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3年 第26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3-01-20
    指南·共识·路径
    万钧, 翟振国
    2023, 26(03):  255-2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9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87KB) ( )  

    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促使PH相关指南不断更新。2022-08-26欧洲心脏学会(ESC)与呼吸学会(ERS)联合发布了《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2022 ESC/ERS指南),指南内容较前进行了大量更新。2021年1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联合发布了《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简称中国指南),结合当时的国内外研究提出了很多符合我国国情的推荐意见。本文将结合中国指南相关内容,就ESC/ERS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重点解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深圳市医防融合呼吸项目组, 深圳市呼吸系统重大疾病防治中心, 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
    2023, 26(03):  262-2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05KB) (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哮喘的早期筛查、规范化诊治及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哮喘频繁急性发作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花费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目前我国城镇地区哮喘的诊疗水平虽较前有所提高,但基层哮喘患者的控制水平仍然很低。在国内外哮喘指南、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特色,由深圳市医防融合呼吸项目组专家集体讨论制定,旨在提升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对哮喘的早筛、早诊能力,并提高基层医师哮喘规范化诊治和管理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前沿述评
    白亚虎, 高胜寒, 纪思禹, 尚金钰, 董延春, 宁康
    2023, 26(03):  268-2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2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82KB)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类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全世界公认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一般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及早预防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随着国际学术界对COPD认识地逐渐加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2版报告首次提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pre-COPD)的概念。本文回顾了pre-COPD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定义及诊断标准,并对早期识别pre-COPD患者的意义进行了总结。pre-COPD是对现有COPD防治理念的拓展和延伸,充分认识与理解这个概念,不仅有助于指导相关发病机制和基础研究方向,更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提高COPD的一级预防意识,进而降低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孙瑞, 潘熠, 谭爱华, 王建新, 王璇, 张立晶
    2023, 26(03):  274-27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8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01KB) ( )  

    高血压和支气管哮喘分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病。基因易感性、炎症机制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可增加高血压和哮喘的发病风险。近年来高血压合并哮喘在发病机制、疾病管理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分析了高血压和哮喘相互作用的机制,认为高血压和哮喘共病与共同的遗传失调、系统性炎症、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总结了高血压合并哮喘时患者的管理方法,推荐药物治疗时首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分析和总结旨在为高血压合并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科学管理提供研究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闫星, 刘山梅, 刘长宏
    2023, 26(03):  280-2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4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68KB) ( )  

    肺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复发是其难以攻克的主要原因。微小残留疾病(MRD)作为实体瘤复发的"桥头堡",被描述为治疗原发肿瘤后,在没有任何癌症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患者的生物液体中仍然存在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衍生物。2021年中国达成了首个"肺癌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旨在通过液体活检监测以评估肺癌患者MRD状态,进而完善其术后个体化治疗。本文综述了几种热点液体(外周血、尿液、唾液、痰液、胸腔积液)标本在肺癌MRD检测中的进展,并探讨其指导肺癌MRD精准治疗的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方紫妍, 李雪儿, 杨雪凝, 柳静, 杨从艳, 章凤, AKIMANA Sandra, 汪艳, 张静
    2023, 26(03):  287-29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4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60KB) ( )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有证据表明疲劳可能诱发COPD急性加重(AECOPD),但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 探讨疲劳和AECOP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597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收集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合并症、吸烟史、家庭月收入等一般资料,以疲劳量表(FS-14)评估疲劳症状;以BODE指数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分别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的焦虑量表(HADS-A)和抑郁量表(HADS-D)评估焦虑、抑郁状况。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记录AECOPD发生情况,以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估生活质量。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究AECOP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疲劳对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及剔除失访病例,最终纳入的550例COPD患者中,共416例存在疲劳症状(疲劳组),134例无疲劳症状(非疲劳组)。两组患者吸烟史、过去1年AECOPD发生次数、BODE指数、HADS-A评分、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疲劳(HR=10.477)、BODE指数3、4级(HR=3.281、15.404)和中度焦虑、重度焦虑(HR=6.551、36.914)是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疲劳预测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65.4%,约登指数为0.506。结论 疲劳使COPD患者发生AECOPD的风险增加约10.5倍,临床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减少此类状况发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郭栋伟, 张鹏飞, 任明君, 廖丽君, 黄茹妍, 罗湘蓉
    2023, 26(03):  293-3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5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931KB) ( )  
    背景

