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4, Vol. 27 ›› Issue (15): 1789-1796.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76
所属专题: 指南/共识最新文章合辑; 心理健康最新文章合辑;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解读系列
        
                    
            曾欣1, 雷玉1, 彭涛1, 李佳穗1, 沈静1, 廖晓阳2, 邹川1,2,*( )
)
                  
        
        
        
        
    
收稿日期:2023-12-11
									
				
											修回日期:2024-01-11
									
				
									
				
											出版日期:2024-05-20
									
				
											发布日期:2024-02-28
									
			通讯作者:
					邹川
							基金资助:
        
                   
            ZENG  Xin1, LEI  Yu1, PENG  Tao1, LI  Jiasui1, SHEN  Jing1, LIAO  Xiaoyang2, ZOU  Chuan1,2,*( )
)
			  
			
			
			
                
        
    
Received:2023-12-11
									
				
											Revised:2024-01-11
									
				
									
				
											Published:2024-05-20
									
				
											Online:2024-02-28
									
			Contact:
					ZOU  Chuan   
							摘要: 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在JAMA上发表了《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以下简称USPSTF推荐),并发布了最新证据报告和系统评价结果,认为应对成年人进行抑郁症筛查,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但目前自杀筛查的风险与获益证据不充分,无法确定筛查的利弊。本文结合USPSTF推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工具及利弊、治疗和干预、推荐对全科指导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 人群 | 推荐 | 等级 | 
|---|---|---|
| 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65岁) | USPSTF推荐对成年人进行抑郁症筛查,包括孕妇、产妇以及老年人 | B | 
| 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65岁) | USPSTF认为当前证据不足以评估成年人自杀风险筛查的利弊,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 | I | 
表1 USPSTF推荐声明总结
Table 1 Summary of USPSTF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s
| 人群 | 推荐 | 等级 | 
|---|---|---|
| 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65岁) | USPSTF推荐对成年人进行抑郁症筛查,包括孕妇、产妇以及老年人 | B | 
| 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65岁) | USPSTF认为当前证据不足以评估成年人自杀风险筛查的利弊,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 | I | 
| 基本原理 | 人群 | ||
|---|---|---|---|
| 成年人 | 孕妇、产妇 | 老年人 | |
| 检测 |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抑郁症筛查工具可以准确识别抑郁症 |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抑郁症筛查工具可以准确识别抑郁症 | 充分证据表明,抑郁症筛查工具可以准确识别抑郁症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获益 | ·充分证据表明,在初级保健或类似环境中开展抑郁症筛查项目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对抑郁症的治疗(如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 ·充分证据表明,在初级保健或类似环境中开展抑郁症筛查项目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充分证据表明,心理治疗抑郁症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孕产妇药物治疗的证据不充分 | ·充分证据表明,在初级保健或类似环境中开展抑郁症筛查项目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干预抑郁症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充分证据表明,药物治疗抑郁症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危害 | ·关于抑郁症筛查危害的直接证据不足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危害程度很小,基于使用筛查工具的危害性小,心理治疗副作用的证据有限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的非侵入性(当直接证据有限、缺乏或仅限于特定人群或临床情况时,USPSTF可能会对获益或危害的程度设定概念性的上限或下限) ·充分证据表明,药物治疗的危害可能不会超过中等程度 | ·关于抑郁症筛查危害的直接证据不足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危害程度很小,基于使用筛查工具的危害性小,心理治疗副作用的证据有限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的非侵入性(当直接证据有限、缺乏或仅限于特定人群或临床情况时,USPSTF可能会对获益或危害的程度设定概念性的上限或下限) ·有关孕产妇接受药物治疗的危害证据不足 | ·关于抑郁症筛查危害的直接证据不足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危害程度很小,基于使用筛查工具的危害性小,心理治疗副作用的证据有限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的非侵入性(当直接证据有限、缺乏或仅限于特定人群或临床情况时,USPSTF可能会对获益或危害的程度设定概念性的上限或下限) ·充分证据表明,药物治疗的危害可能不会超过中等程度 | 
