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3年 第26卷 第27期    刊出日期:2023-09-20
    综述与专论
    梁雪梅, 王睿, 赵玉环, 徐天娇, 王伟, 孙伟东
    2023, 26(27):  3335-334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8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63KB) ( )  

    抑郁症作为全球第二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多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但因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易复发,心理治疗存在对临床医生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和物理治疗设备昂贵、定向障碍等缺陷,致使其治疗面临瓶颈。经颅低水平激光在科研实验及临床抗抑郁治疗中均被证明具有疗效。尽管该治疗方法分子及细胞机制尚未确切,但其以非侵入性方式通过颅骨,不对生物体产生损伤,具有光生物学调节效应,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非药物疗法,为抗抑郁治疗提供新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汤时蓝, 谢可欣, 刘玲谕, 齐甜甜, 杨燕绥
    2023, 26(27):  3342-33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8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64KB) ( )  

    慢性意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疾病负担极重。目前,多数资源和研究投入到了意识障碍患者的急性救治中,在评估检测、预测及促进意识恢复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对于急性期后的康复预后及照护了解有限。基于此,本文回顾了慢性意识障碍的定义、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对慢性意识障碍康复预后的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及照护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建议我国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完善我国pDoC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基础;(2)研究、应用针对pDoC康复预后干预措施的新技术,将临床实践、康复预测与预后管理结合起来;(3)进一步确定pDoC康复的关键要素和轨迹,以降低因病程过长而导致预后结果的不确定性;(4)基于pDoC康复轨迹,建立包括急性期过渡在内的亚急性期至慢性恢复期的连续性照护体系,以提高照护质量和获得的机会,实现照护质量的持续改进;(5)对已有的照护体系进行系统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患者恢复的连续性照护体系,除了多学科团队,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社区、残疾机构等利益相关组织的参与合作。期望本文可以为我国开展慢性意识障碍相关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晓芬, 陈钰涵, 马娟
    2023, 26(27):  3349-335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2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51KB) (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非特异性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目前也尚无治愈方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整合素受体、Janus激酶(JAK)/STAT通路和肠道菌群等靶点在IBD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被逐渐揭示,并随之涌现出多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如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干细胞移植、粪菌移植、白细胞吸附等。虽然不少新型治疗方法仍在研究阶段,但已初步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或许可以弥补既往治疗方案的不足,为IBD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本文就新型IBD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专题研究
    兰永昊, 科尔沁, 韩蕊, 梅迎晨, 刘巍
    2023, 26(27):  3355-336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7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94KB) ( )  

    作为一种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较经桡动脉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在提升患者和术者舒适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前臂动脉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穿刺成功率较低、学习周期较长、穿刺部位疼痛感较为明显、桡动脉痉挛发生率较高等。目前,经远端桡动脉入径亦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复杂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入径,但其是否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经远端桡动脉入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蔡高军, 师干伟, 李峰, 李文华, 严永敏, 薛社亮, 肖建强, 顾君, 宋艳斌, 张刘燕, 卢伟, 龚春
    2023, 26(27):  3361-336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1KB) ( )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经桡动脉入径比较,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具有患者舒适度高、相关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由于桡动脉迂曲及远端桡动脉相对细小,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本文基于两千余病例诊治经验,分析、总结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操作因素两个方面)及处理策略,以期为提高穿刺成功率、促进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的应用等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明浩, 王攀, 高立建, 徐淑清, 王欢欢, 赵光贤, 陈珏, 乔树宾, 徐波, 袁晋青
    2023, 26(27):  3366-337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6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74KB) ( )  
    背景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有效降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但目前国内尚无关于dTRA行二次PCI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时机的研究报道。

    目的

    探讨dTRA行二次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时机。

    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7月—2022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拟dTRA行二次PCI的患者70例,根据距上次dTRA行PCI时间间隔将其分为≤30 d组(n=33)与>30 d组(n=3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操作相关指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术前、术后24 h桡骨茎突近心端5、10、15 cm处桡动脉内径。

