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3-08-中国全科医学
P. 22
2023年3月 第26卷 第8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919·
的标准方法进行测量 [15] 。 1.5 缺失数据的处理及构建 模型最后纳入的样本量
所有患者基线特征数据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从病 针对前述的候选预测变量,数据清洗提示左心房(LA)
历中收集。数据的录入采用二次录入的方法,即当两次 内径、最大左心室壁厚度(MW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录入的数据一致时数据将进入数据库;否则,将重新评 (LVEF)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分别为 3.9%、3.2% 及 4.1%。
估原始数据。 本研究初步纳入 537 例患者,针对前述 3 个有缺失的变
1.3 随访及终点事件 本研究的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 量,其中 24 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数据完整
访或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患者就诊记录,从而评估患 的患者共计 513 例;为评估删除该 24 例患者对结果可
者终点事件;随访从首次评估开始,每 6~12 个月随访 能产生的偏倚影响,将研究样本按照基线数据缺失与否
1 次,直至出现终点事件或死亡或研究拟定的评估日期 进行对比,结果提示基线数据在两组人群间无统计学差
(2019-12-31),如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失访,则将最近 异(P>0.05),基线数据包括:年龄、既往 TE 事件、
一次随访纳入分析。 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MWT、LA 内径、
本研究的终点事件定义为复合性 TE 事件,包括缺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纽约心脏协会(NYHA)
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外周动脉栓塞,具体 心功能分级及 LVEF,且随访时间及终点事件在两组人
为:(1)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为临 群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最后纳入了具
床医生诊断的局灶性突发性神经功能缺损,分别持续 有完整数据的 513 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24 h 和 <24 h [6] ;(2)外周动脉栓塞定义为脑、心、 1.6 模型回归系数的数目 通常情况下,构建风险预
眼、肺以外的TE事件,诊断依据是突然出现的局部疼痛, 测模型时需要基于事件比例(events per variable ratio,
伴有寒冷和无脉的四肢或血尿等,通常通过血管造影、 EPV)来确定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个数,其中 EPV 是数
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超声确诊 [5-6] 。此外,鉴于本研究 据中事件的数量除以风险预测模型中回归系数的数目。
系回顾性研究,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确定缺血性脑卒中亚 每个模型估计的系数至少需要 10 个事件,以确保模型
型的病因较为困难,根据既往文献 [5,16-17] ,本研究没 的回归系数得到足够的精度估计、避免过度拟合。构建
有将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与其他缺血性脑卒中亚型进行 模型的人群(n=513)在整个随访过程中共计发生 42 例
区分。 TE 事件,因此允许 4~5 个回归系数。
1.4 候选预测变量 将既往文献 [5-6,9,18-19] 中报道的 1.7 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表 1 中候选预测
HCM 患者的 TE 预测因子作为候选预测变量,候选预 变量均为拟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潜在候选变量。采用
测变量均在基线时进行评估。此外,本研究还评估了 Schoenfeld 残差研究评估所有变量进行 Cox 回归分析要
HCM Risk-CVA 模型中的预测因子,以便进行模型之间 求的比例风险假设,另外,对于连续性变量,评估其潜
的比较,相关变量的定义详见表 1 [20-21] 。 在的非线性关系,并评估变量间可能潜在的交互作用。
表 1 基线评估的候选预测变量定义及赋值原则
Table 1 Definitions and weight assignment principles of candidate variables
变量 定义 赋值原则
年龄 首次评估时的年龄 [5,9] 连续性变量:岁
既往 TE 事件 根据 CHA2DS2-VASc 评分模型中的相关定义,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外周动脉栓塞 [9,16] 二分类变量:是 / 否
血管疾病 根据 CHA2DS2-VASc 评分模型中的相关定义,为:陈旧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或主动脉斑块 [9,16] 二分类变量:是 / 否
高血压 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 3 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即 3 次非同日收缩压≥ 140 mm Hg 和 / 或舒张压≥ 90 mm Hg 者,二分类变量:是 / 否
则诊断高血压;如既往诊断高血压,目前服用药物情况下血压处于参考范围,也诊断为高血压 [20]
糖尿病 空腹血糖水平≥ 7 mmol/L,或有医生诊断的糖尿病史,或服用降糖药物 [21] 二分类变量:是 / 否
心房颤动 诊断依据:存在心房颤动病史,或常规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或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 [5,9] ;上述三项 二分类变量:是 / 否
中的任意一项提示心房颤动,即可诊断。此外,患者诊断心房扑动等同于心房颤动
MWT 超声心动图测定的 MWT 连续性变量:mm
LA 内径 超声心动图测定的 LA 前后径 连续性变量:mm
LVOTO 左心室流出道静息压力阶差≥ 30 mm Hg [2] 二分类变量:是 / 否
NYHA 心 功 Ⅰ级: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明显的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二分类变量:Ⅲ / Ⅳ
能分级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日常活动可出现较明显的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级为是,Ⅰ / Ⅱ级为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可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方可缓解 否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明显加重
LVEF 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连续性变量:%
注:TE= 血栓栓塞,MWT= 最大左心室壁厚度,LA= 左心房,LVOTO=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NYHA= 纽约心脏协会,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
1 mm Hg=0.133 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