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3, Vol. 26 ›› Issue (22): 2695-2710.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23
所属专题: 指南/共识最新文章合辑; 老年人群健康最新文章合辑; 运动相关研究最新文章合辑; 老年问题最新文章合辑; 生活方式干预相关研究最新文章合集
• 指南·共识 • 下一篇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 中国老年护理联盟,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胡慧秀1, 赵雅洁2, 孙超1,*()
收稿日期:
2023-04-10
修回日期:
2023-04-27
出版日期:
2023-08-05
发布日期:
2023-04-28
通讯作者:
孙超
基金资助:
Nursing Group of Chinese Society of Geriatrics, Committee on Geriatric Nursing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Geriatric Research, China Gerontological Nursing Alliance, National Center of Gerontology, Institute of Geriatric Medicine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HU Huixiu1, ZHAO Yajie2, SUN Chao1,*()
Received:
2023-04-10
Revised:
2023-04-27
Published:
2023-08-05
Online:
2023-04-28
Contact:
SUN Chao
About author:
摘要: 预防和延缓失能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运动干预是失能预防的有效策略,并且运动干预也因其成本低廉、实施难度低、接受度高、适用场景广等特征,呈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护理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护理分会、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联合制订发布《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本指南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中所规定的方法学,最终确定包含运动原则、不同类型运动的效果和计划、运动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等在内的18个临床问题和3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有失能风险老年人运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参考,规范临床实践,从而促进关口前移,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降低失能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健康老龄化。
质量等级 | 定义 |
---|---|
高(A) | 我们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值 |
中(B) | 我们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 |
低(C) | 我们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 |
极低(D) | 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 |
表1 GRADE证据质量分级标准
Table 1 GRADE quality level of evidence
质量等级 | 定义 |
---|---|
高(A) | 我们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值 |
中(B) | 我们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 |
低(C) | 我们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 |
极低(D) | 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 |
证据等级 | 描述 |
---|---|
Level 1 | 1a—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
1b—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及其他干预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1c—单项随机对照试验 | |
1d—准随机对照试验 | |
Level 2 | 2a—多项类实验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2b—多项类实验性研究与其他低质量干预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2c—单项前瞻性有对照组的类实验性研究 | |
2d—前后对照/回顾性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 | |
Level 3 | 3a—多项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 |
3b—多项队列研究与其他低质量观察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3c—单项有对照组的队列研究 | |
3d—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 |
3e—单项无对照组的分析性研究 | |
Level 4 | 4a—多项描述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4b—单项横断面研究 | |
4c—病例系列研究 | |
4d—个案研究 | |
Level 5 | 5a—对专家意见的系统评价 |
5b—专家共识 | |
5c—基础研究/单项专家意见 |
表2 JBI干预性研究证据预分级标准(2014)
Table 2 JBI quality level of evidence for intervention studies(2014)
