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2年 第25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2-05-20
    热点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陈敏, 谢欣, 石云舟, 郑晖, 吴巧凤, 周海燕, 李志刚, 余曙光
    2022, 25(15):  1795-1800,F0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71KB) (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患病率高且反复发作。IBS-D患者常共患焦虑症、抑郁症,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医疗负担。IBS-D临床治疗措施选择较多,中医药治疗方法丰富。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法之间何者更优,成为临床医生、患者和医疗决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比较效果研究在中医药治疗IBS-D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概况,结合近5年比较效果研究的方法学创新点,探讨中医药治疗IBS-D的比较效果研究开展现状,进而思考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如何进行比较效果研究的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吴澎泞, 熊帅, 蒋晓涵, 张怡, 梁超, 陈敏
    2022, 25(15):  1800-180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3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86KB) (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非胃肠道结构损害和生化异常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西医采用多种药物、心理疗法、调节饮食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中医药治疗IBS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便秘型与腹泻型,众多研究中针对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的中医药研究居多,且多获良效,故本文总结中医药基于5-HT治疗IBS的主要机制及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石云舟, 郑晖, 陈敏, 李志刚, 余曙光
    2022, 25(15):  1807-18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1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38KB) ( )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由于多数患者的症状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仍不能得到较好改善,许多患者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转向选择补充与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然而,由于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大部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补充与替代疗法并未被相关共识和指南所推荐。本文从补充与替代疗法的分类入手,从天然产品、身心治疗、传统医药3个方面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补充与替代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叶坤, 雷敏, 谢欣, 郑晖, 陈敏, 余曙光
    2022, 25(15):  1814-18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1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5635KB) ( )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运用普遍且疗效肯定,但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亦不多见。

    目的

    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建中汤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Drug Bank、PharmGKB数据库获取IBS-D靶点,对疾病靶点和药物靶点取交集,获取黄芪建中汤治疗IBS-D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Metascape数据库分别绘制"药材-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和结果的可视化。

    结果

    最终得到黄芪建中汤活性成分123个,潜在靶点247个,IBS-D相关靶点3 486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180个。GO功能富集分析中生物过程得到2 376个条目,分子功能得到194个条目,细胞成分得到115个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黄芪建中汤治疗IBS-D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刺芒柄花素、豆甾醇、毛蕊异黄酮、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与核心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6、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IL-1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连环蛋白β1(CTNNB1)有较好的结合性。

    结论

    黄芪建中汤可能通过增强肠屏障功能、降低内脏敏感性、减轻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起到治疗IBS-D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最佳证据
    郭文超, 秦寒枝, 滕娇, 金魁, 孙建, 王忠丽, 蒋燕
    2022, 25(15):  1825-18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5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24KB) ( )  
    背景

    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但国内外相关文献缺乏针对此类患者的系统的营养管理方案,少见肠内营养支持最佳证据总结。

    目的

    检索并总结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为临床中该类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RNAO)、医脉通、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ASPEN)、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与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2011年4月至2021年4月。采用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和JBI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对证据进行描述及汇总。

    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5篇,证据总结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5篇。纳入文献总体质量高,并从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启动肠内营养时机、能量及蛋白质需求量、肠内营养成分、喂养途径、输注方式及并发症管理8个方面最终形成了25条最佳证据。

    结论

    在给予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时,医护人员需要依据最佳证据实施,同时也应结合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及具体治疗目标来制定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高营养支持效果,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程娇娇, 刘贝贝, 苏蕴, 张杨洋, 王述寒, 张涵, 欧阳宗尚, 田庆丰
    2022, 25(15):  1833-1837,184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4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27KB) ( )  
    背景

    失能不仅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老年空巢化趋势的加深,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健康引起广泛关注。

