高VCI诊疗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的

    评价国内外有关VCI指南的质量,以期为VCI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8—11月,检索国内外与VCI指南相关的文献数据库和网站,并采用临床研究和评估系统(AGREEⅡ)对指南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18部指南,其中国内指南12部、国外指南6部;循证指南9部、非循证指南9部。组内相关系数为0.935,提示评价者间一致性较好。纳入指南总体质量较低,6个领域中仅"清晰性"领域平均得分>60%(64.04%),"范围和目的"(52.31%)、"独立性"(42.01%)领域平均得分为30%~60%;而"参与人员"(27.24%)、"严谨性"(20.05%)、"应用性"(13.83%)领域平均得分均<30%。经评价,6个指南为B级推荐,12部指南为C级推荐。

    结论

    纳入指南总体质量较低,尤其"参与人员""严谨性""应用性"领域质量低于平均水平。指南编制者应严格遵守循证原则来完善指南细节描述,从而提升VCI指南质量。

    该文的微信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崔蕾, 刘玲珑, 王剑剑, 俞惠萍, 孙青美, 苗毅, 方小萍
    2022, 25(09):  1047-105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9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96KB) ( )  
    背景

    血糖紊乱是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常见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开展的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实践多以经验为指导,缺乏循证依据。

    目的

    总结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

    方法

    系统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国际指南协作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指南数据库(NGC)、美国糖尿病协会、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新西兰指南研究组、加拿大糖尿病协会、澳大利亚糖尿病协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IGN)、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HAL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医脉通、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筛选关于胰腺切除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指南的质量评价采用国际AGREE协作组织2009年更新的AGREE Ⅱ量表。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2017版。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采用Jadad评分量表。

    结果

    通过初步检索筛选出文献6 637篇,最终纳入文献13篇,其中7篇为临床实践指南,4篇为专家共识,2篇为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显示,7篇临床实践指南中3篇总体质量评价为A级,剩下4篇为B级;4篇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在"观点与其他文献不一致的地方是否有合理解释?"条目的评价结果为"不清楚",其余条目的评价结果均为"是"。2篇随机对照试验均为高质量文献。共汇总了62条最佳证据,主要涉及围术期组织管理、入院评估及处理、血糖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术前血糖管理策略、术中血糖管理策略、术后血糖管理策略、危急状况处理以及出院指导9个方面。

    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总结的9个方面最佳证据(包括围术期组织管理、入院评估及处理、血糖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术前血糖管理策略、术中血糖管理策略、术后血糖管理策略、危急状况处理以及出院指导)为胰腺切除患者制定个体化、全程化的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苏鹏, 刘宇琨, 梁小华, 刘鑫, 于耀惠, 黄鹏飞, 白玉茹, 何晓燕, 沈志红, 马冬
    2022, 25(09):  1054-10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2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00KB) ( )  
    背景

    临床上当二甲双胍(Met)联合阿卡波糖(Aca)无法达到理想降糖效果时,通常会选择再添加第3种药物,如胰岛素(Ins)、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等,但是目前三联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相关并发症影响的报道较少。

    目的

    探讨DPP-4i联合Met和Aca(即Met+Aca+DPP-4i)与Ins联合Met和Aca(即Met+Aca+Ins)治疗T2DM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旨在为临床治疗T2DM的药物选择提供帮助。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11-01至2020-08-01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被确诊为T2DM且使用Met+Aca+DPP-4i或Met+Aca+Ins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随访,自2017-11-20开始随访,随访截至2020-08-04。随访终点为发生预设的结局事件,若未发生结局事件,即到随访结束。预设的3个结局事件为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严重低血糖事件中任意一项即为综合结局事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的比例进行资料匹配,卡钳值设为0.02),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药物治疗后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分层分析各协变量对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最终纳入T2DM患者1 570例,其中接受Met+Aca+Ins治疗者1 089例(Met+Aca+Ins组),接受Met+Aca+DPP-4i治疗者481例(Met+Aca+DPP-4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均434例。与Met+Aca+Ins组比较,Met+Aca+DPP-4i组患者综合结局事件(6.53/100人年)、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5.03/100人年)、全因死亡(0.73/100人年)、严重低血糖事件(0.73/100人年)发病密度相对降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et+Aca+DPP-4i组患者发生综合结局事件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67%〔HR=0.34,95%CI(0.23,0.50),P<0.001〕,发生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52%〔HR=0.48,95%CI(0.30,0.77),P=0.002〕,发生全因死亡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81%〔HR=0.19,95%CI(0.07,0.56),P=0.003〕,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80%〔HR=0.20,95%CI(0.07,0.59),P=0.003〕。以综合结局事件为结局事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Met+Aca+DPP-4i组患者生存率高于Met+Aca+Ins组(χ2=32.849,P<0.001)。协变量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睡眠充足(>7 h/d)、不吸烟、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中,Met+Aca+DPP-4i治疗比Met+Aca+Ins治疗能明显降低T2DM患者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P值分别为0.008、0.031、0.042)。

