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29): 3684-3687.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73
WU Yuqing*(), LIU Zhou, LIAO Yongmei
摘要: 背景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在临床上常见,药物激发试验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找出致敏药物的方法,但可诱发患者再次出现过敏甚至休克,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也有患者放弃治疗导致结核菌耐药和播散。由于目前常用的抗结核方案需要4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何及时、精确地找出诱导患者出现超敏反应的致敏药物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的 评估干扰素γ(IFN-γ)酶联免疫斑点法在快速识别出诱导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发生超敏反应的致敏药物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21—2022年住院治疗的初治敏感肺结核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超敏反应的患者50例,采集患者过敏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药物特异性IFN-γ释放细胞的情况,采用药物激发试验作为判定何种药物诱导的超敏反应的金标准;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对识别抗结核四联方案(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所致超敏反应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酶联免疫斑点法在识别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所致超敏反应中的灵敏度分别为69.2%(35/50)、61.5%(31/50)、75.0%(38/50)、66.7%(33/50),特异度为97.3%(49/50)、100.0%(50/50)、100.0%(50/50)、100.0%(50/50)。 结论 IFN-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急性期需进行致敏药物识别时,可作为一种体外检测的有效手段。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