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2, Vol. 25 ›› Issue (19): 2421-2428.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49
所属专题: 神经系统疾病最新文章合辑; 运动相关研究最新文章合辑; 脑健康最新研究合辑; 疾病康复与健康最新文章合辑
收稿日期:
2022-03-22
修回日期:
2022-05-22
出版日期:
2022-07-05
发布日期:
2022-06-02
通讯作者:
郭红
基金资助:
Nannan HU, Hong GUO*(), Keke LIN, Ao ZHANG, Shanshan CHEN
Received:
2022-03-22
Revised:
2022-05-22
Published:
2022-07-05
Online:
2022-06-02
Contact:
Hong GUO
About author:
摘要: 背景 水中运动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技术,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但目前水中运动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尚不明确,且相关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尚不清楚。 目的 对水中运动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 方法 2021年6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脑卒中患者水中运动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06-15。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AMSTAR 2、PRISMA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GRADE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的主要结局指标进行等级评价。 结果 共纳入9篇脑卒中患者水中运动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7篇。9篇文献中,1篇方法学质量为中等,1篇为低,7篇为极低;7篇报告质量相对完全,1篇存在一定缺陷,1篇存在严重的信息缺陷;共包括9种结局指标,49个证据体,证据质量等级均为低质量和极低质量。水中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和肌肉力量;使用水中运动联合陆地运动训练,被证实能够收获更好的康复效果。 结论 水中运动安全性尚佳,已被证实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及肌肉力量,纳入系统评价的整体研究质量和结局指标证据质量普遍较低,未来应扩大样本量、完善方案设计,深入探究水中运动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从而为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的循证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者 | 发表时间(年) | 国家 | 研究数量(篇)/样本量 | 研究对象 | 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 | 干预措施 | 对照措施 | 结局指标/测量工具 | 不良事件 | 主要结论 |
---|---|---|---|---|---|---|---|---|---|---|
MEHRHOLZ等[ | 2011 | 德国 | 4/94 | 脑卒中患者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其他康复/空白对照 | 平衡功能/BBS,移动能力/步速,肌肉力量/未说明,生活质量/SF-36 | 无 | 不足以证实水中运动能否改善患者康复 |
IATRIDOU等[ | 2018 | 希腊 | 11/305 | 脑卒中患者(偏瘫、亚急性、慢性康复期) | Downs-Black质量评估列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SVCOP | 未提及 | I级证据表明,与常规康复对比,水中运动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 |
XIE等[ | 2019 | 中国 | 13/381 | 脑卒中患者 |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 水中运动 | 其他康复/空白对照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步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 | 无 | 低质量证据表明,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平衡功能、移动能力,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效果 |
李永杰等[ | 2019 | 中国 | 12/477 | 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 水中运动+其他物理治疗 | 其他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FAC、2MWT,肌肉力量/下肢伸膝力矩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IM | 未提及 | 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对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平衡功能均有效果 |
SAQUETTO等[ | 2019 | 巴西 | 24/807 | 脑卒中患者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陆地运动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步速、TUGT,肌肉力量/未说明,生活质量/SF-8 | 无 | 中等质量证据表明,与陆地运动相比,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肌力、平衡,二者联合对平衡、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更佳 |
CHAE等[ | 2020 | 韩国 | 11/325 | 脑卒中偏瘫患者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 | 无 | 水中运动对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肌肉力量有一定效果,对慢性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亚急性患者 |
NASCIMENTO等[ | 2020 | 巴西 | 13/464 | 脑卒中患者(行走速度>0.2 m/s)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移动能力/步速,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 | 未提及 | 与空白对照相比,水中运动对改善患者步行速度、平衡和力量有一定效果;与陆地运动相比,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 |
崔尧等[ | 2020 | 中国 | 23/861 | 首发脑卒中患者(偏瘫、非急性期) |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常规康复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SVCOP,移动能力/TUGT、FAC、步速、2MWT,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IM、MBI | 无 | 水中运动能够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下肢肌肉力量,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
GIURIATI等[ | 2021 | 意大利 | 11/383 | 脑卒中患者(非急性期) | Jadad量表、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 | 无 | 水中运动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未来应将其与常规康复治疗结合 |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ystematic reviews
