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3, Vol. 26 ›› Issue (05): 621-628.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03
        
                    
            杨玲1, 侯黎莉2,*( ), 陈卫宏1, 翁夕媚1, 罗莎莎3, 夏佳琳1
), 陈卫宏1, 翁夕媚1, 罗莎莎3, 夏佳琳1
                  
        
        
        
        
    
收稿日期:2022-02-24
									
				
											修回日期:2022-06-25
									
				
									
				
											出版日期:2023-02-15
									
				
											发布日期:2022-11-17
									
			通讯作者:
					侯黎莉
							基金资助:
        
                   
            YANG  Ling1, HOU  Lili2,*( ), CHEN  Weihong1, WENG  Ximei1, LUO  Shasha3, XIA  Jialin1
), CHEN  Weihong1, WENG  Ximei1, LUO  Shasha3, XIA  Jialin1
			  
			
			
			
                
        
    
Received:2022-02-24
									
				
											Revised:2022-06-25
									
				
									
				
											Published:2023-02-15
									
				
											Online:2022-11-17
									
			Contact:
					HOU  Lili   
							摘要: 背景 口腔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大多数口腔癌是由口腔潜在恶性疾患造成,口腔白斑是常见的口腔潜在恶性病变。口腔白斑恶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受到样本量、地区差异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口腔白斑患者恶变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不一。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口腔白斑的恶变率。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获取有关中国人群口腔白斑恶变率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30篇队列研究,包括109 0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口腔白斑患者恶变率为9.0%〔95%CI(7.0%,11.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口腔白斑恶变率为7.6%〔95%CI(5.1%,10.6%)〕,女性患者口腔白斑恶变率为13.2%〔95%CI(9.5%,17.4%)〕;<60岁患者口腔白斑恶变率为12.3%〔95%CI(9.2%,15.7%)〕,≥60岁患者口腔白斑恶变率为17.9%〔95%CI(13.8%,22.5%)〕;舌部口腔白斑患者的恶变率为16.2%〔95%CI(11.0%,22.2%)〕,其他部位口腔白斑患者的恶变率为6.1%〔95%CI(3.2%,9.6%)〕。 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中国人群口腔白斑的恶变率较高,女性、年龄≥60岁、舌部口腔白斑恶变率较高。
| 第一作者 | 发表时间(年) | 调查地区 | 研究时间 | 年龄 | 恶变例数/样本量 | 
|---|---|---|---|---|---|
| 陈蔚华[ | 2015 | 南昌 | 2006年3月—2014年10月 | 10~87岁,平均52岁 | 8/170 | 
| 王宇峰[ | 2011 | 上海 | 1978年1月—2009年9月 | 15~91岁,平均51.2岁 | 66/576 | 
| 褚青松[ | 2009 | 沧州 | 1988年12月—2004年8月 | 14~80岁,平均52.2岁 | 14/150 | 
| 葛化冰[ | 1999 | 北京 | 1981年12月—1998年8月 | 14~83岁,平均52.4岁 | 14/211 | 
| 武文妍[ | 2018 | 上海 | 2000年1月—2015年12月 | - | 41/2 628 | 
| 高岩[ | 2012 | 北京 | 1984年1月—2010年12月 | 29~83岁,平均51.2岁 | 85/1 832 | 
| 蓝爱仙[ | 2009 | 北京 | 1980年11月—2007年12月 | 14~84岁,平均(53.3±13.9)岁 | 52/409 | 
| 刘宏伟[ | 2007 | 北京 | 1976年12月—2006年10月 | - | 30/436 | 
| 关晓兵[ | 2001 | 北京 | — | 23~83岁 | 13/110 | 
| 史慧宝[ | 1992 | 上海 | 1976年—1991年6月 | 32~84岁,平均53.4岁 | 32/235 | 
| 庞玲娟[ | 2007 | 广州 | 2002—2004年 | - | 3/61 | 