    结果

    70例患者中69例dTRA穿刺、置管均成功,成功率为98.6%(69/70);经评估需行二次PCI的67例患者中66例成功完成二次PCI,成功率为98.5%(66/67)。两组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糖尿病发生率、病变血管支数、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冠状动脉病变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 h解除加压包扎,术后即刻、术后24 h均可触及穿刺侧桡动脉搏动,无一例出现桡动脉闭塞,桡动脉通畅率为100.0%(69/69)。≤30 d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桡骨茎突近心端5、10、15 cm处桡动脉内径均大于>30 d组(P<0.05);≤30 d组患者术后24 h桡骨茎突近心端15 cm处桡动脉内径小于术前,>30 d组患者术后24 h桡骨茎突近心端5 cm处桡动脉内径大于术前(P<0.05)。

    结论

    dTRA行二次PCI安全、可行,且无论距首次dTRA行PCI时间是≤30 d还是>30 d,均能满足dTRA行二次PCI的血管条件,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穿刺部位等决定dTRA行二次PCI手术时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袁铭培, 林耀望, 贝伟杰, 刘华东, 董少红, 孙鑫
    2023, 26(27):  3373-337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69
    摘要 ( )   PDF for PC (977KB) ( )  
    背景

    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较高,但目前尚缺少关于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

    评估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可行性。

    方法

    连续纳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TRA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出现RAO的患者44例。主要观察指标为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成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失败的可能预测因素、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6、12个月桡动脉通畅率。

    结果

    本研究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成功率为88.6%(39/44),根据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情况分为成功组(n=39)与失败组(n=5)。失败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吸烟、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比例高于成功组,行球囊成形术比例低于成功组(P<0.05)。两组患者既往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桡动脉通畅率分别为48.7%(19/39)、43.6%(17/39)、35.9%(14/39)。

    结论

    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具有可行性,成功率高达88.6%,但远期通畅率低于50.0%;糖尿病、吸烟、既往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次数、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未行球囊成形术可能是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失败的影响因素;推荐RAO同时需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陆彬, 项崇, 袁雪松, 蔡高军, 魏文锋, 严永敏
    2023, 26(27):  3378-33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8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49KB) ( )  
    背景

    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逐渐应用于脑血管造影,但目前关于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报道较少见。

    目的

    对比经桡动脉入径(TRA)与dTRA行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35例。根据脑血管造影入径分为TRA组(n=72)与dTRA组(n=63),分别采用TRA、dTRA完成脑血管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脑血管造影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暴露时间、脑血管造影后3 d内穿刺点并发症及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脑血管造影后24 h疼痛程度和满意度。

    结果

    dTRA组患者穿刺时间、脑血管造影时间长于TRA组,穿刺成功率低于TRA组(P<0.05)。两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脑血管造影后3 d内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后3 d内均未出现严重心脑血管事件。dTRA组患者脑血管造影后24 h疼痛程度轻于TRA组,满意度高于TRA组(P<0.05)。