证据等级 | 描述 |
---|---|
Level 1 | 1a—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
1b—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及其他干预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1c—单项随机对照试验 | |
1d—准随机对照试验 | |
Level 2 | 2a—多项类实验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2b—多项类实验性研究与其他低质量干预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2c—单项前瞻性有对照组的类实验性研究 | |
2d—前后对照/回顾性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 | |
Level 3 | 3a—多项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 |
3b—多项队列研究与其他低质量观察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
3c—单项有对照组的队列研究 | |
3d—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 |
3e—单项无对照组的分析性研究 | |
Level 4 | 4a—多项描述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4b—单项横断面研究 | |
4c—病例系列研究 | |
4d—个案研究 | |
Level 5 | 5a—对专家意见的系统评价 |
5b—专家共识 | |
5c—基础研究/单项专家意见 |
证据等级 | 描述 |
---|---|
Level 1 | 1—多项质性研究或混合设计研究的系统综述 |
Level 2 | 2—多项质性研究或混合设计研究的整合 |
Level 3 | 3—单项质性研究 |
Level 4 | 4—对专家意见的系统综述 |
Level 5 | 5—专家意见 |
表3 JBI质性研究证据预分级标准(2014)
Table 3 JBI quality level of evidence for qualitative studies(2014)
证据等级 | 描述 |
---|---|
Level 1 | 1—多项质性研究或混合设计研究的系统综述 |
Level 2 | 2—多项质性研究或混合设计研究的整合 |
Level 3 | 3—单项质性研究 |
Level 4 | 4—对专家意见的系统综述 |
Level 5 | 5—专家意见 |
项目 | 推荐意见决策 |
---|---|
问题7 | 抗阻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推荐意见 | 推荐以抗阻运动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推荐意见说明 | 抗阻运动按照不同的分类有多种形式,如渐进式抗阻运动、无监督家庭抗阻运动、下肢抗阻运动,其中,渐进式抗阻运动指逐步增加负重,从而使肌肉产生连续适应性刺激的训练方式,是抗阻运动常用的训练形式;家庭抗阻运动是居家进行的运动,包含无监督和有监督两种形式;下肢抗阻运动是针对臀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下肢肌群的运动。抗阻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蛋白合成,刺激肌肉肥大,对于肌力等躯体功能的改善尤为有效 |
证据总结 | 1.2022年1项纳入34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教育或常规运动,抗阻运动可以显著改善肌肉萎缩老年人的 |
·步速〔MD=0.23,95%CI(0.07,0.39)〕(低+ + O O) | |
·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指数(ASMI)〔MD=0.24,95%CI(0.08,0.40)〕(中+ + + O) | |
·握力〔MD=2.75,95%CI(1.35,4.15)〕(低+ + O O) | |
2.2022年1项纳入14个RCT的Meta分析显示,与日常活动相比,>12周的基于健身器材的渐进式抗阻运动可改善老年人的 | |
·起立行走测试(TUGT)〔SMD=-0.62,95%CI(-0.81,-0.44)〕(低+ + O O) | |
·步速〔SMD=0.46,95%CI(0.29,0.63)〕(低+ + O O) | |
·起坐试验〔SMD=-0.92,95%CI(-1.11,-0.73)〕(低+ + O O) | |
·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SMD=0.63,95%CI(0.40,0.86)〕(低+ + O O) | |
·6 min步行试验〔SMD=0.56,95%CI(0.30,0.82)〕(中+ + + O) | |
3.2021年1项纳入21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日常活动相比,无监督家庭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 | |
·膝盖伸展力量〔Hedges'g=0.33,95%CI(0.11,0.56)〕(高+ + + +) | |
·起坐试验〔Hedges'g=0.44,95%CI(0.05,0.83)〕(高+ + + +) | |
·重心动摇〔Hedges'g=0.32,95%CI(0.16,0.49)〕(高+ + + +) | |
4.2021年1项纳入14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日常活动相比,下肢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 | |
·TUGT〔MD=-1.17,95%CI(-1.91,-0.43)〕(低+ + O O) | |
·睁眼单腿站立时间〔MD=3.92,95%CI(2.46,5.38)〕(低+ + O O) | |
·功能性前伸距离〔MD=4.85,95%CI(3.07,6.63)〕(低+ + O O) | |
推荐级别 | ( )强推荐,( )弱推荐,( )无明确推荐意见,( )弱不推荐,( )强不推荐 |
修改意见或建议 |
表4 推荐意见决策表(示例)
Table 4 Recommendation decision form(example)
项目 | 推荐意见决策 |
---|---|
