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2, Vol. 25 ›› Issue (23): 2917-2921.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54
收稿日期:
2021-11-17
修回日期:
2022-02-16
出版日期:
2022-08-15
发布日期:
2022-02-14
通讯作者:
邓云
Caixia LI, Yun DENG*(), Juan DU, Yanru ZHANG, Wenyi GAO
Received:
2021-11-17
Revised:
2022-02-16
Published:
2022-08-15
Online:
2022-02-14
Contact:
Yun DENG
About author:
摘要: 背景 人乳头瘤病毒(HPV)被认为是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之一,可能与男性不明原因不育有关。目前有研究表明HPV感染对男性精子质量的部分影响,但缺乏统一认知。 目的 分析精液HPV感染对精液质量可能存在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HPV感染和精子质量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10月。由研究人员完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2 236例研究对象,其中331例HPV DNA阳性者和1 905例HPV DNA阴性者。纳入的文献均为观察性研究,存在中至重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HPV DNA阳性者和HPV DNA阴性者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4.08,95%CI(-10.29,2.13),P=0.20;MD=-0.13,95%CI(-0.25,0),P=0.05;MD=-12.44,95%CI(-37.30,12.43),P=0.33〕;HPV DNA阳性者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低于HPV DNA阴性者〔MD=-8.29,95%CI(-10.03,-6.55),P<0.000 01;MD=-3.75,95%CI(-5.58,-1.92),P<0.000 1〕。 结论 HPV感染精液后降低了精子的运动能力和精子正常形态率。
第一作者 | 发表时间(年) | 国家 | 研究设计 | HPV(+/-) | 纳入标准 | 排除标准 | 观察指标 | 备注 |
---|---|---|---|---|---|---|---|---|
DAMKE[ | 2017 | 巴西 | 前瞻性队列研究 | 38/191 | 年龄≥18岁;精液分析作为生育能力评估的一部分 |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症状;前3个月内的抗生素治疗;生殖系统异常;输精管结扎术史;前一年进行不孕治疗;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者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 |
FEDDER[ | 2019 | 丹麦 | 前瞻性队列研究 | 15/28 | 未结扎输精管的无精子症男性;43例经证实有生育能力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 | 未提及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总数 | 无 |
FORESTA[ | 2011 | 意大利 | 代表性临床研究 | 10/90 | 男性常规体检项目 | 隐睾症、前列腺感染、睾丸创伤或腮腺炎后睾丸炎的既往史、精子抗体、精索静脉曲张和精液感染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精液总数 | 按HPV类型显示的结果 |
GAROLLA[ | 2016 | 意大利 | 代表性临床研究 | 54/172 | 精子参数正常或异常的25~40岁男性 | 无精子症患者;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者;基因突变的患者;针对女性的附加排除标准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精液总数 | 精子和脱落细胞中存在的HPV |
LUTTMER[ | 2016 | 荷兰 | 代表性临床研究 | 64/366 | 生育评估的夫妇中的男性伴侣 | 有输精管切除术或睾丸癌病史的男性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子形态率、精液总数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以平均值和范围表示的值 |
MOGHIMI[ | 2019 | 伊朗 | 病例对照研究 | 8/62 | 男性不育患者;对照组为生育过至少1个子女的男性 | 染色体异常,无精子症、隐睾、睾丸炎或精索静脉曲张史、配偶有子宫和卵巢疾病史的男性。对照组的排除标准是存在生殖器疣 | 精液浓度、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该Meta分析仅包括不孕组的高危HPV型结果 |
YANG[ | 2013 | 中国 | 病例对照研究 | 107/508(生育组) | 男性已育者;配偶已自然妊娠6~8周 | 存在抗精子抗体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 |
2013 | 中国 | 病例对照研究 | 35/488(不育组) | 男性不育患者 | 存在抗精子抗体、无精子症、隐睾、染色体异常、腮腺炎、睾丸炎或高促性腺激素/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此外,配偶患有输卵管、子宫或宫颈异常或双侧输卵管阻塞也被排除在外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 |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PV infection and semen quality in men
第一作者 | 发表时间(年) | 国家 | 研究设计 | HPV(+/-) | 纳入标准 | 排除标准 | 观察指标 | 备注 |
---|---|---|---|---|---|---|---|---|