作者 | 发表时间(年) | 国家 | 研究数量(篇)/样本量 | 研究对象 | 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 | 干预措施 | 对照措施 | 结局指标/测量工具 | 不良事件 | 主要结论 |
---|---|---|---|---|---|---|---|---|---|---|
MEHRHOLZ等[ | 2011 | 德国 | 4/94 | 脑卒中患者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其他康复/空白对照 | 平衡功能/BBS,移动能力/步速,肌肉力量/未说明,生活质量/SF-36 | 无 | 不足以证实水中运动能否改善患者康复 |
IATRIDOU等[ | 2018 | 希腊 | 11/305 | 脑卒中患者(偏瘫、亚急性、慢性康复期) | Downs-Black质量评估列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SVCOP | 未提及 | I级证据表明,与常规康复对比,水中运动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 |
XIE等[ | 2019 | 中国 | 13/381 | 脑卒中患者 |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 水中运动 | 其他康复/空白对照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步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 | 无 | 低质量证据表明,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平衡功能、移动能力,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效果 |
李永杰等[ | 2019 | 中国 | 12/477 | 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 水中运动+其他物理治疗 | 其他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FAC、2MWT,肌肉力量/下肢伸膝力矩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IM | 未提及 | 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对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平衡功能均有效果 |
SAQUETTO等[ | 2019 | 巴西 | 24/807 | 脑卒中患者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陆地运动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步速、TUGT,肌肉力量/未说明,生活质量/SF-8 | 无 | 中等质量证据表明,与陆地运动相比,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肌力、平衡,二者联合对平衡、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更佳 |
CHAE等[ | 2020 | 韩国 | 11/325 | 脑卒中偏瘫患者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 | 无 | 水中运动对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和肌肉力量有一定效果,对慢性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亚急性患者 |
NASCIMENTO等[ | 2020 | 巴西 | 13/464 | 脑卒中患者(行走速度>0.2 m/s) | 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移动能力/步速,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 | 未提及 | 与空白对照相比,水中运动对改善患者步行速度、平衡和力量有一定效果;与陆地运动相比,水中运动能改善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 |
崔尧等[ | 2020 | 中国 | 23/861 | 首发脑卒中患者(偏瘫、非急性期) |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常规康复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SVCOP,移动能力/TUGT、FAC、步速、2MWT,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IM、MBI | 无 | 水中运动能够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下肢肌肉力量,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
GIURIATI等[ | 2021 | 意大利 | 11/383 | 脑卒中患者(非急性期) | Jadad量表、PEDro量表 | 水中运动 | 常规康复 | 平衡功能/BBS、FRT,移动能力/TUGT,肌肉力量/膝关节伸肌、膝关节屈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 | 无 | 水中运动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未来应将其与常规康复治疗结合 |
纳入研究 | 条目1 | 条目2a | 条目3 | 条目4a | 条目5 | 条目6 | 条目7a | 条目8 | 条目9a | 条目10 | 条目11a | 条目12 | 条目13a | 条目14 | 条目15a | 条目16 |
---|---|---|---|---|---|---|---|---|---|---|---|---|---|---|---|---|
MEHRHOLZ等[ | Y | Y | Y | Y | Y | Y | Y | PY | PY | N | Y | N | Y | Y | Y | Y |
IATRIDOU等[ | Y | N | N | Y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N | Y | Y | N | Y |
XIE等[ | Y | Y | N | 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Y | Y | Y | N | Y |
李永杰等[ | Y | N | N | P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Y | Y | Y | N | N |
SAQUETTO等[ | Y | N | Y | Y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N | Y | N | N | Y |
CHAE等[ | Y | Y | N | Y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Y | Y | Y | Y | Y |
NASCIMENTO等[ | Y | Y | Y | Y | Y | Y | N | Y | PY | N | Y | N | Y | N | N | Y |
崔尧等[ | Y | N | N | Y | Y | Y | N | Y | Y | N | Y | N | Y | N | Y | N |
GIURIATI等[ | N | N | N | PY | N | N | N | PY | PY | N | Y | N | Y | Y | N | N |
表2 纳入文献的AMSTAR 2评价结果
Table 2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included systematic reviews assessed using the AMSTAR 2
纳入研究 | 条目1 | 条目2a | 条目3 | 条目4a | 条目5 | 条目6 | 条目7a | 条目8 | 条目9a | 条目10 | 条目11a | 条目12 | 条目13a | 条目14 | 条目15a | 条目16 |
---|---|---|---|---|---|---|---|---|---|---|---|---|---|---|---|---|
MEHRHOLZ等[ | Y | Y | Y | Y | Y | Y | Y | PY | PY | N | Y | N | Y | Y | Y | Y |
IATRIDOU等[ | Y | N | N | Y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N | Y | Y | N | Y |
XIE等[ | Y | Y | N | 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Y | Y | Y | N | Y |
李永杰等[ | Y | N | N | P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Y | Y | Y | N | N |
SAQUETTO等[ | Y | N | Y | Y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N | Y | N | N | Y |
