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4, Vol. 27 ›› Issue (26): 3204-3211.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67
所属专题: 高血压最新文章合辑
何清1, 李琳2, 王子涵1, 代天顾1, 张高钰1, 樊佳溶1, 肖响2,*()
收稿日期:
2023-09-10
修回日期:
2023-12-18
出版日期:
2024-09-15
发布日期:
2024-06-14
通讯作者:
肖响
作者贡献:
何清、肖响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李琳进行文章的可行性分析;何清、王子涵进行文献/资料收集;代天顾、张高钰进行文献/资料整理;何清撰写论文;何清、代天顾进行论文的修订;李琳、樊佳溶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肖响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基金资助:
HE Qing1, LI Lin2, WANG Zihan1, DAI Tiangu1, ZHANG Gaoyu1, FAN Jiarong1, XIAO Xiang2,*()
Received:
2023-09-10
Revised:
2023-12-18
Published:
2024-09-15
Online:
2024-06-14
Contact:
XIAO Xiang
摘要: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诸多慢性病的控制和管理仍然存在非常棘手的现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高血压的早期发现、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数字疗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增强健康管理意识、促进高血压药物的正确使用及加强对高血压病的认知,这种管理新模式将会促进我国高血压信息化健康管理进程。本文旨在为整理总结数字疗法在医学界应用现况,探讨其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并展望未来基于数字疗法的高血压管理治疗发展方向。未来数字疗法可联合中医健康管理知识,最大化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数字化在高血压诊疗中的优势,建立专业的数字疗法团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高效、安全的防治服务。
中图分类号:
第一作者 | 发表年份(年) | 国家 | 研究设计 | 样本量(干预组/对照组)(例) | 干预组 | 对照组 | 疗程(月) | 干预方案 | 干预结果 |
---|---|---|---|---|---|---|---|---|---|
CASTELA FORTE[ | 2022 | 荷兰 | 临床观察 | 56 | 生活方式指导 | 10 | 在饮食、运动、睡眠和冥想方面给予指导 | 10个月后SBP和DBP较基线值平均下降7.2 mmHg和5.4 mmHg | |
KARIO[ | 2021 | 日本 | RCT | 78/87;114/93 | HERB应用程序加药物治疗;仅用HERB应用程序 | 药物控制高血压;不服用药物控制 | 6 | 互动教育、自我规划、调整生活方式 | 干预组24 h动态收缩压从基线到12周的平均变化更大 |
MCMANUS[ | 2021 | 英国 | RCT | 305/317 | HOME BP干预 | 常规护理 | 12 | 监测血压、健康指导、日常予激励支持 | 数字干预1年后收缩压控制得比常规护理更好 |
PERSELL[ | 2020 | 美国 | RCT | 144/153 | 智能手机教练应用程序加家用血压计 | 血压跟踪应用程序和家用血压计 | 6 | 血压监测、用药提醒、行为改变 | 6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平均血压相似 |
CHANDLER[ | 2020 | 美国 | RCT | 30/30 | 呼吸冥想应用程序 | 智能手机指导生活方式教育计划 | 12 | 针对不同情绪提供不同的呼吸意识、冥想计划 | 使用呼吸冥想应用程序降低成年高血压患者的SBP水平更明显 |
MILANI[ | 2017 | 美国 | 临床观察 | 156/400 | 数字医学组 | 常规护理组 | 3 | 血压监测、健康教育、药物管理和行为改变 | 干预组中71%的患者实现了血压控制,常规护理组为31% |
KIM[ | 2016 | 美国 | RCT | 52/43 | 无线自我监测程序加疾病管理 | 接受标准疾病管理方案 | 6 | 健康行为、药物依从性和血压测量 | 干预组的PAM改善更显著,且与吸烟饮酒和血压的控制有关 |
BAND[ | 2016 | 英国 | RCT | 287/287 | DI+护士支持 | 常规治疗 | 12 | 血压监测和滴定抗高血压药物 | 干预组24 h动态收缩压较基线值平均变化更大 |
表1 国外数字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Table 1 Clinical study of digit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broad
第一作者 | 发表年份(年) | 国家 | 研究设计 | 样本量(干预组/对照组)(例) | 干预组 | 对照组 | 疗程(月) | 干预方案 | 干预结果 |
---|---|---|---|---|---|---|---|---|---|
CASTELA FORTE[ | 2022 | 荷兰 | 临床观察 | 56 | 生活方式指导 | 10 | 在饮食、运动、睡眠和冥想方面给予指导 | 10个月后SBP和DBP较基线值平均下降7.2 mmHg和5.4 mmHg | |
KARIO[ | 2021 | 日本 | RCT | 78/87;114/93 | HERB应用程序加药物治疗;仅用HERB应用程序 | 药物控制高血压;不服用药物控制 | 6 | 互动教育、自我规划、调整生活方式 | 干预组24 h动态收缩压从基线到12周的平均变化更大 |