问题7 | 抗阻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推荐意见 | 推荐以抗阻运动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推荐意见说明 | 抗阻运动按照不同的分类有多种形式,如渐进式抗阻运动、无监督家庭抗阻运动、下肢抗阻运动,其中,渐进式抗阻运动指逐步增加负重,从而使肌肉产生连续适应性刺激的训练方式,是抗阻运动常用的训练形式;家庭抗阻运动是居家进行的运动,包含无监督和有监督两种形式;下肢抗阻运动是针对臀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下肢肌群的运动。抗阻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蛋白合成,刺激肌肉肥大,对于肌力等躯体功能的改善尤为有效 |
证据总结 | 1.2022年1项纳入34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教育或常规运动,抗阻运动可以显著改善肌肉萎缩老年人的 |
·步速〔MD=0.23,95%CI(0.07,0.39)〕(低+ + O O) | |
·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指数(ASMI)〔MD=0.24,95%CI(0.08,0.40)〕(中+ + + O) | |
·握力〔MD=2.75,95%CI(1.35,4.15)〕(低+ + O O) | |
2.2022年1项纳入14个RCT的Meta分析显示,与日常活动相比,>12周的基于健身器材的渐进式抗阻运动可改善老年人的 | |
·起立行走测试(TUGT)〔SMD=-0.62,95%CI(-0.81,-0.44)〕(低+ + O O) | |
·步速〔SMD=0.46,95%CI(0.29,0.63)〕(低+ + O O) | |
·起坐试验〔SMD=-0.92,95%CI(-1.11,-0.73)〕(低+ + O O) | |
·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SMD=0.63,95%CI(0.40,0.86)〕(低+ + O O) | |
·6 min步行试验〔SMD=0.56,95%CI(0.30,0.82)〕(中+ + + O) | |
3.2021年1项纳入21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日常活动相比,无监督家庭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 | |
·膝盖伸展力量〔Hedges'g=0.33,95%CI(0.11,0.56)〕(高+ + + +) | |
·起坐试验〔Hedges'g=0.44,95%CI(0.05,0.83)〕(高+ + + +) | |
·重心动摇〔Hedges'g=0.32,95%CI(0.16,0.49)〕(高+ + + +) | |
4.2021年1项纳入14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日常活动相比,下肢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 | |
·TUGT〔MD=-1.17,95%CI(-1.91,-0.43)〕(低+ + O O) | |
·睁眼单腿站立时间〔MD=3.92,95%CI(2.46,5.38)〕(低+ + O O) | |
·功能性前伸距离〔MD=4.85,95%CI(3.07,6.63)〕(低+ + O O) | |
推荐级别 | ( )强推荐,( )弱推荐,( )无明确推荐意见,( )弱不推荐,( )强不推荐 |
修改意见或建议 |
临床问题 | 推荐意见 | 证据等级 | 推荐级别 |
---|---|---|---|
1.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运动? | 1.推荐所有老年人定期进行适宜的运动,限制久坐不动的行为 | B | 强 |
2.老年人运动前需要进行评估吗? | 2.推荐在老年人运动前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年龄,是否存在心血管、代谢性或肾脏疾病的症状或体征,运动习惯,拟进行的运动类型 | Level 5b | 强 |
3.老年人的运动方案应如何制定? | 3.推荐根据老年人的兴趣、能力、健康状况、训练条件和目的制订针对性的运动方案 | Level 5b | 强 |
4.老年人的运动量应如何安排? | 4.推荐老年人循序渐进,从相对适中的能耐受身体活动量开始,逐渐向较大身体活动量过渡 | Level 5b | 强 |
5.有氧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5.推荐有氧运动,包含气功运动、八段锦、普拉提、太极、瑜伽、步行、舞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A | 强 |
6.老年人进行有氧运动时,运动强度、频次和时长应如何安排? | 6.推荐老年人1周内进行150~30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进行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活动的等效组合 | B | 强 |
7.推荐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将1周内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增加到300 min以上,或进行超过150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整周内中等和高强度活动的等效组合,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益处 | B | 强 | |
7.抗阻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8.推荐以抗阻运动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A | 强 |
8.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不同肌群的训练顺序应如何安排? | 9.建议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多关节动作练习优先于单关节动作练习,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在训练单一肌群时,大强度练习在前,小强度练习在后 | Level 5b | 弱 |
9.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运动强度和频率应如何安排? | 10.建议老年人进行中、高强度抗阻运动,每周2~3次,每次1~3组,每组8~12次重复,每次重复锻炼8~10个主要肌肉群,从30%~40% 1RM开始,然后进展到70%~80% 1RM的较重负载 | Level 5b | 弱 |
