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2022-23-中国全科医学
P. 115

·292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高,为寻找异质性来源,逐一
           剔除各个研究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李贤英等                [13] 、瞿香坤
           等 [16] 、汪周华 [17] 、王波太  [18] 、巫霞等 [20] 研究后,异质
                        2
           性检验结果显示 I =0,P=0.81,再进一步拆分这 5 项研究,发
           现剔除瞿香坤等     [16] 、汪周华  [17] 的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
               2
           显示I =0,P=0.38,遂将其分为3个亚组。但未能从抗生素种类、
           受试者年龄、性别比例、样本量、随机方法、发表年限等方
                                                                        图 1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森林图
           面寻找到各个亚组研究之间的共通点,因此,异质性的来源                           Figure 14 Forest plot comparing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考虑为多重因素导致。
               此外,有 5 项研究    [16-19,22] 报告了降钙素原(PCT),结              0  SE(log[RR])
           果显示试验组 P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计量单位不一
           致,无法查证系笔误还是其他原因导致,故放弃 Meta 分析。                          0.1
           2.4.10 影像学完全吸收率 共 7 项研究         [14-16,19,21-23] 报告了
                                                                   0.2
           影像学完全吸收率(3 项研究         [19,21-22] 为胸部 DR,1 项 [16] 为
           胸部 CT,3 项  [14-15,23] 为混合),包括 719 例患者,异质性检              0.3
                     2
           验结果显示 I =0,P=0.6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 分析
                                                                   0.4
           结果显示,试验组影像学完全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RR=1.57,95%CI(1.31,1.89),P<0.000 01〕,              0.5                                   RR
                                                                     0.2      0.5      1.0      2.0      5.0
           见图 13。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判
                                                                          参考症状恢复、影像学吸收情况评判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评判
                                                                               图 15 痊愈率漏斗图
                                                                          Figure 15 Funnel chart of the cure rate

                                                               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影像学完全吸收率为中等质量
                                                               证据,发热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
                   图 13 两组影像学完全吸收率比较的森林图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为低质量证据,抗生素使用时间、不
           Figure 13 Forest plot comparing the imaging complete absorp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良反应为极低质量证据,见表 3。
                                                               3 讨论
           2.4.11 不良反应 共 10 项研究     [12-16,19-21,23-24] 报告了不良反     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
           应,其中 7 项研究   [12-16,20,24] 报告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          尤其是老年 CAP 患者,其呼吸道症状不典型、感染症状不突
           3 项研究 [19,21,23] 报告了具体的不良反应,见表 2。3 项研究              出、常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反复住
                              2
           间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 I =0,P=0.6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院,预后较差    [7] 。一直以来,抗感染治疗是 CAP 治疗的基石,
           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免疫宿主增多、抗生素的滥用,
           无统计学意义〔RR=0.84,95%CI(0.26,2.67),P=0.76〕,            CAP 病原体变迁及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尽管诊断技术在
           见图 14。                                              不断进步,新型抗菌药物在陆续上市,但 CAP 的发病率和病
                                                               死率仍然较高,因此迫切地需要寻找其他疗法来减少甚至替
                          表 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代抗生素的使用。CAP 归属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
                     Table 2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感受外邪、肺失宣肃或脏腑失调、兼受外邪。
              第一作者            试验组               对照组
                                                               疾病早期,外感风热之邪,经口鼻侵袭肺脏,或风寒之邪入
              魏兵 [19]   2 例恶心             1 例腹痛
                                                               里化热,炼津为痰,而致痰热壅肺。若治之不当,风热邪盛、
             姚津剑  [21]  1 例轻微恶心           1 例轻微恶心
                                                               逆传心包,则可出现邪陷正脱之危象            [25] 。因此,在疾病早期,
              张舒 [23]   1 例静 脉炎,1 例中 上 1 例静脉炎,2 例腹胀、
                        腹不适伴恶心            恶心,1 例呕吐             风热初感之际,既应加以干预,减少恶变的可能性。
                                                                   疏风解毒胶囊源于湘西土家族家传秘方“袪毒散”,由
           2.5 发表偏倚检测 对痊愈率绘制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检测,                       虎杖、板蓝根、连翘、柴胡、芦根、马鞭草、败酱草、甘草 8
           结果显示各研究点左右分布不对称,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                          味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效,推荐用于 CAP
           倚,可能与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干预措施不一致等有关,见                          疾病早期风热袭肺者。方中虎杖苦寒,归肝、肺经,清肺降气,
           图 15。                                               祛风解毒,用以为君;板蓝根深入营血,清热解毒;连翘清
           2.6 GRADE 证据分级 GRADE 证据分级结果显示,痊愈率、                  解肺热,散结消肿,具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两者相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