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8, Vol. 21 ›› Issue (30): 3665-3671.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33
所属专题: 运动相关研究最新文章合集
李浩1,孙兴国1*,张也1,葛万刚1,席家宁2,陈荣1,3,张振英2,夏蕊1,3,马铭欣1,3,王冬1,4,邹昱馨1,5,杨戈1,6,冯静2,于红2,姜立清2
LI Hao1,SUN Xingguo1*,ZHANG Ye1,GE Wangang1,XI Jianing2,CHEN Rong1,3,ZHANG Zhenying2,XIA Rui1,3,MA Mingxin1,3,WANG Dong1,4,ZOU Yuxin1,5,YANG Ge1,6,FENG Jing2,YU Hong2,JIANG Liqing2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对慢性病患者脉搏波波形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本团队管理的慢性病(以血糖、血脂、血压异常为主)患者中的11例为慢病组,同期选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习的正常人8例为正常组。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制定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处方,每天运动30 min,在运动前和运动后5、15、30、40 min测量其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对受试者脉搏波原始数据用Origin作图,对桡动脉脉搏波的上升、下降、切迹或平台等波形特征及其运动前后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并比较两组运动前、后切迹出现率。结果 运动前慢病组切迹出现率低于正常组(P=0.010)。运动后两组脉搏波均较运动前的波峰变高、波形变窄。运动后5 、15、30、40 min慢病组切迹出现率同运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切迹出现率始终为100.0%;运动后5、15、30 、40 min慢病组切迹出现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可改变脉搏波波形,其可能作为运动疗法有效管控慢性病的指标,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