    结论

    在接受Met和Aca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中,与联合Ins治疗相比,联合DPP-4i治疗的患者综合结局事件、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和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低,并且对睡眠充足、不吸烟以及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效果更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虹玉, 雷甜甜, 刘家欢, 赵颖, 杨锦林, 马洪升
    2022, 25(09):  1062-106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2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77KB) ( )  
    背景

    目前幽门螺杆菌(H.pylori)耐药率逐年上升,其根除率逐年下降,亟需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的

    探索改良铋剂三联疗法根除H.pylori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和治疗的H.pylori感染患者3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铋剂三联方案组(EBA组)和标准铋剂四联方案组(EBAT组),每组180例。EB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次、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30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疗程14 d。EBAT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规格:20 mg/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 mg/次、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30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 g/次、2次/d,四环素750 mg/次、2次/d,疗程14 d。治疗结束4~8周后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阴性者判断为H.pylori根除成功。比较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259例(EBA组138例,EBAT组121例),复治患者101例(EBA组42例,EBAT组59例)。EBA组治疗完成率为83.3%(150/180,其中初治患者完成112例,复治患者完成38例);EBAT组治疗完成率为86.7%(156/180,其中初治患者完成104例,复治患者完成52例)。两组患者治疗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P=0.376)。对于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按照意向性分析,EBA组H.pylori根除率为69.6%(96/138),EBAT组H.pylori根除率为80.2%(97/121),两组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13,P=0.116);按照符合方案集分析,EBA组H.pylori根除率为85.7%(96/112),EBAT组H.pylori根除率为93.3%(97/104),两组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5,P=0.072)。对于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按照意向性分析,EBA组H.pylori根除率为54.8%(23/42),EBAT组H.pylori根除率为72.9%(43/59),两组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78,P=0.058);按照符合方案集分析(符合方案集分析),EBA组H.pylori根除率为60.5%(23/38),EBAT组H.pylori根除率为82.7%(43/52),两组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6,P=0.019)。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中,EBA组治疗前有症状者94例,EBAT组87例,EBA组症状改善率为88.3%(83/94),EBAT组为92.0%(80/87),两组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7,P=0.639)。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中,EBA组治疗前有症状者35例,EBAT组44例,EBA组症状改善率为88.6%(31/35),EBAT组为75.0%(33/44),两组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3,P=0.308)。

    结论

    对于H.pylori感染初治患者,改良铋剂三联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及症状缓解率不劣于标准铋剂四联方案,可考虑作为新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对于H.pylori感染复治患者,改良铋剂三联方案症状缓解情况与标准铋剂四联方案相似,但H.pylori感染根除率明显更低,因此,改良铋剂三联方案不适用于复治患者的补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韩红娟, 秦瑶, 陈杜荣, 安建华, 余红梅
    2022, 25(09):  1070-10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52KB) ( )  
    背景

    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认知轨迹高度可变。每年有10%~15%的MCI患者进展为痴呆,近24%逆转为认知正常(NC)。有关MCI患者的双向转归,尤其是MCI逆转为NC的研究开展较少。