    结论

    与TRA行脑血管造影相比,dTRA行脑血管造影亦安全、有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作为脑血管造影的备选入径之一,但其穿刺难度较高,穿刺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高扬, 王贇霞, 张优, 高传玉
    2023, 26(27):  3383-338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3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52KB) ( )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效的降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各指南对降脂目标要求越来越高,年轻ACS患者中超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人群的降脂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目的 评估≤45岁ACS患者中诊断为超高危ASCVD患者经降脂治疗后的血脂达标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18~45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所有患者空腹8 h后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脂指标检验,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非HDL-C。所有患者在出院1个月后再次于本院门诊或住院部进行血脂检测,本研究采用出院1个月后首次血脂记录,末次随访日期2021-11-30。将445例符合超高危ASCVD诊断的患者根据血脂是否达标分为血脂达标组(n=84)和血脂未达标组(n=361)。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SVCD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超高危ASVCD患者占ACS患者的87.4%(445/509),经降脂治疗后,共18.9%(84/445)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达标。共有29例患者采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其中24例患者血脂达标。血脂达标组与血脂未达标组患者糖尿病史、急性心肌梗死(AMI)、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B亚家族成员(ABCB1)基因检测、行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基因检测、TC、TG、基线LDL-C、非HDL-C、降脂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达标组患者采用中等强度他汀降脂方案比例低于血脂未达标组,采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方案比例高于血脂未达标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AMI、行ABCB1基因检测、SLCO1B1基因检测、TC、TG、基线LDL-C、非HDL-C与血脂达标呈弱强度正相关(P<0.05),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与血脂达标呈中等强度正相关(P<0.05),中等强度他汀与血脂达标呈中等强度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1.806,95%CI(1.049,3.110)〕、AMI〔OR=2.245,95%CI(1.288,3.913)〕、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OR=31.635,95%CI(11.386,87.896)〕是ASCVD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45岁的ACS患者绝大部分符合超高危ASCVD诊断,降脂达标人数不足1/5,有糖尿病史、AMI及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的患者LDL-C更易达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边立立, 李肖肖, 杜雪平, 戴勤芳, 武琳, 宋贝贝
    2023, 26(27):  3388-33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2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08KB) ( )  
    背景 高血压、血脂异常是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社区高血压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制订个体化的血脂干预目标,对优化高血压患者基层管理,提高居民血脂达标率有着重要作用。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及血脂达标情况,为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19—2021年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档的2 94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按ASCVD危险分层,观察患者血脂达标情况。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患者2 943例,其中男1 201例、女1 742例,中位年龄70(63,80)岁。高危ASCVD患者2 165例,中危ASCVD患者485例,低危ASCVD患者293例。高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10.5%(227/2 165),中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22.9%(111/485),低危ASCVD患者LDL-C达标率为98.0%(287/293)。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率〔14.1%(116/823)〕高于未合并冠心病患者〔9.1%(192/2 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0,P<0.001);合并脑卒中患者血脂达标率〔15.5%(41/264)〕高于未合并脑卒中患者〔10.0%(267/2 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0,P=0.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高危和中危ASCVD血脂达标率低,高血压合并多种其他高危因素高危ASCVD患者血脂控制情况不理想,在高血压患者血脂管理中应该引起重视,提高血脂达标率,降低ASCVD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白一彤, 林连捷, 裴冬梅
    2023, 26(27):  3392-33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35KB) ( )  
    背景

    脂肪肝与甲状腺结节均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且均与代谢密切相关,然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鲜有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及其严重程度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66例,其中轻度316例为A组,中重度350例为B组,以及同时期的本院健康体检者330例为C组。研究对象均进行BMI测量、血液检测及肝脏、甲状腺超声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

    结果

    C组研究对象甲状腺结节患病率(19.70%,65/330)低于A、B组(25.36%,81/316;34.86%,122/350),B组研究对象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于A组(P<0.05);B组研究对象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3类、≥4类比例高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47)、BMI(OR=2.847)、三酰甘油(OR=2.947)、总胆固醇(OR=3.235)、空腹血糖(OR=2.780)、糖化血红蛋白(OR=3.371)是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高;随着肝脏脂肪变加重,中、重度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增高;年龄、体质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苗广瑞, 庞硕, 周远航, 段铭烜, 白琳鹏, 张擎阳, 赵晓燕, 董建增
    2023, 26(27):  3397-34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2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53KB) ( )  
    背景 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AMI合并CS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究早期液体平衡和乳酸清除率对接受ECMO辅助治疗AMI合并CS患者的短期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49例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上机后30 d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27)和死亡组(n=22)。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合并CS患者ECMO上机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24 h液体平衡、24 h乳酸清除率及联合指标在预测AMI合并CS患者ECMO上机后30 d预后的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肌酐、罪犯血管左主干或左前降支、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例、24 h液体平衡、上机24 h乳酸高于生存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2,95%CI(1.008,1.205)〕、急性肾损伤〔OR=15.888,95%CI(1.299,194.388)〕、24 h液体平衡〔OR=1.085,95%CI(1.003,1.174)〕、24 h乳酸清除率〔OR=0.001,95%CI(0,0.096)〕是AMI合并CS患者上机后30 d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4 h液体平衡、24 h乳酸清除率及联合指标预测AMI合并CS患者上机后30 d死亡的AUC分别为0.688〔95%CI(0.539,0.812),P=0.015〕、0.707〔95%CI(0.560,0.828),P=0.006〕、0.847〔95%CI(0.715,0.934),P<0.001〕,联合指标预测的AUC分别高于24 h液体平衡(Z=2.05,P<0.05)、24 h乳酸清除率(Z=2.30,P<0.05)。结论 24 h液体平衡和24 h乳酸清除率均与AMI合并CS患者上机后30 d结局有关,同时24 h液体平衡联合24 h乳酸清除率对患者ECMO上机后30 d死亡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鹤, 邹志卓, 李琴, 刘东, 王宇琦, 谭荣韶
    2023, 26(27):  3403-34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8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08KB) ( )  
    背景

