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14): 1788-179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81
所属专题: 乳腺癌最新文章合辑
何芸1, 范焕芳2,3,*(), 马盼2, 许绍青1, 杨柳1, 金明哲1, 张明蕊1, 陈佳琪1
HE Yun1, FAN Huanfang2,3,*(), MA Pan2, XU Shaoqing1, YANG Liu1, JIN Mingzhe1, ZHANG Mingrui1, CHEN Jiaqi1
摘要: 背景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乳腺癌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信心。目前西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有限,针灸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疗效,然而关于不同针灸治疗方式的选择目前研究较少。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针灸方式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Medlin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不同针灸方式干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10-31。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检索,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初筛与复筛,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基本资料与数据的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后,运用R 3.6.2、Stata 14.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包含915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其中治疗组459例,对照组456例。涉及11种干预措施,包括常规治疗、普通针刺、温针、毫火针、西药、针刺+艾条、常规+腹针、常规+温针、常规+针刺、常规+关刺、常规+力动针。各干预措施对患-健侧周径差值的累计概率图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结果显示,常规+腹针(100.0%)>毫火针(66.4%)>常规+温针(58.2%)>普通针刺(19.0%)>常规治疗(6.5%)。各干预措施对总有效率的SUCRA排序结果显示,毫火针(90.1%)>普通针刺(71.1%)>常规+力动针(67.7%)>温针(62.1%)>常规+温针(57.9%)>针刺+艾条(50.7%)>常规+关刺(48.2%)>常规+针刺(47.7%)>常规+腹针(38.6%)>西药(9.6%)>常规治疗(6.3%)。 结论 在11种干预措施中,综合总有效率与患-健侧周径差值排序,毫火针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的最佳选择,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证实。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