    目的

    构建MCI患者不同转归的多分类模型,寻找MCI患者双向转归(逆转、稳定、进展)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阿尔茨海默病症协调中心统一数据集(NACC UDS),筛选2005—2019年初次诊断为MCI并至少随访2次且数据无缺失的397例患者,采集其基本信息、身体检查指标、既往史及相关评估量表得分。基于Boruta算法进行特征选择,采用随机森林进行MCI不同转归的多分类辅助诊断;采用多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CI患者不同转归的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的397例MCI患者中,124例逆转为NC,逆转率为31.23%;177例稳定,稳定率为44.58%;96例进展为痴呆,进展率为24.18%。将397例MCI患者的不同转归进行分层三分类,总准确度(ACC)为67.58%。在多个二分类中,进展和逆转、逆转和稳定的分类性能较优,ACC均在90%以上;分层三分类中稳定→逆转→进展的总ACC为84.38%。多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MCI患者进展为痴呆而言,年龄≥80岁〔OR=0.260,95%CI(0.117,0.574)〕、自我报告认知障碍〔OR=0.295,95%CI(0.139,0.623)〕、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得分降低〔OR=0.220,95%CI(0.092,0.525)〕为保护因素,既往有卒中〔OR=2.896,95%CI(1.370,6.122)〕、既往有大便失禁〔OR=6.556,95%CI(1.787,24.047)〕、功能活动问卷(FAQ)得分升高〔OR=1.048,95%CI(1.003,1.095)〕为危险因素。对于MCI患者逆转为正常而言,年龄≥80岁〔OR=0.289,95%CI(0.091,0.914)〕、肥胖〔OR=0.236,95%CI(0.075,0.740)〕、自我报告认知障碍〔OR=0.289,95%CI(0.111,0.757)〕、CDR得分升高〔OR=0.015,95%CI(0.003,0.089)〕为危险因素,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升高〔OR=1.708,95%CI(1.428,2.043)〕和动物命名正确数升高〔OR=1.139,95%CI(1.046,1.240)〕为保护因素。

    结论

    MCI患者的转归受多个因素影响,高龄、肥胖、既往发生过卒中、既往发生过大便失禁、自我报告认知障碍和日常功能障碍是MCI双向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健, 殷延华, 戚建国, 王洲, 任永凤, 王珊珊, 张伟莉, 王效军, 唐坤
    2022, 25(09):  1077-10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2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81KB) ( )  
    背景

    2020年发布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简称C-TIRADS)提出了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但目前关于其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C-TIRADS与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发布的《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简称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和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超声科医师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名;A组、B组超声科医师分别依据C-TIRADS、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所有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估。以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C-TIRADS、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本组3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共发现367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253个、恶性结节114个。A组超声科医师将良性结节评估为5类2个、4c类23个、4b类30个、4a类80个、3类103个、2类15个,将恶性结节评估为5类24个、4c类59个、4b类22个、4a类6个、3类3个、2类0个;B组超声科医师将良性结节评估为高度可疑恶性13个、中度可疑恶性53个、低度可疑恶性47个、极低度可疑恶性118个、良性结节22个,将恶性结节评估为高度可疑恶性76个、中度可疑恶性24个、低度可疑恶性8个、极低度可疑恶性6个、良性结节0个。C-TIRADS、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95%CI(0.815,0.918)〕、0.780〔95%CI(0.750,0.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62,P<0.05)。依据C-TIRADS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4b类、4a类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分别为92.11%、97.37%,特异度分别为78.26%、46.64%,准确度分别为82.56%、62.40%,约登指数分别为0.70、0.44;依据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中度可疑恶性、低度可疑恶性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分别为87.72%、94.74%,特异度分别为67.98%、44.66%,准确度分别为74.11%、60.22%,约登指数分别为0.56、0.39。

    结论

    C-TIRADS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高于ATA指南中的方法,且最佳截断值为4b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杨光, 徐新, 张宇, 许娟, 蒋淑娟, 夏莉, 张洋, 王贻坤, 李忠胜, 章诗琪
    2022, 25(09):  1082-108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3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14KB) ( )  
    背景

    高血糖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肌肽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潜在清除剂,但其在组织中的有效性受血清肌肽酶-1(CN-1)活性的限制。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与血清CN-1的相关性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尚未明确。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血清CN-1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以评估皮肤AGEs和血清CN-1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皮肤AGEs与血清CN-1的相关性,皮肤AGEs、血清CN-1分别与一般资料、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其他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皮肤AGEs、血清CN-1变化的影响因素。

    结果

    134例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3例(9.7%)、糖尿病肾病(DN)38例(28.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56例(41.8%)、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79例(59.0%),皮肤AGEs(80.2±10.6),血清CN-1(6.9±3.4)μg/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DR与皮肤AGEs呈正相关(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N-1与皮肤AGEs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7.630)、年龄(B=0.408)、DR(B=7.183)是皮肤AGEs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舒张压(DBP)与血清CN-1呈正相关(P<0.05),皮肤AGEs与血清CN-1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皮肤AGEs、血清CN-1与大部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N、DPN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与血清CN-1不同,皮肤AGEs与DR存在相关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丹莉, 胡凤欣, 王佳, 陈玲, 刘莎, 蔡文智
    2022, 25(09):  1088-10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2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26KB) ( )  
    背景

