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心理健康最新文章合辑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中国全科医生对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的感知、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余旻毅, 冯晶, 郑艳玲, 雷子辉, 申鑫, 李欣妍, 屈歌, 甘勇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1): 3949-39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94
摘要1263)   HTML7)    PDF(pc) (2280KB)(206)    收藏
背景

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会对职业认同产生明显影响,目前尚无关于中国全科医生对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的感知、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中国全科医生对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的感知、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于2021年3—5月,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 632例全科医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心理资本、职业认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的关系;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心理资本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结果

共回收4 376份有效问卷(94.47%)。4 376例全科医生中,624例(14.26%)过去1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总得分为(102.89±16.94)分,职业认同总得分为(33.93±8.95)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科医生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与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职业认同呈负相关,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1)。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对职业认同有负向预测作用(低频度,b=-0.071;中频度,b=-0.054;高频度,b=-0.042;P均<0.001),心理资本对职业认同有正向预测作用(b=0.330,P<0.001),心理资本在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与职业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中国全科医生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在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和职业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未来应重视全科医生的职业环境、职业现状和心理健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开发及初步实践
罗丹, 徐晶晶, 王玉冰, 李明子, FORBES Angus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7): 3423-34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07
摘要1232)   HTML45)    PDF(pc) (1033KB)(1069)    收藏
背景 我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不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国内糖尿病教育主要面向2型糖尿病患者,缺乏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支持项目。目的 开发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并验证其在我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群体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20年1—5月,以心理韧性模型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借鉴现有1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模式,开发心理韧性导向的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并通过专家会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采用门诊张贴海报和打电话的方式招募潜在参与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预试验,从招募应答率、真实性和可接受性3个方面评价课程可行性。结果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终稿涵盖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个领域,12项认知领域目标、14项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及17项情感领域目标,共43项教学目标。课程采用小组式教学法,每组5~8名患者,1名医生和1名护士,6次课为1个课程周期。共招募8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评价,其中6例患者完成了所有课程。患者表示该课程内容全面、贴近生活、氛围轻松,参与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对疾病接受度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改善。结论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内容系统可行性高,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心理咨询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恩界,周展锋*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 (1): 108-113.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01.022
摘要1217)      PDF(pc) (826KB)(5622)    收藏
如果心理咨询缺乏效果,那么其便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既包括咨询过程中的内部要素,也包括咨询过程之外的外部相关要素。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理论所强调的因素虽然各有不同,但目前综合各流派观点的折中主义已经成为主流观念。本文对各种心理学理论所提出的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溯源,着重探讨了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会谈因素和会谈间因素,前者包括咨询师的言语反应、来访者行为、工作同盟,后者则包括会谈间体验、突然获益、咨询期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探索的方向:深入探索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更多因素、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的测量工具依然存在缺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的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刘菁菁, 王丽楠, 周雪莹, 朱昕然, 庄淑梅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0): 3775-37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19
摘要1138)   HTML19)    PDF(pc) (2441KB)(270)    收藏
背景

目前新型毒品滥用形势严峻,新型毒品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滥用毒品种类,其成瘾性强、戒断难度大,成瘾后个体易出现严重的心理依赖性和心理问题,导致成瘾者戒断治疗后容易复吸,因此探讨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对新型毒品成瘾者的防治和管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目的

探讨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接受住院戒毒治疗的196例新型毒品成瘾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吸毒临床资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新型毒品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AMOS 22.0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路径分析。

结果

新型毒品成瘾者SCL-90总分为(206.62±26.66)分,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CL-90总分与年龄(rs=-0.285,P<0.001)、积极应对(rs=-0.749,P<0.001)呈负相关,与经济收入(rs=0.210,P=0.003)、每日吸毒量(rs=0.375,P<0.001)、消极应对(rs=0.754,P<0.001)、人格特征各维度〔精神质P(rs=0.915)、内外向E(rs=0.748)、神经质N(rs=0.549)、掩饰性L(rs=0.979),P<0.001)〕呈正相关;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新型毒品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且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该在了解新型毒品成瘾者人格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并且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基于系统评价再评价
郑卿勇, 赵亮, 隗伟, 任雪君, 王超, 孙瑞, 丛明华, 于雷, 杨敏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2): 1503-15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49
摘要1091)   HTML12)    PDF(pc) (2312KB)(824)    收藏
背景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种,其治疗与康复过程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困扰。诸多系统评价(SR)发现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乳腺癌患者心理照护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不同SR结局指标差异明显,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

目的

对MBSR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SR进行再评价,从而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照护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PsycINFO、JB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MBSR在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应用效用的SR,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2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研究相关信息,分别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2(AMSTAR 2)量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PRISMA)声明、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GRADE)及定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CERQual)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规范及证据质量评估。

结果

共纳入14篇SR。AMSTAR 2结果显示整体方法学质量不高,仅有1篇为高质量研究,2项关键条目信息严重缺失。PRISMA声明显示报告质量缺陷主要在研究方案注册、研究间偏倚风险评估及资金来源方面。14篇SR共包括15项结局指标及73个证据体;GRADE分级结果显示,无高级别证据,31个中级证据,28个低级证据,6个极低级证据;CERQual分级结果显示,8个低级证据。MBSR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疲乏及压力等,且短期疗效明显,但长期疗效尚不确定。

