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25): 3158-3162.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25.020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政策对农村卫生费用的影响研究

范忭斐1,李丽清1,2*,刘巧艳2   

  1. 1.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通信作者:李丽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1009160869@qq.com
  • 出版日期:2017-09-05 发布日期:2017-09-05
  •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3110);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项目(2015T80811)

  • Published:2017-09-05 Online:2017-09-05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卫生政策对农村卫生费用的影响,为新农合卫生政策的稳步推进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卫生总费用、农村卫生费用、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参合率、村卫生室数、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需住院而未住院比例、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及占比、农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及占比等指标数据,通过比较新农合卫生政策实施前后农村卫生费用的变化,探讨新农合卫生政策对农村卫生费用的影响。结果  农村卫生费用从2001年的2 248.70亿元增至2013年的11 026.97亿元,增加8 778.27亿元,增幅为390.37%。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001年的246.49元增至2013年的1 717.01元,增加1 470.52元,增幅为596.58%。参合率在2004年为75.2%,2014年为98.9%,增幅为31.52%,参合率稳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由2003年的36.2%增加到2014年的60.5%,增幅为67.13%。农村需住院而未住院比例由2003年的30.3%下降至2013年的16.7%,下降了13.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2001年的96.61元增加至2014年的753.90元,增加了657.29元,增幅为680.35%,占人均纯收入比例、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也呈增高趋势。农村居民的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001年的1 491.60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3 883.90亿元,增幅为160.38%;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01年的29.68%下降至2014年的11.00%,下降了18.68个百分点。结论  新农合卫生政策的实施造成农村卫生费用上升,农村的人均卫生总费用、参合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加,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明显下降。新农合卫生政策的落实,需要卫生费用的大力支持,国家需提供更多的医疗补助,加大宏观层面的卫生费用投入,降低微观个体的医疗负担。应继续着力推进新农合卫生政策,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卫生政策, 农村卫生, 卫生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