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珍, 申国旗, 李亚南, 朱英华, 仇航, 郑迪, 徐通达, 李文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9): 3650-3656. |
[2] |
袁铭培, 林耀望, 贝伟杰, 刘华东, 董少红, 孙鑫.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可行性:单中心前瞻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7): 3373-3377. |
[3] |
蔡高军, 师干伟, 李峰, 李文华, 严永敏, 薛社亮, 肖建强, 顾君, 宋艳斌, 张刘燕, 卢伟, 龚春. 如何提高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成功率、"曲径通幽"?基于两千余病例的经验总结[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7): 3361-3365. |
[4] |
刘明浩, 王攀, 高立建, 徐淑清, 王欢欢, 赵光贤, 陈珏, 乔树宾, 徐波, 袁晋青.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时机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7): 3366-3372. |
[5] |
兰永昊, 科尔沁, 韩蕊, 梅迎晨, 刘巍.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7): 3355-3360. |
[6] |
王丹, 王建辉, 董建秀, 常文红, 秦璐, 刘琪, 陈晨. 基于网络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1): 2603-2608. |
[7] |
王舟, 邓金龙, 吴东峰. ACAT-1 rs104492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脂反应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1): 2620-2625. |
[8] |
高扬, 王贇霞, 高传玉. ≤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血脂达标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8): 2232-2237. |
[9] |
陈轶琳, 林平, 韩永奎, 王旖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8): 2209-2216. |
[10] |
徐迪, 田金萍, 刘赟玥, 薛冷, 张林, 孙国珍, 王连生, 徐晶晶.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血糖波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5): 1863-1872. |
[11] |
安景景, 王小娟, 邓爱云. 心外膜脂肪组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9): 1146-1150. |
[12] |
陈旭, 刘汉雄, 余秀琼, 成联超, 齐灵垚, 杨思琪, 罗艳, 蔡琳.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罪犯血管闭塞的影响因素及远期预后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7): 3365-3372. |
[13] |
李琴, 檀鑫, 姜文溪, 袁梦, 倪慧, 王媛, 杜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的构建[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4): 2965-2974. |
[14] |
郝潇, 赵美, 李树仁. STEMI直接PCI术后合并超常射血分数患者LVEF临界值及其可能机制初探[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05): 547-553. |
[15] |
章隽宇,李萍,康磊,赵春艳,程康耀.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心脏康复早期生活空间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32): 4074-4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