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0年 第23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0-08-15
    专题研究
    陈娟,尹学红,孟庆华
    2020, 23(23):  2863-28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41
    摘要 ( )   PDF for PC (1327KB) ( )  
    本文结合2018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发布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诊疗,引发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诊疗环节中社区管理的讨论,以期全科医生在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提高该类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岳,任怡荣,朱火兰,汪芳
    2020, 23(23):  2872-28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64
    摘要 ( )   PDF for PC (1294KB) ( )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所致的脑卒中风险的评估及预防是患者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可特异性阻断凝血瀑布中关键性环节,即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或凝血因子Ⅹa,进而抑制凝血通路的终末阶段,从而发挥抗凝作用。NOACs具有使用剂量固定、口服吸收快、与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较小,以及无须进行常规凝血指标监测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NOACs在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发现NOACs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以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安锦慧,孙治平,李云涛,鲁雪梅,季国忠
    2020, 23(23):  2877-28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60
    摘要 ( )   PDF for PC (1283KB) ( )  
    背景 目前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然而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整体参与率偏低,居民依从性较差。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筛查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好的筛查策略提供设计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05-31。纳入影响居民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的现况调查或横断面研究。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定性荟萃分析方法分析居民拒绝结直肠癌筛查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178 196
    例调查对象。文献质量评价得分为2~8分。分析结果提示:缺乏结直肠癌及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因素、恐惧筛查等心理因素、害怕筛查并发症或不适性、不信任社区医院及医生没有推荐筛查等社区医院因素、筛查费用昂贵等其他因素是导致居民拒绝结直肠癌筛查的因素。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全-专团队、开发随访-反馈系统、政府-保险-企业-社区-家庭五位一体、推广乙状结肠镜检查,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筛查依从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若男,赵德喜,刘立明,牛萍,崔妍,吴九如
    2020, 23(23):  2883-288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56
    摘要 ( )   PDF for PC (2279KB) ( )  
    背景 辛伐他汀(SIM)在临床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但其对脑出血(ICH)后血肿内源性吸收的影响目前尚无明确结论。目的 研究SIM对红细胞(RBC)诱导的小鼠神经胶质细胞BV-2的ICH模型内源性血肿清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选取生长良好的BV-2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根据加入试剂不同分为空白组、不同浓度SIM组(0.312 5、0.625 0、1.250 0、2.500 0、5.000 0、10.000 0、20.000 0、40.000 0及80.000 0 μmol/L),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SIM对于BV-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BV-2细胞吞噬RBC的ICH体外模型。建模后,分为空白组(200 μl的MEM完全培养基)、模型组(空白组+RBC)、SIM组(模型组+SIM),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IM对BV-2细胞清除RBC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M对BV-2细胞内相关蛋白CD47、CD36、Toll样受体(TLR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转录因子2(NRF2)的表达。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SIM≥5 μmol/L时对BV-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免疫荧光法观察到BV-2细胞吞噬了RBC,显示ICH体外模型成立。流式细胞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SIM组小胶质细胞(MG)吞噬RBC数量上调(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D47、CD36、TLR4、PPARγ、NRF2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SIM组CD47、TLR4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CD36、PPARγ、NRF2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SIM可以有效促进RBC诱导的BV-2细胞ICH体外模型血肿的内源性清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CD47、TLR4的表达,上调CD36、TLR4、PPARγ、NRF2蛋白的表达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爱军,郭宏伟,冯琼,杨放
    2020, 23(23):  2890-289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83
    摘要 ( )   PDF for PC (1027KB) ( )  
