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21): 2547-2552.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1.011

所属专题: 女性健康最新文章合集

• •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市育龄妇女的孕产期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陈珉惺,金春林,余旬,朱丽萍,杜莉   

  1. 200031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陈珉惺,金春林);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金春林,余旬);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朱丽萍,杜莉);通信作者:金春林,200031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E-mail:jinchunlin@smhb.gov.cn
  • 出版日期:2016-07-20 发布日期:2016-07-20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03172)

  • Published:2016-07-20 Online:2016-07-20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育龄妇女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的策略。方法  2015年9-12月,抽取上海市9个区,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其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备孕情况、户籍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社会支持渠道数量、利用率、内容)。结果  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90.3%。调查对象年龄18~42岁,60.3%(123/204)为21~30岁,68.5%(98/204)为企事业职员,81.3%(166/204)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61.3%(125/204)家庭月收入≥5 000元,71.6%(146/204)尚未妊娠,64.7%(132/204)尚未生育,97.1%(198/204)处于备孕状态,83.3%(170/204)为本地户籍。外地户籍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低于本地户籍育龄妇女,家庭月收入高于本地户籍育龄妇女(P<0.05)。外地户籍育龄妇女主动渠道、被动渠道数量均少于本地户籍育龄妇女(P<0.05)。不同年龄育龄妇女主动渠道数量、被动渠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地户籍育龄妇女主动渠道、被动渠道利用率与本地户籍育龄妇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地户籍、本地户籍育龄妇女主动渠道中的互联网利用率高于传统媒介、亲人、社交利用率,被动渠道中的亲人利用率低于社交利用率(P<0.05);本地户籍育龄妇女主动渠道中的传统媒介、亲人利用率低于社交利用率,被动渠道中的传统媒介利用率高于亲人利用率、低于社交利用率,亲人利用率低于社交利用率(P<0.05)。不同年龄育龄妇女主动渠道、被动渠道利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31~40岁育龄妇女主动渠道、被动渠道中的互联网利用率高于传统媒介、亲人、社交利用率(P<0.05);21~30岁育龄妇女被动渠道中的传统媒介利用率低于社交利用率(P<0.05)。在14种主动渠道中,前3位渠道内容为百度、朋友或同事、论坛;被动渠道中,前3位渠道内容为杂志或书籍、朋友或同事、母亲或婆婆。结论  外地户籍育龄妇女的社会支持水平低于本地户籍育龄妇女,不同户籍、年龄育龄妇女互联网利用率均较高;政府需探索针对不同户籍女性特征的多部门协作的社区管理模式,监督互联网信息的可信性,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

关键词: 妇女卫生保健服务, 产前保健, 社会支持,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