| USPSTF评估 | 抑郁症筛查具有中等净收益,把握度中等 | 抑郁症筛查具有中等净收益,把握度中等 | 抑郁症筛查具有中等净收益,把握度中等 | 
表2 USPSTF基本原理总结:抑郁症筛查
Table 2 USPSTF fundamentals summary: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 基本原理 | 人群 | ||
|---|---|---|---|
| 成年人 | 孕妇、产妇 | 老年人 | |
| 检测 |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抑郁症筛查工具可以准确识别抑郁症 |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抑郁症筛查工具可以准确识别抑郁症 | 充分证据表明,抑郁症筛查工具可以准确识别抑郁症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获益 | ·充分证据表明,在初级保健或类似环境中开展抑郁症筛查项目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对抑郁症的治疗(如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 ·充分证据表明,在初级保健或类似环境中开展抑郁症筛查项目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充分证据表明,心理治疗抑郁症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孕产妇药物治疗的证据不充分 | ·充分证据表明,在初级保健或类似环境中开展抑郁症筛查项目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干预抑郁症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充分证据表明,药物治疗抑郁症可以带来中等程度的健康结局改善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危害 | ·关于抑郁症筛查危害的直接证据不足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危害程度很小,基于使用筛查工具的危害性小,心理治疗副作用的证据有限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的非侵入性(当直接证据有限、缺乏或仅限于特定人群或临床情况时,USPSTF可能会对获益或危害的程度设定概念性的上限或下限) ·充分证据表明,药物治疗的危害可能不会超过中等程度 | ·关于抑郁症筛查危害的直接证据不足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危害程度很小,基于使用筛查工具的危害性小,心理治疗副作用的证据有限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的非侵入性(当直接证据有限、缺乏或仅限于特定人群或临床情况时,USPSTF可能会对获益或危害的程度设定概念性的上限或下限) ·有关孕产妇接受药物治疗的危害证据不足 | ·关于抑郁症筛查危害的直接证据不足 ·充分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的危害程度很小,基于使用筛查工具的危害性小,心理治疗副作用的证据有限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的非侵入性(当直接证据有限、缺乏或仅限于特定人群或临床情况时,USPSTF可能会对获益或危害的程度设定概念性的上限或下限) ·充分证据表明,药物治疗的危害可能不会超过中等程度 | 
| USPSTF评估 | 抑郁症筛查具有中等净收益,把握度中等 | 抑郁症筛查具有中等净收益,把握度中等 | 抑郁症筛查具有中等净收益,把握度中等 | 
| 基本原理 | 成年人(孕妇、产妇及老年人) | 
|---|---|
| 检测 | 成年人(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自杀风险筛查工具准确性的证据不充分。有关自杀风险筛查工具信效度的证据极少。没有任何筛查工具在超过单个研究中进行评价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获益 | ·关于自杀风险筛查对接受筛查者与未接受筛查者的健康结局获益,证据不充分;仅有一项研究提供了证据 ·关于自杀风险干预(即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对改善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健康结局有效性的证据不足。研究报告中健康结局事件(自杀死亡)很少,因此无法确定其益处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危害 | ·没有充足的证据评估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自杀风险筛查的潜在危害 ·没有充足的证据评估心理和药物疗法对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自杀风险干预的潜在危害 | 
| USPSTF评估 | 在初级保健中对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进行自杀风险筛查的获益和危害的证据不足,无法评估利弊 | 
表3 USPSTF基本原理总结:自杀风险筛查
Table 3 USPSTF fundamentals summary:suicide risk screening
| 基本原理 | 成年人(孕妇、产妇及老年人) | 
|---|---|
| 检测 | 成年人(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自杀风险筛查工具准确性的证据不充分。有关自杀风险筛查工具信效度的证据极少。没有任何筛查工具在超过单个研究中进行评价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获益 | ·关于自杀风险筛查对接受筛查者与未接受筛查者的健康结局获益,证据不充分;仅有一项研究提供了证据 ·关于自杀风险干预(即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对改善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健康结局有效性的证据不足。研究报告中健康结局事件(自杀死亡)很少,因此无法确定其益处 | 