    本研究团队前期分别开发了针对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风险预测模型,旨在早期识别孕产妇SUI的高危人群并提供有效干预,但尚未进行外部验证。

    目的

    外部验证前期开发的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探索该模型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于2020年7—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行电话随访,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选取产后6个月的产妇作为验证组进行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使用电子医疗记录收集研究对象年龄、身高、妊娠前体质量、流产史和分娩史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电话随访调查研究对象产后6个月SUI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评价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

    结果

    最终纳入298例研究对象为验证组,其中初产妇203例(68.1%),经产妇95例(31.9%)。初产妇队列中,非SUI者158例,SUI者45例。经产妇队列中,非SUI者72例,SUI者23例。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在初产妇外部验证人群中AUC为0.719〔95%CI(0.643,0.795)〕,在经产妇外部验证人群中AUC为0.833〔95%CI(0.738,0.92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在初产妇人群中校准欠佳(χ2=34.11,P<0.001),而在经产妇人群中拟合度良好(χ2=9.62,P=0.293)。

    结论

    初产妇产后SUI预测模型能有效区分患者是否发生产后SUI,但尚需进一步更新以提高模型的外部适用性;经产妇产后SUI预测模型具有可接受的外部效能,鼓励将其作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干预的评估工具进行推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雯欣, 范颂, 刘霞, 李新平, 雷智, 李爱玲
    2022, 25(09):  1093-109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1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79KB) ( )  
    背景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肥胖、超重以及血脂水平异常对糖尿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缺少纵向数据对其的验证。

    目的

    纵向研究2016—2019年泸州市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以及体质指数(BMI)和血脂情况对糖尿病的影响,为制定适合老年人的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泸州市2016—2019年连续4年参与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资料。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BMI和TC、TG、LDL-C、HDL-C对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

    结果

    泸州市老年人2016—2019年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5%(15 893/151 132)、11.5%(17 375/151 132)、11.9%(18 019/151 132)、13.5%(20 394/151 132)。经GEE分析,在控制所有相关因素后,肥胖〔OR=2.610,95%CI(2.523,2.700)〕、超重〔OR=1.749,95%CI(1.710,1.790)〕、TC升高〔OR=1.073,95%CI(1.040,1.106)〕、TG边缘升高〔OR=1.151,95%CI(1.126,1.177)〕、TG升高〔OR=2.091,95%CI(2.042,2.140)〕、LDL-C边缘升高〔OR=1.208,95%CI(1.178,1.240)〕、LDL-C升高〔OR=1.264,95%CI(1.219,1.310)〕、HDL-C降低〔OR=1.552,95%CI(1.506,1.599)〕是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1)。偏瘦〔OR=0.763,95%CI(0.730,0.798)〕、TC边缘升高〔OR=0.868,95%CI(0.850,0.886)〕是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的保护因素(P<0.01)。

    结论

    四川省泸州市64岁以上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大,应针对以上两项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亦晨, 陈华, 周弋, 曲晓滨, 孙良红, 陈涵一, 李小攀, 杨琛, 肖绍坦
    2022, 25(09):  1098-11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7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4KB) ( )  
    背景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早死概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一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危害的评价指标。

    目的

    了解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情况,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实现"健康中国2030"下降目标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5月,将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数据库中筛选死亡日期在2002-01-01至2020-12-31因4类主要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利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由526.82/10万上升至678.84/10万(APC=1.56%,Z=13.715,P<0.001),标化死亡率由404.05/10万下降至260.87/10万(APC=-2.09%,Z=-12.428,P<0.001),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3.09%下降至8.45%(APC=-2.31%,Z=-15.847,P<0.001)。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疾病早死概率分别由3.57%、8.36%、1.08%下降至2.38%、5.49%、0.24%(APC心脑血管疾病=-2.21%,Z=-9.739,P<0.001;APC恶性肿瘤=-2.24%,Z=-19.476,P<0.001;APC慢性呼吸系统疾病=-7.23%,Z=-13.326,P<0.001)。糖尿病早死概率保持稳定(Z=-0.395,P=0.698)。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大于女性。根据2015—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年均增长率,2030年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6.67%。

