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3, Vol. 26 ›› Issue (28): 3565-3572.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54
所属专题: 老年人群健康最新文章合辑; 老年问题最新文章合辑
        
                    
            孙梦杰1, 刘腊梅2,*(
), 王佳南1, 王鹏1, 张振香1
                  
        
        
        
        
    
收稿日期:2022-09-08
									
				
											修回日期:2023-01-28
									
				
									
				
											出版日期:2023-10-05
									
				
											发布日期:2023-06-26
									
			通讯作者:
					刘腊梅
							基金资助:
        
                   
            SUN  Mengjie1, LIU  Lamei2,*(
), WANG  Jia'nan1, WANG  Peng1, ZHANG  Zhenxiang1
			  
			
			
			
                
        
    
Received:2022-09-08
									
				
											Revised:2023-01-28
									
				
									
				
											Published:2023-10-05
									
				
											Online:2023-06-26
									
			Contact:
					LIU  Lamei   
							摘要: 背景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真实经历和对护理服务的体验与期望,可以促进过渡期护理服务的改善和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有关老年慢性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真实经历和对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逐渐增多,但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慢性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真实感受和对护理服务的体验。 方法 于2022年5月,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mBase、CINAHL、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英文数据库,搜索关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真实感受和对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根据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文献质量评价项目(CASP)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运用Meta整合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45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并综合得出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的障碍因素;老年慢性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的促进因素;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的期待。 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过渡期护理服务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家庭、社区、医疗机构、政府、社会应积极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层面的过渡条件。可通过强化对过渡期患者的教育、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护士主导的过渡期护理服务等举措,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安全过渡。
| 作者 | 国家 | 发表年份(年) | 研究方法 | 研究对象 | 感兴趣的现象 | 主要研究结果 | 
|---|---|---|---|---|---|---|
| BULL[ |  美国 | 1992 | 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比较分析法) | 55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67岁)和家庭照顾者 | 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3个主题:(1)识别问题;(2)掌握(学习新技能、调整环境、角色转换);(3)建立新常态 | 
| DOLU等[ |  土耳其 | 2021 | 描述性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主动康复模式) | 14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79岁)和11名家庭照顾者 | 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对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看法 | 3个主题:(1)安全感和压力感交织并存;(2)担心被单独留下;(3)中断的医疗保健之旅 | 
| ALLEN等[ |  澳大利亚 | 2018 | 描述性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构建主义) | 19例患者(≥70岁)和7名家庭照顾者 | 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6个主题:(1)渴望在过渡期间变得独立;(2)与照顾者的支持性关系;(3)与医疗护理人员的关怀性关系;(4)寻求信息;(5)围绕过渡期护理计划开展协商讨论;(6)学会自我照顾 | 
| BULL等[ |  美国 | 1997 | 扎根理论研究(内容分析法) | 33对母女(分别在出院后2周和2个月对其进行访谈,1对样本脱落,患者平均年龄为73.9岁) | 出院后女性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护理管理经验 | 2个主题:(1)找出有效的方法(整合信息、学会管理);(2)建立新常态(把事情弄清楚、识别压力源) | 