CHAE等[ | Y | Y | N | Y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Y | Y | Y | Y | Y |
NASCIMENTO等[ | Y | Y | Y | Y | Y | Y | N | Y | PY | N | Y | N | Y | N | N | Y |
崔尧等[ | Y | N | N | Y | Y | Y | N | Y | Y | N | Y | N | Y | N | Y | N |
GIURIATI等[ | N | N | N | PY | N | N | N | PY | PY | N | Y | N | Y | Y | N | N |
论文组成 | PRISMA条目 | 完整报告(篇) | 部分报告(篇) | 未报告(篇) | 报告率(%) |
---|---|---|---|---|---|
标题 | 1.标题 | 8[ | 0 | 1[ | 88.9 |
摘要 | 2.结构式摘要 | 3[ | 6[ | 0 | 100.0 |
前言 | 3.理论基础 | 8[ | 1[ | 0 | 100.0 |
4.目的 | 1[ | 8[ | 0 | 100.0 | |
方法 | 5.方案和注册 | 4[ | 0 | 5[ | 44.4 |
6.纳入标准 | 7[ | 2[ | 0 | 100.0 | |
7.信息来源 | 9[ | 0 | 0 | 100.0 | |
8.检索 | 6[ | 0 | 3[ | 66.7 | |
9.研究选择 | 8[ | 0 | 1[ | 88.9 | |
10.资料提取 | 6[ | 2[ | 1[ | 88.9 | |
11.资料条目 | 0 | 9[ | 0 | 100.0 | |
12.单个研究存在的偏倚 | 9[ | 0 | 0 | 100.0 | |
13.概括效应指标 | 8[ | 0 | 1[ | 88.9 | |
14.结果综合 | 8[ | 0 | 1[ | 88.9 | |
15.研究偏倚 | 7[ | 0 | 2[ | 77.8 | |
16.其他分析 | 6[ | 0 | 3[ | 66.7 | |
结果 | 17.研究选择 | 9[ | 0 | 0 | 100.0 |
18.研究特征 | 7[ | 2[ | 0 | 100.0 | |
19.研究内部偏倚风险 | 7[ | 2[ | 0 | 100.0 | |
20.单个研究的结果 | 9[ | 0 | 0 | 100.0 | |
21.结果的综合 | 9[ | 0 | 0 | 100.0 | |
22.研究间偏倚 | 5[ | 2[ | 2[ | 77.8 | |
23.其他分析 | 7[ | 0 | 2[ | 77.8 | |
讨论 | 24.证据总结 | 4[ | 5[ | 0 | 100.0 |
25.局限性 | 8[ | 0 | 1[ | 88.9 | |
26.结论 | 9[ | 0 | 0 | 100.0 | |
资金支持 | 27.资金 | 6[ | 1[ | 2[ | 77.8 |
表3 纳入文献的PRISMA评价结果
Table 3 Quality of reporting of included systematic reviews assessed using the PRISMA
论文组成 | PRISMA条目 | 完整报告(篇) | 部分报告(篇) | 未报告(篇) | 报告率(%) |
---|---|---|---|---|---|
标题 | 1.标题 | 8[ | 0 | 1[ | 88.9 |
摘要 | 2.结构式摘要 | 3[ | 6[ | 0 | 100.0 |
前言 | 3.理论基础 | 8[ | 1[ | 0 | 100.0 |
4.目的 | 1[ | 8[ | 0 | 100.0 | |
方法 | 5.方案和注册 | 4[ | 0 | 5[ | 44.4 |
6.纳入标准 | 7[ | 2[ | 0 | 100.0 | |
7.信息来源 | 9[ | 0 | 0 | 100.0 | |
8.检索 | 6[ | 0 | 3[ | 66.7 | |
9.研究选择 | 8[ | 0 | 1[ | 88.9 | |
10.资料提取 | 6[ | 2[ | 1[ | 88.9 | |
11.资料条目 | 0 | 9[ | 0 | 100.0 | |
12.单个研究存在的偏倚 | 9[ | 0 | 0 | 100.0 | |
13.概括效应指标 | 8[ | 0 | 1[ | 88.9 | |
14.结果综合 | 8[ | 0 | 1[ | 88.9 | |
15.研究偏倚 | 7[ | 0 | 2[ | 77.8 | |
16.其他分析 | 6[ | 0 | 3[ | 66.7 | |
结果 | 17.研究选择 | 9[ | 0 | 0 | 100.0 |
18.研究特征 | 7[ | 2[ | 0 | 100.0 | |
19.研究内部偏倚风险 | 7[ | 2[ | 0 | 100.0 | |
20.单个研究的结果 | 9[ | 0 | 0 | 100.0 | |
21.结果的综合 | 9[ | 0 | 0 | 100.0 | |
22.研究间偏倚 | 5[ | 2[ | 2[ | 77.8 | |
23.其他分析 | 7[ | 0 | 2[ | 77.8 | |
讨论 | 24.证据总结 | 4[ | 5[ | 0 | 100.0 |
25.局限性 | 8[ | 0 | 1[ | 88.9 | |
26.结论 | 9[ | 0 | 0 | 100.0 | |
资金支持 | 27.资金 | 6[ | 1[ | 2[ | 77.8 |
纳入研究 | 结局指标分类 | 结局指标(研究数量,个) | 局限性 | 不一致 | 间接性 | 不精确 | 发表偏倚 | 证据质量 |
---|---|---|---|---|---|---|---|---|
MEHRHOLZ等[ | 平衡 | BBS(2)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IATRIDOU等[ | 平衡 | BBS(6)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SVCOP(左右)(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SVCOP(前后)(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XIE等[ | 平衡 | BBS(7) | -1a | 0 | 0 | -1c | 0 | 低 |
FRT(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步速(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李永杰等[ | 平衡 | BBS(病程<6个月)(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BBS(病程6~12个月)(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BBS(病程>12个月)(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RT(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2MWT(2)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AC(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伸肌(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SAQUETTO等[ | 平衡 | BBS(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FRT(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2)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BBS(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RT(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移动能力 | TUGT(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步速(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TUGT(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步速(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4)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肌肉力量 | 肌力(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CHAE等[ | 平衡 | BBS(慢性)(7) | -1a | 0 | 0 | -1c | 0 | 低 |
BBS(亚急性)(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RT(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6) | -1a | -1b | 0 | 0 | 0 | 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伸肌(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膝关节伸肌(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NASCIMENTO等[ | 平衡 | BBS(5) | -1a | 0 | 0 | -1c | 0 | 低 |