10.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运动原则是什么? | 11.建议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快慢节奏交替,且适当改变动作难度 | Level 5b | 弱 |
11.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 12.推荐关注老年人运动后的睡眠、营养、饮食、疼痛等情况,尤其注意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抗阻运动不应加重其疼痛 | Level 5b | 强 |
12.平衡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13.推荐以平衡运动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并预防跌倒 | A | 强 |
13.老年人进行平衡运动时,运动原则是什么? | 14.推荐从稳定体位开始逐渐进展到不稳定体位、逐步缩小人体支撑面积和提高身体重心、从睁眼状态过渡到闭眼状态、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 | Level 5b | 强 |
14.老年人进行平衡运动时,运动频次和内容应如何安排? | 15.建议老年人进行平衡运动每周1~7次,每次1~2组,每组4~10种不同的练习 | Level 5b | 弱 |
15.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柔韧性运动? | 16.推荐老年人进行柔韧性运动,可安排在运动前后,包含对各个关节的牵拉,动作缓慢,穿插放松环节,过程中始终保持轻微的不适感 | Level 5b | 强 |
16.运动结合非运动干预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17.推荐运动结合非运动干预,如加压训练、认知训练、营养支持、日常生活活动、全身振动训练、虚拟现实训练、运动想象训练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A | 强 |
17.从老年人角度,运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 | 18.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接受过身体活动的教育,了解过运动的益处和危害,有充足的期待 | Level 2 | 强 |
19.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有足够的自我效能和能力(包含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测能力,并可以自主和赋权) | B | 强 | |
20.推荐促进因素:参与者有获得健康益处的动机,减轻/保持BMI,变得强壮和娱乐 | Level 2 | 强 | |
21.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自我心理健康 | A | 强 | |
22.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有社会支持,感到锻炼安全,有共同商定的目标,并对自己的成功能力有信心 | Level 2 | 强 | |
23.推荐障碍因素: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 | Level 5b | 强 | |
24.推荐障碍因素:老年人缺乏动力、兴趣和时间 | Level 2 | 强 | |
18.从运动实施者角度,运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 | 25.推荐促进因素:使用移动应用程序、网站、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提高运动方案的趣味性和监测性 | A | 强 |
26.推荐促进因素:运动过程中有监督和反馈,如患者可以了解到其健康情况进展的客观信息、有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鼓励参与者参与社交和接近他人,使参与者感到享受,没有不愉快的经历 | Level 2 | 强 | |
27.推荐促进因素:运动计划采用多学科参与,使用代际项目、干预总时长不长 | Level 2 | 强 | |
28.推荐促进因素:运动计划应考虑参与者的习惯、兴趣、偏好、背景、健康状况和改变行为的意愿,使干预个体化且科学 | Level 2 | 强 | |
29.推荐促进因素:实施计划前探讨了相关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并寻求解决方法 | Level 2 | 强 | |
30.建议障碍因素:运动措施个性化会增加成本 | Level 5b | 弱 | |
31.推荐障碍因素:运动计划没有良好的可及性(如居住地距离运动机构适宜,有适宜的交通)、足够的空间、足够的体育设施和灵活的时间(如避开天气恶劣的日期) | Level 2 | 强 | |
32.推荐障碍因素:运动计划与日常生活活动无关 | Level 2 | 强 |
表5 老年人失能预防运动干预临床实践指南(2023)推荐意见概要
Table 5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ability in Older Adults(2023)
临床问题 | 推荐意见 | 证据等级 | 推荐级别 |
---|---|---|---|
1.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运动? | 1.推荐所有老年人定期进行适宜的运动,限制久坐不动的行为 | B | 强 |
2.老年人运动前需要进行评估吗? | 2.推荐在老年人运动前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年龄,是否存在心血管、代谢性或肾脏疾病的症状或体征,运动习惯,拟进行的运动类型 | Level 5b | 强 |
3.老年人的运动方案应如何制定? | 3.推荐根据老年人的兴趣、能力、健康状况、训练条件和目的制订针对性的运动方案 | Level 5b | 强 |
4.老年人的运动量应如何安排? | 4.推荐老年人循序渐进,从相对适中的能耐受身体活动量开始,逐渐向较大身体活动量过渡 | Level 5b | 强 |
5.有氧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5.推荐有氧运动,包含气功运动、八段锦、普拉提、太极、瑜伽、步行、舞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A | 强 |
6.老年人进行有氧运动时,运动强度、频次和时长应如何安排? | 6.推荐老年人1周内进行150~30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进行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活动的等效组合 | B | 强 |