| BACKMAN等[ |  加拿大 | 2018 | 描述性定性研究(参与式视觉叙事法,社会生态学理论) | 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共9名(4例患者、3名家庭照顾者、1对患者-家庭照顾者,患者平均年龄为77.6岁) | 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6个主题:(1)积极参与过渡期护理(作为合作伙伴参与护理计划、家庭是关键的支持方,有条理地进行自我管理、根据以往经验采取行动);(2)过渡期间的积极体验(协调的护理服务、护士参与协调护理服务);(3)获取社区服务和资源(响应式和个性化护理、家庭支持、被存储的信息资源);(4)后续护理服务面临的挑战(难以预约后续护理服务、及时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护理服务缺乏协调性、出院后不良事件);(5)出院计划制定期间缺乏有意义的参与(对出院计划的参与度有限、没有做好出院准备);(6)过渡期间存在的系统性障碍(获取的资源有限、"以提供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 | 
| GRAHAM等[ |  美国 | 2009 | 定性研究(焦点小组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社会生态学理论) | 159名家庭照顾者参与焦点小组访谈,5例老年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被纳入案例研究(患者年龄>60岁) | 患者和照顾者在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需求 | 2个主题:(1)信息支持和援助不足(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不足、出院计划制订者提供的信息不足、照护者和老年人依靠非正式支持而非有偿服务机构);(2)不同种族、语言、文化群体未被满足的需求(孝道与专业支持障碍、在信息传递和服务过程中缺乏相匹配的语言服务、非正式支持不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老年人面临挑战) | 
| LA MANNA等[ |  美国 | 2018 | 混合研究(定性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过渡理论) | 96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为75.15岁) | 老年糖尿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1个月内)面临的挑战 | 4个主题:(1)日常生活艰难(个人护理与做家务、行走与移动、交通利用、获取药品和物资困难);(2)居家护理工作是复杂的(一个人做这件事是困难的、我把自己放到了最后的位置、调动家庭和支持资源、这对我的家人很不利);(3)生活一直很艰难(受太多外部影响、悲伤和抑郁、焦虑和沮丧);(4)管理复杂的健康问题是困难的(糖尿病一直难以被控制、慢性病自我管理、药物过多、需要更多信息支持) | 
| ANDERSEN等[ |  丹麦 | 2017 | 定性纵向研究(现象学研究,参与式观察法与访谈法) | 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例患者中途退出,患者年龄范围为55~86岁,平均年龄为69.3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过渡期参与护理及在家中接受日常护理的体验 | 住院阶段:努力重新获得控制感(增强体力和出院准备、努力把事情弄清楚和建立自信)。家庭阶段:努力遵医嘱进行自我管理以保持健康和快乐(努力保持自信和动力、寻求帮助) | 
| NEITERMAN等[ |  加拿大 | 2015 | 定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 | 17例老年患者和19名家庭照顾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9岁) | 患者从医院到社区的过渡时期的体验,包括对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的体验 | 2个主题:(1)挑战和困惑(回家、解决医疗混乱、组织运输);(2)康复促进因素(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建议、一个人来协调护理服务、满足日常需求) | 
| HALDING等[ |  挪威 | 2018 | 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过渡理论) | 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年龄为62~76岁) | 患者对过渡期自我管理与医疗保健服务的体验 | 2个主题:(1)艰难地继续前进(社会角色和功能改变引起的挑战、病情加重和关键事件、了解"脆弱"的新自我、掌握锻炼的方法);(2)需要连续和有效地促进(康复和训练作为日常苦差事的开端、通过与护理人员建立联系获取帮助、主治医师不再关注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转归和治疗、急诊室不知晓患者既往健康状况) | 
| MIRANDA等[ |  加拿大 | 2020 | 描述性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主题分析法) | 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7.5岁)和8名医疗护理服务提供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医疗护理服务提供者从医院肺康复中心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护理经验 | 2个主题:(1)总体经验(安全环境条件下的肺康复、高度结构化环境条件下的肺康复、对肺康复作用的不同看法、对肺康复计划的依赖);(2)影响过渡的关键因素(社会支持、出院前自我管理策略的应用、患者的身心健康) | 
| MICHELS[ |  美国 | 1988 | 探索性质性研究(访谈法、参与者观察法) | 4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 | 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经历 | 4个主题:(1)连续护理需求的性质;(2)有专业照顾者的重要性;(3)家庭照顾者的不确定性;(4)信息需求 | 
| LIN等[ |  中国 | 2022 | 纵向定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 | 23对卒中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患者年龄为54~78岁,平均年龄为67.2岁) | 卒中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第一阶段:幸存(乐观和希望)。第二阶段:生活在迷雾中(出院前的情绪问题和反应、缺乏卒中知识和卒中信息、家庭护理困难、出院前的期望)。第三阶段:家中危机(出院后压力大、难以获取院后护理服务与卫生资源、人际关系的中断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负担) |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