结论

目前关于MBSR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SR证据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规范程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显示MBSR可短期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长期效果不确定,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
闫凤武,赵阿勐,蔡珍珍,吴绍长,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31): 3893-38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47
摘要1059)      PDF(pc) (1026KB)(2716)    收藏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以情绪调节、冲动行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为个性普遍模式的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具有负性倾向的情绪反应,存在情绪管理功能的损害,易冲动、情绪化,受到压力刺激时情绪容易失调,同时出现不良的适应行为,包括想自杀、自残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痛苦。本文报道1例21岁女性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高社区医生应用综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慢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樊文彬,蓝海波,谢彦鹏,杨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34): 4272-42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56
摘要1053)      PDF(pc) (1043KB)(3337)    收藏
慢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关系密切。便秘可继发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障碍和强迫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本文就两者的症状表现及发病机制相关性展开讨论。慢性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原因考虑如下:代谢产物影响,肠道微生态引起5-羟色胺、短链脂肪酸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应用进化论学说。特殊情况包括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慢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具有相关性。通过对慢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强调慢性便秘患者心理异常状态评估和治疗的必要性,为多学科-团队(MDT)诊治模式提供依据,对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慢性便秘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做出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减重代谢手术后1年治疗效果对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赵康, 徐欣怡, 朱涵菲, 梁辉, 杨宁琍, 林睿, 许勤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6): 4528-453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63
摘要971)   HTML19)    PDF(pc) (2973KB)(347)    收藏
背景

减重代谢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的有效措施,但手术效果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仍不明确。

目的

探讨减重代谢手术后1年,治疗效果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进行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减重代谢手术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包括身体成分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体肌肉量(BM)、体脂肪量(BF)、内脏脂肪面积(VSF)〕、代谢相关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术前合并症、术后合并症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相关主诉、手术术式;术后心理状况相关指标包括生活质量、压力感、幸福感和手术满意度,分别采用简明生命质量量表(SF-12)、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幸福感量表(GWS)、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身体成分指标及代谢相关生化指标与患者术后心理状况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患者术后1年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为(82.7±31.7)%,BMI下降(10.3±4.3)kg/m2。96例(55.8%)患者术前存在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相关合并症,术后完全缓解48例(27.9%),部分缓解30例(17.4%),未缓解18例(10.5%)。患者术后1年体质量、BMI、BM、BF、VSF、ALT、AST低于术前,TP、ALB高于术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精神生活质量(MCS)得分与ΔALT呈负相关(rs=-0.160,P=0.036);CPSS得分与EWL%(r=-0.181,P=0.017)、Δ体肌肉率(BM%)(rs=-0.174,P=0.022)呈负相关,与ΔALT(rs=-0.236,P=0.002)呈正相关;GWS得分与ΔALT(rs=-0.228,P=0.003)、ΔAST(rs=-0.216,P=0.004)呈负相关;满意度与ΔBMI(r=-0.171,P=0.025)、Δ体脂肪率(BF%)(r=-0.174,P=0.022)、ΔVSF(r=-0.154,P=0.043)呈负相关,与EWL%(r=0.284,P<0.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胃痛(β=-0.239,P=0.002)、术后体虚乏力(β=-0.169,P=0.025)是PCS得分的影响因素;ΔALT(β=-0.181,P=0.017)、术后体虚乏力(β=0.171,P=0.024)是MCS得分的影响因素;EWL%(β=-0.188,P=0.010)、ΔBM%(β=-0.146,P=0.047)、ΔALT(β=0.219,P=0.003)、术后体虚乏力(β=0.169,P=0.022)是CPSS得分的影响因素;ΔALT(β=-0.254,P=0.001)、术后反酸胃灼热(β=-0.251,P=0.001)是GWS得分的影响因素;ΔBMI(β=-0.245,P=0.010)、EWL%(β=0.247,P=0.003)、ΔBF%(β=-0.366,P<0.001)是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96例有术前合并症的患者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合并症缓解(β=0.411,P<0.001)、术后胃痛(β=-0.192,P=0.040)是躯体生活质量(PCS)得分的影响因素;ΔALT(β=-0.273,P=0.006)、术后反酸胃灼热(β=-0.263,P=0.008)是MCS得分的影响因素;术后合并症缓解(β=-0.220,P=0.024)、ΔALT(β=0.301,P=0.002)、术后胃痛(β=0.214,P=0.023)、ΔVSF(β=0.212,P=0.031)是CPSS得分的影响因素;术后合并症缓解(β=0.290,P=0.002)、ΔALT(β=-0.310,P=0.001)、术后胃痛(β=-0.271,P=0.004)是GWS得分的影响因素;术后合并症缓解(β=0.402,P<0.001)、ΔBF%(β=-0.452,P<0.001)、ΔBMI(β=-0.364,P<0.001)是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

减重代谢手术后1年,患者BMI显著降低,术后反酸胃灼热、胃痛、体虚乏力及ΔBF%、ΔALT升高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负面影响;EWL%、ΔBM%升高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正面影响。存在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合并症缓解程度越高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的积极影响越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HIV/AIDS患者心理痛苦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马海棋, 翟惠敏, 卜梦茹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35): 4473-447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85
摘要968)   HTML21)    PDF(pc) (2335KB)(1528)    收藏

在艾滋病心理研究领域,心理痛苦作为一种新界定的负性情绪,日渐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使用量表对其进行评价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为此,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应用较广泛、信效度较好的艾滋病心理痛苦评估工具,结果显示,国外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已有较完善的评估量表,应用领域较广泛;而我国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在借鉴国外相关量表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艾滋病心理痛苦评估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混合方法研究
夏瑀, 林齐睿, 郑芳芳, 张锦枝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16): 2028-20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53
摘要957)   HTML26)    PDF(pc) (2614KB)(1107)    收藏
背景

近年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重视,心理问题被认为是导致其无法完成规定时长培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全科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对住培政策及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

了解全科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并从受访者处对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挖掘,旨在提高住培管理者及社会对住培学员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