    肾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可能与肌肉减少症(肌少症)相关,因此早期快速筛查肾移植受者的肌少症非常重要,研究提示小腿围可能是早期筛查肌少症的一个良好指标。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小腿围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小腿围预测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治疗的8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人体测量学指标〔身高、体质量、BMI、小腿围、上臂围(MA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腰围、臀围、腰臀比〕、肌肉力量指标(握力、捏力)、人体成分指标〔四肢骨骼肌质量(ASM)、骨骼肌质量指数(SMI)、50 kHz相位角(PhA)、人体细胞质量(BCM)、细胞内液,细胞外液〕。采用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共识诊断标准确诊肌少症,符合诊断标准的肾移植受者纳入肌少症患者组,不符合诊断标准的纳入非肌少症患者组,按性别分层比较肌少症患者组与非肌少症患者组人口学信息、人体测量学指标、肌肉力量指标、人体成分指标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观察肾移植受者小腿围与肌少症诊断指标(ASM、SMI、握力)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小腿围对不同性别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最佳截断值。

    结果

    80例患者中男51例(63.8%)、女29例(36.2%),平均年龄为(44.3±11.7)岁,非肌少症患者61例(76.25%),肌少症患者19例(23.75%);按照性别分层后,男性肌少症患者组的体质量、BMI、小腿围、MAC、TSF、臀围、握力、捏力、ASM、SMI、PhA、BCM、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低于男性非肌少症患者组(P<0.05);女性肌少症患者组的体质量、BMI、小腿围、腰围、臀围、腰臀比、ASM、SMI、BCM、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低于女性非肌少症患者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女性肾移植受者的小腿围与ASM、SMI和握力均呈正相关(男性:rs=0.545,P<0.001;rs=0.540,P<0.001;rs=0.340,P=0.015;女性:rs=0.499,P=0.006;rs=0.578,P=0.001;r=0.426,P=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腿围是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OR=0.699,95%CI(0.051,0.975),P=0.035〕。小腿围预测不同性别肌少症患者的ROC曲线的结果显示,小腿围预测男性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AUC、最佳截断值、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99、33.3 cm、83.3%、74.4%。小腿围预测女性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AUC、最佳截断值、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51、32.2 cm、100.0%、59.1%。

    结论

    小腿围是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对肾移植受者肌少症的早期筛查有一定预测价值。未来尚需更大样本量的队列研究来验证小腿围在早期筛查肾移植受者肌少症中的作用,以便于更好地推动肾移植受者肌少症临床早期筛查工作的开展,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状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董亚楠, 姜晓锐, 王凯, 宗传冲, 林国栋, 李香卿, 林春晓, 迟俊涛
    2023, 26(27):  3411-34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2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74KB) ( )  
    背景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胫骨横向骨搬运(TTT)技术可促进血管组织再生,改善微循环,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取得良好效果,但传统TTT技术并发症较多,需对该技术进行改良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目的

    探讨改良TTT技术即骨与骨膜联合搬运治疗Wagner 3~4级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手足外科应用改良TTT技术治疗的11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后保足情况、功能性保肢情况、大截肢情况和溃疡愈合时间、并发症、足部皮温改善情况、静息痛情况及术前、术后CT血管造影(CTA)资料。随访时间截至2022-03-31。

    结果

    随访时间5.5~24.0个月,平均(14.21±4.06)个月。术后保足率(未截肢或踝关节以下截肢)为95.73%(112/117),功能性保肢率(未截肢或中足中段以远部位小截肢)为83.76%(98/117),大截肢率(踝关节以上截肢)为4.27%(5/117),除截肢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溃疡愈合良好,愈合时间6.0~14.5周,平均愈合时间为(9.07±2.02)周。患者术后1、2、4、8周足温高于术前(P<0.01);静息痛患者35例,静息痛患者术后1、2、4、8周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P<0.01);CTA显示70.34%(94/117)的患者术后血管情况好转、微血管数量增加、足部血管网重建;在骨搬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97%(14/117),其中截骨区域皮缘坏死、下肢静脉血栓、钉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5.98%(7/117)、4.27%(5/117)、1.71%(2/117)。