移动能力 | 步速(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肌力(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崔尧等[ | 平衡 | BBS(11) | -1a | -1b | 0 | 0 | -1d | 极低 |
FRT(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SVCOP(左右)(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SVCOP(前后)(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移动能力 | TUGT(7) | -1a | -1b | 0 | 0 | 0 | 低 | |
步速(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2MWT(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FAC(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伸肌(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膝关节屈肌(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GIURIATI等[ | 平衡 | BBS(2~4周)(2) | -1a | 0 | 0 | -1c | -1d | 极低 |
BBS(4~6周)(2) | -1a | 0 | 0 | -1c | -1d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3) | -1a | -1b | 0 | -1c | -1d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屈肌(2) | -1a | 0 | 0 | -1c | -1d | 极低 | |
膝关节伸肌(2) | -1a | -1b | 0 | -1c | -1d | 极低 |
表4 纳入文献的主要结局指标的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Table 4 Qualities of the evidence measuring major outcomes rated by the GRADE system
纳入研究 | 结局指标分类 | 结局指标(研究数量,个) | 局限性 | 不一致 | 间接性 | 不精确 | 发表偏倚 | 证据质量 |
---|---|---|---|---|---|---|---|---|
MEHRHOLZ等[ | 平衡 | BBS(2)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IATRIDOU等[ | 平衡 | BBS(6)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SVCOP(左右)(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SVCOP(前后)(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XIE等[ | 平衡 | BBS(7) | -1a | 0 | 0 | -1c | 0 | 低 |
FRT(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步速(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李永杰等[ | 平衡 | BBS(病程<6个月)(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BBS(病程6~12个月)(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BBS(病程>12个月)(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RT(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2MWT(2)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AC(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伸肌(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SAQUETTO等[ | 平衡 | BBS(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FRT(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2)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BBS(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RT(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移动能力 | TUGT(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步速(干预组采取水中运动)(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TUGT(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步速(干预组采取水中+陆地运动)(4)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肌肉力量 | 肌力(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CHAE等[ | 平衡 | BBS(慢性)(7) | -1a | 0 | 0 | -1c | 0 | 低 |
BBS(亚急性)(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FRT(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6) | -1a | -1b | 0 | 0 | 0 | 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伸肌(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膝关节伸肌(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NASCIMENTO等[ | 平衡 | BBS(5) | -1a | 0 | 0 | -1c | 0 | 低 |
移动能力 | 步速(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肌力(3)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崔尧等[ | 平衡 | BBS(11) | -1a | -1b | 0 | 0 | -1d | 极低 |
FRT(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SVCOP(左右)(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SVCOP(前后)(3)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移动能力 | TUGT(7) | -1a | -1b | 0 | 0 | 0 | 低 | |
步速(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2MWT(2) | -1a | 0 | 0 | -1c | 0 | 低 | ||
FAC(4)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伸肌(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膝关节屈肌(5) | -1a | -1b | 0 | -1c | 0 | 极低 | ||
GIURIATI等[ | 平衡 | BBS(2~4周)(2) | -1a | 0 | 0 | -1c | -1d | 极低 |
BBS(4~6周)(2) | -1a | 0 | 0 | -1c | -1d | 极低 | ||
移动能力 | TUGT(3) | -1a | -1b | 0 | -1c | -1d | 极低 | |
肌肉力量 | 膝关节屈肌(2) | -1a | 0 | 0 | -1c | -1d | 极低 | |
膝关节伸肌(2) | -1a | -1b | 0 | -1c | -1d | 极低 |
[1] |
|
[2] |
曹新西,徐晨婕,侯亚冰,等. 1990—2025年我国高发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及预测[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1):14-19.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0.01.004.