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解释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全体在岗全科住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全科住培学员SCL-90总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情况,比较不同年级全科住培学员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症状指数的差异。2021年2—6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目的性、异质性抽取已接受心理健康评估的全科住培学员作为访谈对象,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以了解诱发情绪或心理问题的主要生活事件及其与住培或专业之间的联系、全科住培学员希望得到的帮助及其对住培方案的建议。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84例全科住培学员SCL-90平均总得分为(149.61±50.55)分,平均总症状指数为(1.66±0.56)。其中29例(34.5%)总分≥160分;分别有45例(53.6%)、33例(39.3%)、29例(34.5%)、22例(26.2%)、19例(22.6%)、18例(21.4%)、16例(19.0%)、12例(14.3%)、12例(14.3%)全科住培学员的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敌对、精神病性、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2分。不同年级全科住培学员抑郁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8.4%(15/31)的二年级学员抑郁因子分≥2分。最终对21例全科住培学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其中14例(66.7%)SCL-90总得分≥160分。共提炼出4个主题:个人问题对心理状况的影响、工作中人际交往带来的伤害与益处、与住培基地相关的心理压力、与专业选择相关的信心缺乏。

结论

全科住培学员心理问题阳性率较高,可能与个人因素、住培期间遇到的问题紧密相关。应将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作为住培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全科住培学员的存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进而助力其顺利完成培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中文版老年人锻炼心理需求满足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适用性分析
刘蕾,刘华平,郭宏,孙哲,钟丽丽,李小雪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5): 619-6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59
摘要899)      PDF(pc) (1121KB)(1108)    收藏
背景 基本心理需求作为自我决定理论(SDT)框架中的重要变量,其测量有助于研究者了解锻炼领域中自主、胜任、归属3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情况、影响因素及自我决定动机的形成,并为锻炼干预提供依据,但目前国内尚未有测量养老院老年人锻炼领域心理需求满足的量表。目的 对锻炼领域的心理需求满足量表(PNSE)进行汉化,并在中国养老院老年人群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探索其适用性,以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 对锻炼领域的PNSE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PNSE。2017-02-04至03-06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沈阳市102家养老院中80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NSE进行调查。共进行两轮量表发放,第一轮发放量表400份,收回量表389份,有效量表354份,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二轮发放量表400份,收回量表376份,有效量表355份,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采用项目分析的方法来测验题项的适切度〔按照研究对象的总得分由高到低排列,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低分组研究对象各条目的平均分进行比较,以临界比值(CR值,即t值)>3.000作为题项筛选的依据〕,专家间一致性水平(IR)、内容效度指数(I-CVI)、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全体一致S-CVI(S-CVI/UA)、平均S-CVI(S-CVI/Ave)〕及Kappa值来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及KMO值判断量表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大似然法对模型的比较拟合指数(CFI)、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RMR)、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进行模型适配分析,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和再测信度来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 所有条目的CR值>3.000,高分组与低分组各条目平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为1.00,I-CVI均>0.78,Kappa值>0.74,S-CVI/UA为0.89,S-CVI/Ave为0.98。KMO值为0.93,经过主成分分析,特征根>1的因子有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021%。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度为0.659~0.860,共同度为0.479~0.790。验证性因子分析中,18个条目的因子负荷为0.60~0.88。中文版PNSE的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为229.62,CFI为0.98,SRMR为0.03,RMESA为0.05。总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4,自主、胜任、归属3个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6、0.916、0.899;总量表的再测信度为0.883,自主、胜任、归属3个维度的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76、0.829、0.860。结论 中文版PNSE的因子结构和组成符合锻炼心理需求满足模型,每个条目均适合于度量潜在的结构,可以用于测量中国养老院老年人锻炼心理需求满足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中文版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叶增杰1,王桢钰1,梁木子2,Knobf Tish3,Dixon Jane3,佘颖4,胡蕖1,曾珍1,胡光云1,朱云飞1,邱鸿钟1*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 (15): 1839-184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8.00.107
摘要876)      PDF(pc) (1355KB)(3263)    收藏
目的 探讨中文版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7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2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CD-RISC-1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424份,有效回收率为81.5%。大样本施测2周后,采用EXCEL软件自带的随机程序从424例患者中选取50例采用中文版CD-RISC-10对其进行重测。采用双参数项目反应模型对中文版CD-RISC-10进行单维性检验、等级反应模型(GRM)条目分析,并分析其聚合效度、重测信度及截断值。结果 中文版CD-RISC-10仍保持单维结构,共解释58.06%的变异量,整个量表条目分离指数(ISI)为0.914。10个条目难度分布均匀,区分度为1.17~1.82,残差拟合度为-2.5~2.5,阈值间距为1.08~3.17 logits,不存在阈值倒错的情况。中文版CD-RISC-10得分与HADS总分及其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与SUPPH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中文版CD-RISC-10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55,截断值为21.5分,灵敏度为0.735,特异度为0.833。结论 中文版CD-RISC-10的单维性、单调性良好,条目的难度、阈值间距分布合理,同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外标效度,对于筛查情绪困扰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临床使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aidu(1)
13.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张振香,任娟娟,林蓓蕾,平智广,王文娜,郭云飞,栾文艳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2): 2860-286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07
摘要866)   HTML19)    PDF(pc) (1538KB)(822)    收藏
背景 既往研究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健康行为及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有证据提示心理健康因素与健康行为改变关系密切,但针对该人群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行为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健康行为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2020年7—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60岁脑卒中住院患者265例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HBS-SP)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65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问卷回收率93.2%。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老年脑卒中患者MH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病程脑卒中患者HBS-SP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分为(10.27±5.04)分,健康行为总分为(62.68±8.5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呈中度正相关(rs=0.525,P<0.01)。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行为均有待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加强关注,制定个性化护理路径方案,可融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积极信念培养强化、健康资源创新宣传、健康行为监测管理等,以心理健康促进健康行为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莉, 郑艳玲, 冯晶, 甘勇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10): 1186-11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02
摘要864)   HTML18)    PDF(pc) (1409KB)(398)    收藏
背景

