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0, Vol. 23 ›› Issue (23): 2956-2963.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28
邓凯烽1,陈日兰2,李书振2,朱圣旺1,颜家兴1,高倩倩1,马颖露1,朱英2*
DENG Kaifeng1,CHEN Rilan2,LI Shuzhen2,ZHU Shengwang1,YAN Jiaxing1,GAO Qianqian1,MA Yinglu1,ZHU Ying2*
摘要: 背景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当前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该病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法系统评价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搜集有关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治疗组为壮医药线点灸,对照组为不同于壮医药线点灸的其他治疗方法。对文献进行数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Jadad评分量表结果显示,5篇文献为高质量研究,5篇文献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血尿酸下降幅度、关节肿痛积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OR=4.62,95%CI(2.69,7.94),P<0.000 01;OR=2.39,95%CI(1.37,4.16),P=0.002;SMD=-0.62,95%CI(-0.83,-0.40),P<0.000 01;MD=-2.51,95%CI(-3.38,-1.64),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8,95%CI(0.11,0.31),P<0.000 01〕。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漏斗图均未完全对称,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翻转效应模型分析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指标未被逆转,说明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可对关节肿痛发挥积极效应且不良反应少。由于本次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今后仍需更多规范化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