    银杏叶提取物(GBE)能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及全身炎性反应,改善气道重塑,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GBE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自噬防治COPD的作用机制。

    方法

    于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选取9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第1 、14天向气管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其余时间进行正常饲养。COPD模型组、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和Taselisib组采用香烟熏吸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的方法构建COPD大鼠模型。GBE组于实验的第15~28天腹腔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于实验的第29~42天分别给予Akt抑制剂比卡鲁胺、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PI3K抑制剂Taselisib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泡病理改变及气道重塑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与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显微镜下计数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数量;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

    结果

    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数量为:正常对照组12只、COPD模型组11只、GBE组12只、比卡鲁胺组12只、雷帕霉素组12只、Taselisib组11只。HE染色结果显示,GBE组与各抑制剂组大鼠肺泡损伤程度较COPD模型组减轻;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肺平均内衬间隔(MLI)与平均肺泡面积(MAA)小于COPD模型组,平均肺泡数(MAN)大于COPD模型组(P<0.05);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支气管壁结构较COPD模型组完整。COPD模型组BALF与血清IL-6、IL-8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正常对照组巨噬细胞数量低于其他各组(P<0.05),COPD模型组巨噬细胞数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溶酶体较COPD模型组多。正常对照组的PI3Kp110α、Akt、p-Ak、mTOR、p-mTOR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各组,LC3-Ⅱ/LC3-Ⅰ比值低于其他各组(P<0.05);COPD模型组与GBE组、比卡鲁胺组、雷帕霉素组、Taselisib组比较,PI3Kp110α、Akt、p-Akt、mTOR、p-mTOR表达水平升高,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

    结论

    GBE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维持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功能,减轻巨噬细胞浸润,抑制炎性反应及肺泡破坏,改善气道重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林华, 占锦峰, 夏忠彬
    2023, 26(03):  304-3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9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37KB) ( )  
    背景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反映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可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但对eGFR直接影响报道较少。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受损患者血糖水平对eGFR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收集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压、尿酸、血脂、FPG、尿常规、血肌酐),经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28 601例受试者。根据FPG水平将受试者分为FPG升高组(5.6 mmol/L≤FPG<7.0 mmol/L)、FPG正常组(3.9 mmol/L≤FPG<5.6 mmol/L),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为明确FPG对eGFR影响,采用个案匹配控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多因素(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匹配,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一般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FPG与eGFR在FPG升高组、FPG正常组及匹配后FPG升高组、FPG正常组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获得FPG正常组患者25 539例、FPG升高组患者3 062例。两组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胆固醇、体质指数、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匹配后,两组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胆固醇、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升高组eGFR较FPG正常组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全人群中FPG对eGFR呈负相关(rs=-0.047,P<0.05),匹配人群中FPG对eGFR影响呈正相关(rs=0.065,P<0.05),且匹配人群FPG升高亚组中相关系数进一步增加(rs=0.127,P<0.05)。

    结论

    FPG受损会引起eGFR升高,这为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出现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提供可能的临床推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蓝海龙, 宁观媛, 黄向民, 肖叶玉
    2023, 26(03):  308-3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8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40KB) ( )  
    背景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X线检查甚至螺旋CT诊断新生儿肺炎,导致医源性辐射伤害;而应用磁共振诊断新生儿肺炎可减少医源性辐射伤害,但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基于1.5 T低场强磁共振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SS_TSE)序列与改良腹部T2WI两个序列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该检查项目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11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确诊新生儿肺炎且行磁共振检查的1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磁共振SS_TSE序列与改良腹部T2WI序列的主观评分、病灶的信号强度(SI病灶)、肺的信号强度(SI肺)、肺的噪声(SD肺)、图像信噪比(SNR)和病灶的信号强度比(SIR)6个参数。