    目的

    调查河南省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综合失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5 57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对老年人综合能力进行评定。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综合失能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5 570名老年人中,空巢老人3 731名,非空巢老人1 839名。3 731名空巢老人中,1 939名(51.97%)综合能力完好,1 792名(48.03%)综合能力失能(其中轻度失能者1 471名,中度失能者217名,重度失能者104名);1 839名非空巢老人中,821人(44.64%)综合能力完好,1 018人(55.36%)综合能力失能(其中轻度失能者820名,中度失能者123名,重度失能者75名);空巢老人综合失能发生率低于非空巢老人(χ2=26.448,P<0.001)。空巢与非空巢老人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月经济收入、子女补贴、残疾、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空巢老人:70~79岁,OR=1.590,95%CI(1.373,1.842);≥80岁,OR=2.429,95%CI(1.934,3.050)。非空巢老人:70~79岁,OR=1.357,95%CI(1.084,1.699);≥80岁,OR=3.784,95%CI(2.820,5.076)〕、残疾〔空巢老人:有,OR=3.803,95%CI(2.924,4.947);非空巢老人:有,OR=3.523,95%CI(2.413,5.145)〕、意外事件〔空巢老人:有,OR=2.747,95%CI(2.101,3.591);非空巢老人:有,OR=2.789,95%CI(1.962,3.965)〕、慢性病种数〔空巢老人:4~7种,OR=6.549,95%CI(3.736,11.482);非空巢老人:4~7种,OR=2.997,95%CI(1.460,6.151)〕是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的共同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小学:OR=0.748,95%CI(0.629,0.890);初中:OR=0.776,95%CI(0.634,0.949)〕、子女补贴〔有:OR=1.318,95%CI(1.146,1.516)〕是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情况〔未婚/离婚/丧偶:OR=1.291,95%CI(1.047,1.592)〕、月经济收入〔1 001~2 000元:OR=0.574,95%CI(0.443,0.743)〕是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河南省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综合失能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中年龄、残疾、意外事件、慢性病种数是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共同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子女补贴是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婚姻情况、月经济收入是非空巢老人发生综合失能特有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对老年人失能状况干预时,应针对其是否"空巢"采取不同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亦晨, 陈华, 曲晓滨, 孙良红, 陈涵一, 李小攀, 彭丽, 徐望红, 周弋
    2022, 25(15):  1838-184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1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77KB) ( )  
    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温对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正愈发受到关注。

    目的

    分析日均气温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5—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资料(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资料)、气象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及大气污染物资料〔包括大气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与二氧化氮(NO2)〕。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日均气温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的影响以及效应的累积性与滞后性。根据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开展分层分析,探究敏感人群。

    结果

    2005—2019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30 337人,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分别为11 221、15 308人,分别占脑卒中死亡总数的36.99%、50.46%。研究期间浦东新区居民每日脑卒中死亡5.54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分别为2.05、2.79人;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的日均值分别为17.25 ℃、73.75%、1 015.83 hPa,PM10、SO2、NO2浓度日均值分别为68.87、28.82、44.68 μg/m3。浦东新区以日均温度的中位数(P50=18.2 ℃)为参照,低温(P5=3.0 ℃)对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在滞后0~14 d(Lag 0~14 d)达到最大〔脑卒中:相对危险度(RR)=1.34,95%CI(1.15,1.56);出血性脑卒中:RR=1.61,95%CI(1.25,2.08)〕,低温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性与滞后性,缺血性脑卒中对低温的影响不敏感;高温(P95=30.1 ℃)对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在Lag 0~1 d达到最大〔脑卒中:RR=1.26,95%CI(1.12,1.41);缺血性脑卒中:RR=1.64,95%CI(1.39,1.93)〕,高温作用较为短促,出血性脑卒中对高温的影响不敏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对<7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7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在Lag 0~14 d达到最大;低温对小学及以下、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分别在Lag 0~21 d、Lag 0~14 d达到最大。高温对<75岁、中学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75岁、小学及以下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均在Lag 0~1 d达到最大。在Lag 0~3 d,高温对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高于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P<0.05)。

