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07): 844-852.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48
• 论著 • 上一篇
收稿日期:
2023-08-03
修回日期:
2024-03-25
出版日期:
2025-03-05
发布日期:
2025-01-23
通讯作者:
李胜棉
作者贡献:
宋芬芬进行研究方案的构思与设计、病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学分析,撰写论文,绘制表格及论文的修订;李胜棉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和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3-08-03
Revised:
2024-03-25
Published:
2025-03-05
Online:
2025-01-23
Contact:
LI Shengmian
摘要: 背景 卡瑞利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人源化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目前已在食管癌治疗中获批适应证,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仍缺乏。 目的 评估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方案在真实世界中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在不同的治疗背景下,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能否预测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11-01—2022-05-31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RCCEP组患者和无RCCEP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70例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中,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11例(15.7%)、部分缓解(PR)35例(50.0%)、疾病稳定(SD)17例(24.3%)、疾病进展(PD)7例(10%),ORR 65.7%(46/70),DCR 90.0%(63/70)。其中,接受一线至三线治疗的47例患者的中位PFS为8.1个月(95%CI=6.46~9.74个月),1年PFS率为34.0%;中位OS未达到,1年OS率为76.3%。接受新辅助治疗的23例患者都达到R0切除,6例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26.1%)。RCCEP(65.7%)、恶心/呕吐(42.8%)、贫血(37.1%)、乏力(37.1%)和脱发(34.2%)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3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15/70),主要为白细胞计数减低(5.7%)、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5.7%)以及血小板计数减低(4.3%)。4例患者发生了≥3级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3级心肌炎1例,3级肺炎1例,3级皮疹1例以及4级肾炎1例。所有患者经对症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均得到缓解,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RCCEP与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相关,RCCEP组患者的ORR(76.1%比45.8%,P=0.010)和DCR(97.8%比75.0%,P=0.009)高于无RCCEP组患者,RCCEP组患者较无RCCEP组患者的中位PFS(18个月比7.4个月,P=0.015)及OS(未达到比15.7个月,P<0.001)显著延长。 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治疗方案能够为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不同的治疗背景下,RCCEP能够预测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
中图分类号:
项目 | 患者数 |
---|---|
治疗线数 | |
1线 | 39(55.7) |
2线 | 7(10.0) |
≥3线 | 1(1.4) |
新辅助治疗 | 23(32.9) |
治疗方案 | |
卡瑞利珠单抗单药 | 4(5.7)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 63(90.0)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 | 36(51.4) |
紫杉醇+铂 | 7(10.0) |
多西他赛+铂 | 7(10.0)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4(7.1) |
氟尿嘧啶+铂 | 3(4.3) |
氟尿嘧啶 | 2(2.9) |
替吉奥 | 1(1.4)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吉奥 | 1(1.4) |
替吉奥+铂 | 1(1.4) |
依托泊苷+铂 | 1(1.4)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 | 3(4.3) |
氟尿嘧啶+阿帕替尼 | 1(1.4) |
依托泊苷+铂+阿帕替尼 | 1(1.4) |
氟尿嘧啶+铂+阿帕替尼 | 1(1.4) |
放射治疗 | |
联合 | 58(82.9) |
不联合 | 12(17.1) |
表1 卡瑞利珠单抗的治疗模式[例(%)]
Table 1 Treatment patterns of Camrelizumab
项目 | 患者数 |
---|---|
治疗线数 | |
1线 | 39(55.7) |
2线 | 7(10.0) |
≥3线 | 1(1.4) |
新辅助治疗 | 23(32.9) |
治疗方案 | |
卡瑞利珠单抗单药 | 4(5.7)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 63(90.0)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 | 36(51.4) |
紫杉醇+铂 | 7(10.0) |
多西他赛+铂 | 7(10.0)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4(7.1) |
氟尿嘧啶+铂 | 3(4.3) |
氟尿嘧啶 | 2(2.9) |
替吉奥 | 1(1.4)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吉奥 | 1(1.4) |
替吉奥+铂 | 1(1.4) |
依托泊苷+铂 | 1(1.4)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 | 3(4.3) |