    结果

    SS_TSE序列主观评分2.2(2.0,2.8)分、SI病灶(505.0±102.5)分、SI肺(243.5±32.0)分、SD肺(21.8±6.7)分、SNR(12.0±3.1)分、SIR 2.1(2.0,2.2)分;T2WI序列的主观评分2.7(2.0,3.3)分、SI病灶(293.1±129.6)分、SI肺(99.7±40.3)分、SD肺(19.0±7.6)分、SNR(5.6±2.3)分、SIR 3.1(2.6,3.2)分。综合SS_TSE与T2WI序列,均诊断为新生儿肺炎。

    结论

    病灶在SS_TSE序列的亮度较高,图像的客观清晰度较好;T2WI序列的主观清晰度高,病灶与背景的信号差异较大,有利于观察病灶边界;两种序列在诊断新生儿肺炎优势互补。利用1.5 T低场强磁共振亦可开展新生儿肺炎磁共振检查项目,从而减少患儿医源性辐射伤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先睿, 林晓霞, 徐萍, 陈燕惠, 陈珊, 姚拥华
    2023, 26(03):  313-32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7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42KB) ( )  
    背景

    目前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睡眠障碍研究较少,且缺乏较为有效的量表进行筛查评估。

    目的

    评价儿童睡眠障碍量表(SDSC)在中国学龄前儿童中的信度和效度,为拓展SDSC的学龄前儿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6—11月,通过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网络,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分别抽取城市和农村各1个社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课题研究专家组多次讨论,对SDSC条目进行了修改、筛选和评价论证,形成的中文版学龄前SDSC共23个条目、6个维度,通过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2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2.04%。据中文版学龄前SDSC总分,采用临界比值法将27%作为分割线,前27%为高分组(n=106,≥49分)、后27%为低分组(n=113,≤37分),两组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学龄前SDSC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中文版学龄前SDSC的评定者间一致性水平为0.87,I-CVI均>0.78,Kappa值均>0.74,S-CVI/UA为0.87,S-CVI/Ave为0.98;中文版学龄前SDSC KMO=0.85,Bartlett's球形检验χ2=3 013.30,P<0.001。采用主成分法共提取出7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5.125%;采用原量表6公因子结构可解释总变异的60.539%,各条目的因子负荷为0.34~0.85。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66,CFI=0.84,TLI=0.81,SRMR=0.08,RMESA=0.08。

    结论

    中文版学龄前SDSC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适用性,能够全面、详细地评估学龄前儿童的睡眠障碍,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筛查评估学龄前儿童的睡眠相关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军, 张东, 冯贞贞, 张树娟, 赵贵香, 张海龙, 李建生
    2023, 26(03):  321-32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8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569KB) ( )  
    背景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VA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中医药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证候诊断标准。

    目的

    初步探究CVA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特征。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涉及CVA证候或症状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10-02。采用SPSS 25.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以建立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进行频数统计;选取频率>5%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结果推断潜在证候;采用孔明灯Lantern 5.0软件,基于双步隐树分析LTM-EAST算法,构建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以推断潜在证候。综合频数统计、系统聚类以及隐结构分析结果,得到CVA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特征。

    结果

    共纳入文献621篇,涉及症状115个,包括咳嗽、咽痒、痰量少等;涉及证候39个,频率较高的有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肺阴虚证等。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包括风热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肺气虚证等。对频率>3%的症状进行隐结构分析,获得隐变量21个,共计42个隐类,进一步综合聚类推断出12个潜在证候,包括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等。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最终确定11个常见证候,各证候具备一定症状特征,如风邪犯肺证包含咳嗽、喷嚏、鼻流涕、鼻塞等症状。