| 汪说之[ | 1985 | 湖北 | 1962年1月—1981年12月 | - | 8/313 | 
| 胡碧琼[ | 1985 | 北京 | 平均2.8年 | - | 9/261 | 
| 冯淑梅[ | 2008 | 吉林 | 2004年9月—2007年9月 | 45~86岁 | 18/156 | 
| 符攀峰[ | 2017 | 河南 | 2013年3月—2015年10月 | 19~81岁,平均(50.3±21.9)岁 | 14/85 | 
| YANG[ | 2021 | 台湾 | 2002年9月—2020年9月,男:平均(5.4±3.8)年,女:平均(5.91 ± 4.7)年 | 23~83岁,平均(53.0±11.9)岁 | 32/485 | 
| YANG[ | 2021 | 台湾 | 2002年9月—2019年10月,平均(54.9±54.4)个月 | 25~83岁,平均(52.2±11.7)岁 | 12/144 | 
| YANG[ | 2020 | 台湾 | 2002年7月—2017年9月,平均(42.5±35.2)个月 | 65~83岁,平均(71.2±4.9)岁 | 8/69 | 
| CHIANG[ | 2020 | 台湾 | 2012—2018年 | - | 22/350 | 
| WU[ | 2019 | 上海 | 2000—2015年,平均5.5年 | - | 41/2 628 | 
| CHUANG[ | 2018 | 台湾 | 2004—2009年 | 18~94岁 | 161/5 142 | 
| WANG[ | 2018 | 台湾 | 平均(4.6±3.3)年 | 18~65岁,平均(45.8±10.7)岁 | 102/1 898 | 
| YANG[ | 2017 | 台湾 | 13年 | - | 30/191 | 
| LIU[ | 2012 | 上海 | 1990—2010年,平均5.1年 | 21~83岁,平均(54.1±11.6)岁 | 57/320 | 
| LIU[ | 2011 | 上海 | 1996—2009年 | 平均(59.8±13.3)岁 | 11/53 | 
| LIU[ | 2010 | 上海 | 1978—2008年,平均5.3年 | 21~84岁,平均(52.7±11.2)岁 | 39/218 | 
| SHIU[ | 2000 | 台湾 | 1988—1998年 | - | 60/435 | 
| LIU[ | 2011 | 上海 | 1978—2008年,平均5.1年 | 15~83岁,平均(52.8±12.2)岁 | 36/115 | 
| LEE[ | 2006 | 台湾 | 1997年1月—2004年6月 | 19~93岁,平均(50.0±12.1)岁 | 135/1 046 | 
| YANG[ | 2011 | 台湾 | 2002—2008年,平均(3.4±1.3)年 | 23~82岁,平均(49.7±12.2)岁 | 13/114 |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 第一作者 | 发表时间(年) | 调查地区 | 研究时间 | 年龄 | 恶变例数/样本量 | 
|---|---|---|---|---|---|
| 陈蔚华[ | 2015 | 南昌 | 2006年3月—2014年10月 | 10~87岁,平均52岁 | 8/170 | 
| 王宇峰[ | 2011 | 上海 | 1978年1月—2009年9月 | 15~91岁,平均51.2岁 | 66/576 | 
| 褚青松[ | 2009 | 沧州 | 1988年12月—2004年8月 | 14~80岁,平均52.2岁 | 14/150 | 
| 葛化冰[ | 1999 | 北京 | 1981年12月—1998年8月 | 14~83岁,平均52.4岁 | 14/211 | 
| 武文妍[ | 2018 | 上海 | 2000年1月—2015年12月 | - | 41/2 628 | 
| 高岩[ | 2012 | 北京 | 1984年1月—2010年12月 | 29~83岁,平均51.2岁 | 85/1 832 | 
| 蓝爱仙[ | 2009 | 北京 | 1980年11月—2007年12月 | 14~84岁,平均(53.3±13.9)岁 | 52/409 | 
| 刘宏伟[ | 2007 | 北京 | 1976年12月—2006年10月 | - | 30/436 | 
| 关晓兵[ | 2001 | 北京 | — | 23~83岁 | 13/110 | 
| 史慧宝[ | 1992 | 上海 | 1976年—1991年6月 | 32~84岁,平均53.4岁 | 32/235 | 
| 庞玲娟[ | 2007 | 广州 | 2002—2004年 | - | 3/61 | 
| 汪说之[ | 1985 | 湖北 | 1962年1月—1981年12月 | - | 8/313 | 
| 胡碧琼[ | 1985 | 北京 | 平均2.8年 | - | 9/261 | 
| 冯淑梅[ | 2008 | 吉林 | 2004年9月—2007年9月 | 45~86岁 | 18/156 | 
| 符攀峰[ | 2017 | 河南 | 2013年3月—2015年10月 | 19~81岁,平均(50.3±21.9)岁 | 14/85 | 
| YANG[ | 2021 | 台湾 | 2002年9月—2020年9月,男:平均(5.4±3.8)年,女:平均(5.91 ± 4.7)年 | 23~83岁,平均(53.0±11.9)岁 | 32/485 | 
| YANG[ | 2021 | 台湾 | 2002年9月—2019年10月,平均(54.9±54.4)个月 | 25~83岁,平均(52.2±11.7)岁 | 12/144 | 
| YANG[ | 2020 | 台湾 | 2002年7月—2017年9月,平均(42.5±35.2)个月 | 65~83岁,平均(71.2±4.9)岁 | 8/69 | 
| CHIANG[ | 2020 | 台湾 | 2012—2018年 | - | 22/350 | 