|
[3] |
董晓莉.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ICF量表与脑卒中常用评定量表的相关性研究[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0.
|
[4] |
石丹,李铮,杨坚,等. 老年脑卒中病人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6):925-929.
|
[5] |
|
[6] |
张通,赵军,白玉龙,等.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卒中康复管理[J].中国卒中杂志,2019,14(8):823-831.
|
[7] |
|
[8] |
|
[9] |
丛芳,崔尧. 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9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3):249-262.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9.00.016.
|
[10] |
|
[11] |
张方圆,沈傲梅,曾宪涛,等.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解读[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1):14-18.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8.01.03.
|
[12] |
|
[13] |
曾宪涛,冷卫东,李胜,等. 如何正确理解及使用GRADE系统[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985-990.
|
[14] |
|
[15] |
|
[16] |
|
[17] |
李永杰,扈盛. 水中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10):1209-1215.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9.10.014.
|
[18] |
|
[19] |
|
[20] |
|
[21] |
崔尧,贾威,曾明,等. 水中运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3):263-277.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9.00.017.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陈祎婷,李铮. 水疗法在脑卒中病人康复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9,33(21):3711-3714.
|
[28] |
王志稳,冷敏敏,赵雅洁,等. 近5年我国护理领域干预性研究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4):485-489.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20.04.003.
|
[1] | 杨继, 张垚, 赵英强, 张秋月. 中医三级防控模式对冠心病与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效能评价: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50-2761. |
[2] | 高桂英, 胡阳, 张世益, 孟怡, 邓洁. 运动康复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570-2576. |
[3] | 谈毅, 祝丽红, 尹增维, 侯舒喃, 俞厚明. 磁共振成像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508-2515. |
[4] | 陈秀芳, 李思清, 胡丹, 高淑红, 陈家应, 张朝阳. 我国村医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具备情况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9): 2384-2389. |
[5] | 褚田雨, 顾艳. 颈动脉钙化特征在评估斑块稳定性及临床事件中的作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8): 2247-2252. |
[6] | 《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 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8): 2193-2204. |
[7] | 谭文彬, 李佳, 刘明玉, 路永欣, 程雅欣. 神经系统疾病及相关治疗药物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7): 2092-2100. |
[8] | 李玫, 蒋东升, 赵晶晶, 曹亚景, 张帆, 唐丽娟, 刘晓丽. 40岁及以上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4): 1723-1729. |
[9] | 邓洁, 陶立元, 刘楠, 李俊, 闫温馨, 秦宸媛, 刘巧, 杜敏, 汪亚萍, 刘珏. 约克郡新冠康复量表改良版(C19-YRSm)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3): 1642-1648. |
[10] | 王洁, 孙国珍, 王琴, 鲍志鹏, 高敏, 王琳. 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2): 1494-1499. |
[11] | 赵志欣, 梅永霞, 王晓萱, 江湖, 王文娜, 张振香. 脑卒中患者对社会参与的认知和经历:基于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0): 1273-1280. |
[12] | 林奕芳, 贾杰. 社区康复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发展对策的思考[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08): 905-910. |
[13] | 刘祖婷, 徐明欢, 杨学智, 莫佳丽, 刘星雨, 杜慧杰, 张慧琴, 易应萍, 况杰.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关联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05): 541-547. |
[14] | 杜慧杰, 刘星雨, 徐明欢, 杨学智, 张慧琴, 莫佳丽, 卢依, 况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测研究的应用进展:以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为例[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05): 554-560. |
[15] | 张萍淑, 薛晶, 邢爱君, 王连辉, 马倩, 符永山, 元小冬.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状态变化与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05): 548-55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