    结论

    低温与高温均导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风险上升,低温与高温分别增加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风险,而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脑卒中死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包鑫, 卢昌宏, 赵嫄, 关晓丽, 聂倩文, 梁文霞, 张晶, 张正义
    2022, 25(15):  1845-18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2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92KB) ( )  
    背景

    胰岛素抵抗(IR)与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是评估IR较好的指标,目前TyG指数与症状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同时老年人群中TyG指数与颈动脉AS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

    分析TyG指数与冠状动脉及颈动脉AS程度的相关性,评估其评价大动脉AS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疑诊为CAD的住院患者,通过电子病例系统获取一般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TyG指数、Framingham风险评分、Gensini评分。

    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1 232例受试者,依据TyG指数平均值将受试者分为低值组(<9.05,n=616)和高值组(≥9.05,n=616)。TyG指数及TyG指数分组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CAD、阻塞性CAD、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而与颈动脉斑块、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评分(cPS)无相关关系(P>0.05);CAD及阻塞性CAD与颈动脉斑块、平均IMT、cPS、Framingham风险评分呈正相关(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是CAD〔OR=1.385,95%CI(1.123,1.707),P<0.01〕及阻塞性CAD〔OR=1.255,95%CI(1.034,1.523),P<0.05〕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TyG指数可能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冠状动脉AS病变程度相关,是CAD、阻塞性CAD的影响因素,而TyG指数与颈动脉AS无相关性,其与颈动脉AS的因果关系尚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焕欣, 孟翠巧, 聂倩, 于春红, 邢煜铃, 王忠丽, 刘承浩, 马慧娟
    2022, 25(15):  1850-185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2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70KB) ( )  
    背景

    我国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升高,血尿酸(SUA)水平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SUA受肾功能影响,采用标化SUA〔SUA/血肌酐比值(SUA/Scr)〕可更好地预测MS。内脏脂肪指数(VAI)是衡量内脏脂肪蓄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可更直接地预测MS的发生风险。但目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关于VAI是否介导SUA/ Sc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VAI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SUA/Scr与MS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10 042例体检人群。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计算SUA/Scr和VAI。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诊断MS。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照SUA/Scr水平四分位数和VAI四分位数,各分为4组:Q1~Q4组和V1~V4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SUA/Scr与VA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UA/Scr和VAI对MS发生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VAI是否介导SUA/Scr与MS之间的关联。

    结果

    10 042例研究对象中,MS患者1 833例(18.25%),非MS患者8 209例(81.7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Scr与VAI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组〔OR=1.310,95%CI(1.039,1.651)〕、Q3组〔OR=1.372,95%CI(1.089,1.729)〕、Q4组〔OR=1.744,95%CI(1.381,2.203)〕人群发生MS的风险增加(P<0.05);与V1组相比,V3组〔OR=6.721,95%CI(4.600,9.819)〕、V4组〔OR=33.327,95%CI(21.509,51.640)〕人群MS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SUA/Scr对MS发病率具有直接影响〔β=0.154,95%CI(0.104,0.205)〕,并且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β=0.183,95%CI(0.156,0.21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25%。

    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SUA/Scr和VAI是MS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唐强, 王雪, 李炳瑶, 沙莎, 朱路文
    2022, 25(15):  1857-186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4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87KB) ( )  
    背景

    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普遍存在步态、平衡功能障碍和跌倒风险,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太极拳等传统运动疗法作为干预措施可发挥其独特优势,但存在习练套路各异,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等现象,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改良太极功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步态平衡及跌倒效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在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观察组进行改良太极功法训练,1次/d,30 min/次,5 d/周,共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的下肢部分(LE-FMA)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步行距离、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用时、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步长、步频、步速及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

    结果

    观察组脱落1例,共纳入33例,对照组无脱落,共纳入34例。治疗前,两组患者LE-FMA、BBS、MBI、MFES评分,6MWT步行距离,TUGT用时及步长、步频、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UGT用时、步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E-FMA、BBS、MBI、MFES评分及步频、步速均高于对照组,6MWT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E-FMA、BBS、MBI、MFES评分,步长、步频、步速均高于治疗前,6MWT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TUGT用时短于治疗前(P<0.05)。

