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06): 652-657,665.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06.007

• • 上一篇    下一篇

炎症性肠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田雨,李俊霞,田原,刘冠伊,王化虹,刘新光   

  1. 100034 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通信作者:李俊霞,100034 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E-mail:lijxtom@foxmail.com
  • 出版日期:2016-02-20 发布日期:2016-02-20

  • Published:2016-02-20 Online:2016-02-20

摘要: 背景  随着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的上升,炎症性肠病相关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值得关注。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内镜随访的39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发生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为结局事件,以患者的病程为时间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39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13例发生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2例、克罗恩病1例;腺瘤样病变或肿物(ALM)10例、异型增生相关病变或肿物(DALM)3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疾病活动程度和疾病复发情况与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有回归关系(P<0.05);性别、起病年龄、结肠癌家族史、吸烟、病变范围和接受至少2年以上的5-氨基水杨酸(5-ASA)/柳氮磺胺吡啶(SASP)维持治疗与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无回归关系(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无炎症性肠病家族史者、中度活动者及疾病偶发患者的累计生存率高于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者、重度活动者及疾病频发/持续活动患者(χ2值分别为4.631、7.382、13.438,P值分别为0.031、0.007、<0.001)。10例ALM患者中9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1例多发ALM患者行全结肠切除;3例DALM患者1例行全结肠切除,2例因病情较重或全身情况差未行手术治疗。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的发生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疾病活动程度和疾病复发情况。

关键词: 肠炎, 结肠炎, 溃疡性, 克罗恩病, 增生,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