    背景 处于正常高值血压阶段的患者,随着动脉血压的节律和绝对值的改变,以及受代谢因素的影响,仍然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与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有必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 对比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与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正常者24 h动态血压指标及代谢指标是否存在差异,以探讨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和代谢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200例初诊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相关代谢指标及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情况。以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为观察组,以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正常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CD36基因缺陷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初诊正常高值患者共检出31例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检出率为15.5%。观察组体质指数(BMI)、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动脉压(24 hMAP)、非杓型血压发生率、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5.649,95%CI(4.235,14.376)〕、24 hMAP〔OR=5.836,95%CI(4.459,15.132)〕、非杓型血压〔OR=6.228,95%CI(5.876,16.812)〕、TG〔OR=4.348,95%CI(2.247,10.168)〕、HOMA-IR〔OR=4.134,95%CI(1.630,5.245)〕是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发生率达15.5%,血压和代谢可能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缺陷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陆志锋,陈晞明,王世祥
    2020, 23(23):  2895-290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27
    摘要 ( )   PDF for PC (1098KB) ( )  
    背景 目前,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有创的SYNTAX评分进行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是否出现慢血流更是难以预测。能否在无创的前提下找到一种生物标志物来准确预测高危冠状动脉病变及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已经成为心血管研究热点之一。目的 评价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Adropin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PCI术中出现慢血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NSTE-ACS入院行PCI术患者240例,另选取同期心内科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STE-ACS患者进行SYNTAX评分,根据SYNTAX评分分为:高危组(SYNTAX≥33分)、中危组(22分<SYNTAX<33分)和低危组(SYNTAX≤22分)。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Adropin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dropin与SYNTAX评分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ropin水平对SYNTAX评分≥33分的NSTE-ACS患者的预测价值。计算PCI术中慢血流患者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Adropin与CTFC的关系。结果 高危组血清Adropin水平为(2 357±821)ng/L,中危组为(2 899±756)ng/L,低危组为(3 177±913)ng/L,对照组为(3 688±966)ng/L,四组血清Adrop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dropin水平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70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Adropin水平是NSTE-ACS患者高SYNTAX评分(≥33分)的独立预测因子〔OR=0.999,95%CI(0.998,1.000),P=0.007〕。血清Adropin预测SYNTAX评分≥33分的NSTE-AC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95%CI(0.936,0.980)〕,截断值为2 295 ng/L,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2.5%。38例(15.8%)患者在PCI术中出现慢血流。慢血流患者血清Adrop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血流患者血清Adropin水平与CTFC呈负相关(r=-0.796,P<0.001)。结论 在NSTE-ACS患者中,血清Adropin水平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低血清水平Adropin可预测高危NSTE-ACS患者,且低血清Adropin水平的NSTE-ACS患者PCI术中可能更易出现慢血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杨海婷,尤和阳,杨晨,吴蕾*,丁小灵*
    2020, 23(23):  2901-29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87
    摘要 ( )   PDF for PC (1020KB) ( )  
    背景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终身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群死亡的第三大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PD中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疼痛是困扰最严重的非运动症状,需要临床医生重点关注并给予合理的治疗以此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负担。目的 收集统计并比较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P)患者疼痛发生情况,分析疼痛与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及门诊诊治的PD及VaP患者各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基于评分的King's帕金森疼痛量表(KPPS)收集患者的疼痛信息,分为伴有和不伴疼痛患者。依据HY分级评估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使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运动症状部分(UPDRS-Ⅲ)评估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VaP患者年龄大于PD患者,病程短于PD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PD患者,体质指数高于PD患者,KPPS评分低于PD患者,UPDRS-Ⅲ评分高于PD患者,疼痛发生率低于PD患者(P<0.05)。VaP疼痛患者年龄大于PD疼痛患者,病程短于PD疼痛患者,疼痛部位位于肩背及颈椎所占比例低于PD疼痛患者(P<0.05)。PD患者疼痛部位多见于肩背、腰椎、下肢等,VaP患者疼痛部位多见于下肢及腰椎。所有伴有疼痛的PD患者接受了多巴胺能药物(左旋多巴为主)缓解其运动症状,伴有疼痛的VaP患者中21例(72.4%)接受多巴胺能药物(左旋多巴为主)缓解其运动症状。伴有疼痛的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UPDRS-Ⅲ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DQ-39评分高于不伴疼痛者(P<0.05)。伴有疼痛的VaP患者体质指数小于不伴疼痛者,PDQ-39评分高于不伴疼痛者(P<0.05)。结论 PD及VaP患者均易出现疼痛,运动症状、情绪障碍越严重,患者疼痛发生率越高,生活质量越差。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类疾病疼痛的认识,并对其规范化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林梦婕1,白培进2*,陈仕智2,张俊2,李弋南2,丁鑫1*,何金选3,张勇4*