    结论

    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浦东新区已实现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2020年的下降目标,按照现有年均增长率,预计2030年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与"健康中国2030"目标尚有差距,应进一步强化针对慢性病的防控工作。男性人群应作为重点关注人群,男性人群糖尿病过早死亡尤其值得关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叶慧慧, 葛莉娜, 臧爽, 胡双
    2022, 25(09):  1105-11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7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38KB) ( )  
    背景

    夫妻支持应对与妇科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有关,但其作用路径尚不明确。

    目的

    探究亲密关系在妇科癌症患者夫妻支持应对与生活质量间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治疗的309例妇科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评价压力状态下的夫妻支持应对、中文版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评价夫妻亲密关系质量、中文版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领域4个维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共发放问卷320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回收率为96.56%。309例患者积极夫妻应对方式得分为(48.2±7.4)分,消极夫妻支持应对方式得分为(8.3±1.4)分,夫妻支持应对量表总得分为(97.9±11.4)分,中文版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得分为(90.9±19.7)分,生理健康得分为(41.9±14.1)分,心理健康得分为(49.8±11.9)分,社会关系得分为(50.6±13.4)分,环境领域得分为(47.8±9.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夫妻支持应对量表总得分、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得分与妇科癌症患者生理健康得分相关(P<0.05);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得分与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健康得分相关(P<0.05);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得分与妇科癌症患者社会关系得分相关(P<0.05);夫妻支持应对量表总得分、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得分与妇科癌症患者环境领域得分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夫妻支持应对量表总得分直接正向预测中文版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得分(β=0.931,P<0.001);中文版Lock-Wallace婚姻(恋爱)关系调适量表得分直接正向预测中文版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得分(β=0.781,P=0.012);夫妻支持应对量表总得分对中文版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得分无预测作用(β=0.112,P=0.688)。Bootstrap抽样检验法结果显示(重复抽样5 000次):亲密关系在夫妻支持应对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为0.727,占总效应的86.7%。

    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夫妻支持应对处于较低水平,夫妻亲密关系一般,生活质量较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夫妻支持应对可通过夫妻亲密关系对生活质量有间接预测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蕾, 李如强, 袁明霞
    2022, 25(09):  1113-11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2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68KB) ( )  
    背景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DCAN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DCAN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Ewing试验。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依据Ewing试验评估并筛查DCAN。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影响因素。

    结果

    5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29例并发DCAN(DCAN组),435例未并发DCAN(对照组),DCAN发生率为22.9%。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SCH者84例(14.9%),DCAN组患者中合并SCH者36例(28.0%),对照组患者中合并SCH者48例(11.0%),DCAN组患者合并SCH患病率高于对照组(χ2=22.346,P<0.001)。2型糖尿病并发DCAN患者Valsalva试验动作期间最大R-R间距与最小R-R间距比值(VAL R-R比值)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激素(TS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呈负相关,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H〔OR=1.717,95%CI(1.246,2.365)〕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与DCAN相关,且SCH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独立影响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燕, 王明英, 冯军艳, 张捷
    2022, 25(09):  1118-11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3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79KB) ( )  
    背景

    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可引起妊娠期宫内感染及产后子宫内膜炎,并增加早产或死胎风险,因此需要提高GBS检出率,同时识别其感染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妊娠期GBS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进行GBS筛查的孕晚期孕妇11 2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采样和检测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单拭子-培养法组(n=4 479)、双拭子-培养法组(n=1 239)和双拭子-PCR法组(n=5 530),比较三组GBS检出率。另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进行双拭子-PCR法筛查GBS阳性的孕妇305例,选取同期、同方法检测GBS阴性的孕妇2 650例,查询病历并记录相关资料,分析产时高危因素对GBS感染的影响。选取双拭子-PCR法筛查中GBS阳性同时在妊娠期进行了阴道微生态状态检测的孕妇2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双拭子-PCR法筛查GBS阴性同时在妊娠期进行了阴道微生态状态检测的孕妇中抽取孕妇367例,分析阴道微生态状态对GBS感染的影响。

    结果

    单拭子-培养法组GBS阳性率为5.94%(266/4 479),双拭子-培养法组GBS阳性率为8.07%(100/1 239),双拭子-PCR法组GBS阳性率为10.31%(570/5 530),其中双拭子-培养法组和双拭子-PCR法组GBS阳性率高于单拭子-培养法组,双拭子-PCR法组GBS阳性率高于双拭子-培养法组(P<0.0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清洁度Ⅲ~Ⅳ度是孕妇发生GBS感染的危险因素〔OR=3.005,95%CI(1.220,7.403),P=0.017〕。