    结论

    改良太极功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步态、平衡功能以及跌倒效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康洁红, 常向云, 朱余蓉, 巴涛, 孙媛
    2022, 25(15):  1863-186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1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18KB) ( )  
    背景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的诊断方法对2型糖尿病(T2DM)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表观遗传学可影响胰岛β细胞的发育和分泌功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最终导致T2DM的发生。

    目的

    观察汉族T2DM患者外周血hsa_circ_0005414、hsa_circ_0139634、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的差异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探讨候选环状RNA(circRNAs)与汉族T2DM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21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汉族健康者22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糖代谢相关指标和4个候选circRNAs的相对表达水平(2-ΔΔCT)。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候选circRNAs与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候选circRNAs与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T2DM的诊断价值。

    结果

    T2DM组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sa_circ_0005414、hsa_circ_0139634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PG)、Log2空腹胰岛素(FINS)是影响汉族人群hsa_circ_0032491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且R2=0.503。hsa_circ_0005414、hsa_circ_0139634、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诊断T2D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199、0.968、0.84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a_circ_013963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降低T2DM的患病风险〔OR=0.092,95%CI(0.016,0.520),P=0.007〕,hsa_circ_0032491〔OR=3.607,95%CI(1.625,8.004),P=0.002〕、hsa_circ_0002922〔OR=5.105,95%CI(1.683,15.482),P=0.00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增加T2DM的患病风险。

    结论

    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可作为诊断汉族T2DM的生物学标志物;hsa_circ_0139634、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是汉族T2DM患病的独立预测因子,hsa_circ_013963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降低T2DM的患病风险,hsa_circ_0032491、hsa_circ_0002922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增加T2DM患病风险,其可能在T2DM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欧阳向柳, 高蓓, 王艳滨, 刘丽云, 顾程, 郑立春
    2022, 25(15):  1869-18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0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868KB) ( )  
    背景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较为罕见的结外型淋巴瘤类型,临床特征不典型,超声特征不明显,经常被误诊和漏诊。

    目的

    总结分析PTL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6例经病理证实的PTL患者(PTL组)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16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癌组)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PTL组病理结果:1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为滤泡性淋巴瘤、1例为伯基特淋巴瘤。甲状腺癌组病理结果:11例为乳头状癌、4例为滤泡癌、1例为髓样癌。PTL组甲状腺体积增大率(13/16)高于甲状腺癌组(5/16)(χ2=8.127,P<0.05),病灶后方回声增强率(14/16)高于甲状腺癌组(3/16)(χ2=15.184,P<0.05),钙化率(0例)低于甲状腺癌组(10/16)(χ2=14.545,P<0.05)。PTL组患者中13例病灶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甲状腺癌组中12例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两组的病灶形态和边界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5,P<0.05)。PTL组(7/16)和甲状腺癌组(3/16)病灶血流信号增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7,P>0.05)。PTL组(8/16)和甲状腺癌组(11/16)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6,P>0.05)。超声造影PTL动脉期及静脉期多呈高增强,甲状腺癌动脉期及静脉期多呈低增强。

    结论

    PTL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甲状腺体积增大,伴弥漫性极低回声病灶,无钙化,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造影动脉期及静脉期呈高增强时应考虑为PTL。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马晓飞, 胡家丽, 崔曼曼, 葛巍, 杨苏琴, 丁成华, 张磊昌
    2022, 25(15):  1875-18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2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3865KB) ( )  
    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技术均有相应的不足之处,粪菌移植(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疗效参差不齐。

    目的

    比较FMT治疗小鼠普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UCM)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DUCM)的效果及FMT(新金汁)的中药性味。