    结论

    改良TTT技术将骨与骨膜联合搬运可以通过刺激下肢微循环的重建促进创面愈合,短期内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静息痛,改善足部温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为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月, 刘琦, 董惠, 刘亚玲
    2023, 26(27):  3417-34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8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24KB) ( )  
    背景

    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动态变化的,但关于卒中后认知"恢复"的研究较少,且尚无研究对"恢复者"定义及不同定义下的神经心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

    探究基于传统定义与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双阈值新定义下卒中患者认知恢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基线时采用MoCA评估患者卒中急性期认知功能。卒中后6个月随访时再次评估认知功能,同时完善详细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数字广度测验(DST)、Stroop色词测验C(Stroop C)、波士顿命名测试(BNT)中文版、言语流畅性试验(VFT)、画钟试验(CD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一方面依据MoCA双阈值(20/21、25/26)将患者分为3组,即MoCA评分<21分为M1组、MoCA评分≥26分为M3组、其余为M2组。另一方面依据两种"恢复者"定义将患者分为恢复者1组(R1组)与非恢复者1组(NR1组)、R2组与NR2组。

    结果

    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8例失访,最终纳入135例为研究对象。135例患者平均卒中急性期MoCA评分(20.1±5.1)分。卒中后6个月时M1组40例、M2组61例、M3组34例。M2组、M3组患者卒中后6个月MoCA评分、正向DST评分、逆向DST评分、DST总分、BNT中文版评分、VFT-动物、VFT-水果、VFT-蔬菜、CDT评分、AVLT-即刻评分、AVLT-短延迟、AVLT-长延迟、AVLT-再认评分均高于M1组,Stroop C耗时、Stroop C错误数少于M1组(P<0.05);M3组患者卒中后6个月MoCA评分、逆向DST评分、DST总分、CDT评分、AVLT-短延迟、AVLT-长延迟高于M2组(P<0.05)。135例患者中120例患者卒中急性期MoCA评分<26分,作为"恢复者"研究对象。与卒中急性期MoCA评分相比,73例患者随访期提高≥2分者为R1组,47例患者提高<2分为NR1组,恢复率为60.8%(73/120)。R1组患者卒中急性期MoCA评分低于NR1组,随访期MoCA评分高于NR1组(P<0.05)。与卒中急性期MoCA双阈值分类相比,50例随访期评分增加并跨类为R2组,70例未跨类为NR2组,恢复率为41.7%(50/120)。R2组患者卒中急性期MoCA评分、随访期MoCA评分、逆向DST评分、DST总分、BNT中文版评分、VFT-动物、VFT-蔬菜、CDT评分、AVLT-即刻评分、AVLT-短延迟、AVLT-长延迟、AVLT-再认评分高于NR2组,Stroop C耗时低于NR2组(P<0.05)。

    结论

    卒中后患者注意力、视空间功能及延迟回忆存在不同程度受损。传统定义下,恢复者与非恢复者组评分神经心理学测试差异不大。而基于MoCA双阈值的新定义,恢复者评分较高,更具有临床使用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罗丹, 徐晶晶, 王玉冰, 李明子, FORBES Angus
    2023, 26(27):  3423-342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3KB) ( )  
    背景 我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不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国内糖尿病教育主要面向2型糖尿病患者,缺乏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支持项目。目的 开发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并验证其在我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群体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20年1—5月,以心理韧性模型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借鉴现有1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模式,开发心理韧性导向的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并通过专家会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采用门诊张贴海报和打电话的方式招募潜在参与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预试验,从招募应答率、真实性和可接受性3个方面评价课程可行性。结果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终稿涵盖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个领域,12项认知领域目标、14项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及17项情感领域目标,共43项教学目标。课程采用小组式教学法,每组5~8名患者,1名医生和1名护士,6次课为1个课程周期。共招募8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评价,其中6例患者完成了所有课程。患者表示该课程内容全面、贴近生活、氛围轻松,参与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对疾病接受度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改善。结论 心理韧性导向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内容系统可行性高,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伟翔, 殷人麟, 凌琳, 张弛, 蒋廷波, 林佳
    2023, 26(27):  3430-34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8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59KB) ( )  
    背景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能减轻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其预后,但不同患者的CCC形成差异显著。影响CCC形成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但炎症和一些炎症标志物的增加与CCC存在相关性。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是新报道的炎症指标,多项研究表明其在反映心血管炎症方面优于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目前CAR水平与CCC形成的相关研究甚少。