心理资本会对个体态度、行为和绩效产生明显影响,而目前关于全科医生心理资本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较为有限。

目的

了解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5月,在中国东、中、西部各随机各抽取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单中各随机抽取4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在调查当日于每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值班表中随机抽取40%在岗的全科医生(4 632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工作场所暴力、心理资本3个部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广义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4 376例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总得分为104(20)分,总均分为4.33(0.83)分,高于理论中间值3.50分。地区〔中部(b=1.355)〕、年龄〔40~49岁(b=2.609),≥50岁(b=4.035)〕、婚姻状况〔在婚(b=1.801)〕、执业地点〔农村(b=2.088)〕、行政职务〔无(b=-1.734)〕、每周工作时间〔>50 h(b=2.743)〕、日均诊疗量〔20~39人次(b=2.177)〕、工作量〔一般(b=6.900),较大(b=8.146)〕、工作压力〔一般(b=-6.936),较大(b=-10.309)〕、职业发展机会〔一般(b=2.073),较多(b=7.747)〕及工作场所暴力〔低频度(b=-3.132),中频度(b=-3.990),高频度(b=-7.033)〕是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影响因素复杂,应重视全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提升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丧偶对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精神虚弱指数视角的研究
李阳, 王振, 曾智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6): 663-66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38
摘要826)   HTML18)    PDF(pc) (1630KB)(872)    收藏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丧偶率也在持续上升。丧偶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中遭遇的最具压力的事件之一,其影响还涉及鳏寡者的精神健康和经济水平等层面。国内外关于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多项研究中,使用到的代理变量均是较为传统的指标,如主观幸福感、孤独感、抑郁水平等,且部分研究未考虑丧偶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目的 评估丧偶对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我国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筛选4 69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丧偶"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丧偶组(n=644)和未丧偶组(n=4 050)。以精神虚弱指数为视角进行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判。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采用Logit回归计算倾向值,并通过标准偏差变化、共同支撑条形图以及核密度分布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k近邻匹配、半径匹配与核匹配分析丧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情况,并分别基于性别、户口类型和年龄段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 相比于未丧偶组,丧偶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P<0.05)。Logi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OR=2.274,95%CI=1.917~2.698)、年龄(OR=0.975,95%CI=0.972~0.978)、中等教育水平(OR=0.618,95%CI=0.505~0.756)以及家庭月消费(OR=1.000,95%CI=1.000~1.000)与丧偶相关(P<0.05)。匹配后的稳健性检验效果良好,PSM结果显示,丧偶使精神虚弱指数明显升高(ATT值为0.054~0.055,P<0.05)。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丧偶对老年人精神虚弱指数的影响存在城乡和年龄段差异,但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丧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更为显著(ATT值为0.072~0.075,P<0.05),但对城镇老年人的影响不明显;对低龄段与高龄段老年人影响较为显著(ATT值分别为0.061~0.081,P<0.05;0.067~0.078,P<0.05),而对中龄段老年人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丧偶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会造成负面影响,该影响对不同老年群体来说存在差异,应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和刚刚步入老年和处于晚年的丧偶老年人,并为其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一般心理健康问卷在医务人员中的信效度评价研究
钟小钢,刘艺昀,蒲俊材,桂思雯,田露,周维,王海洋,李鹏飞,谢鹏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35): 4530-45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76
摘要794)      PDF(pc) (1449KB)(1731)    收藏
背景 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于医务工作者群体中。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已应用于多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但尚无相关研究探索该问卷在医务人员中的信效度。目的 评价GHQ-12在医务人员中的信效度。方法 以2014年9月—2015年3月开展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一次全国神经内科医师执业状况调查的神经内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填写GHQ-12,总分≥4分认为心理健康状况阳性。并对GHQ-12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共发放10 065份问卷,回收6 111份,有效问卷5 414份。5 414例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检出率为37.8%(2 048/5 414)。GHQ-12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删除相应条目后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0.882,折半信度为0.845。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99~0.727(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包含12个条目,2个因子,因子负荷为0.602~0.787,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4.961%。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值为11.410。规范拟合指数(NFI)、比较拟合指数(CFI)、递增拟合指数(IFI)、拟合优度指数(GFI)、非规范拟合指数(TLI)分别为0.927、0.933、0.933、0.944、0.91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76。结论 GHQ-12应用于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正确反映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人际心理疗法对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刘嫣,齐伟静,胡洁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27): 3317-33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90
摘要783)      PDF(pc) (1475KB)(1559)    收藏
背景 产后抑郁是产妇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外有关产后抑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森田疗法、人际心理疗法(IPT)等。近年来,由于IPT关注产后抑郁女性的人际关系,在治疗产后抑郁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目前多为小样本的研究,尚缺乏循证依据。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索IPT对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IPT治疗产后抑郁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7-12-26。检索方式为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分别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为评价指标分为3组:以HRSD为评价标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纳入2篇文献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标准化差值(SMD)=-6.47,95%CI(-9.92,-3.02),P<0.01〕。以BDI、EPDS为评价标准,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行敏感性分析后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SMD=-1.04,95%CI(-1.21,-0.87),P<0.01〕。结论 IPT对PPD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心理治疗整合的取向及新趋势
宋焕霞,朱瓒,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0): 1222-1224.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0.024
摘要776)      PDF(pc) (640KB)(1816)    收藏
在西方国家,由于认识到每种心理疗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整合已成为近几十年来心理治疗演变的主要现象。而在国内,在积极学习国外相关流派理论与技术的同时,本土化是现阶段国内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大主题,已有学者在尝试创建适合我国人群的心理治疗整合体系。本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梳理了共同因素、技术整合、理论整合和同化整合等国际国内心理治疗整合取向,并介绍了近年来心理治疗整合运动出现的新的取向与趋势。希望能促使国内心理咨询(治疗)师更多地关注整合取向的心理治疗,并为其更好地探求心理治疗原理、方法与技术的整合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aidu(4)
19.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自尊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
孙玉静, 张静, 宇虹, 周郁秋, 姜文龙, 贾艳楠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 (23): 2899-290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30
摘要774)   HTML15)    PDF(pc) (1736KB)(434)    收藏
背景