| WU[ | 2019 | 上海 | 2000—2015年,平均5.5年 | - | 41/2 628 | 
| CHUANG[ | 2018 | 台湾 | 2004—2009年 | 18~94岁 | 161/5 142 | 
| WANG[ | 2018 | 台湾 | 平均(4.6±3.3)年 | 18~65岁,平均(45.8±10.7)岁 | 102/1 898 | 
| YANG[ | 2017 | 台湾 | 13年 | - | 30/191 | 
| LIU[ | 2012 | 上海 | 1990—2010年,平均5.1年 | 21~83岁,平均(54.1±11.6)岁 | 57/320 | 
| LIU[ | 2011 | 上海 | 1996—2009年 | 平均(59.8±13.3)岁 | 11/53 | 
| LIU[ | 2010 | 上海 | 1978—2008年,平均5.3年 | 21~84岁,平均(52.7±11.2)岁 | 39/218 | 
| SHIU[ | 2000 | 台湾 | 1988—1998年 | - | 60/435 | 
| LIU[ | 2011 | 上海 | 1978—2008年,平均5.1年 | 15~83岁,平均(52.8±12.2)岁 | 36/115 | 
| LEE[ | 2006 | 台湾 | 1997年1月—2004年6月 | 19~93岁,平均(50.0±12.1)岁 | 135/1 046 | 
| YANG[ | 2011 | 台湾 | 2002—2008年,平均(3.4±1.3)年 | 23~82岁,平均(49.7±12.2)岁 | 13/114 | 
| 第一作者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陈蔚华[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王宇峰[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褚青松[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葛化冰[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武文妍[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高岩[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蓝爱仙[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刘宏伟[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关晓兵[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史慧宝[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庞玲娟[ | 是 | 是 | 否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汪说之[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胡碧琼[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冯淑梅[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符攀峰[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CHIANG[ | 是 | 是 | 否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W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CHU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W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SH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EE[ | 是 | 是 | 否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表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Table 2 Bias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 第一作者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陈蔚华[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王宇峰[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褚青松[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葛化冰[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武文妍[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高岩[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蓝爱仙[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刘宏伟[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关晓兵[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史慧宝[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庞玲娟[ | 是 | 是 | 否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汪说之[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胡碧琼[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冯淑梅[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符攀峰[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CHIANG[ | 是 | 是 | 否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W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CHU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W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SH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IU[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LEE[ | 是 | 是 | 否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YANG[ | 是 | 是 | 是 | 是 | 不清楚 | 是 | 是 | 是 | 是 | 
| 亚组 | 纳入文献数量(篇) | 异质性检验 | 效应模型 | Meta分析结果 | |||||
|---|---|---|---|---|---|---|---|---|---|
| I2(%) | P值 | 恶变率(%) | 95%CI(%) | Z值 | P值 | ||||
| 性别 | |||||||||
| 男 | 14[ | 88.22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7.6 | (5.1,10.6) | 9.20 | <0.001 | |
| 女 | 14[ | 81.06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13.2 | (9.5,17.4) | 11.00 | <0.001 | |
| 年龄 | |||||||||
| <60岁 | 5[ | 58.31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12.3 | (9.2,15.7) | 12.18 | <0.001 | |
| ≥60岁 | 4[ | 48.63 | 0.120 | 固定效应模型 | 17.9 | (13.8,22.5) | 13.26 | <0.001 | |
| 恶变部位 | |||||||||
| 舌部 | 9[ | 81.57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16.2 | (11.0,22.2) | 9.56 | <0.001 | |
| 其他部位 | 8[ | 76.05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6.1 | (3.2,9.6) | 5.98 | <0.001 | |
表3 不同亚组OLK恶变率的Meta分析结果
Table 3 Meta-analysis results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rat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oral leukoplakia by sex,age and affected site in the oral cavity
| 亚组 | 纳入文献数量(篇) | 异质性检验 | 效应模型 | Meta分析结果 | |||||
|---|---|---|---|---|---|---|---|---|---|
| I2(%) | P值 | 恶变率(%) | 95%CI(%) | Z值 | P值 | ||||
| 性别 | |||||||||
| 男 | 14[ | 88.22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7.6 | (5.1,10.6) | 9.20 | <0.001 | |
| 女 | 14[ | 81.06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13.2 | (9.5,17.4) | 11.00 | <0.001 | |
| 年龄 | |||||||||
| <60岁 | 5[ | 58.31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12.3 | (9.2,15.7) | 12.18 | <0.001 | |
| ≥60岁 | 4[ | 48.63 | 0.120 | 固定效应模型 | 17.9 | (13.8,22.5) | 13.26 | <0.001 | |
| 恶变部位 | |||||||||
| 舌部 | 9[ | 81.57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16.2 | (11.0,22.2) | 9.56 | <0.001 | |
| 其他部位 | 8[ | 76.05 | <0.001 | 随机效应模型 | 6.1 | (3.2,9.6) | 5.98 | <0.001 | |
 
