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2019年农村和城市CVD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中国CVD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为3 133.66亿元。CVD负担持续加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对疾病的认识较低及治疗的顺从性较差等原因,近几年农村地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在CVD的防控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吸烟率下降,高血压控制率不断上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基础研究也有大幅进步,社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疾病后的康复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医疗器械研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2年修订版于2021-11-15发布,总体来说其对于慢阻肺的诊断、评估、个体化治疗与GOLD 2021相同,但在10个方面增加了相应内容。本文对新增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中国已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在不断增加,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主导下的高血压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Omicron(B.1.1.529)变异株于2021年11月24日首次从南非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截至2021年12月8日全球共有5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Omicron感染病例。目前Omicron变异株在部分非洲国家已成为主导毒株,且传播速度快。尽管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疾病症状较轻,多数病例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但病例数量的快速增长可能给全球卫生系统带来沉重压力。此外,Omicron变异株的变异来源、传播特征、疫苗抗性等尚不明确,给各国和地区的疫情防控带来很大挑战。本文就Omicron变异株的病原学特征、变异来源、传播特征及可能的机制、流行现状、疫苗对其保护效果、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控Omicron变异株所致疫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