在各类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攻击行为不仅扰乱医疗环境,也对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造成巨大威胁。既往的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童年创伤、自尊、心理弹性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当前较少有研究探讨上述4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的

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自尊、心理弹性及攻击行为的关系,阐明其内在作用机制。

方法

依据便利抽样原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大庆市第三医院和赤峰市安定医院住院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童年创伤量表(CTQ-S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尊量表(SES)、攻击行为问卷(AQ),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TQ-SF、CD-RISC、SES和AQ得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AMOS 24.0进行链式中介模型的构建,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所构建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患者PANSS、CTQ-SF、SES、CD-RISC、AQ平均得分为(18.4±3.7)、(49.7±13.5)、(26.9±6.9)、(55.2±15.5)、(84.3±19.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B=0.551,95%CI(0.421,0.681),P<0.001〕、自尊〔B=-0.661,95%CI(-0.908,-0.413),P<0.001〕、心理弹性〔B=-0.448,95%CI(-0.561,-0.335),P<0.001〕是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Q-SF得分与AQ得分呈正相关(r=0.695,P<0.01),与SES得分、CD-RISC得分呈负相关(r=-0.524,P<0.01;r=-0.565,P<0.01);SES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607,P<0.01),与CD-RISC得分呈正相关(r=0.522,P<0.01);CD-RISC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681,P<0.01)。链式中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和适配度良好。Bootstrap分析结果显示,各中介路径95%CI均不包括0,中介效应显著。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总效应显著〔β=0.810,95%CI(0.743,0.871),P<0.001〕;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即自尊、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显著〔β=0.473,95%CI(0.362,0.598),P<0.001〕;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β=0.377,95%CI(0.179,0.485),P<0.001〕。