    目的

    探讨CA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CCC形成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35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entrop分级法评定CCC级别,将患者分为CCC形成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n=52)和CCC形成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n=83)。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UAP患者CCC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CRP、ALB及CAR对UAP患者CCC形成不良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共纳入135例UAP患者,其中男87例,女48例,平均年龄(65.5±7.1)岁。CCC形成不良组患者糖尿病、吸烟史比例、CRP、CAR高于CCC形成良好组,ALB低于CCC形成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R、糖尿病是UAP患者CCC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CRP、ALB、CAR预测UAP患者CCC形成不良的ROC曲线,结果显示,CRP、ALB、CAR预测CCC形成不良的AUC分别为0.771〔95%CI(0.691,0.851)〕、0.745〔95%CI(0.663,0.827)〕、0.813〔95%CI(0.739,0.886)〕;其中CAR预测UAP患者CCC形成不良的AUC高于CRP(Z=3.869,P<0.001)、ALB(Z=3.044,P=0.002),CRP预测UAP患者CCC形成不良的AUC高于ALB(Z=2.000,P=0.046)。

    结论

    CAR、糖尿病是UAP患者CCC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CAR升高可预测CCC形成不良,其预测价值高于CRP和ALB。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裴蓓, 成琳, 许凌云
    2023, 26(27):  3435-344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4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29KB) ( )  
    背景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群体的健康。尽管目前针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体系较完善,但双靶治疗与单靶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尚不明确。目的 探究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多西紫杉醇治疗,n=46)和对照组(曲妥珠单抗+多西紫杉醇治疗,n=4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有效控制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学指标改变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25%、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65%均高于对照组(P<0.05),叉头框蛋白P3(FoxP3)阳性细胞百分比≥0.4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多西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和肿瘤微环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茜, 骆建宇, 邝枣园, 许沁
    2023, 26(27):  3441-34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4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52KB) ( )  
    背景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征。牡丹皮是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已有研究证实在缺糖缺氧条件下,丹皮酚对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丹皮酚对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小鼠的干预效果,探究丹皮酚溶液灌胃在治疗中风行为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缺血性中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将2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n=10)、模型组(MCAO组,n=10),采用线栓法制成小鼠MCAO模型,造模24 h后,通过Longa评分评价各组小鼠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监测各组小鼠在MCAO术后大脑血流改变状况;对MCAO术后的小鼠进行TTC染色,在病理上观察小鼠大脑的损伤情况。探究丹皮酚对MCAO小鼠的行为功能保护作用:将5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假手术组(n=10)、模型+玉米油组(n=20)、模型+丹皮酚组(n=20)。造模后24 h,验证模型稳定后,模型+丹皮酚组用丹皮酚玉米油溶液灌胃,给药浓度为100 mg·kg-1· d-1,其余组灌服等量玉米油。在造模28 d后,统计三组小鼠的存活情况,绘制生存曲线;使用Longa评分判断小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尼氏染色法检测小鼠大脑梗死面积;行为学测试小鼠在造模前及造模后7、14、21、28 d 5个时间点的运动感觉功能改变。探究丹皮酚对MCAO小鼠行为功能改善的机制:随机将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分成假手术组(n=6)、模型+玉米油组(n=12)、模型+丹皮酚组(n=12)。造模后24 h,验证模型稳定后,药物组用丹皮酚玉米油溶液灌胃,给药浓度为100 mg·kg-1·d-1,其余组灌服等量玉米油。造模后2 d,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小鼠大脑纹状体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情况,探究急性期内丹皮酚是否能降低大脑炎性反应;造模后14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大脑半暗带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

