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07): 835-841.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07.021

• • 上一篇    下一篇

隔代教养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宝莹,韩布新   

  1. 100101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宝莹,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宝莹);通信作者:韩布新,100101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E-mail:hanbx@psych.ac.cn
  • 出版日期:2016-03-05 发布日期:2016-03-05
  •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资助(KLMH2014K02)

  • Published:2016-03-05 Online:2016-03-05

摘要: 目的  了解隔代教养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3年6月—2014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北京市7城区的社区、广场、公园、幼儿园和学校外正在教养孙辈的老年人735例,采用自编隔代教养调查表调查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和隔代教养状况;采用生活满意度问卷、短抑郁量表、短孤独量表和中国人情感量表(简版)调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735分,回收有效问卷682份,有效回收率为92.8%。682例隔代教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为(27.0±5.8)分,抑郁得分为0.0(0.0)分,孤独得分为(3.9±1.3)分,正性情绪得分为(22.5±4.5)分,负性情绪得分为(9.5±3.8)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与抑郁、孤独、负性情绪得分呈线性负相关(P<0.05),而与正性情绪得分呈线性正相关(P<0.05);抑郁得分与孤独、负性情绪得分呈线性正相关(P<0.05),而与正性情绪得分呈线性负相关(P<0.05);孤独得分与正性情绪得分呈线性负相关(P<0.05),而与负性情绪得分呈线性正相关(P<0.05);正性情绪得分与负性情绪得分呈线性负相关(P<0.05)。不同患慢性病情况、半年内生活事件发生情况的隔代教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抑郁、孤独、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养孙辈意愿、与子女教养观念一致程度的隔代教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抑郁、孤独、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子女教养观念一致程度、教养孙辈意愿、患慢性病情况最终进入所有回归方程(P<0.05),半年内生活事件发生情况进入除孤独外的其余回归方程(P<0.05)。结论   隔代教养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总体较好。与子女的教养观念一致程度、教养孙辈意愿、慢性病、生活事件是影响隔代教养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隔代教养,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