7.推荐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将1周内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增加到300 min以上,或进行超过150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整周内中等和高强度活动的等效组合,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益处 | B | 强 | |
7.抗阻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8.推荐以抗阻运动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A | 强 |
8.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不同肌群的训练顺序应如何安排? | 9.建议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多关节动作练习优先于单关节动作练习,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在训练单一肌群时,大强度练习在前,小强度练习在后 | Level 5b | 弱 |
9.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运动强度和频率应如何安排? | 10.建议老年人进行中、高强度抗阻运动,每周2~3次,每次1~3组,每组8~12次重复,每次重复锻炼8~10个主要肌肉群,从30%~40% 1RM开始,然后进展到70%~80% 1RM的较重负载 | Level 5b | 弱 |
10.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运动原则是什么? | 11.建议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时快慢节奏交替,且适当改变动作难度 | Level 5b | 弱 |
11.老年人进行抗阻运动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 12.推荐关注老年人运动后的睡眠、营养、饮食、疼痛等情况,尤其注意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抗阻运动不应加重其疼痛 | Level 5b | 强 |
12.平衡运动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13.推荐以平衡运动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并预防跌倒 | A | 强 |
13.老年人进行平衡运动时,运动原则是什么? | 14.推荐从稳定体位开始逐渐进展到不稳定体位、逐步缩小人体支撑面积和提高身体重心、从睁眼状态过渡到闭眼状态、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 | Level 5b | 强 |
14.老年人进行平衡运动时,运动频次和内容应如何安排? | 15.建议老年人进行平衡运动每周1~7次,每次1~2组,每组4~10种不同的练习 | Level 5b | 弱 |
15.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柔韧性运动? | 16.推荐老年人进行柔韧性运动,可安排在运动前后,包含对各个关节的牵拉,动作缓慢,穿插放松环节,过程中始终保持轻微的不适感 | Level 5b | 强 |
16.运动结合非运动干预是否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17.推荐运动结合非运动干预,如加压训练、认知训练、营养支持、日常生活活动、全身振动训练、虚拟现实训练、运动想象训练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 | A | 强 |
17.从老年人角度,运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 | 18.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接受过身体活动的教育,了解过运动的益处和危害,有充足的期待 | Level 2 | 强 |
19.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有足够的自我效能和能力(包含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测能力,并可以自主和赋权) | B | 强 | |
20.推荐促进因素:参与者有获得健康益处的动机,减轻/保持BMI,变得强壮和娱乐 | Level 2 | 强 | |
21.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自我心理健康 | A | 强 | |
22.推荐促进因素:老年人有社会支持,感到锻炼安全,有共同商定的目标,并对自己的成功能力有信心 | Level 2 | 强 | |
23.推荐障碍因素: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 | Level 5b | 强 | |
24.推荐障碍因素:老年人缺乏动力、兴趣和时间 | Level 2 | 强 | |
18.从运动实施者角度,运动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 | 25.推荐促进因素:使用移动应用程序、网站、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提高运动方案的趣味性和监测性 | A | 强 |
26.推荐促进因素:运动过程中有监督和反馈,如患者可以了解到其健康情况进展的客观信息、有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鼓励参与者参与社交和接近他人,使参与者感到享受,没有不愉快的经历 | Level 2 | 强 | |
27.推荐促进因素:运动计划采用多学科参与,使用代际项目、干预总时长不长 | Level 2 | 强 | |
28.推荐促进因素:运动计划应考虑参与者的习惯、兴趣、偏好、背景、健康状况和改变行为的意愿,使干预个体化且科学 | Level 2 | 强 | |
29.推荐促进因素:实施计划前探讨了相关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并寻求解决方法 | Level 2 | 强 | |
30.建议障碍因素:运动措施个性化会增加成本 | Level 5b | 弱 | |
31.推荐障碍因素:运动计划没有良好的可及性(如居住地距离运动机构适宜,有适宜的交通)、足够的空间、足够的体育设施和灵活的时间(如避开天气恶劣的日期) | Level 2 | 强 | |