DAMKE[ | 2017 | 巴西 | 前瞻性队列研究 | 38/191 | 年龄≥18岁;精液分析作为生育能力评估的一部分 |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症状;前3个月内的抗生素治疗;生殖系统异常;输精管结扎术史;前一年进行不孕治疗;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者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 |
FEDDER[ | 2019 | 丹麦 | 前瞻性队列研究 | 15/28 | 未结扎输精管的无精子症男性;43例经证实有生育能力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 | 未提及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总数 | 无 |
FORESTA[ | 2011 | 意大利 | 代表性临床研究 | 10/90 | 男性常规体检项目 | 隐睾症、前列腺感染、睾丸创伤或腮腺炎后睾丸炎的既往史、精子抗体、精索静脉曲张和精液感染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精液总数 | 按HPV类型显示的结果 |
GAROLLA[ | 2016 | 意大利 | 代表性临床研究 | 54/172 | 精子参数正常或异常的25~40岁男性 | 无精子症患者;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者;基因突变的患者;针对女性的附加排除标准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精液总数 | 精子和脱落细胞中存在的HPV |
LUTTMER[ | 2016 | 荷兰 | 代表性临床研究 | 64/366 | 生育评估的夫妇中的男性伴侣 | 有输精管切除术或睾丸癌病史的男性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子形态率、精液总数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以平均值和范围表示的值 |
MOGHIMI[ | 2019 | 伊朗 | 病例对照研究 | 8/62 | 男性不育患者;对照组为生育过至少1个子女的男性 | 染色体异常,无精子症、隐睾、睾丸炎或精索静脉曲张史、配偶有子宫和卵巢疾病史的男性。对照组的排除标准是存在生殖器疣 | 精液浓度、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该Meta分析仅包括不孕组的高危HPV型结果 |
YANG[ | 2013 | 中国 | 病例对照研究 | 107/508(生育组) | 男性已育者;配偶已自然妊娠6~8周 | 存在抗精子抗体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 |
2013 | 中国 | 病例对照研究 | 35/488(不育组) | 男性不育患者 | 存在抗精子抗体、无精子症、隐睾、染色体异常、腮腺炎、睾丸炎或高促性腺激素/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此外,配偶患有输卵管、子宫或宫颈异常或双侧输卵管阻塞也被排除在外 | 精液浓度、精液体积、精液活力、精子形态率 | 高风险和低风险HPV基因型的比较 |
第一作者 | 分类 | 相似性基于设计或分析的队列可比性 | 结果 | 质量分数 | |||||
---|---|---|---|---|---|---|---|---|---|
暴露人群的代表性 | 非暴露队列的选择 | 暴露的确定 | 研究开始时未出现的结果 | 结果评估 | 足够长的随访时间 | 队列随访的充分性 | |||
DAMKE[ | 1 | 1 | 1 | 0 | 2 | 0 | 0 | 0 | 5 |
FEDDER[ | 0 | 0 | 1 | 1 | 1 | 0 | 0 | 0 | 3 |
表2 根据NOS对队列研究的质量评价(分)
Table 2 Quality assessment of cohort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第一作者 | 分类 | 相似性基于设计或分析的队列可比性 | 结果 | 质量分数 | |||||
---|---|---|---|---|---|---|---|---|---|
暴露人群的代表性 | 非暴露队列的选择 | 暴露的确定 | 研究开始时未出现的结果 | 结果评估 | 足够长的随访时间 | 队列随访的充分性 | |||
DAMKE[ | 1 | 1 | 1 | 0 | 2 | 0 | 0 | 0 | 5 |
FEDDER[ | 0 | 0 | 1 | 1 | 1 | 0 | 0 | 0 | 3 |
第一作者 | 分类 | 可比性基于设计或分析的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 | 结果 | 质量分数 | |||||
---|---|---|---|---|---|---|---|---|---|
诊断标准 | 代表性 | 对照组的选择 | 对照组的定义 | 确定暴露 | 同样的方法 | 无应答率 | |||
MOGHIMI[ | 0 | 1 | 1 | 1 | 1 | 1 | 1 | 1 | 7 |
YANG(不育组)[ | 1 | 1 | 1 | 1 | 2 | 1 | 1 | 1 | 9 |
YANG(生育组)[ | 1 | 1 | 1 | 1 | 2 | 1 | 1 | 1 | 9 |
表3 根据NOS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分)
Table 3 Quality assessment of case-control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第一作者 | 分类 | 可比性基于设计或分析的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 | 结果 | 质量分数 | |||||
---|---|---|---|---|---|---|---|---|---|
诊断标准 | 代表性 | 对照组的选择 | 对照组的定义 | 确定暴露 | 同样的方法 | 无应答率 | |||
MOGHIMI[ | 0 | 1 | 1 | 1 | 1 | 1 | 1 | 1 | 7 |
YANG(不育组)[ | 1 | 1 | 1 | 1 | 2 | 1 | 1 | 1 | 9 |
YANG(生育组)[ | 1 | 1 | 1 | 1 | 2 | 1 | 1 | 1 | 9 |