    2020, 23(23):  2908-29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12
    摘要 ( )   PDF for PC (975KB) ( )  
    背景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多发于老年人,最容易累及肾脏,且多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脏受累病理特征表现为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及新月体肾炎,以往认为免疫荧光检查主要提示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但近年来有报道,AAV肾脏免疫荧光上免疫复合物沉积并非罕见。目前,国内很少有关于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AV研究,对于老年AAV合并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及对治疗的反应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探讨合并有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老年AAV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肾内科经临床病理确诊的AAV患者56例,根据免疫荧光及电镜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分为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共14例)和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共42例),两组均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多系统受累、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特点及疗效。结果 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和寡免疫复合物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ANCA类型、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系统(BVAS)评分、肾脏受累、肺部受累、皮疹、关节疼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发生率、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新月体>50%比例、毛细血管袢坏死比例、肾小球硬化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复合物沉积组患者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水平、新月体比例、间质纤维化比例高于寡免疫复合物组(P<0.05)。免疫复合物沉积组治疗6个月后缓解率为9/14,寡免疫复合物组为76.2%(32/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3,P=0.601)。结论 老年AAV患者合并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时提示更为严重的肾损害,肾脏病理上新月体比例更多,间质纤维化程度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庞凤祥1,陈晓俊1,何晓铭1,沈莹珊1,杨帆1,龚水帝1,陈立新1,李伟峰1,方斌2,3,4,何伟2,4,魏秋实2,4*
    2020, 23(23):  2913-29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99
    摘要 ( )   PDF for PC (1054KB) ( )  
    背景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临床难治性疾病,由于诊断不及时,塌陷进程快,很多患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结局,寻找科学诊断早期ONFH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 分析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ARCO)Ⅱ~Ⅳ期ONFH患者的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研究其与ONFH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6—12月随机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的ONFH患者为试验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收集试验组患者的影像资料,按ARCO标准分为ARCO Ⅱ期、ARCO Ⅲ期、ARCO Ⅳ期。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AGEs水平,分析两组间、试验组内不同坏死原因、不同ARCO分期及塌陷前后患者的AGEs水平。结果 试验组AGEs水平〔(2.87±0.73)mg/L〕高于对照组〔(2.33±0.94)mg/L〕(t=3.692,P<0.001)。不同ARCO分期、塌陷前后、病因ONFH患者AGE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CO分期Ⅱ期AGEs水平低于Ⅳ期,创伤性(T)病因患者AGEs水平高于酒精性(AI)、激素性(SI)、特发性(ID)(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GEs水平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274,P=0.007)。ROC曲线下面积为0.651(0.567,0.729),AGEs水平切点为2.419 mg/L时,灵敏度为72.45%,特异度为59.09%。结论 AGEs与ONFH的进展过程密切相关,对于诊断ONFH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谭清1,2,周仲辉2,严冬梅1,刘欢霞1,何盛华1*
    2020, 23(23):  2918-29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71
    摘要 ( )   PDF for PC (988KB) ( )  

    背景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寿命得以延长,但ART后患者长期免疫功能重建状态数据有限。近年来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比值(CD4∶CD8比值)作为免疫状态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了解患者ART后免疫重建情况至关重要,为临床医师管理及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指标。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ART后免疫功能重建情况。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7月就诊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门诊,并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方案完成ART 48个月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98例,分析基线及ART 6、12、24、36、48个月免疫标志物变化,对观察终点CD4∶CD8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基线、ART 6、12、24、36、48个月,患者CD4细胞计数、CD8细胞计数、CD4细胞恢复率、CD4∶CD8比值、CD4∶CD8比值正常化、多重T细胞重建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CD4细胞计数≤200、201~349、≥350个/μl患者中,不同基线及各随访时间点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基线及各随访时间点CD4∶CD8比值正常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 48个月,CD4细胞计数≥500个/μl、CD4∶CD8比值正常化、多重T细胞重建分别占59.8%(58/97)、22.7%(22/97)、19.6%(19/97)。ART 48个月后,CD4∶CD8比值与基线CD4细胞计数(rs=0.269,P=0.01)、基线CD4∶CD8比值(rs=0.592,P<0.01)呈正相关,与基线CD8细胞计数(rs=-0.355,P<0.01)呈负相关,与年龄(rs=0.129,P=0.21)、HIV确诊至ART启动时间(rs=-0.141,P=0.17)、HIV-RNA病毒载量(VL)(rs=0.145,P=0.15)无关。结论 长期ART成功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仍存在免疫功能重建不良。CD4∶CD8比值与基线免疫水平相关,未来仍需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真1,2,孙婧3,张悠扬1,李宇航1,马晓宇1,马文林1,3,陆莉娟3*
