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0
P. 73

·122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文献 [4] ,自行设计评估服药行为 5 个变化阶段的问题。                      成定期测量血压的良好习惯,以及维持合理膳食、戒烟
           该问题共 5 个选项,5 个选项分别对 5 个行为阶段进行                       限酒、适量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健康生活方式。对于
           界定。(1)意向前期:现在没有服降压药,也不打算                            部分患者提出的个性化问题通过“一对一”咨询解决。
           服药。(2)意向期:现在没有服降压药,但在考虑是                            对照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进行常规管理。
           否开始服药。(3)准备期:现在没有服降压药,但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piData 3.1 软件进行数据平行
           定近期开始服药。(4)行动期:现在正在服降压药,                            双录入,使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
           但是持续时间 <6 个月。(5)维持期:现在正在服降压药,                       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和频数表示,组间
                                                                         2
           持续时间≥ 6 个月。服药障碍为自行设计的 Likert 5 级                    比较采用 χ 检验。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有序多分类
           评分量表   [5] ,包含 4 道题目(担心吃降压药会有副作用,                   Logistic 回归评价干预效果,由于行为阶段为分类变量,
           觉得降压药的吃药方式太复杂,高血压药物的报销比例                            联接函数采用累计 logit 函数,工作相关矩阵采用独立
           太低,降压药太贵),评分越高表明障碍越少。量表的                            结构。以 α=0.05 为标准,P<0.05 定义为具有统计学意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13,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                   义或允许进入模型。
               采用欧姆龙血压计重复测量 3 次血压,要求居民到                        2 结果
           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至少静息 5 min 后测量第 1 次,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基线
           然后间隔 1~2 min 分别测量第 2、3 次,取 3 次测量的                   共纳入患者 400 例(干预组 206 例,对照组 194 例);
           平均值。                                                3 个月后完成第 1 次随访者 375 例(干预组 202 例,对
           1.3 干预实施 本研究应用行为转变阶段模型设计干                           照组 173 例),相对于基线的失访率为 6.3%(干预组
           预内容,制作成标准幻灯片课件,对干预组所在社区的                            失访率为 1.9%,对照组失访率为 10.8%);6 个月后
           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演练合格后方可担任主讲医生。以                            完成第 2 次随访者 290 例(干预组 147 例,对照组 143
           患者小组听课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干预,由社区卫生服务                            例),相对于第 1 次随访的失访率为 22.7%(干预组失
           中心医务人员进行讲解,每次 20~30 min。讲解全过程                       访率为 27.2%,对照组失访率为 17.3%);12 个月后完
           中有 1~2 名研究人员进行现场督导。(1)结合意向前                         成第 3 次随访者 263 例(干预组 134 例,对照组 129 例),
           期的认知特点,在基线调查后立即进行第 1 次阶段化的                          相对于第 2 次随访其失访率为 9.3%(干预组失访率为
           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血压分级、                           8.8%,对照组失访率为 9.8%)。失访发生的高峰是研
           危害、症状及并发症、治疗方式和原则)及如何正确地                            究进行到半年时,主要原因是患者主动退出研究、搬家、
           测量血压,通过教育使居民能够正确认识高血压及其症                            季节性到南方过冬等。两组高血压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主
           状表现,并重视血压如果高于参考范围且得不到控制对                            要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结果显示,基线时及干预 3、6
           机体会造成严重危害,以及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的重要                            个月,对照组和干预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
           性,同时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此唤起                            况、高血压家族史、其他慢性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
           居民服药、控制血压的积极性。(2)结合意向期和准                            学意义(P>0.05);两组医疗保险类型、家庭月收入在
           备期的认知特点,基线干预满 3 个月进行第 2 次阶段化                        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
           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来向居民                            个月时两组年龄、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示未服药时及在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服药误区和心                            (P<0.05),见表 1。
           理问题,通过案例中患者的经历,使居民更直观、生动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服药障碍得分情况 基线及
           地认识到拒绝服药行为的一些原因和所产生的严重后                             干预 3、6、12 个月时,对照组服药障碍得分分别为
           果,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服药行为的障碍和益处,加深患                           (11.2±4.7)、(11.5±4.0)、(12.6±3.9)、(12.0±4.2)分,
           者对于控制血压的积极和重视,并解除患者的一些客观                            干预组服药障碍得分分别为(10.7±4.3)、(11.0±3.6)、
           顾虑和问题,同时继续教导患者正确地测量血压及养成                            (11.4±3.8)、(13.2±4.1)分。
           定期监测血压的良好习惯。(3)基线干预满 6 个月进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服药行为阶段比较 基线及
           行的第 3 次阶段化的健康教育,主要是结合行动期的特                          干预 3、12 个月时,两组随访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行为阶
           点和预防行为后退的目的进行的强化:内容主要是继续                            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具体
           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来向患者展示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                            来说,基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处于行动维持期的比
           的服药误区,通过贴近患者的实例展示来使患者认识和                            例分别为 27.7%、50.0%,处于意向前期的比例分别为
           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服药观念和不良的服药                            40.3%、27.3%;12 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处于
           行为,并剖析存在客观障碍或错误想法的原因,进一步                            行动维持期的比例分别为 53.0%、34.1%,处于意向前
           让患者加强合理规律服药的理念,同时继续教导患者养                            期的比例分别为 27.6%、40.5%。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