| 作者 | 国家 | 发表年份(年) | 研究方法 | 研究对象 | 感兴趣的现象 | 主要研究结果 | 
|---|---|---|---|---|---|---|
| BULL[ |  美国 | 1992 | 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比较分析法) | 55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67岁)和家庭照顾者 | 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3个主题:(1)识别问题;(2)掌握(学习新技能、调整环境、角色转换);(3)建立新常态 | 
| DOLU等[ |  土耳其 | 2021 | 描述性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主动康复模式) | 14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79岁)和11名家庭照顾者 | 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对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看法 | 3个主题:(1)安全感和压力感交织并存;(2)担心被单独留下;(3)中断的医疗保健之旅 | 
| ALLEN等[ |  澳大利亚 | 2018 | 描述性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构建主义) | 19例患者(≥70岁)和7名家庭照顾者 | 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6个主题:(1)渴望在过渡期间变得独立;(2)与照顾者的支持性关系;(3)与医疗护理人员的关怀性关系;(4)寻求信息;(5)围绕过渡期护理计划开展协商讨论;(6)学会自我照顾 | 
| BULL等[ |  美国 | 1997 | 扎根理论研究(内容分析法) | 33对母女(分别在出院后2周和2个月对其进行访谈,1对样本脱落,患者平均年龄为73.9岁) | 出院后女性老年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护理管理经验 | 2个主题:(1)找出有效的方法(整合信息、学会管理);(2)建立新常态(把事情弄清楚、识别压力源) | 
| BACKMAN等[ |  加拿大 | 2018 | 描述性定性研究(参与式视觉叙事法,社会生态学理论) | 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共9名(4例患者、3名家庭照顾者、1对患者-家庭照顾者,患者平均年龄为77.6岁) | 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6个主题:(1)积极参与过渡期护理(作为合作伙伴参与护理计划、家庭是关键的支持方,有条理地进行自我管理、根据以往经验采取行动);(2)过渡期间的积极体验(协调的护理服务、护士参与协调护理服务);(3)获取社区服务和资源(响应式和个性化护理、家庭支持、被存储的信息资源);(4)后续护理服务面临的挑战(难以预约后续护理服务、及时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护理服务缺乏协调性、出院后不良事件);(5)出院计划制定期间缺乏有意义的参与(对出院计划的参与度有限、没有做好出院准备);(6)过渡期间存在的系统性障碍(获取的资源有限、"以提供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 | 
| GRAHAM等[ |  美国 | 2009 | 定性研究(焦点小组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社会生态学理论) | 159名家庭照顾者参与焦点小组访谈,5例老年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被纳入案例研究(患者年龄>60岁) | 患者和照顾者在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需求 | 2个主题:(1)信息支持和援助不足(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不足、出院计划制订者提供的信息不足、照护者和老年人依靠非正式支持而非有偿服务机构);(2)不同种族、语言、文化群体未被满足的需求(孝道与专业支持障碍、在信息传递和服务过程中缺乏相匹配的语言服务、非正式支持不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老年人面临挑战) | 
| LA MANNA等[ |  美国 | 2018 | 混合研究(定性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过渡理论) | 96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为75.15岁) | 老年糖尿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1个月内)面临的挑战 | 4个主题:(1)日常生活艰难(个人护理与做家务、行走与移动、交通利用、获取药品和物资困难);(2)居家护理工作是复杂的(一个人做这件事是困难的、我把自己放到了最后的位置、调动家庭和支持资源、这对我的家人很不利);(3)生活一直很艰难(受太多外部影响、悲伤和抑郁、焦虑和沮丧);(4)管理复杂的健康问题是困难的(糖尿病一直难以被控制、慢性病自我管理、药物过多、需要更多信息支持) | 
| ANDERSEN等[ |  丹麦 | 2017 | 定性纵向研究(现象学研究,参与式观察法与访谈法) | 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例患者中途退出,患者年龄范围为55~86岁,平均年龄为69.3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过渡期参与护理及在家中接受日常护理的体验 | 住院阶段:努力重新获得控制感(增强体力和出院准备、努力把事情弄清楚和建立自信)。家庭阶段:努力遵医嘱进行自我管理以保持健康和快乐(努力保持自信和动力、寻求帮助) | 
| NEITERMAN等[ |  加拿大 | 2015 | 定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 | 17例老年患者和19名家庭照顾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9岁) | 患者从医院到社区的过渡时期的体验,包括对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的体验 | 2个主题:(1)挑战和困惑(回家、解决医疗混乱、组织运输);(2)康复促进因素(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建议、一个人来协调护理服务、满足日常需求) | 