    2020, 23(23):  2923-29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64
    摘要 ( )   PDF for PC (1025KB) ( )  
    背景 有研究表明慢性病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多集中在单个慢性病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而缺乏对老年患者慢性病负担综合系统的研究。目的 探究综合性医院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疾病负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3—6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103例,运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来量化疾病负担,CCI评分≤3分为低疾病负担组,CCI评分>3分为高疾病负担组,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焦虑症状,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估抑郁症状,比较不同程度疾病负担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结果 103例老年患者GAD-7评分0~21分,平均(3.7±4.8)分,伴焦虑者28例(27.2%);PHQ-9评分0~25分,平均(5.3±5.3)分,伴抑郁者42例(40.8%),其中,合并焦虑及抑郁者22例(21.4%)。低疾病负担组54例(52.4%),高疾病负担组49例(47.6%)。低疾病负担与高疾病负担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亚组两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但未发现老年住院患者高、低疾病负担在焦虑、抑郁情绪间存在明显差异,可能负性情绪对合并多种慢性病的高龄老年人群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贾智慧1,2,张贤贤1,2,张博雅1,2,张利霞1*,程远尊1
    2020, 23(23):  2927-29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99
    摘要 ( )   PDF for PC (1006KB) ( )  
    背景 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病率明显高于非GDM孕妇,而孕期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进展。问题解决疗法(PST)是一种六步骤的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增加积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变,但其在GDM孕妇中的应用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PST对G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相关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2018年8月—2019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GDM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GDM常规产前指导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ST。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监测GDM患者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生理指标,并采用妊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SMQGDM)、妊娠相关焦虑量表(PAQ)、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相关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调查过程中对照组、观察组各失访3例,共9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干预前,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关知识得分、信念与态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自我管理方法与行为得分、SMQGDM总分、PAQ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AQ及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知识得分、信念与态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自我管理方法与行为得分、SMQGDM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ST有助于提高G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妊娠期血糖,改善GDM患者妊娠相关焦虑、抑郁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卢和丽1*,孙伟铭2,董香丽1,郭明1,黄筱琴1,徐茜1,胡飞虎1
    2020, 23(23):  2933-29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58
    摘要 ( )   PDF for PC (996KB) ( )  
    背景 青少年抑郁症常症状不典型,患儿、患儿家属及社会对该病认识普遍不足,难以正确意识疾病危害,即便青少年想要接受治疗,也常受到家属的阻挠,导致无法规范治疗。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抑郁症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和B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各45例。于基线时和干预1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于干预12周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抑郁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基线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基线时,两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疾病知识、家庭管理技术和复诊要求得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极大促进患儿父母掌握抑郁症疾病知识,提升抑郁症患儿父母管理技能,优化抑郁症患儿家庭管理方案,有更高的复诊意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娟1,2,张雨龙1,2,钟怡1,2,刘志伟1,2,李文正2,3,夏磊1,2,钱广兵1,4,刘寰忠1,2*
    2020, 23(23):  2938-294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68
    摘要 ( )   PDF for PC (1020KB)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理状况常发生巨大变化,但较少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总结了患者行PCI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不良影响、干预措施角度进行综述。患者行PCI伴发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围术期最高,多数患者情绪症状长期存在不缓解。术后伴发抑郁甚至可以增加长期死亡率,但术后伴发焦虑却可能降低长期死亡率。冠心病行PCI伴发焦虑、抑郁患者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干预方式进行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金龙1,2,潘建科2,3,黄和涛1,2,韩燕鸿1,2,曾令烽2,3,梁桂洪2,3,林炯同1,2,李嘉晖1,2,吴明1,2,侯森荣1,2,刘军2,3*
