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2-01-中国全科医学
P. 19
·1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社会优势者的专有,而是通过全民参与和基本医疗 虽然中国在缩小城乡差异上做出了极大的政治、经
服务让人们获得公平、可及的医疗保健服务,以及 济和社会努力,但是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依然存在,
普遍健康受益 [39] 。(2)追求社会公正、公平。中 基本医疗服务亦是如此 [41-43] 。(5)医疗卫生资源
国农村的赤脚医生和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倒置的三角:与 10 年前相比,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
是 40 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阿 倒置三角形配置依然存在,甚至综合医院的发展速度
拉木图宣言》的宝贵经验。《阿斯塔纳宣言》再次重 快于基层医疗和全科医学服务的发展速度。与世界
申了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并在世界各国达成 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在研究和试验怎样遏制大型
广泛共识 [40] 。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医院的“不健康”扩张,然而彻底的扭转仍有待时日。
不仅是医学服务的理念,更是全社会的发展共识。(3) 不期待政府对全科医学和基本医疗的投入大于对大
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和健康素养的提升。(4)医改 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投入,这在绝大多数国家是不现
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按人头预付、 实的。同仁们需要研究和试验的是:全科医学怎样
按健康结果付费的价值医疗、医保与商保的结合等), 做才能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上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
是全科医学发展的机会。 如何通过构建紧密医联体 / 医共体,解决人才虹吸问
3.4 中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全科医学 题?以及,基层卫生服务中政府“有形手”与市场“无
发展面临的挑战,在很多方面与世界各国具有相似 形手”的冲突与调适问题。
性。比如国家对基本医疗服务系统建设的投资,利 迎接挑战的策略:并非所有的环境挑战都是医学
益相关者特别是医学界自身和社会公众对全科医学 界(包括全科)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44] 。全科医学需
的认可,基本医疗服务系统与社会其他相关系统的整 要一种倡导的精神,并敏锐地把危险变成机会 [45] 。
合。同时,我国的全科医学也面临具有自身特点的挑 中国全科医学发展迎接上述挑战的策略建议包括:
战。(1)人口老龄化:其不仅让全科医生的患者中 加强全科医生在卫生系统中的作用,全科医学职业
有越来越大比例的老年人,也让全科医生遭遇到的 组织参与健康相关服务产品的开发,建立全科医学
问题更复杂化、难治化。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负 在医学界内和广泛社区的协作网络,通过资源配置
担大且不断增加,患有 1 种以上慢性病或慢性病危 改善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
险因素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如果全科服务与专科 4 小结
服务之间相互隔离,将无法解决这些新出现的健康 中国的全科医学事业发展处于上升期。10 年来
问题。数十年来,以专科系统和疾病为主线而开发 在人力资源数量上有飞速发展,这取决于中国强有
的各种指南和建议,在全科服务环境出现“水土不服” 力的政府政策推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访问基本医
的问题。处方叠加和“瀑布”现象,就是一个典型 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1.5 次,
的表现。(2)全科人力资源的人口学:社会的人口 在基本医疗可及性上有快速改善。全科医学是知识
老龄化也会带来全科人力资源的年龄老化问题,以 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业内和社会期望较高,同时该
及全科医生的知识与技能老化甚至退化问题。中国 行业也存在明显压力,人力资源存在不稳定因素,
快速的老龄化进程,让当下在岗的全科中坚力量既 全科医生的自我身份认同仍有提升空间。相对于其
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世界的全科服务需要间 他医疗资源,全科医学服务存在经济投入不足和财
出现明显距离。(3)全科医学服务的补偿机制:医 政政策不明朗的问题。中国全科医学的研究在 10 年
学生是否把全科医学服务选择为今后的职业方向? 来有明显发展,学术机构和全科教研室发挥了重要作
住院医师是否愿意在医院科室轮转后走出医院围墙, 用。本文在提出中国全科医学自身优势的同时,也
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前在岗全科医生是否愿 提出了尚待研究和探索的自身局限性,并建议从近
意并持续在全科医学领域发展?农村订单定向式培 期、中期及长期策略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养是否让全科医生留在农村基层?对付出给予的经 笔者认为,中国全科医学处于前所未有的促进环境,
济补偿程度和方式,是医生做出职业决定的第一参 医学界和全科同仁务必抓住机会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数。在医生的满意和体验调查中,各种影响工作满 同时也提出大环境中对全科发展的限制条件,寄希
意的因素,或者触发离职的线索,都与服务补偿(经 望于“化挑战为机会”,为全民健康赢得更好结果。
济收入)有直接关系。(4)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本文因可得数据有限和既往研究不足,对具体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