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2022-28-中国全科医学
P. 9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551·
rounds of consultation were 0.87 and 0.88,respectively. The 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rounds of consultation were 0.65 and 0.61,respectively(P<0.01). The final system contains 4 first-level indicators(clinical
thinking skills,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apability,medical humanistic beliefs,and community-based teaching feelings
with corresponding weights of 0.456 1,0.242 5,0.283 2 and 0.305 1) and 26 second-level indicators. Conclusion The
EASCCTMU is highly scientific and operable,which could be used for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based clinical teaching in medical undergraduates. However,it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by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Clinical clerkship;Community practice;Educational assessment;Index system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 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三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医疗水平低、人 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邯郸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力资源短缺、全科医生缺口巨大、服务领域局限等问 中遴选专家,保证在专业领域上全面的认识和见解。(2)
题,远不能满足人民卫生健康需求 [3-6] 。《“健康中国 全面性:分别选取从事全科医学理论、医学教育、全科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 医学临床及教学、卫生行政管理相关领域的专家,保证
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强调加强医教协同,建立 参与者在专业上的全面性。本次咨询共邀请 32 名符合
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指出要以全科医生为 要求的专家参与咨询,两轮咨询在同一批专家中进行。
重点,加强基层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与美国等发达国家 1.2 研究方法
相比,国内医学生培养以专科教育模式为主,缺乏对全 1.2.1 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专家咨询表 利用
科医生和社区服务能力的培养 [7-8] 。而与社区卫生服 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
务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医学生社区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关 台、Web of Science 数据库、Science Direct 期刊全文数
键环节 [9-10]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更注重社区基本服 据库及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以“教学效果”“社区实
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社区情怀、医学人文精神重视 践教学”“指标体系”“模式”为检索关键词,检索近
不足 [11-12] 。国内的医科院校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 10 年国内外与全科医学及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相关的研
形式很多,但由于没有一个较完善的实践模式,导致学 究,同时访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了解全科医生政
生社区实践效果不理想。部分高校教育及科研工作者开 策。由 2 名高级职称教授、3 名中级职称教师、1 名科
展了“一对一”导师制、“双师共管制”及“三师共管 研助理和 2 名硕士学位研究生组成项目协调小组,对相
模式”等社区实践新模式,这些新模式能够提高专科、 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
社区实践基地导师的积极性,使各导师之间取长补短, 性为依据初步构建含 6 个一级指标、33 个二级指标的
优势互补,从而保障学生社区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13] 。 指标体系框架,各一级指标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尽可
科学合理的社区实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衡量社区医 能覆盖社区实践教学效果各方面,各二级指标相互独立
疗教学模式的效果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常用的评价指标 且具有独特性,能够反映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
体系更多侧重对实践基地的评价,且存在诸多问题,如 1.2.2 专家咨询 于 2020 年 1—4 月通过邮件对 32 名
指标选择缺乏科学依据、不能紧跟时代或不适宜当前实 专家进行德尔菲法 [19] 咨询。第一轮咨询时向专家提供
际应用、指标体系构建不合理、指标的定义和命名不够 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和专家基本信息表,请专家对拟定
全面精准容易导致理解偏差,这些问题使得现存指标体 的指标体系提出意见。收集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后,根
系难以用于合理评价社区医疗教学模式的效果 [14-17] 。 据专家意见并经过小组讨论后进行修改,初步设计第二
建立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 轮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咨询时同时向专家提供第一轮
院参与社区卫生建设模式评价的基础 [18] 。本文基于 统计结果,请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熟悉程度
“1+1+1+X 模式”(1 名三级甲等医院专科医师、1 名 和判断依据进行选择,每个指标的重要性按 Likert 5 级
社区全科医生、1 名公共卫生人员和多名临床实践本科 评分法分为很不重要(1 分)、不重要(2 分)、一般
生)社区实践教学,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实践 重要(3 分)、重要(4 分)、很重要(5 分);专家
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科学评价临床医学专 的熟悉程度分为 6 个等级:很熟悉(1.0)、熟悉(0.8)、
业本科生社区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较熟悉(0.6)、一般(0.4)、较不熟悉(0.2)、很不
1 对象与方法 熟悉(0);专家的判断依据为理论分析(0.3、0.2、0.1)、
1.1 专家遴选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专家遴选标准。(1) 工作经验(0.5、0.4、0.3)、国内外相关文献(0.1、0.1、
专业经验:从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四川大学 0.1)、直观感觉(0.1、0.1、0.1)。
华西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西安交通大 1.2.3 指标筛选标准 计算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