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21): 2583-2589.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21.006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的关系研究

石琳1,2,常奕3,王斌1,4*   

  1. 1.100049北京市,航天中心医院心脏中心
    2.100044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3.050200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4.515041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通信作者:王斌,主任医师;E-mail:wangbin_pku@126.com
  • 出版日期:2017-07-20 发布日期:2017-07-20

  • Published:2017-07-20 Online:2017-07-20

摘要: 背景  临床上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这与患者种族相关并受其基因型影响。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单次负荷剂量300 mg而后75 mg/d口服,或直接给予75 mg/d常规剂量口服。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抵抗情况。采用Taqman-PCR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按照是否携带突变基因A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和第4外显子G636A位点均无突变基因A,34例)和突变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或第4外显子G636A位点有突变基因A,64例)。随访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CYP2C19*2基因型和CYP2C19*3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提示本研究纳入的样本具有较好的群体代表性。不同CYP2C19*2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A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G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AA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小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3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野生型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野生型组MACEs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CYP2C19*2中,GG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相关,含有CYP2C19第5外显子突变者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抗血小板作用减弱,预后较差,而第4外显子突变对患者预后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预后, CYP2C19, 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