																													图4 OLK恶变率Meta分析的漏斗图
Figure 4 Funnel plot assessing potential publication bias instudies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rat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oral leukoplakia
 
																													图5 OLK恶变率Meta分析的剪补法图
Figure 5 Trim-and-fill analysis of potential publication bias instudies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rat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oral leukoplakia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王宇峰,尚书,周曾同,等. 口腔白斑癌变率与癌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1):55-61. | 
| [15] | 褚青松,苗群爱,郅克谦,等. 150例口腔黏膜白斑的回顾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志,2009,25(5):311-312. DOI:10.3969/j.issn.1003-1634.2009.05.025. | 
| [16] | 葛化冰,孙正,沈胜利. 211例口腔白斑的临床分析[J]. 北京口腔医学,1999,7(3):117-118. | 
| [17] | 武文妍.口腔白斑临床特征、HPV感染及服用Gp效果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8. | 
| [18] | 高岩,郭竹玲,罗海燕,等. 口腔黏膜白斑癌变85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7):410-413. DOI: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2.07.008. | 
| [19] | 蓝爱仙,关晓兵,孙正. 口腔黏膜白斑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44(6):327-331. DOI:10.3760/cma.j.issn.1002-0098.2009.06.003. | 
| [20] | 刘宏伟,胡碧琼,曹采方.436例口腔白斑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分析及随访观察[C]//中国抗癌协会.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辽宁:中国抗癌协会,2007:87. | 
| [21] | |
| [22] | 史慧宝.口腔粘膜白斑癌变的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1992,1(2):63-65. | 
| [23] | |
| [24] | 汪说之,苏倩倩. 口腔白斑313例的组织病理研究[J]. 口腔医学纵横,1985,1(3):128-131. | 
| [25] | 胡碧琼,马慧敏,沙月琴,等. 261例口腔白斑的临床分析[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85,20(2):115-117. | 
| [26] | 冯淑梅,陈英新,柳淑杰,等. 吸烟对中老年口腔白斑癌变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293-294.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08.09.044. | 
| [27] | 符攀峰.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病理分析[J]. 西藏医药,2017,38(2):11-13. | 
| [28] |  | 
| [29] |  | 
| [30] |  | 
| [31] |  | 
| [32] |  | 
| [33] |  | 
| [34] |  | 
| [35] |  | 
| [36] |  | 
| [37] |  | 
| [38] |  | 
| [39] |  | 
| [40] |  | 
| [41] |  | 
| [42] |  | 
| [43] |  | 
| [44] |  | 
| [45] |  | 
| [46] |  | 
| [47] |  | 
| [48] |  | 
| [49] |  | 
| [50] |  | 
| [51] |  | 
| [52] |  | 
| [53] |  | 
| [54] |  | 
| [55] |  | 
| [1] | 许佳兰, 阎红, 文君, 周紫彤, 王思宇. 老年癌症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15-3822. | 
| [2] | 张天宇, 于海搏, 陈飞, 李新, 张佳佳, 詹晓凯, 申曼,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黄仲夏. POEMS综合征全身系统性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7): 3447-3455. | 
| [3] | 全家霖, 朱琳, 苏煜, 陈泽恺, 陈梓淇, 张卓凡. 运动方式对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改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7): 3422-3431. | 
| [4] | 褚艺婧, 严雨格, 顾杰, 席彪, 祝墡珠, 黄蛟灵. 中国基层医务人员留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城乡差异比较[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61-3168. | 
| [5] | 丁香, 刘健, 陈晓露, 张先恒. 中草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链球菌感染患者再入院的风险:一项匹配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05-3012. | 
| [6] | 蒋世华, 朱政, 任盈盈, 朱垚磊, 王越, 高希彬.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43-3052. | 
| [7] | 李浩, 李江涛, 刘丹, 王建军. 贝利尤单抗和阿尼鲁单抗及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24-2933. | 
| [8] | 王笑林, 李秋月, 周彦君, 张金辉, 梁涛.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发生率和风险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34-2940. | 
| [9] | 杨继, 张垚, 赵英强, 张秋月. 中医三级防控模式对冠心病与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效能评价: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50-2761. | 
| [10] | 马盼盼, 王思静, 游娜, 丁大法, 鲁一兵. Danuglipron与Orforglipron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679-2685. | 
| [11] | 胡婉琴, 余深艳, 曹学华, 向凤, 贾钰. 中国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661-2671. | 
| [12] | 阿迪力·吐尔孙, 程刚. 非奈利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686-2691. | 
| [13] | 郭盛滕, 张芬芬, 万迪, 于冬梅, 王庆华.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546-2554. | 
| [14] | 朱立国. 夯实基层骨健康服务根基 助力推进健康中国计划[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9): 2345-2345. | 
| [15] | 陈巧巧, 苏萍, 赵颖颖, 逄锦宏, 施婕, 王雅倩, 李秋春, 何蕊言, 王玥, 陈学禹, 乔俊鹏, 迟蔚蔚.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老年人群新发心脏代谢性共病的相关性: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8): 2270-2277.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