    结论

    进行双拭子采样并采用PCR检测方法可以提高GBS阳性率检出率,妊娠期阴道炎是GBS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在诊疗过程中更多关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脑健康研究
    祁杰, 张磊, 邓丽君, 段晓迪, 董彬彬, 隋汝波
    2022, 25(09):  1123-11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7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38KB) ( )  
    背景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增加卒中患者致残率、病死率,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

    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PS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改变并分析其与抑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根据PSD发生情况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每组20例;选取同期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均行DTT检查,比较三组受试者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神经纤维数量;PSD组患者各ROI病灶侧FA、神经纤维数量与24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PSD组患者下额枕束、皮质脊髓束、额桥束、扣带束、钩束病灶侧FA低于非PSD组、正常对照组及病灶对侧,下额枕束、皮质脊髓束、额桥束病灶侧神经纤维数量少于非PSD组、正常对照组及病灶对侧(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D患者下额枕束、皮质脊髓束、额桥束、扣带束、钩束病灶侧FA与HAMD-24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9、-0.769、-0.728、-0.801、-0.839,P<0.05);PSD患者下额枕束、皮质脊髓束、额桥束病灶侧神经纤维数量与HAMD-24评分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58、-0.806、-0.694,P<0.01)。

    结论

    PSD患者病灶侧下额枕束、皮质脊髓束、额桥束、扣带束及钩束白质结构存在损伤且与抑郁程度相关,大脑部分白质纤维束改变可能在PSD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罗嘉欣, 张傲琪, 高瑞江, 李自如, 朱润秀, 姚远, 袁军
    2022, 25(09):  1130-11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2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15KB) ( )  
    背景

    有效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及尽早启动一级预防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至关重要,而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近年被发现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尚少。

    目的

    探究血清TMAO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2020年10—12月,基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脑卒中筛查人群中随机抽取5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标准最终纳入399例。依据"中风"危险评分卡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121)、中危组(即AIS发生风险中危人群,n=141)、高危组(即AIS发生风险高危人群,n=137)。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MAO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MAO与AIS发生风险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绘制TMAO预测AIS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结果

    高危组TMA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AO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目前吸烟、目前饮酒呈负相关关系(r=-0.182,rs值分别为-0.130、-0.262、-0.147、-0.178、-0.140,P<0.05),与缺乏运动、BMI呈正相关关系(rs=0.153,r=0.210,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MAO(B=3.084,SE=0.426,P<0.001)是AIS发生风险评估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当TMAO预测AIS发生风险的最佳截断值为3.28 μmol/L时,灵敏度为62.0%,特异度为91.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95%CI(0.737,0.837)〕。

    结论

    血清TMAO水平与AIS发生风险独立相关,可作为预测AIS发生风险的临床指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易婷, 金硕果, 尹海燕, 高萍, 朱天民
    2022, 25(09):  1136-114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08KB) ( )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促进脑脊液(CSF)-组织液(ISF)交换流动的系统,起到维持CSF-ISF平衡及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病理改变及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胶质淋巴系统对脑卒中后CSF循环及脑水肿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不同类型的脑卒中的病理改变也有影响。本文就胶质淋巴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病理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新进展
    曾霖, 张鹏翔, 黄倩, 王高祥, 李惠林
    2022, 25(09):  1141-114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3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9KB) ( )  

    短链脂肪酸(SCFAs)是一类含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主要由肠道内特定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SCFAs可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能量平衡、维持肠道屏障、减轻炎性反应,并通过上述多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总结了SCFAs调控代谢的机制及其防治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高炼, 黄晓明, 吴清明
    2022, 25(09):  1148-11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3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2KB) (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和排便异常,临床上将IBS分为4种类型,环境因素和宿主差异是导致IBS的原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IBS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在临床上均较棘手,需要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专业指导、饮食干预和心理疏导等。IBS不同于功能性腹泻和功能性便秘的最主要诊断要点为腹痛,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疗法和/或药物疗法,总体来说,IBS的药物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新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也参与了IBS的发生发展,通过使用益生菌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能成为治疗IBS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IBS发生发展的最新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预防策略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