    方法

    于2019年12月9—28日,将35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CUCM组、CUCM+FMT组、CUCM+5-氨基水杨酸(5-ASA)组、DUCM组、DUCM+FMT组、DUCM+5-ASA组,每组各5只小鼠。Control组不做任何干预处理;CUCM组和DUCM组根据造模需求分别制备模型;CUCM+FMT组和DUCM+FMT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制备的粪菌液0.2 ml对小鼠进行灌肠;CUCM+5-ASA组和DUCM+5-ASA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0.019 5 g/ml 5-ASA对小鼠进行灌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肠组织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检测辅助性T细胞1(Th1)、Th2细胞含量,血常规检测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GB),尼莫地平法评估干预前后疗效指数,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内容物中的菌群分布。

    结果

    各组小鼠均造模成功。肠组织HE染色显示:CUCM组与DUCM组肠黏膜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或脱落坏死;CUCM+FMT组、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肠黏膜基本完整;并且DUCM+FMT组与CUCM+FMT组相比,前者腺体较后者排列整齐并紧密。肠组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CUCM组与DUCM组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稀疏,杯状细胞减少;CUCM+FMT组、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微绒毛较为致密,杯状细胞数目较多;并且DUCM+FMT组与CUCM+FMT组相比,前者微绒毛较后者紧密,杯状细胞也较后者多。各组小鼠Th1、Th2细胞含量、WBC、RBC、PLT、HG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疗效指数高于CUCM+FMT组(P<0.05)。菌群分析显示CUCM组与DUCM组中丰度显著降低的属是Ruminococcus,显著升高的属是Akkermansia,经过FMT治疗后,CUCM+FMT组、DUCM+FMT组有逐步向Control组靠拢的趋势,表明肠道菌群正在改善。

    结论

    FMT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且针对DUCM疗效更佳,FMT(新金汁)的中药性味苦寒,推测其发挥功效的途径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Th1/Th2细胞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英南, 吴忱思, 赵乐, 张风宾, 张韶辰, 郭占军, 张瑞星
    2022, 25(15):  1883-188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01KB) ( )  
    背景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防控形势严峻,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但目前关于胃癌发病年龄预测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患者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内科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线粒体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线粒体DNA D-Loop区测序。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胃癌患者发病年龄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胃癌患者发病年龄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153G基因型患者的发病年龄〔(48.0±5.3)岁〕早于153A基因型患者〔(60.1±0.8)岁〕(χ2=7.757,P=0.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线粒体DNA D-Loop区SNPs位点153A/G是预测胃癌患者发病年龄的影响因素〔HR=0.323,95%CI(0.140,0.745),P=0.008〕。

    结论

    线粒体DNA D-Loop区SNPs位点153A/G或许可以作为胃癌发病年龄的新型预测指标,通过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的多态性,可以帮助识别早发的胃癌患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学循证
    陈玉英, 李晓冬, 汤云昭, 李代清
    2022, 25(15):  1888-1896,190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7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320KB) ( )  
    背景

    卡格列净(CANA)和二甲双胍(MET)均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但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的

    评价CANA联合MET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为T2DM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 Trails.gov、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有关100 mg和/或300 mg的CANA联合MET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CANA联合MET组给予CANA联合MET,安慰剂对照组给予单用MET或者安慰剂联合MET/活性对照组给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ME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4-18,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经文献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篇RCTs,6 2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00 mg CANA联合MET组和300 mg CANA联合MET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水平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300 mg CANA联合MET组HbA1c、SBP均低于活性对照组,HOMA-β水平高于活性对照组(P<0.05)。100 mg CANA联合MET组和300 mg CANA联合MET组FPG、体质量、DBP、TG均低于活性对照组,LDL-C、HDL-C水平均高于活性对照组(P<0.05)。100 mg CANA联合MET组生殖系统感染(女性)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300 mg CANA联合MET组生殖系统感染(女性)、渗透利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100 mg CANA联合MET组和300 mg CANA联合MET组生殖系统感染(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女性)、渗透利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活性对照组(P<0.05)。