结论

自尊与心理弹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未来可构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风险预测模型,对患者进行攻击行为风险评估,早期识别有攻击风险的患者并对风险人群进行管理,以减少和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相关性研究
顾芮萌,宋焕霞,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5): 570-5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92
摘要773)      PDF(pc) (1037KB)(1821)    收藏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了解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5年10—11月选取南京市鼓楼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调查,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4 00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3 535份,有效回收率为88.38%。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与老年心理健康量表总分、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除主观支持对适应能力直接效应不显著外,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老年心理健康量表的5个维度和老年心理健康量表总分均有直接效应(P<0.05),分别能解释认知效能的6.4%、情绪体验的17.9%、自我认识的18.2%、人际交往的19.4%、适应能力的12.9%、老年心理健康量表总分的20.5%。支持利用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最大(β=0.278)。结论 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其中支持利用度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社区服务中注重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对于维护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狂犬病恐惧症的病因及门诊心理干预六例分析
金燕,闻卫东,喻迎九,王菁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23): 2858-2860.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32.026
摘要758)      PDF(pc) (648KB)(740)    收藏
狂犬病恐惧症是由狂犬病的暴露而引起的常见心理疾病。患者表现为无法自控的恐惧,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采取主动反复就诊的方式缓解心中不安。本文报道了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的6例狂犬病恐惧症患者,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及就诊因素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并经认知领悟疗法、安慰疗法、系统脱敏和暴露疗法及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aidu(1)
22. 惊恐障碍的治疗与咨询:基于病例学习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惊恐障碍
陈冬阳,李荐中,汪勇,杨翠茹,鲍佑元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9): 1125-113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10
摘要726)      PDF(pc) (1145KB)(2447)    收藏
惊恐障碍是一种焦虑障碍,以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为特点,常伴有强烈的害怕、心悸、出汗、震颤、窒息感和濒死感等,患者持续担心症状发作或回避相关场所,易发展为广泛性焦虑症。全球范围内惊恐障碍发病率约为2.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疾病负担越来越重。目前我国惊恐障碍患者的首诊几乎全部在综合医院,误诊率较高,尚缺乏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通过对1例35岁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诊疗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体现了辨证统合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其应用情况,以期为提高全科医生对整合取向心理治疗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心理控制源相关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朱婷婷,刘东玲,张璟,高乔乔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20): 2476-24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84
摘要712)      PDF(pc) (1094KB)(729)    收藏
心理控制源是人格特征的重要维度,个体内控或外控的心理控制源倾向会对其心理健康及行为产生指导和预测作用。国外心理控制源相关测量工具发展较为成熟,而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文对心理控制源相关测量工具包括一般心理控制源测量工具、不同领域心理控制源测量工具、父母心理控制测量工具的主要内容、特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建立适合我国的心理控制源相关测量工具及相关干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产后抑郁女性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刘嫣,齐伟静,赵丽霞,张雅,胡洁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24): 2949-29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086
摘要689)      PDF(pc) (1068KB)(2344)    收藏
背景 产后抑郁(PPD)是产妇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产妇及其家人带来了痛苦和严重的负面影响,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索PPD女性的心理体验,分析其出现PPD的原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5—7月在石家庄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后门诊连续收集14例PPD女性,运用Edmund & Heidegger观点构成的质性研究进行非结构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笔录,运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PPD女性访谈焦点问题主要为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家庭经济问题、育儿问题等,提炼出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缺乏育儿经验3个主题。结论 PPD女性抑郁阶段关注的问题聚焦在人际关系上,尤其是家庭关系是困扰女性产后生活的主要问题;此外,育儿经验缺乏也对女性产后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安徽省中小城市30岁及以上二孩孕妇的生育意愿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卢雪蕾,姜春晓,王苓,吴华兵,牛庆山,张驰,钟琦,黄芬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11): 1406-14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12
摘要677)      PDF(pc) (1099KB)(347)    收藏
背景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对于超过最佳生育年龄的孕妇的生育意愿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小城市30岁及以上二孩孕妇的生育意愿和心理健康状况,为二孩政策的实施及配套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4—8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安徽省中小城市中的铜陵市、淮南市、六安市作为研究地点,选择在妇幼保健院建立妊娠期保健卡的30岁及以上的二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生育意愿及生育相关特征、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育意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47份,回收有效问卷618份,有效回收率为95.5%。不同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理想生育子女数目、周围人群生育情况、生育决定权、二孩性别期待的孕妇生育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周围人群生育状况、生育决定权、二孩性别期待是孕妇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不愿意生育孕妇的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得分、GWBS总分低于愿意生育的孕妇(P<0.05)。不同GWBS评分孕妇身体健康状况、生育意愿、生育决定权和生育政策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状况、生育意愿、生育决定权是GWB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安徽省中小城市30岁及以上二孩孕妇总体生育意愿较强,孕妇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受生育意愿影响。相关部门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以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疾病焦虑障碍
胡雯,甘小荣,郑亚楠,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4): 390-39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4.005
摘要670)      PDF(pc) (1320KB)(1003)    收藏
疾病焦虑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躯体不适,缺乏可以解释的躯体病变。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又称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诉的心脏神经症是常见类型。本文报道1例29岁女性疾病焦虑障碍来访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高社区医生应用综合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慢性失眠症诊断与团体心理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
邢佳,董斐,张迎,秦裕驹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30): 3762-37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71
摘要665)      PDF(pc) (1160KB)(2900)    收藏
慢性失眠症会增加精神疾病和躯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药物依赖或滥用等风险,本文通过对慢性失眠症的诊断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诊断分类标准、国内外病程界定、临床治疗现状,对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包括组成和应用进展、设置与实施方式、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团体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正念认知治疗在慢性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目前临床重视度不够,有待开展更多临床相关治疗与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全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联合团队模式探讨: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心理障碍案例报道
汤芳,蔡飞跃,刘瑞红,陈志远,黄志威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3): 1711-17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22
摘要653)   HTML5)    PDF(pc) (938KB)(671)    收藏
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就诊于综合医院消化、妇科、神经内科等非精神心理专科,正确识别率低,以致病情延误,医疗负担加重。本文报道了1例以头晕、胸闷、气短为主诉的心理障碍患者全科医生与心理治疗师共同照顾过程,探讨了全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联合团队模式在照顾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心理障碍患者上的优势:尽早正确识别、提高心理治疗实际利用率、更好协助促进干预效果。该模式是综合医院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为日后构建切实可行的综合医院新型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提供启发与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随访性调查研究
王茜鑫,曹洁,杨延国,徐飞,夏磊,胡晓文,刘寰忠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6): 3343-33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303
摘要652)   HTML8)    PDF(pc) (1424KB)(343)    收藏