    模型+玉米油组小鼠干预28 d的生存率为66.47%,丹皮酚组小鼠生存率为81.43%。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三组小鼠干预28 d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5)。造模28 d后,模型+丹皮酚组Longa评分低于模型+玉米油组(P<0.05)。三组小鼠造模后14 d脑组织中IBA1、GF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玉米油组、模型+丹皮酚组小鼠造模后14 d脑组织中IBA1、GFAP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丹皮酚组小鼠造模后14 d脑组织中IBA1、GFAP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玉米油组(P<0.05)。模型+玉米油组小鼠造模后2 d纹状体IL-1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丹皮酚组小鼠造模后2 d纹状体IL-1β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玉米油组(P<0.05)。

    结论

    丹皮酚可控制MCAO模型中小鼠在急性阶段的发症反应,减少了小鼠急性脑梗死面积,延长了小鼠生存期、改善了其运动感觉功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工结合研究
    姚俊杰, 商强强, 王宇峰, 栗嘉徽, 刘畅, 庞婷婷
    2023, 26(27):  3450-345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0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98KB) ( )  
    背景

    临床中,中医保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有明确疗效,其起效机制和生物力学效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

    应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对气滞血瘀型LDH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进行分析,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验证中医综合疗法的作用优势。

    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住院治疗且入院诊断为LDH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下肢疼痛侧、基线BMI、住院时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腰痛相关量表评分,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收集步态分析相关参数。

    结果

    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18例下肢疼痛侧在左侧,8例下肢疼痛侧在右侧,14例下肢疼痛侧为双侧。患者平均年龄(52.3±15.2)岁,平均BMI(25.2±4.2)kg/m2,平均住院时间(17.5±6.2)d。治疗后共35例有效或显效,5例无效,总体有效率为87.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升高(P<0.05);患者治疗后步频、步速、步幅、步行周期、摆动相占比、胫骨和足底冲击力升高,支撑相占比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内收外展、髋关节旋转、膝关节内外翻、膝关节旋转、踝关节旋转活动度下降(P<0.05);患者治疗后骨盆侧倾指数、骨盆侧斜指数、髋关节内收外展指数、髋关节屈伸指数、髋关节旋转指数、膝关节旋转指数、踝关节内外翻指数、踝关节屈伸指数、踝关节旋转指数升高(P<0.05)。40例LDH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在随访过程中有5例患者症状反复或再次入院治疗。

    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LDH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增加步行状态中的动态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孙晓蕾, 雷晓龙, 林佳声, 李克良, 郭澳, 张晓辉
    2023, 26(27):  3456-346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7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93KB) ( )  
    背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影响脊柱活动及躯干对称性的进展性三维骨骼畸形,有研究认为AIS不伴有疼痛,但最近的研究显示约有31.5%的患者伴有腰背疼痛。腰背痛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椎旁肌失衡及疲劳等因素所致。

    目的

    应用肌骨超声观察AIS伴腰部疼痛患者在高能量激光疗法(HILT)联合脊柱侧凸特定运动疗法(PSSE)治疗后主弯顶椎旁多裂肌形态变化,评价联合治疗对椎旁肌失衡纠正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脊柱侧弯矫治中心收治的AIS Rigo E1型患者30例进行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5);试验组采用HILT联合PSSE,对照组仅采用HILT。两组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患者腰椎关节活动范围检查、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治疗后多裂肌的变化与治疗效果是否存在相关性。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多裂肌凹侧横截面积、前屈度、左侧屈度、左旋转度、右旋转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多裂肌凹侧横截面积、凹侧厚度、凹凸侧横截面积比、凹凸侧厚度比、伸展度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RD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前屈度、左侧屈度、右侧屈度、左旋转度、右旋转度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伸展度低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凹凸侧多裂肌横截面积比与治疗后腰椎右旋转度呈负相关(r=-0.660,P<0.01),治疗后凹凸侧多裂肌厚度比与治疗后腰椎右侧屈度呈负相关(r=-0.614,P<0.05)。

    结论

    HILT联合PSSE可使脊柱侧凸顶椎凹侧多裂肌形态改变,减轻腰部疼痛,增加腰椎活动度及降低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单独使用HILT虽对多裂肌形态变化影响不明显,但可有效缓解脊柱侧凸引起的下腰痛。脊柱双侧多裂肌形态趋于平衡对改善腰椎侧屈与旋转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