    结论

    CVA常见证候有11个,分别为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肝火犯肺证、寒饮伏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各证候的症状特征显著,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为临床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怀佳萍, 蒋晨琳, 邓鸿胜, 叶晓华
    2023, 26(03):  329-3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7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72KB) ( )  
    背景

    目前临床上缺少实用有效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可复张性评估方法。

    目的

    探究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对ARDS患者肺复张(RM)潜能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ICU收治的需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RM前及RM后第3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检测BALF中白介素(IL)-6、IL-8、IL-10水平,肺部超声评分(LUS)及氧合指数(PaO2/FiO2)。根据RM前后LUS差值(ΔLUS)是否大于5分分为RM有效组(RM-E组)及RM无效组(RM-N组),比较两组患者BALF中炎性因子变化;分析两组RM前后炎性因子差值(ΔIL-6、ΔIL-8、ΔIL-10)和ΔLU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LF炎性因子差值对RM潜能的预测价值。

    结果

    RM-E组患者38例,RM-N组患者24例,RM前两组患者的LUS及BALF中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PEEP)、平台压(Pplat)、吸入氧浓度(FiO2)及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ALF中IL-6、IL-8、IL-10水平及PaO2/FiO2 RM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E组RM前后LU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M-N组RM前后L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后两组患者的ΔIL-6、ΔIL-8、ΔIL-10及ΔLU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ΔIL-6与ΔLUS呈正相关(P<0.05),ΔIL-8、ΔIL-10与ΔLUS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ΔIL-6预测RM潜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70.8%。

    结论

    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尤其是IL-6对评估ARDS患者RM潜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莹, 郑辉, 何玉
    2023, 26(03):  335-34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7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49KB) ( )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60岁的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逐年增加,营养状况与老年患者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但有关老年HF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201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西区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HFpEFⅡ~Ⅳ级合并冠心病患者379例,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患者出院1年内因HF再入院和HF全因死亡情况。以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将患者分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0~1分,n=42)、低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2~4分,n=181)、中高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5~12分,n=156),比较三组间临床资料和预后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和1年内HF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GNRI、PNI对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和1年内HF全因死亡的预后价值。

    结果

    三组年龄、高龄患者比例、性别、体质指数(BMI)、卧床、住院时间、NYHA分级、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尿素氮、肌酐、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型脑钠肽(BNP)、1年内HF全因死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营养不良风险组、低营养不良风险组年龄、高龄患者比例、卧床、住院时间、NYHA分级、陈旧性心肌梗死、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1年内HF全因死亡均低于中高营养不良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中高营养不良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卧床、住院时间、NYHA分级、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CONUT评分、GNRI和PNI是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及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OR=1.567,95%CI(1.302,1.885),P<0.05〕是患者1年内HF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CONUT评分、GNRI、PNI预测患者1年内HF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95%CI(0.714,0.845)〕、0.695〔95%CI(0.604,0.786)〕、0.722〔95%CI(0.643,0.8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5分,89分,41分;灵敏度分别为0.723、0.532、0.723;特异度分别为0.722、0.833、0.654。

    结论

    CONUT评分可作为合并冠心病的老年HFpEF患者死亡风险评估的首选营养评估工具,未来营养干预可能成为降低死亡率的治疗靶点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桃, 罗娜, 罗松, 徐钦
    2023, 26(03):  343-34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8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11KB) ( )  
    背景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CO2潴留患者的重要呼吸支持技术。但现有NPPV面罩内存在明显无效腔效应,容易导致CO2重复呼吸而影响患者CO2潴留的纠正。