氟尿嘧啶+阿帕替尼 | 1(1.4) |
依托泊苷+铂+阿帕替尼 | 1(1.4) |
氟尿嘧啶+铂+阿帕替尼 | 1(1.4) |
放射治疗 | |
联合 | 58(82.9) |
不联合 | 12(17.1) |
图1 接受一线至三线治疗的47例患者的生存曲线注:图A为接受一线至三线治疗的47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图B为接受一线至三线治疗的47例患者的总生存期(OS)。
Figure 1 The survival curve of 47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 to third line treatment
图2 1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前后胸部增强CT及胃镜变化注:图A、B分别为治疗前和治疗后胸部增强CT影像,图C、D分别为治疗前和治疗后胃镜影像。
Figure 2 The CT scan and gastroscopy imaging changes after receiving neoadjuvant therapy in a patient who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不良反应 | 所有级别 | 1~2级 | 3级 | 4级 |
---|---|---|---|---|
RCCEP | 46(65.7) | 46(65.7) | 0 | 0 |
恶心/呕吐 | 30(42.8) | 30(42.8) | 0 | 0 |
贫血 | 26(37.1) | 26(37.1) | 0 | 0 |
乏力 | 26(37.1) | 26(37.1) | 0 | 0 |
脱发 | 24(34.2) | 24(34.2) | 0 | 0 |
白细胞减少 | 20(28.6) | 16(22.9) | 3(4.3) | 1(1.4) |
血小板减少 | 17(24.3) | 14(20.0) | 2(2.9) | 1(1.4)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15(21.4) | 11(15.7) | 2(2.9) | 2(2.9)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13(18.6) | 13(18.6) | 0 | 0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 8(11.4) | 8(11.4) | 0 | 0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 7(10.0) | 7(10.0) | 0 | 0 |
皮疹/瘙痒 | 6(8.5) | 5(7.1) | 1(1.4) | 0 |
胆红素升高 | 5(7.1) | 5(7.1) | 0 | 0 |
腹泻 | 4(5.7) | 4(5.7) | 0 | 0 |
肺炎 | 4(5.7) | 3(4.3) | 1(1.4) | 0 |
肌酐升高 | 2(2.9) | 2(2.9) | 0 | 0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2(2.9) | 2(2.9) | 0 | 0 |
血糖升高 | 2(2.9) | 2(2.9) | 0 | 0 |
心肌炎 | 1(1.4) | 1(1.4) | 1(1.4) | 0 |
肾炎 | 1(1.4) | 0 | 0 | 1(1.4) |
心律失常 | 1(1.4) | 1(1.4) | 0 | 0 |
蛋白尿 | 1(1.4) | 1(1.4) | 0 | 0 |
关节炎 | 1(1.4) | 1(1.4) | 0 | 0 |
肾上腺功能减退 | 1(1.4) | 1(1.4) | 0 | 0 |
输注相关反应 | 1(1.4) | 1(1.4) | 0 | 0 |
表2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例(%)]
Table 2 Treatment related adverse events
不良反应 | 所有级别 | 1~2级 | 3级 | 4级 |
---|---|---|---|---|
RCCEP | 46(65.7) | 46(65.7) | 0 | 0 |
恶心/呕吐 | 30(42.8) | 30(42.8) | 0 | 0 |
贫血 | 26(37.1) | 26(37.1) | 0 | 0 |
乏力 | 26(37.1) | 26(37.1) | 0 | 0 |
脱发 | 24(34.2) | 24(34.2) | 0 | 0 |
白细胞减少 | 20(28.6) | 16(22.9) | 3(4.3) | 1(1.4) |
血小板减少 | 17(24.3) | 14(20.0) | 2(2.9) | 1(1.4)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15(21.4) | 11(15.7) | 2(2.9) | 2(2.9)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13(18.6) | 13(18.6) | 0 | 0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 8(11.4) | 8(11.4) | 0 | 0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 7(10.0) | 7(10.0) | 0 | 0 |
皮疹/瘙痒 | 6(8.5) | 5(7.1) | 1(1.4) | 0 |
胆红素升高 | 5(7.1) | 5(7.1) | 0 | 0 |
腹泻 | 4(5.7) | 4(5.7) | 0 | 0 |
肺炎 | 4(5.7) | 3(4.3) | 1(1.4) | 0 |
肌酐升高 | 2(2.9) | 2(2.9) | 0 | 0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2(2.9) | 2(2.9) | 0 | 0 |
血糖升高 | 2(2.9) | 2(2.9) | 0 | 0 |
心肌炎 | 1(1.4) | 1(1.4) | 1(1.4) | 0 |
肾炎 | 1(1.4) | 0 | 0 | 1(1.4) |
心律失常 | 1(1.4) | 1(1.4) | 0 | 0 |
蛋白尿 | 1(1.4) | 1(1.4) | 0 | 0 |
关节炎 | 1(1.4) | 1(1.4) | 0 | 0 |
肾上腺功能减退 | 1(1.4) | 1(1.4) | 0 | 0 |
输注相关反应 | 1(1.4) | 1(1.4) | 0 | 0 |
图3 1例发生2级RCCEP患者的皮损表现注:图A皮损位于枕部头皮处,呈珍珠型,直径>10 mm;图B皮损位于腹部皮肤,呈红痣型和珍珠型,直径<10 mm;RCCEP=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Figure 3 The skin lesions in a patient with grade 2 RCCEP
组别 | 例数 | 最佳疗效 | ORR | DCR | |||
---|---|---|---|---|---|---|---|
CR | PR | SD | PD | ||||
RCCEP组 | 46 | 9(19.6) | 26(56.5) | 10(21.7) | 1(2.2) | 35(76.1) | 45(97.8) |
无RCCEP组 | 24 | 2(8.3) | 9(35.7) | 7(29.2) | 6(25.0) | 11(45.8) | 18(75.0) |
χ2值 | 10.983 | 6.407a | 6.770 | ||||
P值 | 0.012 | 0.011 | 0.009 |