背景 2020年9月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指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康复后心理状况随访至关重要。目前已有横断面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康复后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但仍缺乏其动态随访研究。目的 动态随访调查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及3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4月于安徽省两家定点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PCL)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 发放问卷125份,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收回有效问卷121份)的抑郁、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躯体化症状发生率分别为9.92%(12/121)、26.45%(32/121)、1.65%(2/121)和4.96%(6/121)。出院后3个月(收回有效问卷85份)的抑郁、失眠、PTSD和躯体化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6.47%(31/85)、83.53%(71/85)、8.24%(7/85)和18.82%(16/85)。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及出院后3个月时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有无家人心理支持、是否需要心理援助以及是否接受心理援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2周及出院后3个月时的经济状况、身心是否受损以及是否在乎周围人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CES-D总分、ISI总分、SSS总分和PCL总分均高于出院后2周(P<0.05)。在以抑郁症状为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以及是否需要心理援助是患者出院后2周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P<0.05)。身心是否受损是患者出院后2周及3个月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在乎周围人看法是患者出院后3个月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在乎周围人看法的患者患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不在乎周围人看法患者的3.997倍〔OR(95%CI)=3.997(1.708,9.351),P=0.001〕。在以失眠症状为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身心是否受损以及是否需要心理援助是患者出院后2周失眠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在乎周围人看法是患者出院后3个月失眠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在乎周围人看法的患者患失眠症状的可能性是不在乎周围人看法患者的10.255倍〔OR(95%CI)=10.255(2.796,37.611),P<0.001〕。结论 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后存在明显的抑郁、失眠、PTSD和躯体化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且随访期越长症状发生率越高,需要精神科专业人员及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社区吸烟者心理特质及其对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研究
马含俏,刘涵,金倩莹,乔昆,Ali Akbar,张曼华,李星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15): 1889-189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53
摘要647)      PDF(pc) (1090KB)(1821)    收藏
背景 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尼古丁依赖的重要因素,关于吸烟原因和心理社会因素联合影响尼古丁依赖程度的研究较少见。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吸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对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方法 2018—2019年,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北京市12家社区的吸烟者407人,纳入戒烟干预研究队列,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收集吸烟者的人口学信息,采用尼古丁依赖量表评估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采用拒烟自我效能问卷、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吸烟者心理特质的调查。探讨人口学信息和心理特质得分与尼古丁依赖量表得分的相关关系;以尼古丁依赖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心理特质指标。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7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9%。不同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尼古丁依赖程度吸烟者拒烟自我效能问卷总分及积极/社会情景、消极/情绪情景、习惯/成瘾情景维度得分,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中心理意向、手口活动、享乐、镇静、刺激、成瘾及自动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rs=-0.224)、拒烟自我效能问卷总分(rs=-0.398)及积极/社会情景维度(rs=-0.292)、消极/情绪情景维度(rs=-0.226)、习惯/成瘾情景维度(rs=-0.465)得分与尼古丁依赖程度呈负相关(P<0.05),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中的心理意向(rs=0.120)、手口活动(rs=0.240)、享乐(rs=0.354,P<0.05)、镇静(rs=0.239)、刺激(rs=0.227)、成瘾(rs=0.426)和自动(rs=0.298)因子得分与尼古丁依赖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t=-3.151)、习惯/成瘾情景维度得分(t=-5.401)、享乐因子得分(t=2.736)和成瘾因子得分(t=3.111)是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习惯成瘾情境下的拒烟自我效能和吸烟原因中的享乐因素以及成瘾因素,应从社会心理层面与成瘾方面入手进行吸烟者的戒烟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张振香,李会,平智广,刘清玄,刘凤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2): 2855-28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08
摘要634)   HTML4)    PDF(pc) (1427KB)(434)    收藏
背景 在应对疾病的过程中,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作为一个二元整体均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心理健康,而目前缺乏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关系的现状及相关性调查。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10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3所医院抽取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共580对,采用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2%。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得分为8(8)分,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知识、信念和资源维度得分分别为4(4)、4(4)、0(1)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得分为8(8)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知识、信念和资源维度得分分别为4(4)、3(3)、0(2)分。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rs=0.715,P<0.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均处于低水平且二者呈正相关,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同步教育,以期达到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心理矫治对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维持治疗干预效果的研究
苏亚玲,姜振东,张爱军,许艳瑾,汤艳侠,肖泽丹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21): 2709-27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44
摘要627)      PDF(pc) (1272KB)(368)    收藏
背景 长期吸食海洛因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和精神情绪问题,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是海洛因依赖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海洛因依赖者多具有心理问题,但目前我国心理矫治对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 探讨心理矫治对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8年1—6月随机抽取武汉市4个区中5所最具代表性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选取连续治疗2年及以上的400例海洛因依赖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个体矫治组86例、团体矫治组120例、同伴矫治组115例和对照组79例。个体矫治组:由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业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为患者治疗,1次/周,0.5 h/次,共24次。团体矫治组:由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业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承担治疗工作,10~15人/组,1次/周,1.5 h/次,共24次。同伴矫治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同伴压力的积极因素,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教育。个体矫治组、团体矫治组、同伴矫治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美沙酮维持治疗,严格按照用药剂量和用药程序,由门诊医护人员告知服药相关的注意事项。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个体矫治组、团体矫治组、同伴矫治组、对照组分别有73例(84.9%)、99例(82.5%)、92例(80.0%)、61例(77.2%)最终完成随访。个体矫治组、团体矫治组、同伴矫治组干预后SSRS、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个体矫治组、团体矫治组干预后SSRS、MMAS-8评分高于同伴矫治组,SCL-90评分低于同伴矫治组(P<0.05);个体矫治组干预后SSRS、MMAS-8评分高于团体矫治组,SCL-90评分低于团体矫治组(P<0.05)。结论 心理矫治对行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而且三种不同矫治方法之间效果存在差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一例报道及全科诊疗思路
谢兴伟,刘春梅,刘书仙,申航,张道龙,钟丽萍,孔令伟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5): 623-62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14
摘要626)      PDF(pc) (1115KB)(571)    收藏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通过健康团队的形式将各领域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各方面来评估治疗患者,这是非常优化的全科医学模式,同时也对全科医生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报道1例31岁女性患者,以“月经不规律13年,甲状腺癌术后6个月,想了解如何全面治疗”为主诉于2018-12-07就诊于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之家,本例患者甲状腺癌术后,同时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2型糖尿病,性格上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有生育需求。从这个真实的患者身上,能看到全科医生的重要性。患者不仅需要生物层面对症治疗,还需要心理疏导,同时协调家庭、单位的资源。这是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最大区别,全科医生以系统观看待患者,层层剖析复杂的病情,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失独家庭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樊宏1,郑丽杰2,冷志伟3,李殿江1,毛盈颖4*,朱晨曦5,王向国6,郑文7,孙笛枫8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 (16): 1944-1948.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8.16.008
摘要618)      PDF(pc) (993KB)(1199)    收藏
