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2-23-中国全科医学
P. 11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925·
表 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表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样本量 年龄(岁) 性别(男 / 女) 对照组干预措施
发表
疗程
试验组
第一作者 时间 (试验 干预措施 用药 (d) 结局指标
组/对
(年)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抗生素种类 途径 剂量
照组)
郭国华 [12] 2020 46/46 69.85±4.71 70.42±4.88 28/18 25/21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头孢唑肟 静脉滴注 2.0 g,2 次 /d 10 ①②③⑤⑦11
李贤英 [13] 2020 40/40 69.58±15.36 70.36±13.69 36/4 38/2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莫西沙星 口服 0.4 g,1 次 /d 10 ②④⑤⑥⑦⑧⑨11
李颖 [14] 2015 30/30 53.1±10.4 51.9±11.3 12/18 14/16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头孢呋辛 静脉滴注 1.5 g,3 次 /d 7 ①②③④⑤⑦⑨⑩11
潘锟镭 [15] 2020 60/60 39.81±10.95 38.87±10.28 36/24 32/28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莫西沙星 静脉滴注 0.4 g,1 次 /d 10 ①②⑩11
瞿香坤 [16] 2019 60/60 59.43±18.12 58.50±18.15 24/36 28/32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哌拉西林他 静脉滴注 3.375 g,4 次 /d 7 ②④⑥⑦⑧⑨⑩11
唑巴坦
汪周华 [17] 2016 64/64 30±1.5 32±2.5 40/24 38/26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头孢呋辛 静脉滴注 1.5 g,1 次 /d 7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
王波太 [18] 2020 42/42 59.96±8.65 58.35±8.65 17/25 20/22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莫西沙星 口服 0.4 g,1 次 /d 7 ⑥⑦⑧⑨
魏兵 [19] 2016 60/60 57.64±7.35 56.84±8.13 32/28 31/29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莫西沙星 静脉滴注 0.4 g,1 次 /d 7 ①②④⑤⑧⑩11
头孢哌酮舒
[20]
巫霞 2019 86/86 38.63±7.09 36.18±8.10 0/86 0/86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静脉滴注 2.0 g,2 次 /d 7 ①②④⑥⑦⑧⑨11
巴坦
姚津剑 [21] 2016 57/58 57.4±8.5 58.6±9.3 34/26 35/25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左氧氟沙星 静脉滴注 0.5 g,1 次 /d 7 ①②④⑤⑧⑨⑩11
张连国 [22] 2014 50/50 60~75 a 57/43 a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莫西沙星 静脉滴注 0.4 g,1 次 /d 7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张舒 [23] 2016 42/42 20~72;39.4±5.8 a 32/52 a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左氧氟沙星 静脉滴注 0.5 g,1 次 /d 7 ①②④⑤⑥⑦⑩11
周文博 [24] 2019 40/40 50.30±6.40 48.56±5.40 24/16 22/18 SFJD+ 对照组干预措施 莫西沙星 静脉滴注 0.4 g,1 次 /d 7 ①②④⑤⑥⑦⑧11
注:SFJD= 疏风解毒胶囊,① = 痊愈率,② = 总有效率,③ = 抗生素使用时间,④ = 发热消失时间,⑤ = 咳嗽消失时间,⑥ = 咳痰消失时间,
a
⑦ =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⑧ =C 反应蛋白,⑨ = 白细胞计数,⑩ = 影像学完全吸收率,11 = 不良反应; 为总样本数据
2
包括 1 071 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 I =0,P=0.98,采
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9,95%CI(1.28,
1.74),P<0.000 01〕。根据纳入研究关于“痊愈”判定标
准的不同,将其分为 3 个亚组。其中 7 项研究 [12,15,19,21-24]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结果显示,
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4,
95%CI(1.27,1.87),P<0.000 01〕;2 项研究 [14,17] 参照《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果显示,试验组痊愈率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6,95%CI(1.08,2.87),
P=0.02〕;1 项研究 [20] 主要参考症状恢复、影像学吸收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3,
95%CI(0.91,1.66),P=0.17〕,见图 4。
2.4.2 总有效率 共 12 项研究 [12-17,19-24] 报告了总有效率, 图 4 两组痊愈率比较的森林图
Figure 4 Forest plot comparing the cur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
包括 1 271 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 I =0,P=0.96,采
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 2.4.3 抗生素使用时间 共 2 项研究 [12,14] 报告了抗生素使用
2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8,95%CI(1.13, 时间,包括 152 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 I =0,P=0.60,
1.24),P<0.000 01〕。根据“有效”判定的标准不同,将其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抗生素使
分为 3 个亚组。其中 8 项研究 [12-13,15,19,21-24] 的疗效标准参 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5,95%CI
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结果显示,试 (-1.90,-0.61),P=0.000 1〕,见图 6。上述 2 项研究样本
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8, 量偏少,且 2 项研究间虽无统计学异质性,但抗生素疗程、
95%CI(1.12,1.25),P<0.000 01〕;2 项研究 [14,17] 参照《抗 使用剂量不一致,因此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 2.4.4 发热消失时间 共 10 项研究 [13-14,16-17,19-24] 报告了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1.02,1.24), 发热消失时间,包括 1 059 例患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
2
P=0.01〕;2 项研究 [16,20] 主要参考症状恢复、影像学吸收情况, I =98%,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
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果显示,试验组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1.23,95%CI(1.11,1.37),P=0.000 1〕,见图 5。 〔MD=-1.15,95%CI(-1.93,-0.37),P=0.004〕,见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