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中国全科医学2022-29
P. 6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643·


           (25/52);PP 分析:A 组根除率为 88.5%(46/52),                 二联疗法的效果。
           B 组根除率为 83.0%(44/53),C 组根除率为 51.0%                      REN 等 [13]  以 上 海 120 例 非 溃 疡 性 消 化 不 良
           (25/49)。三组 H.pylori 根除率 ITT、PP 分析比较,差               的 H.pylori 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了阿莫西林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 B 组的 H.pylori 根                (1 000 mg,3 次 /d)联合雷贝拉唑(20 mg 或 10 mg,
           除率高于 C 组(P<0.016 7)。                                2 次 /d)的疗效,结果显示基于雷贝拉唑(20 mg,2 次 / d)
           2.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 PP 分析中,三                        和雷贝拉唑(10 mg,2 次 / d)二联疗法的根除率 ITT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别为 89.8%、75.9%,PP 分析分别为 93.0%、80.0%,
           其中 B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A 组和 C 组,差异有                       表明较高剂量的 PPI 可能是增加二联疗法根除率的关键
           统计学意义(P<0.016 7),见表 3。                              因素。目前二联疗法中多采用雷贝拉唑 20 mg、4 次 /d
           2.5 成本-效果分析 在PP分析中,A、B、C组成本-效                       或雷贝拉唑 20 mg、3 次 /d 的给药方案。为方便患者服药,
           果比分别为 3.33(294.83/88.5)、4.17(346.22/83.0)、          降低漏服风险,本研究采用雷贝拉唑 20 mg、3 次 /d 给
           3.78(192.55/51.0),A 组的成本 - 效果比优于 B、C 组。             药方式抑制胃酸分泌,研究结果显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
           3 讨论                                                西林二联疗法与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根除 H.pylori 疗效相
               目前,随着临床应用抗生素机会增加以及根除                            似,原因可能与雷贝拉唑(20 mg,3 次 /d)稳定而持
           H.pylori失败后导致继发性耐药菌株在全世界范围流行,                       久的抑酸作用密切相关。根除 H.pylori 时,PPI 通过抑
                                                                               +
                                                                             +
           对抗生素耐药率增加成为一线方案根除失败的重要原                             制胃壁细胞上 H /K -ATP 酶的活性调节胃酸分泌,其中,
           因 [2,11] 。2019 年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在初治患者中,                    雷贝拉唑受细胞色素 P4502C19(CYP2C19)多态性的
           H.pylori 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                       影响较小    [17] ;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中高剂
           别为 78.4%、19.0%、23.3%,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仅                     量雷贝拉唑发挥强大抑酸作用时,阿莫西林在胃内吸收
           为 1.2% [12] 。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显示新的二联疗法                     率达 90% 以上,可进行有效杀菌。此外,PPI 可减低胃
           对 H.pylori 根除率高达 90%   [7-8,13-16] 。临床上二联疗法         内细菌负荷,产生直接抗菌效果              [18-19] 。
           一般使用阿莫西林 1.0 g、3 次 /d 或 0.75 g、4 次 /d 的给                阿莫西林属于广谱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
           药方式,疗程为 14 d。一项研究对≥ 60 岁或有多种合                       制黏肽酶阻止细菌细胞壁正常合成,导致细菌菌体膨胀
           并症的 H.pylori 感染者采用了阿莫西林 1 000 mg 联合雷                成球形而裂解死亡        [20-21] 。阿莫西林是国内根除 H.pylori
           贝拉唑 10 mg 3 次 /d 的给药方式,根除率为 90.9%,不                 或耐药性 H.pylori 感染最常用的抗生素,具有 pH 依赖
           良反应发生率低(11.1%)且多为轻度,可见通过减少                          性和时间依赖性,在酸性条件下药效稳定。REN 等                    [13]
           PPI 剂量或频次、阿莫西林 3 次 /d 给药时,在≥ 60 岁                   研究了阿莫西林(1 000 mg,3 次 /d)联合雷贝拉唑
           或有多种合并症的 H.pylori 感染者中的 H.pylori 根除率                (20 mg,3 次 /d)的二联方案用于根除 H.pylori,根除
           仍然较高且安全       [14] 。目前二联疗法相关研究较少,并                  率分别为 89.8%(ITT 分析)和 93%(PP 分析)。YU 等           [7]
           且存在药物剂量和给药频次不统一等问题,亟待进一步                            在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高的上海地区评估了阿莫西林
           解决。中国属于 H.pylori 感染率较高的国家,H.pylori 感               (1 000 mg,3 次 /d)联合埃索美拉唑(40 mg,2 次 /d),
           染导致诸多胃肠道疾病,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卫生                            疗程为 14 d 的二联疗法的疗效,结果显示 H.pylori 根除
           健康负担,寻求单一抗生素联合 PPI 的根除方案,对根                         率分别为 92.5%(ITT 分析)和 96.1%(PP 分析)。以
           除 H.pylori、减少抗生素滥用及改善患者依从性等方面,                      上研究显示二联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根除率。本研究重
           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对雷贝拉                            点评估了 2 种 3 次 /d 给药的二联疗法(雷贝拉唑联合
           唑联合阿莫西林或呋喃唑酮的二联疗法与由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雷贝拉唑联合呋喃唑酮)与标准铋剂四联疗
           + 呋喃唑酮组成的标准铋剂四联疗法进行比较,以评估                           法的根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


                                       表 3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P 分析)〔n(%)〕
                                         Table 3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ree groups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皮疹      头晕      心悸     乏力      厌食      其他       合计
            A组     52  10(19.2)  1(1.9)  1(1.9)  1(1.9)  0     2(3.8)    0    2(3.8)  1(1.9)  2(3.8)  20(38.5)
            B组     53  2(3.8)     0       0       0      0     1(1.9)    0       0    1(1.9)    0     4(7.5) a
            C组     49  3(6.1)     0    2(4.1)  1(2.0)    0     1(2.0)  1(2.0)  2(4.1)  1(2.0)  2(4.1)  13(26.5) b
             2
            χ 值         8.203    1.806   2.021  1.324    —      0.659  1.925   2.243   0.003   2.243   13.989
            P 值         0.017    0.656   0.210  0.546    —      0.844  0.318   0.395   0.998   0.395    0.001
                 a
                                      b
              注: 表示与 A 组比较 P<0.016 7, 表示与 B 组比较 P<0.016 7;—表示无数据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