    目的

    研发一种具有双通道通气和恒定泄气量功能的NPPV面罩(即TCCL面罩),并探讨其在NPPV治疗AECOPD合并CO2潴留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2021年收治的3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PPV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NPPV面罩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5)。试验组采用TCCL面罩;对照组采用传统NPPV面罩和侧孔型呼气阀的组合。监测两组NPPV治疗0 h、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

    结果

    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可见,时间和组间对PaO2、PaCO2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PaO2、PaCO2主效应显著(P<0.001),组间对PaO2主效应不显著(F组间=0.153,P组间=0.699),组间对PaCO2主效应显著(F组间=5.129,P组间=0.031)。两组治疗0 h的PaO2水平均低于治疗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4 h的PaO2水平均低于治疗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8 h的PaO2水平均低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对照组治疗24 h的PaO2水平低于治疗48 h(P<0.05);试验组治疗24 h的PaO2水平低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 h、8 h、24 h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0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4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8 h的PaCO2水平高于治疗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对照组治疗24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试验组治疗24 h、48 h时PaCO2水平高于治疗停止NPPV 24 h(P<0.05)。

    结论

    TCCL面罩有助于快速纠正AECOPD患者的CO2潴留,并能有效改善其血氧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学循证
    皇甫晓娟, 李小娟, 陈敏, 刘吉红, 翟蕊, 蔡志鹏, 李俐涛
    2023, 26(03):  348-35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8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466KB) ( )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在全球范围蔓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有研究报道COVID-19可导致血栓性疾病,而脑卒中与血栓事件密切相关。

    目的

    评估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从而为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的科学防治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关于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影响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采用Meta分析评价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采用漏斗图评价文献发表偏倚。

    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12篇文献质量为高质量,6篇文献质量为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未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RR=4.16,95%CI(2.82,6.13),P<0.000 01;MD=0.78,95%CI(0.35,1.20),P=0.000 3;MD=1.34,95%CI(0.83,1.84),P<0.000 01;MD=6.66,95%CI(4.54,8.79),P<0.000 01〕,年龄低于未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MD=-2.04,95%CI(-3.48,-0.61),P=0.005〕。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和未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51,95%CI(-2.69,7.71),P=0.34〕。对合并COVID-19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绘制漏斗图,结果显示两侧基本对称分布。

    结论

    COVID-19可增加脑卒中患者病死率,PT、D-二聚体等凝血系统指标的改变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预后与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等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虞竹梅, 刘安诺, 肖娟, 汤玉霞, 宇丽, 童欢欢
    2023, 26(03):  356-36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4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4363KB) ( )  
    背景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严重肺部疾病,是多种因素对未成熟肺的损伤,识别BPD的危险因素对制定预防策略至关重要。目前BPD的危险因素尚存争议,且国内外鲜有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分析早产儿BPD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早产儿BPD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BPD早产儿累计33 508例,各文献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NOS)评分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比值比(OR)=1.46,95%CI(1.18,1.80),P=0.000 6〕、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1.26,95%CI(1.15,1.37),P<0.000 01〕、母亲合并胎膜早破〔OR=1.18,95%CI(1.10,1.26),P<0.000 01〕、早产儿小于胎龄儿(SGA)〔OR=2.64,95%CI(1.85,3.77),P<0.000 01〕、早产儿产房气管插管〔OR=2.50,95%CI(1.39,4.50),P=0.002〕、早产儿5 min Apgar评分<7分〔OR=2.47,95%CI(1.36,4.47),P=0.003〕、男性早产儿〔OR=1.49,95%CI(1.43,1.55),P<0.000 01〕、早产儿机械通气〔OR=1.59,95%CI(1.28,1.96),P<0.000 1〕、早产儿机械通气>7 d〔OR=7.99,95%CI(4.47,14.29),P<0.000 01〕、早产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3.46,95%CI(1.96,6.11),P<0.000 1〕、早产儿使用类固醇〔OR=2.42,95%CI(1.93,3.03),P<0.000 01〕、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OR=3.40,95%CI(2.01,5.75),P<0.000 01〕、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OR=1.96,95%CI(1.38,2.79),P=0.000 2〕、早产儿败血症〔OR=1.82,95%CI(1.36,2.44),P<0.000 1〕、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OR=1.62,95%CI(1.18,2.22),P=0.003〕是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早产儿出生体质量高〔OR=0.79,95%CI(0.76,0.83),P<0.000 01〕、早产儿胎龄高〔OR=0.80,95%CI(0.73,0.87),P<0.000 01〕是早产儿发生BPD的保护因素。漏斗图结合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显示无发表偏倚(P>0.05)。