|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危害 | ·没有充足的证据评估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自杀风险筛查的潜在危害 ·没有充足的证据评估心理和药物疗法对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自杀风险干预的潜在危害 | 
| USPSTF评估 | 在初级保健中对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进行自杀风险筛查的获益和危害的证据不足,无法评估利弊 | 
| 量表 | 性质 | 优点 | 严重程度(分) | 灵敏度 | 特异度 | 适用人群 | 
|---|---|---|---|---|---|---|
| PHQ-2 | 自评 | 简单迅速、易于使用 | 无:≤2,有:3~6 | 0.91 | 0.67 | 所有人群 | 
| PHQ-9 | 自评 | 简单易操作 | 无:≤4,轻度:5~9,中度:10~19,重度:≥20 | 0.85 | 0.85 | 所有人群 | 
| CES-D | 自评 | 操作简便、应用广泛 | 无:≤9,轻度:10~19,中度:20~29,重度:≥30 | 0.81~0.90 | 0.83~0.88 | 普通人群流调 | 
| GDS-15 | 自评 | 简单快速、高度适应性 | 无:≤4,轻度:5~8,中度:9~11,重度:≥11 | 0.94 | 0.81 | 老年人 | 
| EPDS | 自评 | 简洁易懂、操作方便 | 无:≤9,轻度:10~12,中度:13~15,重度:≥16 | 0.79~0.90 | 0.79~0.88 | 孕妇、产妇 | 
表4 常用抑郁症筛查量表的特点
Table 4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ly used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s
| 量表 | 性质 | 优点 | 严重程度(分) | 灵敏度 | 特异度 | 适用人群 | 
|---|---|---|---|---|---|---|
| PHQ-2 | 自评 | 简单迅速、易于使用 | 无:≤2,有:3~6 | 0.91 | 0.67 | 所有人群 | 
| PHQ-9 | 自评 | 简单易操作 | 无:≤4,轻度:5~9,中度:10~19,重度:≥20 | 0.85 | 0.85 | 所有人群 | 
| CES-D | 自评 | 操作简便、应用广泛 | 无:≤9,轻度:10~19,中度:20~29,重度:≥30 | 0.81~0.90 | 0.83~0.88 | 普通人群流调 | 
| GDS-15 | 自评 | 简单快速、高度适应性 | 无:≤4,轻度:5~8,中度:9~11,重度:≥11 | 0.94 | 0.81 | 老年人 | 
| EPDS | 自评 | 简洁易懂、操作方便 | 无:≤9,轻度:10~12,中度:13~15,重度:≥16 | 0.79~0.90 | 0.79~0.88 | 孕妇、产妇 | 
| [1] |  | 
| [2] |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12):8. DOI:10.3760/cma.j.cn114798-20211020-00779. | 
| [3] |  | 
| [4] | 阎丹峰,李凌江.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临床启示[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51(5):343-346. DOI: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5.012.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 | 
| [13] |  | 
| [14] | Key Substance Use and Mental Health Indic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Results from the 2018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R/OL]. [2023-05-09].  | 
| [15] |  | 
| [16]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revalence of Selected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dicators for All PRAMS Sites,Pregnancy Risk Assessment Monitoring System (PRAMS),2016-2019[EB/OL].[2023-05-09].  | 
| [17] |  | 
| [18] |  | 
| [19] | Comorbid depression in medical diseases[J]. Nat Rev Dis Primers,2020,6:70. DOI:10.1038/s41572-020-0211-z. | 
| [20] | World Health 0rganization.Preventing suicide:a global imperative[R]. Geneva:WHO,2014. | 
| [21] |  | 
| [22] | Web-based Injury Statistics Query And Reporting System (WISQARS) injury mortality reports,2017.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EB/OL].[2023-05-17].  | 
| [23] |  | 
| [24] |  | 
| [25] |  | 
| [26] | 傅小兰,张侃,陈雪峰,等.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 
| [27] | 王越,陈晴,刘鲁蓉. 中国老年人抑郁症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4):4329-4335.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69. | 
| [28] | 付明桂,刘家洪,张金霞,等. 高龄经产妇产前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3):2428-2431. 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3.13.025. | 
| [29] | 杨功焕,黄正京.中国人群的意外伤害水平和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42-145. | 
| [30] | 杨功焕,周灵妮,黄正京,等. 中国人群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点[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4):280-284. DOI:10.3760/j.issn:0254-6450.2004.04.002. | 