32.推荐障碍因素:运动计划与日常生活活动无关 | Level 2 | 强 |
[1]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
[2] |
全国老龄委员会工作办公室.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EB/OL].(2016-10-20)[2022-04-01].
|
[3] |
|
[4] |
|
[5] |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 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19-10-28)[2022-04-01].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 JAMA,2018,319(16):1696-1704. DOI:10.1001/jama.2018.3097.
|
[15] |
|
[16] |
Ministry of Health of New Zealand.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older people(aged 65 years and over)[EB/OL].(2013-01-30)[2022-04-01].
|
[17] |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EB/OL].(2018-01-01)
|
[18] |
|
[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EB/OL].(2019-01-30)[2022-04-01].
|
[20] |
张琳之,胡慧秀,孙超. 老年人失能评估工具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6):5007-5012. DOI:10.3760/cma.j.cn115682-20220609-02767.
|
[21] |
|
[22] |
|
[23]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handbook for guideline development,2nd ed[EB/OL].(2014-12-18)[2022-02-01].
|
[24] |
|
[25]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 2021年医学期刊发表中国指南和共识的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的评级[J].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0):2319-2328.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0602-01232.
|
[26] |
|
[27] |
朱政,胡雁,周英凤,等. 推动证据向临床转化(五)证据临床转化研究中的文献质量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1):996-1000. DOI:10.16821/j.cnki.hsjx.2020.11.009.
|
[28] |
|
[29] |
|
[30] |
王春青,胡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64-967.
|
[31] |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Society for Geriatric Medicin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Society for Geriatric Medicine:position statement——exercise guidelines for older adults[J]. Australas J Ageing,2014,33(4):287-294. DOI:10.1111/ajag.12194.
|
[32] |
|
[33] |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 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2022,37(7):659-66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7.002.
|
[34] |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老年患者衰弱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3):251-256.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7.03.007.
|
[35] |
World Health Orgnization. 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M]. 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nization Press,2010.
|
[36] |
|
[37] |
|
[38] |
邹连玉,郑丽维,范维英,等. 八段锦预防老年人跌倒效果的系统评价[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5):40-44. DOI:10.19787/j.issn.1008-1879.2022.05.013.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吴进.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21,40(12):1078-1083,1089. DOI:10.3969/j.issn.1003-983X.2021.12.011.
|
[45] |
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组,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专家共识组. 预防老年人跌倒康复综合干预专家共识[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5):349-352. DOI:10.3969/j.issn.1008-8296.2017.05.001.
|
[46] |
|
[47] |
|
[48] |
|
[49] |
伍朝明,孙君志. 下肢抗阻训练对老人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6):4257-4264.