MCMANUS[ | 2021 | 英国 | RCT | 305/317 | HOME BP干预 | 常规护理 | 12 | 监测血压、健康指导、日常予激励支持 | 数字干预1年后收缩压控制得比常规护理更好 |
PERSELL[ | 2020 | 美国 | RCT | 144/153 | 智能手机教练应用程序加家用血压计 | 血压跟踪应用程序和家用血压计 | 6 | 血压监测、用药提醒、行为改变 | 6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平均血压相似 |
CHANDLER[ | 2020 | 美国 | RCT | 30/30 | 呼吸冥想应用程序 | 智能手机指导生活方式教育计划 | 12 | 针对不同情绪提供不同的呼吸意识、冥想计划 | 使用呼吸冥想应用程序降低成年高血压患者的SBP水平更明显 |
MILANI[ | 2017 | 美国 | 临床观察 | 156/400 | 数字医学组 | 常规护理组 | 3 | 血压监测、健康教育、药物管理和行为改变 | 干预组中71%的患者实现了血压控制,常规护理组为31% |
KIM[ | 2016 | 美国 | RCT | 52/43 | 无线自我监测程序加疾病管理 | 接受标准疾病管理方案 | 6 | 健康行为、药物依从性和血压测量 | 干预组的PAM改善更显著,且与吸烟饮酒和血压的控制有关 |
BAND[ | 2016 | 英国 | RCT | 287/287 | DI+护士支持 | 常规治疗 | 12 | 血压监测和滴定抗高血压药物 | 干预组24 h动态收缩压较基线值平均变化更大 |
第一作者 | 发表年份(年) | 国家 | 研究设计 | 样本量(干预组/对照组)(例) | 干预组 | 对照组 | 疗程(月) | 干预方案 | 干预结果 |
---|---|---|---|---|---|---|---|---|---|
章范满[ | 2023 | 中国 | 临床观察 | 60/60 | 互联网联合全程慢病管理模式 | 常规管理模式 | 6 | 加强对患者的动态跟踪指导 | 干预组DBP降幅、SBP降幅高于对照组 |
张庆娜[ | 2023 | 中国 | 临床观察 | 59/49 | "移动互联网+"导向的达标管理模式 | 常规管理模式 | 3 | 形成"医院-患者-家庭"的闭环信息沟通系统 | 干预组血压达标率为83.05%,对照组为61.22%,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 |
王乐乐[ | 2023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50/150 |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 | 电话随访 | 4 | 健康计划、综合干预、健康反馈 | 干预组各维度的达标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ZHANG[ | 2022 | 中国 | RCT | 164/143 | 智能手环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DASH-p | 常规血压管理 | 6 | 监测血压、心率、睡眠、步数及饮食 | 干预组的血压和体质量改善更多 |
郑颖[ | 2022 | 中国 | 临床观察 | 74/46 | 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 | 常规延伸护理 | 6 | 健康宣教及管理、血压预警及复诊提醒 | 干预组患者SBP、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饮食、用药管理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彭霞[ | 2021 | 中国 | 临床观察 | 60/60 | "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 常规健康管理模式 | 12 | 制定个体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饮食、运动、血压监测 | 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及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 |
刘政[ | 2020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00/100 | "互联网+"医生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 | 常规慢病管理模式 | 12 | 血压监测、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 | 干预组的SBP、DBP、日饮酒量、日吸烟量等较基线期均明显降低 |
李佳梅[ | 2020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50/150 |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 | 常规高血压管理 | 6 | 健康教育、服药提醒、血压记录、不适症状记录、血压高危预警提醒 | 干预组的知识、信念态度及依从性评价较对照组提升更多 |
孙少清[ | 2019 | 中国 | 临床观察 | 50/50 |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 | 常规健康管理模式 | 12 | 血压提醒及生活方式管理,健康教育 | 干预组对高血压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血压低于对照组 |
王力[ | 2018 | 中国 | 临床观察 | 37/37 | "互联网+"全程慢病管理模式 | 常规管理模式 | 6 | 血压监测、运动、饮食干预方案,沟通指导 | 干预组管理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SBP和DBP显著低于常规组 |
李倩[ | 2018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91 | "互联网+"医疗团队服务 | 6 | 血压监测、用药指导及提醒,生活指导、定期随访等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由未加入前的35%上升至85% | |