| HALDING等[ |  挪威 | 2018 | 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过渡理论) | 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年龄为62~76岁) | 患者对过渡期自我管理与医疗保健服务的体验 | 2个主题:(1)艰难地继续前进(社会角色和功能改变引起的挑战、病情加重和关键事件、了解"脆弱"的新自我、掌握锻炼的方法);(2)需要连续和有效地促进(康复和训练作为日常苦差事的开端、通过与护理人员建立联系获取帮助、主治医师不再关注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转归和治疗、急诊室不知晓患者既往健康状况) | 
| MIRANDA等[ |  加拿大 | 2020 | 描述性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主题分析法) | 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7.5岁)和8名医疗护理服务提供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医疗护理服务提供者从医院肺康复中心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护理经验 | 2个主题:(1)总体经验(安全环境条件下的肺康复、高度结构化环境条件下的肺康复、对肺康复作用的不同看法、对肺康复计划的依赖);(2)影响过渡的关键因素(社会支持、出院前自我管理策略的应用、患者的身心健康) | 
| MICHELS[ |  美国 | 1988 | 探索性质性研究(访谈法、参与者观察法) | 4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 | 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时期的经历 | 4个主题:(1)连续护理需求的性质;(2)有专业照顾者的重要性;(3)家庭照顾者的不确定性;(4)信息需求 | 
| LIN等[ |  中国 | 2022 | 纵向定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法、主题分析法) | 23对卒中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患者年龄为54~78岁,平均年龄为67.2岁) | 卒中患者和家庭照顾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经历 | 第一阶段:幸存(乐观和希望)。第二阶段:生活在迷雾中(出院前的情绪问题和反应、缺乏卒中知识和卒中信息、家庭护理困难、出院前的期望)。第三阶段:家中危机(出院后压力大、难以获取院后护理服务与卫生资源、人际关系的中断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负担) | 
| 作者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质量等级(级) | 
|---|---|---|---|---|---|---|---|---|---|---|---|
| BULL[ |  Y | Y | Y | Y | Y | N | ? | Y | Y | Y | B | 
| DOLU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ALLE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BULL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BACKMA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GRAHAM等[ |  Y | Y | Y | Y | Y | N | ? | Y | Y | Y | B | 
| LA MANNA等[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A | 
| ANDERSE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NEITERMA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HALDING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MIRANDA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MICHELS[ |  Y | Y | Y | Y | Y | N | ? | Y | Y | Y | B | 
| LI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表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Table 2 Method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literature
| 作者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质量等级(级) | 
|---|---|---|---|---|---|---|---|---|---|---|---|
| BULL[ |  Y | Y | Y | Y | Y | N | ? | Y | Y | Y | B | 
| DOLU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ALLE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BULL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BACKMA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GRAHAM等[ |  Y | Y | Y | Y | Y | N | ? | Y | Y | Y | B | 
| LA MANNA等[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A | 
| ANDERSE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NEITERMA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HALDING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MIRANDA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MICHELS[ |  Y | Y | Y | Y | Y | N | ? | Y | Y | Y | B | 
| LIN等[ |  Y | Y | Y | Y | Y | N | Y | Y | Y | Y | B | 
| [1] |  
											  王丽敏,陈志华,张梅,等. 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3):277-283.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钟玉群,陈智超,叶莉红.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5,36(11):1790-1792. 
											 											 | 
										