|
[50]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居家老年人运动功能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3):52-56. DOI:10.3969/j.issn.1672-2671.2018.03.013.
|
[51] |
|
[52] |
陈宝玉,王帅,孙建华,等. 抗阻力运动强度在衰弱老年人中剂量-效应关系的系统综述[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9):709-717. DOI:10.3760/cma.j.cn211501-20201211-04799.
|
[53] |
江婉婷,王兴,王光旭,等. 抗阻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3):272-280.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19.03.016.
|
[54] |
|
[55] |
|
[56] |
|
[57] |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康复学组,肌肉衰减综合征专家共识撰写组. 肌肉衰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草案)[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7):711-718.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7.07.001.
|
[58] |
余诗琦,王瑛,杨丹. 不同抗阻训练方式对老年人股四头肌围度和膝关节屈伸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2020,42(1):57-64. DOI:10.3969/j.issn.1007-6204.2020.01.013.
|
[59] |
|
[60] |
|
[61] |
郭静霞,陈亮,余启超,等. 运动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5):563-573.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21.05.009.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
[67] |
|
[68] |
|
[69] |
|
[70] |
|
[71]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to prevent obesity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the CDC guide to strategies to increase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community[M]. Atlanta: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11.
|
[1] | 许佳兰, 阎红, 文君, 周紫彤, 王思宇. 老年癌症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15-3822. |
[2] | 李玲, 李雅萍, 钱时兴, 聂婧, 陆春华, 李霞. 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73-3778. |
[3] | 崔译元, 闫逸婧, 王颖, 孟祥聚, 张庆林, 刘丽星, 李思聪, 冯利, 癌因性疲乏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工作组. 癌因性疲乏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7): 3345-3358. |
[4] | 崔宇阳, 程桂荣, 曾燕, 黄招兰, 谭伟. 社区老年人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及生活习惯与认知障碍的关联:基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基线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40-3247. |
[5] | 智从从, 李雪, 程一乘, 王孝龙, 郑丽华. 痔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5版)[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17-3228. |
[6] | 燕芳红, 彭国恬, 张国莉, 孙瑞仪, 马玉霞, 韩琳. 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内容的匹配分析:基于"指南-实践-需求"视角[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19-3126. |
[7] | 于文华, 李建国, 段文燕, 高旭妍, 李夏夏, 张子龙, 张丽, 马丽娜. 老年人功能受损评估量表在社区老年人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00-3004. |
[8] | 杨晨, 陈瞳, 张利方, 张洪旭, 李鹏飞, 张雪娟. 达格列净对老年乳腺癌幸存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53-3058. |
[9] | 李嘉欣, 刘钟桧, 谢硕, 付志方, 孙丹, 焦红梅. 分解代谢及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对老年患者慢性危重症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93-2999. |
[10] | 赵晓晴, 郭桐桐, 张欣怡, 李林虹, 张亚, 嵇丽红, 董志伟, 高倩倩, 蔡伟芹, 郑文贵, 井淇. 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76-2783. |
[11] | 石小天, 王珊, 杨华昱, 杨一帆, 李旭, 马清. 中国老年人体重指数和死亡的相关性:一项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91-2797. |
[12] | 刘美霞, 尹金念, 吴玫, 杨星, 周全湘, 杨敬源. 体重指数对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认知功能关联的影响:一项贵州农村老年人群的现况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806-2812. |
[13]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浙江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全科未分化疾病专家协作组. 消瘦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577-2594. |
[14] | 杨江, 李建生, 陈耀龙, 刘辉国, 王建新, 喻佳洁, 李慧茹, 肖琼华, 谢洋, 李素云, 王明航. 中成药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464-2480. |
[15] | 郝爱华, 曾子莹, 金爱琼, 唐玲玲, 郑梓悫, 马景泰, 赵建国, 曾韦霖, 肖建鹏, 聂辉, 杨颖.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9): 2370-237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