刘爱花[ | 2017 | 中国 | 临床观察 | 40/40 | 出院后微信教育 | 出院后不给任何干预措施 | 6 | 针对性发送健康内容、电话回访及健康指导 | 干预组的血压监测、饮食、运动、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均升高 |
徐琢[ | 2017 | 中国 | 临床观察 | 310/290 | 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 | 常规健康教育和门诊随访 | 6 | 监测血压、知识科普及相关竞答活动 | 干预组24 h、日间、夜间SBP、DBP均低于对照组 |
王朋朋[ | 2016 | 中国 | 临床观察 | 60/60 | "名医问诊"APP软件进行延续护理 | 常规健康宣教 | 6 | 健康管理及回访关怀、医患互动 | 干预组SBP和DBP及Hcy均优于对照组 |
表2 国内数字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Table 2 Clinical study of digital therapy for hypertension in China
第一作者 | 发表年份(年) | 国家 | 研究设计 | 样本量(干预组/对照组)(例) | 干预组 | 对照组 | 疗程(月) | 干预方案 | 干预结果 |
---|---|---|---|---|---|---|---|---|---|
章范满[ | 2023 | 中国 | 临床观察 | 60/60 | 互联网联合全程慢病管理模式 | 常规管理模式 | 6 | 加强对患者的动态跟踪指导 | 干预组DBP降幅、SBP降幅高于对照组 |
张庆娜[ | 2023 | 中国 | 临床观察 | 59/49 | "移动互联网+"导向的达标管理模式 | 常规管理模式 | 3 | 形成"医院-患者-家庭"的闭环信息沟通系统 | 干预组血压达标率为83.05%,对照组为61.22%,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 |
王乐乐[ | 2023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50/150 |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 | 电话随访 | 4 | 健康计划、综合干预、健康反馈 | 干预组各维度的达标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ZHANG[ | 2022 | 中国 | RCT | 164/143 | 智能手环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DASH-p | 常规血压管理 | 6 | 监测血压、心率、睡眠、步数及饮食 | 干预组的血压和体质量改善更多 |
郑颖[ | 2022 | 中国 | 临床观察 | 74/46 | 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 | 常规延伸护理 | 6 | 健康宣教及管理、血压预警及复诊提醒 | 干预组患者SBP、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饮食、用药管理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彭霞[ | 2021 | 中国 | 临床观察 | 60/60 | "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 常规健康管理模式 | 12 | 制定个体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饮食、运动、血压监测 | 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及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 |
刘政[ | 2020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00/100 | "互联网+"医生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 | 常规慢病管理模式 | 12 | 血压监测、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 | 干预组的SBP、DBP、日饮酒量、日吸烟量等较基线期均明显降低 |
李佳梅[ | 2020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50/150 |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 | 常规高血压管理 | 6 | 健康教育、服药提醒、血压记录、不适症状记录、血压高危预警提醒 | 干预组的知识、信念态度及依从性评价较对照组提升更多 |
孙少清[ | 2019 | 中国 | 临床观察 | 50/50 |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 | 常规健康管理模式 | 12 | 血压提醒及生活方式管理,健康教育 | 干预组对高血压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血压低于对照组 |
王力[ | 2018 | 中国 | 临床观察 | 37/37 | "互联网+"全程慢病管理模式 | 常规管理模式 | 6 | 血压监测、运动、饮食干预方案,沟通指导 | 干预组管理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SBP和DBP显著低于常规组 |
李倩[ | 2018 | 中国 | 临床观察 | 191 | "互联网+"医疗团队服务 | 6 | 血压监测、用药指导及提醒,生活指导、定期随访等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由未加入前的35%上升至85% | |
刘爱花[ | 2017 | 中国 | 临床观察 | 40/40 | 出院后微信教育 | 出院后不给任何干预措施 | 6 | 针对性发送健康内容、电话回访及健康指导 | 干预组的血压监测、饮食、运动、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均升高 |
