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23): 2758-2761.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23.003

所属专题: 心血管最新文章合集

• • 上一篇    下一篇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效果的评价及其与高敏肌钙蛋白T的相关性

徐景俊,张丽,卢晓潇,潘宁,崔国利,王薇   

  1. 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物理诊断科(徐景俊,卢晓潇,潘宁,王薇),循环科(张丽),检验科(崔国利);通信作者:王薇,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物理诊断科;E-mail:wangwei9788@163.com
  • 出版日期:2015-08-15 发布日期:2015-08-15
  •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201246)

  • Published:2015-08-15 Online:2015-08-15

摘要: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效果,探讨梗死节段纵向应变(LS)峰值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PCI术的AMI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心肌梗死部位分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1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19例)。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4周采用2D-STI技术测定心肌病变节段LS峰值,并测定hs-cTnT水平。结果 AMI患者PCI术前各病变节段运动幅度减低,LS-时间曲线形态杂乱;术后4周,各病变节段运动幅度略恢复,LS-时间曲线形态较规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术前与术后4周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术前与术后4周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术前hs-cTnT水平为404.2(344.0)μg/L,术后4周hs-cTnT水平为1.2(9.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5,P<0.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变化与hs-cTnT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rs=0.74、0.75、0.74,P<0.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术前hs-cTnT水平为308.4(641.0)μg/L,术后4周hs-cTnT水平为1.9(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23,P<0.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变化与hs-cTnT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rs=0.65、0.75、0.78,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各节段LS峰值高于术前,且LS峰值变化与hs-cTnT水平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2D-STI可定量评价AMI患者PCI术前后心肌的运动功能,可作为评价PCI术疗效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