    2020, 23(23):  2944-295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41
    摘要 ( )   PDF for PC (4094KB) ( )  
    背景 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为代表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骨水泥渗漏在临床上仍是一个难题。虽已有相关的系统回顾文献报道,高黏度骨水泥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但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提供有力的循证依据。目的 采用Meta分析进一步评价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低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系统评价循证数据进行更新,并分析更为详细的术中、术后评价指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搜集试验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或低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7月。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纳入病例3 216例,其中试验组1 624例,对照组1 592例。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2 d、3 d、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MD=-0.43,95%CI(-0.64,-0.22),P=0.042;SMD=-0.53,95%CI(-0.80,-0.26),P<0.05;SMD=-0.26,95%CI(-0.49,-0.03),P=0.042;SMD=-0.66,95%CI(-0.86,-0.47),P<0.05;SMD=-1.27,95%CI(-2.02,
    -0.51),P=0.001;SMD=-0.73,95%CI(-1.20,-0.27),P=0.002〕。试验组术后2 d、3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SMD=-0.28,95%CI(-0.51,-0.05),P=0.018;SMD=-1.18,95%CI(-1.98,-0.38),P=0.004;SMD=-0.47,95%CI(-0.86,-0.08),P=0.017〕;两组术后1周、1个月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3,95%CI(-0.77,0.32),P>0.05;SMD=-0.44,95%CI(-1.14,0.25),P=0.214〕。两组术后1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01,95%CI(-2.41,0.40),P=0.16〕;试验组术后3个月、12个月Cobb角小于对照组〔SMD=-1.78,95%CI(-2.90,-0.65),P=0.002;SMD=-0.70,95%CI(-1.15,-0.25),P=0.002〕。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SMD=1.15,95%CI(0.81,1.49),P<0.001;SMD=0.39,95%CI(0.08,0.71),P=0.015〕。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13,95%CI(-0.19,2.82),P=0.088〕。试验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中线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SMD=-2.31,95%CI(-3.71,-0.92),P=0.001;SMD=-1.27,95%CI(-2.33,-0.20),P=0.02〕;两组伤椎后缘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
    =-0.01,95%CI(-0.38,-0.36),P=0.956〕。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36,95%CI(-3.01,0.29),P=0.106〕。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SMD=-0.92,95%CI(-1.58,-0.26),P=0.006〕。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0.93,0.06),P=0.082〕。试验组术中X光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SMD=-0.86,95%CI(-1.32,0.39),P<0.001〕。试验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33,0.47),P<0.001〕。绘制骨水泥渗漏文献发表偏倚漏斗图,结果表明文献基本处于可信区间,且左右基本对称,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本次Meta分析认为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护人员进行X光透视的次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OVCF患者的伤椎形态、提高功能具有较好疗效,同时有充分证据证明高黏度骨水泥渗漏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邓凯烽1,陈日兰2,李书振2,朱圣旺1,颜家兴1,高倩倩1,马颖露1,朱英2*
    2020, 23(23):  2956-29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28
    摘要 ( )   PDF for PC (1947KB) ( )  
     背景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当前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该病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法系统评价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搜集有关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治疗组为壮医药线点灸,对照组为不同于壮医药线点灸的其他治疗方法。对文献进行数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Jadad评分量表结果显示,5篇文献为高质量研究,5篇文献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血尿酸下降幅度、关节肿痛积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OR=4.62,95%CI(2.69,7.94),P<0.000 01;OR=2.39,95%CI(1.37,4.16),P=0.002;SMD=-0.62,95%CI(-0.83,-0.40),P<0.000 01;MD=-2.51,95%CI(-3.38,-1.64),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8,95%CI(0.11,0.31),P<0.000 01〕。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漏斗图均未完全对称,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翻转效应模型分析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积分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指标未被逆转,说明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可对关节肿痛发挥积极效应且不良反应少。由于本次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今后仍需更多规范化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谭清1,2,周仲辉2,何盛华1*
    2020, 23(23):  2964-296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31.