| [31] | 费立鹏.国内外自杀预防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9):1355-1362. | 
| [32] |  | 
| [33] |  | 
| [34] | Depressio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ayo Clinic[EB/OL].[2023-05-17].  | 
| [35] |  | 
| [36] |  | 
| [37] | Depression.Medline Plus[EB/OL].[2023-05-17].  | 
| [38] |  | 
| [39] |  | 
| [40] |  | 
| [41] |  | 
| [42] |  | 
| [43] |  | 
| [44] |  | 
| [45] |  | 
| [46] |  | 
| [47] |  | 
| [48] |  | 
| [49] | 廖娟娟,郑亚楠,黄亮明,等. PHQ-2-C、CES-D和BDI-Ⅱ-C在筛查青少年抑郁症障碍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23-25,36. DOI:10.13479/j.cnki.jip.2017.01.003. | 
| [50] |  | 
| [51] | |
| [52] | 陈玲玲,曾慧. 简版老年抑郁症量表(GDS-15)在老年抑郁症评估中的应用现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2):13-16. | 
| [53] |  | 
| [54] |  | 
| [55] |  | 
| [56] | 季建林. 中国抑郁症障碍防治指南修订与抑郁症障碍的规范治疗[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4):292-293.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5.04.002. | 
| [57] |  | 
| [58] |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 抑郁症治疗与管理的专家推荐意见(2022年)[J]. 中华行为科学与脑科学杂志,2023,32(3):193-202. DOI:10.3760/cma.j.cn371468-20220921-00563. | 
| [59] |  | 
| [60] |  | 
| [61] |  | 
| [62] |  | 
| [63] |  | 
| [64] |  | 
| [65] |  | 
| [1] | 白佳欣, 程玉, 周伊恒, 刘力滴, 杨荣, 姚易, 袁波, 张永刚, 雷弋, 曾锐, 贾禹, 廖晓阳. 《早发性高血压的评估与治疗:英国和爱尔兰高血压协会立场声明》对中国早发性高血压临床管理的建议[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41-3746. | 
| [2] | 徐百川, 王艳, 张彭, 李艺婷, 刘飞来, 谢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肺癌筛查工具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47-3852. | 
| [3] | 李玲, 李雅萍, 钱时兴, 聂婧, 陆春华, 李霞. 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73-3778. | 
| [4] | 石佳瑞, 王梓力, 张薛晴, 宋玉磊, 徐桂华, 柏亚妹. 南京市社区认知症服务中心认知初步筛查服务开展现况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84-2790. | 
| [5] | 杨涵单, 乔雯, 何姝, 陈易, 童云梅. 接纳承诺疗法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青少年抑郁情绪、自杀意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813-2818. | 
| [6] | 李春贤, 刘安诺. 成年人肥胖和脂质相关指标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595-2603. | 
| [7] | 李欣悦, 吴民民, 朱路文. 脂质代谢异常与抑郁症发展的关联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562-2569. | 
| [8] | 刘宇婷, 仇丽霞, 李育玲. 衰弱对中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7): 2119-2126. | 
| [9] | 李佳, 谭文彬.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困境与对策探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7): 2075-2081. | 
| [10] | 章琪, 和申, 李华. 2022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5): 1823-1830. | 
| [11] | 曾泳添, 陈日玲, 农雪艳, 刘洲, 梁力中, 朱子健. 数字疗法在自闭症筛查到干预的临床研究进展与挑战[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4): 1702-1708. | 
| [12] | 吴大东, 刘慧敏, 张嘉怡, 刘思源, 赵光临, 靳淑雁, 姜蕾. 围产期抑郁筛查与干预移动平台的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4): 1773-1780. | 
| [13] | 赵丽丽, 刘乐伟, 耿峰, 莫大明, 刘寰忠.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与童年创伤的关系研究: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低维生素D水平的双中介作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3): 1614-1621. | 
| [14] | 汪姜涛, 杜瑀, 朱玲, 赵否曦, 胡远东, 刘涛. 成年人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2): 1433-1438. | 
| [15] | 迟洵, 刘思思, 陈巧, 胡玥, 王伟仙. 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筛查适用性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1): 1395-1402.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