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22-01-中国全科医学
P. 17

·1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医生和全科学员的工作压力、时间压力、看诊被干扰、                            全科医学的“短板”是与其“长板”同时存在的,
           害怕诉讼等因素有关          [27-28] 。另外,与临床医学的医              且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科医学共享同样的问题。
           生同行相比,全科医生的收入相对较低。在大多数                              最明显的,是全科医学的宽度优于深度,其所强调
           发达国家,全科医生被划归在第一社会阶层                     [28] ,中     的公平和可及,也必然影响到其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和
           国全科医生在医学阶层和社会阶层的划归有待研究。                             关注。这个特点也影响到患者源。一方面倡导居民
           3 基于 SWOT 分析法的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内部                          “大病去医院,小病来社区”,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如
           和外部条件                                               果没有规定好的“守门”制度)可能还是认为“大
           3.1 中国全科医学的优势 全科医学是源于实践的                            病应该去医院,小病不一定来社区”。对社区患者
           医学临床科学。中国全科医学行业的发展基础在于                              寻助路径(patient's journey)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
           其致力于建设的和所拥有“资本”(capitals)的程度。                       理解全科服务的“市场”所在。当然,在患者健康
           这些资本包括自然资本和物理资本,包括文化资本                              素养还不高、参与管理自身健康的意识还未被激活
           和社会资本,也包括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当然也                              的情况下,在全科医生胜任力相对不足、主动服务
           包括再强调也不为过的、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人力资                             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将难以获得患者寻医路径和服
           本。当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跨越时间段的比较,或者                              务利用行为的合理化。(2)学科发展较晚。虽然中
           将自身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同行产业”进行比较时,                            国自古就有民间医学的传统,并在近代有赤脚医生
           这些资本是影响到可比性的参数。                                     和地段医生的丰富经验,但将基本医疗和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优势包括:(1)强有力的                           作为一个医学学科来发展仍是近 30 年来的事情。(3)
           政府领导和政策推动,集中化管理体制表现出卓越的                             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经过从转岗到规范化培训的
           资源动员能力。(2)快速启动和发展的全科医生队伍。                           发展阶段,我国全科医学人力资源的培养正在走入
           如前文所言,中国全科医生(获得培训证书和注册                              正轨。但对专业的领悟和深入,却是需要长期磨炼的。
           为全科医生)的数量从 2012 年的 11 万人迅速发展                        中国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仍存在启动晚、周期短、持
           到了 2020 年的 41 万人。(3)有越来越多致力于全                       续性不足的问题。医学院教学大纲的改革迟滞,使
           科医学发展的实践者、教育者和研究者。各大学纷                              得一些新入行的全科医生直到规范化培训阶段才开
           纷成立全科医学教研室,开展本科教学和高级学位                              始了解全科概念和建立全科思想。受传统教学理念
           培养,并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                              的影响,全科医生的自导式终生学习动力仍然不足。
           中坚力量。全科医生培养,早期主要依靠岗位培训,                             另外,城乡之间差别明显。(4)工作压力。全科医
           中近期以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                              学服务是典型的“窗口式服务”,繁忙的全科医生
           岗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4)                            可能每天有 50 多个甚至上百个临床“遭遇”,虽说
           医学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结合。有生命力的现代医学是                             社区患者的病种和问题有一定的聚集性,并有季节
           循证医学和经验医学的和谐组合               [29] ,中国的全科医           性的流行病学特点,但大多数全科医生对下一位患
           学正是建立在这个组合的基础之上。中国全科医学                              者的主诉是未知的(这与医院专科门诊有明显不同),
           与以往的民间医学实践最明显的区别,是以循证医                              加上社区患者的未分化疾病早期表现,或心理问题躯
           学为基础;而与以往的医学服务最明显的相同之处,                             体化,或多重慢性病患者的多种表现或多重用药问
           就是以人为本的行业准则。中国全科医学发展之初,                             题,使得全科医生在与每位患者相处的 5~10 min 内,
           也是循证医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在分析过                              永远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也没有时间应对服务
           程中,笔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全科医学中涉及的治                              协调的复杂性。(5)全科医生的代沟。如果现在的
           疗措施和患者管理都是科学衍生的,有国内或国外                              全科医生的平均年龄是 35~40 岁,即 20 世纪 1980—
           经过验证的证据支持。同时,中国全科医学继承了                              1985 年出生的一代人,其于千禧年左右在医学院学
           中国的人本精神和希波克拉底的科斯学派精神,宣                              习,如今应该是全科医学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这一
           称“总是安慰,实践关怀和同理,充满爱心”。当然,                            代人是中国全科医生的新生代和中间代,肩负着传
           中国全科的证据与经验的契合仍有很大改进空间,即                             承上辈人全科理想的重任,也担负着教育和指导下
           便是证据的开发和经验的积累,也是长期习得过程。                             一代青年全科医生的责任。这一代全科医生的困难
           3.2 中国全科医学的不足 (1)共性的问题。中国                           在于要快速更新可能已经陈旧的知识,不断地充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