徐琢[ | 2017 | 中国 | 临床观察 | 310/290 | 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 | 常规健康教育和门诊随访 | 6 | 监测血压、知识科普及相关竞答活动 | 干预组24 h、日间、夜间SBP、DBP均低于对照组 |
王朋朋[ | 2016 | 中国 | 临床观察 | 60/60 | "名医问诊"APP软件进行延续护理 | 常规健康宣教 | 6 | 健康管理及回访关怀、医患互动 | 干预组SBP和DBP及Hcy均优于对照组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孙恕,易松.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临床实践[J]. 心电与循环,2023,42(3):203-206,212. DOI:10.12124/j.issn.2095-3933.2023.3.2023-5497.
|
[11] |
马丽媛,王增武,樊静,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要点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7):3331-3346.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06.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章范满. 互联网联合全程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的效果探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S1):16-17,20.
|
[30] |
张庆娜,汪苗,徐冬菊,等. "移动互联网+"导向的达标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1):1594-1599.
|
[31] |
王乐乐,张庆庆,王琦,等. "互联网+"健康体检在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3):28-32. DOI:10.19793/j.cnki.1006-6411.2023.09.008.
|
[32] |
|
[33] |
郑颖,陈晓敏,彭旺,等.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3):715-720. DOI:10.3978/j.issn.2095-6959.2022.03.029.
|
[34] |
彭霞,彭锦绣,刘倩,等.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J]. 护理学杂志,2021,36(4):43-45.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04.043.
|
[35] |
刘政,王锡榜,周艳红,等. 互联网+医生的社区高血压患者慢病管理模式效果[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2):156-161. DOI:10.16770/J.cnki.1008-9985.2020.02.017.
|
[36] |
李佳梅,陈鸿芳,李换则,等.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48-149,152. 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017056.
|
[37] |
孙少清,唐小波,周海燕,等.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健康管理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4):843-848. DOI:10.3978/j.issn.2095-6959.2019.04.026.
|
[38] |
王力,陈康,魏文志,等. 互联网+全程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慢病的疗效研究[J]. 河北医药,2018,40(12):1803-1806.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8.12.010.
|
[39] |
李倩,张亮清,张晓娟,等. 互联网+医疗团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病自我血压管理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311-312. DOI:10.11655/zgywylc2019.02.061.
|
[40] | |
[41] |
徐琢,李江津,王婧,等. 移动互联网对在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242-244.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7.z2.092.
|
[42] |
王朋朋,应燕萍,高忠兰,等. APP在H型高血压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2):1129-1132. DOI:10.16821/j.cnki.hsjx.2016.12.025.
|
[43] |
原露露,李雪莹,李小寒. 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5,29(19):2308-2311.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19.002.
|
[44] |
李婷,杨芸峰,易春涛. 社区高血压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2019,40(18):9-12,31. DOI:10.3969/j.issn.1006-1533.2019.18.003.
|
[45] |
天津市卫生局四病办公室. 天津市四病预防与控制情况介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2,1(1):36-39.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1992.01.013.