目的 探讨失独家庭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提出合理的心理扶助对策。方法 于2017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我国东部某省辖市抽取年龄≥45岁的失独家庭父母23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基本情况、社会支持状况及抑郁状况,其中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抑郁状况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价。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失独家庭父母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0%。根据GDS得分,无抑郁症者149例(65.3%),轻度抑郁者59例(25.9%),中重度抑郁者20例(8.8%)。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GDS得分高于高中/中专者,非在婚者GDS得分高于在婚者,无第三代者GDS得分高于有第三代者,自评健康状况为差者GDS得分高于自评健康状况为好、中者,患病者GDS得分高于未患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第三代、自评健康状况、SSRS得分是失独家庭父母GDS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失独家庭父母的抑郁程度较高,无第三代、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程度较低者的抑郁程度更高。建议丰富并强化社区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内容,改善失独家庭父母的健康状况;帮助失独家庭父母孕育、领养后代或依托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有力支持;多种渠道提高失独家庭父母的社会支持水平;同时关注文化程度较低、非在婚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青少年恋爱与抑郁
赵昊昊,梁军平,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10): 1247-12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093
摘要615)      PDF(pc) (1029KB)(809)    收藏
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征,双方都开始意识到性别问题,并逐渐对对方产生兴趣,以至萌发出恋爱关系。此外,在情绪感受上,随着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且易在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刺激下出现大的情绪波动。本文报道1例17岁男性患者恋爱中抑郁情绪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升社区医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社区空巢老人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及自尊状况调查及其关系分析
张少波,孔艳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5): 575-5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83
摘要608)      PDF(pc) (1028KB)(1182)    收藏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现代化发展的加快,社区空巢老人问题日益严峻。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低,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何改善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目的 调查社区空巢老人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自尊状况,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教工社区居住的空巢老人及非空巢老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0.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中介效应分析程序分析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发放问卷434份,回收434份,有效问卷4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2%,其中200名空巢老人,200名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PSSS、CD-RISC、RSES评分分别为(56.5±5.3)、(86.5±8.4)、(27.3±2.4)分,低于非空巢老人的(63.8±6.1)、(91.6±9.1)、(32.4±3.2)分(t=12.65、5.86、11.37,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SS与CD-RISC评分呈正相关(r=0.568,P<0.01),PSSS与RSES评分呈正相关(r=0.637,P<0.01),CD-RISC与RSES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韧性与自尊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335,Bootstrap检验显示,领悟社会支持作为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277,0.393)。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自尊状况不佳,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韧性与自尊之间具有较强的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领悟社会支持达到增强社区空巢老人自尊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自我效能对精神分裂症心理弹性的影响:自尊与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刘东玮,周郁秋,孙玉静,李国华,柴囡楠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5): 549-5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01
摘要600)      PDF(pc) (1043KB)(1244)    收藏
背景 心理弹性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且近年来已成为精神分裂症结局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既往研究显示自我效能、自尊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因素间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及自尊与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方法于2017年7—12月选取赤峰市安定医院及大庆市第三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6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Mplus 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程序检验中介效应。结果 共发放问卷367份,回收有效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4%。自我效能1得分为(11.0±2.6)分,自我效能2得分为(10.2±2.7)分,自尊1得分为(12.6±2.3)分,自尊2得分为(14.4±1.7)分,积极应对1得分为(9.3±4.5)分,积极应对2得分为(9.8±4.3)分,消极应对1得分为(6.9±3.1)分,消极应对2得分为(8.0±2.9)分,坚韧性得分为(18.9±8.2)分,乐观性得分为(14.5±5.5)分,力量性得分为(6.2±3.0)分。除自尊1得分与消极应对1得分、消极应对2得分无直线相关性关系(P>0.05)外,其余各量表维度得分间均呈正相关(P<0.01)。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0.121 7,比较适配指数(CFI)=0.996,非规准适配指数(TLI)=0.993,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32,表明拟合指数良好。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作用于心理弹性的中介路径包括“自我效能→积极应对→心理弹性”(β=0.213,P<0.001)和“自我效能→自尊→积极应对→心理弹性”(β=0.094,P<0.001)。直接效应的路径系数为0.535,中介效应的路径系数之和为0.307,表明自我效能作用于心理弹性的效应有36.5%是通过自尊与积极应对的链式中介效应所介导。结论 自我效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预测因素,高水平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患者自尊水平,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进而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二十二)--赌博障碍
甘小荣1,胡雯1,郑亚楠1,2,占斌1,李荐中3*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 (34): 4342-4346.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06.y23
摘要578)      PDF(pc) (840KB)(481)    收藏
赌博障碍是一种以持续、不能控制赌博冲动为特征的渐进性慢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嗜赌不贻、自制尝试失败,且表现出戒断症状与耐受性,通常给自身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心理问题以及家庭关系障碍。本文报道1例23岁男性赌博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高社区医生应用综合心理治疗咨询与治疗方法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史琼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 (13): 1613-1617.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8.13.021
摘要578)      PDF(pc) (1062KB)(650)    收藏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4月在南京市某所高校抽取一、二、三3个年级的学生共3 000例进行实测,采用大五人格“尽职性”分量表、大学生人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 研究得到有效问卷2 814份,有效率93.80%。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9,P=0.005)。男生、贫困生、父母共同抚养者的社会责任感分别高于女生、非贫困生、非父母共同抚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线性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1、-0.265,P<0.00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线性正相关(r值为0.243,P<0.01),与父亲的惩罚与严厉、父亲的过分干涉、父亲的拒绝与否认、父亲的过度保护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7、-0.152、-0.121、-0.092,P<0.00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线性正相关(r值为0.154,P<0.01),与母亲的惩罚与严厉、母亲的拒绝与否认、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133、-0.183、-0.199,P<0.001)。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人格问卷得分、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专制型母亲和理解关爱型父母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处于良好状态;性别、经济情况、抚养方式对责任感有影响;责任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理解和关爱有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特别是专制型母亲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aidu(1)
40. 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的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焦洁,王宏保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 (9): 1144-11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801
摘要569)      PDF(pc) (1082KB)(1055)    收藏
背景 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扮演的角色有临床医生、教育者、沟通者、守门人、管理者、组织协调者。我国的全科医学起步较晚,关于全科医生的研究不多。目的 对上海市嘉定区的全科医生开展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留住高质量人才提供帮助,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7月,以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全科医生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教育背景、是否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称、从事全科年限〕。采用明尼苏达职业满意度短式量表(外部满意度分量表、内部满意度分量表)调查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问卷(PCQ)(自我效能、乐观、坚韧、希望)评价心理资本,工作投入评价使用工作投入量表(UWES)(活力、奉献、专注),分析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几个维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9%。全科医生明尼苏达职业满意度短式量表总分为(71.54±12.60)分;心理资本问卷总分为(106.63±18.05)分,平均分为(4.44±0.75)分(满分6分);工作投入量表总分为(61.37±11.94)分,平均分为(3.61±0.70)分(满分5分)。内部满意度、外部满意度与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满意度和心理资本均对活力、奉献、专注有影响(P<0.05)。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生内部满意度、外部满意度与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各维度有相关性,且内部满意度和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各维度有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