表3 RCCEP与卡瑞利珠单抗疗效的关系[例(%)]
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CCEP and the efficacy of Camrelizumab
组别 | 例数 | 最佳疗效 | ORR | DCR | |||
---|---|---|---|---|---|---|---|
CR | PR | SD | PD | ||||
RCCEP组 | 46 | 9(19.6) | 26(56.5) | 10(21.7) | 1(2.2) | 35(76.1) | 45(97.8) |
无RCCEP组 | 24 | 2(8.3) | 9(35.7) | 7(29.2) | 6(25.0) | 11(45.8) | 18(75.0) |
χ2值 | 10.983 | 6.407a | 6.770 | ||||
P值 | 0.012 | 0.011 | 0.009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ancer protocol templates [A/OL]. (2021-06-11)[2023-02-15].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esophageal Cancer Working Group. Surgical resection with or without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oesophageal cancer: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2002,359(9319):1727-1733. DOI:10.1016/S0140-6736(02)08651-8.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苏婷凤,陈俊强,林宇,等. 中晚期食管鳞癌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药加IMRT的预后分析[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7,26(1):35-40. DOI: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7.01.007.
|
[31] |
文兵,吴国俊,明波. 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术前化学治疗食管鳞癌疗效分析[J]. 中国药业,2017,26(19):62-65. DOI:10.3969/j.issn.1006-4931.2017.19.017.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1] | 胡灵溪, 李妹, 付艺伟, 路丽霞, 马晓萱, 王荣琦, 南月敏.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32): 4033-4039. |
[2] | 林鑫荣, 贾蕾, 李丽峰, 黄鸣, 吴忠冰, 李晶. 石见穿诱导铁死亡抑制小鼠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30): 3784-3789. |
[3] | 朱晓丹, 李琰华, 王静华, 陈法余. 腰痛为表现的未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路径有效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9): 2352-2356. |
[4] | 牛靖元, 陈会生, 于嘉祥, 崔钰. 川芎嗪类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4): 1761-1774. |
[5] | 邓煜璇, 黄学君, 江妍霞.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3): 262-267. |
[6] | 刘爱玲, 周静静, 李成程, 贺凯玥, 梁珊珊, 周尚成.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烟草的食管癌疾病负担趋势和死亡预测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6): 4587-4594. |
[7] | 张懂理, 沈冲, 张卫川, 陈海滨, 赵建军.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抑制剂治疗肾细胞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815-3822. |
[8] | 李吉磊, 李洪霖, 许彦超, 刘亚南, 陈梦利, 邵帅, 马纯政. 消痰化瘀通噎颗粒配合通道开结丸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59-3764. |
[9] | 郑玉玲, 张亚玲, 刘怀民, 许彦超, 贾晓琳, 李军赛, 贺文龙, 仝新朵, 秦善文, 张丽涵. 丁香管食通含化丸单用及联合附桂管食通颗粒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65-3771. |
[10] | 闫可, 魏菀怡, 李曙光, 么伟楠, 董静, 王晓斌, 张雪原, 杨洁, 沈文斌, 祝淑钗. 巩固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临床Ⅱ~Ⅲ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72-3779. |
[11] | 闫可, 魏菀怡, 邓文钊, 沈文斌, 李曙光, 杜星语, 张雪原, 杨洁, 祝淑钗. 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远期预后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0): 3785-3790. |
[12] | 刘睿方, 徐方兴, 刘同库, 周玉杰, 吴小凡. "Crowbar Effect"技术促进球囊跨过高阻力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9): 3683-3688. |
[13] | 黄丹, 张琪涵, 宋歌, 王晴, 李瑀, 吉训明, 王媛. 间歇性低氧训练预防急性低氧损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9): 3640-3644. |
[14] | 张勇, 蔡翔, 宁菲菲, 梁潇, 郭宁.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达格列净治疗血压偏低的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3): 2912-2917. |
[15] | 何梅, 李荟, 母立峰, 杨明. 阿兹夫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肝肾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0): 2476-248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114
|
|
|||||||||||||||||||||||||||||||||||||||||||||||||
摘要 1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