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28): 3558-3565.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40
HUANG Lili, JIANG Yan, TANG Min, ZHANG Jialei, HE Jiabei, ZHUANG Jianlin*()
摘要: 背景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其身体状况将影响成年后的健康水平。当前,儿童青少年摄入的游离糖普遍较高,对身体造成潜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四年级小学生含糖饮料摄入行为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健康促进行动,相关部门制定含糖饮料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3年3—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长宁区下辖10个街道中随机抽取2个,在每个入选街道内随机抽取1所小学,随后通过区组随机法将2所小学整群分配至对照组(n=262)及干预组(n=230)实施平行对照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以"含糖饮料摄入周行为记录册"为主的自我效能教育和知信行教育模式。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统一设计的含糖饮料问卷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含糖饮料基本知识、8种常用饮料(碳酸饮料、现榨新鲜果汁、非鲜榨的定型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类定型包装饮料、乳酸菌饮料、配制型乳饮料、茶饮料、奶茶)的每周饮用、消费情况以及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运动控制效能分量表、饮食控制效能分量表)。 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492人,其中对照组262人,干预组230人。含糖饮料基本知识方面,干预组的"常喝含糖饮料不会令自己发胖""口渴时,含糖饮料是解渴的最好选择"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种常用饮料每周饮用、消费情况方面,干预组的碳酸饮料、现榨新鲜果汁、非鲜榨定型果蔬汁饮料、乳酸菌饮料每周摄入频次比例和每周消费情况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现榨新鲜果汁、非鲜榨的定型果蔬汁饮料、乳酸菌饮料的每周消费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方面,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饮食控制效能维度分量表得分及自我效能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运动效能、饮食控制效能分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干预组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自我效能较好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结合知信行模式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其控制摄入含糖饮品的意念与效果,有利于其养成健康习惯、形成健康行为,值得在未来的实践与应用中继续探索。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