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8, Vol. 21 ›› Issue (4): 435-438.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8.04.013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胰岛素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的影响研究

黄娜娜1,陈述林2*   

  1. 1.261000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医学院
    2.264000山东省烟台市,烟台毓璜顶医院内分泌科
    *通信作者:陈述林,主任医师;E-mail:13573523696@163.com
  • 出版日期:2018-02-05 发布日期:2018-02-05

  • Published:2018-02-05 Online:2018-02-05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1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不同降糖方案分成3组:单用胰岛素组(胰岛素组)55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46例、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36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一般资料、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结果 (1)3组患者治疗前BMI及治疗后BMI、TG、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前、治疗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的BMI较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高,治疗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TG、TC水平低于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TG水平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TG、TC、HDL-C、CIMT低于治疗前,胰岛素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CIMT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治疗前后差值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小患者的CIMT,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可以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