| [7] |  
											  | 
										
| [8] |  
											  | 
										
| [9] |  
											  | 
										
| [10] |  
											  Productivity Commission. Caring for older Australians[EB/OL]. (2019-02-28)[2021-11-12].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 [16] |  
											  | 
										
| [17] |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 
										
| [22] |  
											  | 
										
| [23] |  
											  | 
										
| [24] |  
											  | 
										
| [25] |  
											  | 
										
| [26] |  
											  | 
										
| [27] |  
											  许佳佳,翟艳萍,冯玫,等. 分级诊疗制度下慢性病患者过渡期护理模式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3):4598-4606. 
											 											 | 
										
| [28] |  
											  | 
										
| [29] |  
											  | 
										
| [30] |  
											  | 
										
| [31] |  
											  刘其兰. 以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的过渡期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遵义:遵义医科大学,2019. 
											 											 | 
										
| [32] |  
											  李春映,朱蓝玉. 长春市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现状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22,38(1):116-120. 
											 											 | 
										
| [33] |  
											  | 
										
| [34] |  
											  | 
										
| [35] |  
											  | 
										
| [1] | 许佳兰, 阎红, 文君, 周紫彤, 王思宇. 老年癌症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15-3822. | 
| [2] | 徐百川, 王艳, 张彭, 李艺婷, 刘飞来, 谢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肺癌筛查工具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47-3852. | 
| [3] | 李玲, 李雅萍, 钱时兴, 聂婧, 陆春华, 李霞. 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73-3778. | 
| [4] | 顾小林, 陈俊屿, 陈丹, 韩广莉, 陈衣迪, 李春宏, 罗小茜. 农村女性妊娠期负性情绪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83-3288. | 
| [5] | 崔宇阳, 程桂荣, 曾燕, 黄招兰, 谭伟. 社区老年人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及生活习惯与认知障碍的关联:基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基线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40-3247. | 
| [6] | 翟佳燚, 陆媛, 潘莹, 于德华.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引进程序性评价课程体验的质性研究——基于建构主义视角[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93-3199. | 
| [7] | 范博阳, 张玉, 孙雯宁, 张慧芳, 王英杰, 张奥, 赵洋, 王海鹏. 基层医生慢性病医防融合服务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44-3150. | 
| [8] | 燕芳红, 彭国恬, 张国莉, 孙瑞仪, 马玉霞, 韩琳. 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内容的匹配分析:基于"指南-实践-需求"视角[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19-3126. | 
| [9] | 于文华, 李建国, 段文燕, 高旭妍, 李夏夏, 张子龙, 张丽, 马丽娜. 老年人功能受损评估量表在社区老年人中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00-3004. | 
| [10] | 杨晨, 陈瞳, 张利方, 张洪旭, 李鹏飞, 张雪娟. 达格列净对老年乳腺癌幸存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53-3058. | 
| [11] | 李嘉欣, 刘钟桧, 谢硕, 付志方, 孙丹, 焦红梅. 分解代谢及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对老年患者慢性危重症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93-2999. | 
| [12] | 赵晓晴, 郭桐桐, 张欣怡, 李林虹, 张亚, 嵇丽红, 董志伟, 高倩倩, 蔡伟芹, 郑文贵, 井淇. 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76-2783. | 
| [13] | 石小天, 王珊, 杨华昱, 杨一帆, 李旭, 马清. 中国老年人体重指数和死亡的相关性:一项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91-2797. | 
| [14] | 刘美霞, 尹金念, 吴玫, 杨星, 周全湘, 杨敬源. 体重指数对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认知功能关联的影响:一项贵州农村老年人群的现况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806-2812. | 
| [15] | 唐笑睿, 徐晶晶, 顾子君, 王清玉, 林征, 朱秋瑞, 雷阳. 糖尿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643-2651.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