    结论

    100 mg和300 mg CANA联合MET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HbA1c、FPG,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和TG水平,提高LDL-C、HDL-C水平。对于MET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可考虑与CANA联合使用,但要注意生殖系统的感染。后期仍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试验,以确认不同剂量的CANA联合MET的长期安全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季谋芳, 李若冰, 魏克静, 曾范华
    2022, 25(15):  1897-190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3873KB) ( )  
    背景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的正常生理过程,中国剖宫产率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警戒线2倍多,而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非药物性的健康干预方式,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检验妊娠期体育锻炼对自然分娩影响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最优的锻炼方案。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网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妊娠期体育锻炼干预影响自然分娩结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以体育锻炼干预为唯一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知识教育或不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同时追踪相关系统评价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2021年。提取纳入文献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GRADE工具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3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自然分娩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34,95%CI(1.28,1.40),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锻炼开始节点对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24周、13~24周、≤12周;锻炼内容对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盆底肌训练、运动课、体操、有氧运动、分娩球、瑜伽;锻炼频率对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12次/周、3~5次/周、6~8次/周、9~11次/周;中等强度的锻炼较低强度的锻炼对自然分娩具有更大的影响;锻炼时长对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30~<50 min/次、<30 min/次、≥50 min/次;锻炼周期对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8周、17~24周、9~16周、25~34周。绘制体育锻炼干预对孕妇自然分娩影响的漏斗图,结果显示,漏斗图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发表偏倚较小。运用GRADE工具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妊娠期体育锻炼影响自然分娩的评级为中等级。

    结论

    孕妇在妊娠期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对自然分娩结果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且从妊娠期>24周开始锻炼、≥12次/周、30~<50 min/次、持续进行≤8周的中等强度的盆底肌训练、运动课、体操、有氧运动、分娩球以及瑜伽均对孕妇自然分娩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典型病例研究
    黄虹玉, 雷甜甜, 马洪升, 胡仁伟, 杨锦林
    2022, 25(15):  1906-190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1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83KB) ( )  

    足部溃疡可由多种病因导致,明确其病因对于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坏疽性脓皮病(PG)是一种少见的嗜中性皮病,且常伴系统性疾病,起病初期表现为炎性丘疹或脓疱,后迅速进展为疼痛性溃疡,易与局部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足等混淆,但治疗方案完全不同。因此,临床早期及时诊断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了1例以巨大足部溃疡为表现的坏疽性脓皮病伴克罗恩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袁海霞, 贺春燕, 张晶, 周锋
    2022, 25(15):  1910-19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3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70KB) ( )  

    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TPP)是由甲状腺毒症引起的一种内分泌急症,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肌无力和低钾血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血钾降低的水平与TPP患者肌无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补钾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和低钾血症。但过量补钾治疗会导致TPP患者出现急性反跳性高钾血症,再次威胁患者的健康。本文报道了3例TPP患者因过量补钾治疗而导致急性反跳性高钾血症,分析引起反跳性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希望为TPP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资料。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新进展
    王晋祥, 董宇新, 赵一博, 孟祥龙, 柴艳芬, 靳衡
    2022, 25(15):  1914-19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3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41KB) ( )  

    挤压综合征广泛存在于自然灾害、创伤及交通事故中,主要表现为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酸中毒等,其中急性肾损伤是挤压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挤压综合征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包括早期补液、对症治疗及肾脏替代疗法等,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国内外针对挤压综合征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尚无标准方案,因此明确发病机制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可能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挤压综合征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岑秋宇, 庞日朝, 胡晓敏, 崔艳如, 张安仁
    2022, 25(15):  1918-19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12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08KB) ( )  

    肠屏障维持着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其正常功能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调控。罗伊乳杆菌(L.reuteri)是目前已报道的天然存在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肠道内的乳酸菌,已被证实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肠屏障功能,保障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L.reuteri对肠机械、化学、免疫、微生物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期为L.reuteri在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