    摘要 ( )   PDF for PC (1017KB) ( )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成为了一种慢性可控性疾病。目前AIDS仍不可治愈,患者仍需终生服药,但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不断更新,在保证抗病毒疗效的同时,选择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药物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艾考恩,丙替(Genvoya?),即艾维雷韦(EVG)、科比司他(COBI)、恩曲他滨(FTC)、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四药合一的复方单片制剂,简写为E/C/F/TAF,先后获得美国、欧盟以及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AIDS治疗。本文重点对Genvoya?的代谢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耐药性相关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和患者对该药物的综合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韦英成*,梁晓行,吴肖梅,黄业成,覃喜扬,杨先,张雪苹,吴曦,阎杰,姜进文,姜炳毅,伍夏源
    2020, 23(23):  2969-29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20
    摘要 ( )   PDF for PC (996KB) ( )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因具极强氧化性而被应用于临床。随着臭氧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臭氧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临床疼痛医学治疗领域中发展迅速。本文针对其在疼痛医学中的应用及研究做一综述,进一步探讨医用臭氧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制定系统的医用臭氧治疗规范和疗效评价指标,提高疗效,减少技术风险,为今后临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睿,杨立强*
    2020, 23(23):  2975-29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94
    摘要 ( )   PDF for PC (1023KB) ( )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难治性疾病之一。晚期癌症常伴随出现疼痛,称之为癌痛,是困扰和降低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大问题。随着人类对蛛网膜下腔药物扩散研究的深入,鞘内注射(IT)给药方式逐渐应用到疾病的治疗当中。其中鞘内药物输注设备(IDD)被大量应用于临床。本文回顾了近年文献,涉及IDD适应证及临床效果、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和经济学因素,对IDD应用于癌痛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得出在IDD使用时需权衡利弊,尊重患者意愿,并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子厚, 孔祥双, 王连英, 郭光霞, 李玉凤
    2020, 23(23):  2981-29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75
    摘要 ( )   PDF for PC (1200KB) ( )  
    背景 超重与肥胖被证明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超重与肥胖总人群数量已接近总人口1/4,及时了解不同地区超重及肥胖患病情况,为制定肥胖乃至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 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况,为地区早期防治肥胖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平谷区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研究。以24 kg/m2≤体质指数<28 kg/m2为超重,28 kg/m2≤体质指数<35 kg/m2为肥胖,体质指数≥35 kg/m2为重度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为中心性肥胖。统计社区居民性别、年龄、居住地及超重、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根据各阶段的抽样比例以及平谷区不同性别25~75岁人口各年龄构成比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总抽样比例,并取其倒数作为其权重,统计分析时进行加权处理。结果 共发放问卷4 002份,回收有效问卷4 00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加权后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436 519例,超重173 023例,超重患病率为39.64%〔95%CI(39.49%,39.78%)〕;肥胖114 808例,肥胖患病率为26.30%〔95%CI(26.16%,26.43%)〕;重度肥胖8 180例,重度肥胖患病率为1.87%〔95%CI(1.82%,1.91%)〕;中心性肥胖205 140例,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47.00%〔95%CI(46.85%,47.14%)〕。男性社区居民超重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社区居民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社区居民超重、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社区居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农村,农村社区居民重度肥胖患病率高于城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居住地是社区居民中心性肥胖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肥胖、超重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整体较高,且高于全国水平,年龄和地区影响中心性肥胖的发生,年龄越高中心性肥胖发生的危险越高。男性在中青年时就要重视中心性肥胖的防控,女性45岁以后(绝经期)要重视中心性肥胖的预防,中青年人群是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防控的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岳晓冬1,沈金华1,黄爱民1,王丹静1,浦建平1,沈春凤1,车丹2,许中2*,黄敏2
    2020, 23(23):  2987-299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38
    摘要 ( )   PDF for PC (1178KB) ( )  
    背景 随着世界范围内慢性肾脏病患者日益增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已广泛应用于肾脏损伤患者的筛查和监测。研究表明白蛋白尿是糖尿病、高血压乃至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预后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有必要在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老年、肾脏损害家族史等)中进行白蛋白尿的筛查。目的 了解苏州市相城区6个社区50~60岁社区人群白蛋白尿的发病情况,探讨该人群白蛋白尿与临床及生活习性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5—6月对在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的6个社区50~60岁户籍居民进行健康普查,收集该体检人群652例相关体检资料、血液标本及清晨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水平,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确定本实验室Abbott C8000生化仪检测ACR≥2.88 mg/mmol为诊断临界值(诊断cutoff值)。统计该人群白蛋白尿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652例受试者中,ACR 0.29~26.72 mg/mmol,ACR≥2.88 mg/mmol 110例(16.9%)为白蛋白尿组,ACR<2.88 mg/mmol 542例(83.1%)为对照组,两组运动情况、嗜盐程度、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尿组女性比例、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运动情况、嗜盐程度社区人群白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不同吸烟情况社区人群白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情况是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该地区50~60岁社区人群白蛋白尿发生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及男性吸烟情况是发生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