|
[46] | |
[47] |
蓝业平,蒋宏辉,钟俊涛. 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241-244.
|
[48] |
|
[49] |
任延平. 《成人精神压力相关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解读[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4):397-399. 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2.04.007.
|
[50] |
余湘. 基于移动医疗的高血压管理[D].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9.
|
[51] |
黄俊,方红,苏华林,等. 上海市闵行区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现状及对策[J].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24-26. DOI:10.19428/j.cnki.sjpm.2010.01.012.
|
[52] |
|
[53] |
毛秀彩,黄洁玉,蒋冬芳,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2):90-92. DOI:10.11997/nitcwm.202002021.
|
[54] |
|
[55] |
朱冰坡,范利,杨健,等.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血压管理新模式[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5):410-412. 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13.05.005.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李斌儒,骆雨,樊宇,等. 基于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1):33-35. DOI:10.3969/.issn.1674-3245.2018.01.010.
|
[67] |
宋润娣,陈峻鹏,单莉,等. 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高血压前期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 四川中医,2018,36(12):195-197.
|
[68] |
王力,胡兴茂,魏文志,等. 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与延续护理模式和中医健康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药,2018,40(11):1754-175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8.11.041.
|
[69] |
王丹,肖丹,张婷,等.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3):3-5.
|
[70] | |
[71] |
任玲,贺飞. 社区全科医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9):123-126. 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23.09.048.
|
[72] |
马茜. "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8):196-197. 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22.08.058.
|
[73] |
|
[74] |
|
[75] |
|
[76] |
|
[77] |
|
[78] |
|
[79] |
|
[80] |
|
[1] | 王婷婷, 唐勇, 张文轲, 李志刚. 高尿酸血症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41-3846. |
[2] | 吴文俊, 卫靖靖, 李雪, 任红杰, 于瑞, 彭广操, 朱明军.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方药规律[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87-3795. |
[3] | 白佳欣, 程玉, 周伊恒, 刘力滴, 杨荣, 姚易, 袁波, 张永刚, 雷弋, 曾锐, 贾禹, 廖晓阳. 《早发性高血压的评估与治疗:英国和爱尔兰高血压协会立场声明》对中国早发性高血压临床管理的建议[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41-3746. |
[4] | 秦邦国, 孙瑾, 李曼, 邱娇娇, 程柏凯, 朱平, 王曙霞. 农村高血压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53-3760. |
[5] | 周晟, 邓长生, 邹冠炀, 宋健平. 疟疾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7): 3466-3472. |
[6] | 黄雨琳, 王浩云, 李燕梅, 萧雪英. 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范围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338-3344. |
[7] | 韩笑, 李奇遇, 葛蒲, 范思园, 刘迪玥, 吴一波, 张清霜. 高血压患者行为生活方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48-3258. |
[8] | 余孜孜, 刘杜丽, 李熙敏, 阮春怡, 尹向阳, 蔡乐. 农村高血压患病和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37-3143. |
[9] | 唐尚锋, 黄阳珍, 潘阳阳, 郑妍惜, 熊忠宝, 张康康, 宋佳, 魏艺琳, 王春盈, 董衡, 陈蔓维, 卿华. 高血压基层医防融合服务规范[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089-3095. |
[10] | 刘银银, 隋鸿平, 李婷婷, 姜桐桐, 史铁英, 夏云龙. 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72-3078. |
[11] | 李苗秀, 朱博文, 孔令军, 房敏. 青少年脊柱侧弯保守治疗临床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79-3088. |
[12] | 魏云鸿, 杨莉, 王玉路, 叶秋芳, 代安妮, 何燕.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运动阶段心肺功能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72-2978. |
[13] | 肖瑶, 万钧. 直接口服抗凝药在静脉血栓栓塞特殊人群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66-3071. |
[14] | 何金玉, 朱丽都孜·解思思别克, 张宁, 刘民, 梁万年. 我国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68-2971. |
[15] | 阮万百, 李俊峰, 尹艳梅, 彭磊, 朱克祥. 胰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50-296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