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2023-01-中国全科医学
P. 111
·106·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January 2023, Vol.26 No.1
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文献(n=1 664): (2021)》 [31] 对于≥ 65 岁且植入 CIED 人群的管理意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与 其他途径检索获得的文 见与国际主流意见一致,卒中幸存者等高风险人群的筛
维普网(n=483),PubMed、Web of 献资料(英国国家临床
Science(n=1 181) 优化研究院官网 n=1) 查建议则出现在脑血管疾病管理指南中,有待未来在临
床实践中进行整合与发展 [27-29] 。
3 房颤筛查成本效果研究
去重后获得文献(n=807)
相关研究多采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进行终生
阅读文题、摘要初筛(n=807) 模拟,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包括卒中事件、出血事件、
综述、系统评价与会议摘要(n=50) QALY、ICER 等。其中,QALY 以该研究模拟周期内个
语言不符合(n=98) 体接受干预后,剩余生命周期内的累计值呈现,部分研
研究内容不符合(n=142)
年份不符合(n=452) 究缺乏具体数值,则采用“+QALY”表示与对照组相比
通读全文复筛(n=65) 多获得的 QALY,干预组内存在多种干预方式时则采用
“/”区别多组 QALY。ICER 即单位增量健康结果所需
研究内容不相符(n=13)
结局指标不一致(n=24) 增量成本,若用 QALY 表达健康结果,ICER 即每多获
试验设计不严谨(n=3)
得 1 个 QALY,需要支付多少增量成本。本文将从常规
筛查和 TIA/ 卒中后筛查两个角度分析房颤筛查的卫生
纳入文献(n=25)
经济学意义(表 3) [9-21] 。
图 1 2017—2021 年心房颤动筛查相关的文献筛选流程
Figure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screening atrial fibrillation 3.1 常规筛查 房颤发作隐匿,常被患者忽略,故而
published from 2017 to 2021 对此前未确诊房颤的高风险人群采用常规筛查的策略是
规范房颤管理、做好风险事件一级预防的基础。
effectiveness ratio,ICER)。 3.1.1 筛查策略 目前多数指南 / 共识建议选取 65~75
1.3 文献质量评价 由两名研究者根据卫生经济学报 岁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相关研究证实了不同人群的
告 CHEERS 2022 标准 [8] 对纳入文献 [9-21] 行质量评价, 筛查策略的成本效果有所差异。
评估指标包括 28 个方面,即标题,摘要,背景和目的, ARONSSON 等 [9] 构建的模型显示,与 75 岁为筛
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案,研究人群,地点和环境,参比方 查起始年龄相比,65 岁开始进行筛查的总费用更高,
案,视角,时间范围,贴现率,结局选择,结局测量, ICER 高出 6 900 欧元 /QALY,但较 75 岁开始筛查的策
结局评估,资源成本的测量与估值,所用货币、定价日 略可在每千人中额外避免 0.7 例缺血性卒中。灵敏度分
期和资源转换货币时间,模型的原理和描述,分析与假 析发现,当意愿支付阈值在 40 000~74 000 欧元时,选
设,异质性,分布效应,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参与, 择以 65 岁作为每 5 年 1 次的筛查起始年龄,其经济性
研究参数,主要结果,结果不确定性,患者和受影响的 稳定;当意愿支付阈值 <40 000 欧元时,则更宜选择
其他人,研究结果、局限性、普适性和当前认识,资金 以 68 岁作为筛查起始年龄。MORAN 等 [11] 研究发现
来源,利益冲突(表 1)。如遇分歧则讨论、协商决定。 ICER 与筛查启动年龄呈负相关,若以 65 岁启动筛查为
2 房颤筛查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意见 基线,当起始年龄为 55 岁或 60 岁时,其 ICER 超过基
国内外房颤筛查的指南和共识不断发展,现对 线 ICER 的两倍,在 45 000 欧元意愿支付阈值下不具有
近 5 年的指南 / 共识进行汇总(表 2) [22-31] 。如今 经济性;若选择≥ 75 岁人群行房颤筛查,ICER 仅为
国际上房颤筛查与管理较为公认的指南是《欧洲心 8 000 欧元 /QALY。虽然提升筛查启动年龄可降低
律学会指南》 [1] 及《北美心律学会指南》 [26] ,两 ICER,但也将使未达到筛查起始年龄的老年人暴露于
者均强调针对≥ 65 岁且无房颤病史的人群进行基 卒中风险之下,要求管理者把握效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
于脉搏与心电图的机会性筛查,使用心脏植入电子 PROIETTI 等 [13] 对比了普查与筛查≥ 65 岁或 75 岁人
设 备(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群的差异,3 种策略均能在每千人中约避免发生 3 例卒
CIED)的患者也应在程控过程中确认有无心房高频事 中,但普查的成本分别比以 65 岁和 75 岁为启动年龄
件(atrial high-rate episodes,AHRE)。 对 于 ≥ 75 岁 的筛查策略高 33 384 欧元和 50 748 欧元,普查的 ICER
或其他卒中高风险人群,欧洲指南认为均可行系统筛 为 24 344 欧元 /QALY,是 75 岁启动筛查的 3.6 倍。此外,
查;北美指南则认为隐源性 TIA/ 卒中与无症状房颤 普查实施难度大,需要慎重考虑 [32] 。
密切相关,可通过 24 h 心电图或植入式心电记录设 HILL 等 [10] 以 50 岁为筛查起始年龄,并借助机器
备(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ICM) 系 统 筛 查。 国 内 学习筛选高危人群,进行靶向筛查,其 ICER 稳定在
的房颤管理指南《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20 000 英镑支付意愿的阈值下,每千人分别比传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