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14): 1723-1726.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4.031
关金,生杰
摘要: 目的 分析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04-2014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610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类方法,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肾脏病理明确诊断。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各型CKD发生率及2004-2008年和2009-2014年CKD类型变化。结果 610例CKD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468例,其中IgA肾病(IgAN)153例(32.7%)、膜性肾病(MN)131例(28.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22例(26.1%)、肾小球微小病变(MCD)31例(6.6%)、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27例(5.8%)、膜增生性肾炎(MPGN)2例(0.4%)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GN)2例(0.4%);继发性肾小球肾炎(SGN)142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51例(35.9%)、狼疮性肾炎(LN)38例(26.8%)、紫癜性肾炎(HSPN)35例(24.7%)、血管性疾病所致肾损害6例(4.2%)、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肾损害5例(3.5%)、肥胖相关性肾损害3例(2.1%)、干燥综合征肾损害2例(1.4%)、系统性硬化肾损害1例(0.7%)、硬皮病肾病1例(0.7%)。男性IgAN发生率低于女性,MN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其余不同性别各型PG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LN发生率低于女性(P<0.05);其余不同性别各型SG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IgAN、MN、MCD、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SPN、血管性疾病所致肾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4年MN发生率高于2004-2008年(P<0.05);其余不同年度各型PG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各型SG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D中常见IgAN,SGN中常见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0年间CKD增长幅度较高的为MN,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