    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母亲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及早产儿SGA、产房气管插管、5 min Apgar评分<7分、男性、机械通气、机械通气>7 d、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类固醇、RDS、PDA、败血症、NEC是早产儿BPD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出生体质量、高胎龄是早产儿发生BPD的保护因素,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并处理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早产儿BPD的发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与专论
    周思江, 宁宗
    2023, 26(03):  367-3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8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79KB) ( )  

    铁死亡是一种以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堆积为特征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急性肺损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危重疾病,患者死亡率很高。随着对急性肺损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证据表明铁死亡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归纳既往铁死亡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缺血再灌注、脓毒血症、放射线、淹溺、油酸诱发的急性肺损伤均有铁死亡的参与,并总结了铁死亡的作用机制及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以期能够给未来诊疗急性肺损伤提出有希望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徐莉莉, 洪赟晢, 李智慧, 于宁霞, 邸家琪, 杨曙光, 林青青, 余学庆
    2023, 26(03):  372-37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2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89KB) (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疾病,该疾病进展快、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短,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在病程早期准确评估IPF患者预后,有助于加强疾病管理、改善患者结局,因此IPF的预后评估是该病诊疗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与IPF预后相关的标志物不断涌现,良好的预后标志物能够协助判断IPF患者的危险分层与结局。因此本文从蛋白、基因、微生物菌落、细胞等方面总结了既往研究中发现的IPF可能的预后标志物,提示基质蛋白酶7(MMP-7)、端粒长度(TL)和纤维细胞是较为可靠的IPF预后标志物。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表面活性蛋白A(SP-A)、MUC5B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生物标志物的预后价值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血管生成素2(Ang-2)、TOLLIP启动子SNP、微生物菌落等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相对较少,预后作用有待验证。本文能够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把握干预时机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为今后IPF的预后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重点项目研究方案
    衣荟洁, 廖欣意, 皮梦媛, 许力月, 张驰, 董霄松, 韩芳
    2023, 26(03):  380-3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8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94KB)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慢性病,其患病率高、并发症多、潜在危害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OSA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中重度OSA患者达6 600万,然而约有80%的OSA潜在患者尚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当前OSA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在医院的睡眠中心完成,此过程耗时费力,导致大量患者延误诊治。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以其便捷、交互性、高效、共享、连贯及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慢性病的诊治与管理中。目前,本中心已初步构建OSA的远程诊疗管理体系,但其临床效能及卫生经济学价值尚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将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比较OSA新型远程医疗模式和传统医疗模式下的临床效能和卫生经济效益,探讨OSA的远程诊疗模式在使用更低医疗成本中的临床获益是否不劣于传统诊疗模式,以期为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慢性病远程诊疗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典型病例研究
    孙小玲, 李志军
    2023, 26(03):  386-39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1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69KB) ( )  

    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失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常与颈动脉闭锁以及颈内动脉(ICA)相关结构异常有关。临床症状谱从无症状到Horner综合征、视野缺失、三叉神经痛、搏动性耳鸣、记忆力障碍/痴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垂体功能减退和多器官发育畸形等。本文报道了1例先天性左侧ICA缺失伴Horner综合征以及动脉瘤,并继发帕金森综合征的病例,回顾本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疾病发展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罕见合并症的识别。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