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2023-01-中国全科医学
P. 99

·94·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January  2023, Vol.26  No.1


           制平稳从而就诊次数减少(n=2);急性病症发作或慢                           (前 3 位为:冠心病、高血压、2 型糖尿病),考虑除
           性病病情变化导致就诊次数一过性增多(n=2);阶段                           了与研究对象年龄不同有关外,还与疾病统计方式不同
           性受“情绪”困扰而反复就诊(n=1),部分间断频繁                           有关,即本研究对患者的慢性病患病率进行统计,后者
           就诊者患者由持续频繁就诊者发展而来,其就诊次数的                            对每次就诊时所诊断的疾病进行统计                 [5] 。既往研究表
           减少得益于预约就诊制度落实后,因“取药时间未到”                            明,签约家庭医生是患者持续频繁就诊的影响因素,本
           而盲目就诊的情况减少。持续频繁就诊排前 3 位的原因                          研究提示在持续频繁就诊与间断频繁就诊者中,家庭医
           为:因单盒药物的可服用次数与疾病周期服药次数不匹                            生签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比较对象不同
           配而每月多次就诊取药(n=3),倾向于原研药品拒绝                           相关,本文在持续频繁就诊者和间断频繁就诊者间比较,
           同类药品替代而多次就诊(n=1),转诊不及时而多次                           而其他研究在持续频繁就诊者和非持续频繁就诊者间进
           前往社区就诊寻求帮助(n=1)。                                    行比较   [9] 。本次调查中持续频繁就诊者与间断频繁就
           3 讨论                                                诊者的疾病复杂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考虑与本研究仅纳
           3.1 基层存在持续频繁就诊现象 本单位 14.40% 的频                      入慢性病病种,而未将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或慢性
           繁就诊者存在持续频繁就诊的现象,低于国外综述性文                            病加重情况及精神 - 心理因素纳入调查、进行统计有
           章报道的结果,即 20% 频繁就诊者存在持续频繁就诊                          关 [2-3,10] 。既往研究均提示,慢性病为频繁就诊的重要
           现象  [7] ,但明显高于一项上海市某社区的调查结果,                        影响因素,社区作为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应对持
           即仅 5.3%的居民在 3 年内持续频繁就诊             [5] ;本次调查        续频繁就诊者慢性病控制情况进行评价,若频繁就诊者
           持续频繁就诊者约占总就诊居民的 2.95%,高于芬兰报                         因慢性病病情控制欠佳而持续频繁就诊,全科医生在以
           道的持续频繁就诊者占所有患者的 1.4%               [8] 。这些频繁        后的诊疗过程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以生物 - 心理 - 社
           就诊的现象虽然从侧面反映出基层全科医疗承担了大量                            会的医学模式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                   [2,10-11] 。
           医疗任务,部分居民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接纳性良好,医                            3.3 频繁就诊原因分析 定性访谈结果可知,患者选
           患联系紧密,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单位的社区医疗资                            择社区就诊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理优势明显且候诊时间
           源被“少数人群”“过度利用”           [3,6] 。本研究提示约 2.95%        短、医生态度好且基本满足日常医疗需求、报销比例高
           的持续频繁就诊者占用了约 10.11% 的门诊量,与国内                        于专科医院。与上海的一项老年持续频繁就诊者访谈结
           外研究中对机构内持续频繁就诊者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的                            果基本一致,该访谈结果显示患者就诊的前 3 位原因包
           统计结果相符,芬兰某研究提示 0.9% 的持续频繁就诊                         括慢性病患病率、社区医院的便捷性(距离近、报销比
           者占初级卫生保健临床工作量的 6%,上海某研究提示                           例高、排队时间短)、医患关系好               [11] 。由此可知,社
           5.3% 的持续频繁就诊者占用了全科医生 21.4% 的接诊                      区医疗机构因地理可及性良好、医疗服务契合度高、药
           资源  [2] 。不难看出,持续频繁就诊者挤占的医疗资源                        品齐全且报销比例高而吸引居民就诊,同时也说明多数
           量高于社区平均水平,并为全科医生带来了大量重复的                            患者的常见疾病问题,可在社区解决。这提示在地理位
           工作。                                                 置和报销比例的优势下,全科医生可凭借优秀的全科诊
           3.2 持续频繁就诊者特点 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人                           疗服务能力和常见疾病管理能力留住患者,也提示完善
           口学与持续频繁就诊关系密切              [5,8] 。本研究提示,虽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
           然 60~79 岁持续频繁就诊者的比例较高,但持续和间断                        构发挥解决居民常见医疗问题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推
           频繁就诊者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考虑可                            动分级诊疗的落实。
           能与样本量少有关。本次调查中持续和间断频繁就诊者                                对于间断频繁就诊者而言,因急性病症发作或慢性
           慢性病患病率排在前 3 位的均为高血压、2 型糖尿病、                         病病情变化而出现阶段性频繁就诊的情况可视为正常就
           血脂异常,与上海老年频繁就诊者疾病顺位不完全一致                            诊,这部分间断频繁就诊者大多属于慢性病患者,在社


                                     表 3 持续频繁就诊者与间断频繁就诊者的疾病情况比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disease status between continuous frequent visitors and intermittent frequent visitors
                                                     慢性病                                   疾病复杂程度
               组别        例数
                                 高血压     2 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冠心病       脑卒中        简单        普通        复杂
            持续频繁就诊        92   74(80.43)  37(40.22)  34(36.96)  22(23.91)  8(8.70)  28(30.43)  54(58.70)  10(10.87)
            间断频繁就诊       547   415(75.87) 230(42.05) 169(30.90) 134(24.50) 73(13.35)  188(34.37) 321(58.68)  38(6.95)
               2
             χ (Z)值              0.837     0.096     1.308     0.009     1.448                1.099 a
               P 值               0.360     0.756     0.277     0.926     0.229                0.272
                 a
              注: 表示 Z 值;由于数据修约,部分构成比之和非 100.00%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