第一作者 | 定义信息来源 | 列出暴露和未暴露受试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指明用于识别患者的期间 | 如果不是基于人群,请指出受试者是否是连续的 | 研究主观成分的评估者是否对研究状态的其他方面有所隐瞒 | 描述为质量保证目的进行的任何评估 | 解释分析排除的任何患者 | 描述如何评估和/或控制混杂 | 如果适用,解释在分析中是如何处理缺失数据的 | 总结患者反应率和数据收集的完整性 | 阐明预期的随访(如有)以及获得不完整数据或随访的患者百分比 |
---|---|---|---|---|---|---|---|---|---|---|---|
FORESTA[ | 是 | 是 | 是 | 不确定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GAROLLA[ | 是 | 是 | 是 | 不确定 | 不确定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LUTTMER[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表4 根据AHQR列表对横断面研究进行质量评估
Table 4 Quality assessment of cross-sectional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 AHQR methodological checklist
第一作者 | 定义信息来源 | 列出暴露和未暴露受试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指明用于识别患者的期间 | 如果不是基于人群,请指出受试者是否是连续的 | 研究主观成分的评估者是否对研究状态的其他方面有所隐瞒 | 描述为质量保证目的进行的任何评估 | 解释分析排除的任何患者 | 描述如何评估和/或控制混杂 | 如果适用,解释在分析中是如何处理缺失数据的 | 总结患者反应率和数据收集的完整性 | 阐明预期的随访(如有)以及获得不完整数据或随访的患者百分比 |
---|---|---|---|---|---|---|---|---|---|---|---|
FORESTA[ | 是 | 是 | 是 | 不确定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GAROLLA[ | 是 | 是 | 是 | 不确定 | 不确定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LUTTMER[ | 是 | 是 | 是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1] | 王喆, 董志浩, 郑好, 孔文程, 张玉宽, 张秋月, 韩晶. 针刺干预偏头痛优势方案构建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4): 4336-4342. |
[2] | 王越, 陈晴, 刘鲁蓉. 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4): 4329-4335. |
[3] | 蹇秋枫, 徐荣华, 姚倩, 周媛媛. 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70-4079. |
[4] | 贾钰, 周紫彤, 曹学华, 胡婉琴, 向凤, 熊浪宇, 王晓霞. 中国40~65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80-4088. |
[5] | 李纪新, 邱林杰, 任燕, 王文茹, 李美洁, 张晋. 膳食炎症指数与超重和肥胖及腹型肥胖关系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89-4097. |
[6] | 何静漪, 王芳, 税晓玲, 李玲, 梁倩. 非药物干预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症状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1): 3963-3974. |
[7] | 朱琳, 郭闫葵, 高琛, 陈学志, 王法帅. 单纯西药、中成药及其联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823-3832. |
[8] | 张懂理, 沈冲, 张卫川, 陈海滨, 赵建军.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抑制剂治疗肾细胞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815-3822. |
[9] | 黄泰帅, 池艳, 何萍, 黄国兰, 左延莉.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究拮抗剂方案与短效长方案在鲜胚移植中应用的成本-效果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809-3814. |
[10] | 何莉, 张逸凡, 沈雪纯, 孙燕, 赵洋. 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流行趋势:一项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9): 3599-3607. |
[11] | 胡婧伊, 洪景, 郭晓冬, 张晓红, 莫宁, 周小翠, 余钦, 周敏华, 孙艳, 倪柳, 石晓丽, 苏小青, 李玉倩. 社区参与安宁疗护对临终期肿瘤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8): 3573-3584. |
[12] | 林洋, 王芳, 王寒, 武蓉, 王瑶, 徐子尧, 王旭, 王彦丁. 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5): 3185-3193. |
[13] | 郭银宁, 缪雪怡, 蒋小曼, 徐婷, 许勤. 蛋白质补充对衰弱/衰弱前期老年人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以及身体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3): 2854-2863. |
[14] | 王雪岩, 田金徽, 张莉, 翟巾帼. 不同干预措施对胎儿臀位/横位孕妇母婴结局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1): 2647-2658. |
[15] | 何满兰, 袁萍, 何磊, 陈璐.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1): 2659-266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