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4
P. 77
·173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
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治疗第30天的预后情况。 数资料的分析采用 χ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
mRS 评分为 0~5 分,0 分:完全无症状;1 分:尽管有 秩相关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工作和生活; 2 结果
2 分: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要帮助, 2.1 三组相关资料比较 三组年龄、性别、吸烟史、
能照料自己的日常事务;3 分: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 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
但能独立行走;4 分: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 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及
常生活需别人帮助;5 分:重度残疾,卧床,二便失禁, PCT、MPV、PDW、CD62P、TXB 2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学意义(P<0.05),见表 1。
1.5.5 血清 CD62P、TXB 2 检测 于治疗前、治疗第 7 2.2 相关性分析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天、治疗第 30 天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 3 ml,以 CD62P、TXB 2 与患有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r s =0.821,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提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P<0.001;r s =0.835,P<0.001)。
试验(ELISA)检测 CD62P、TXB 2 水平,试剂盒购自上 2.3 前循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不同时间点
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标仪购自美国伯乐公司(型 NIHSS 评分、CD62P、TXB 2 比较 组别与时间对 NIHSS
号为:iMark 11589)。 评分、CD62P、TXB 2 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别及时间分别对 NIHSS 评分、CD62P、TXB 2 主效应显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多组间比较 著(P<0.05)。其中治疗第 7、30 天,后循环脑梗死组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 NIHSS 评分、CD62P、TXB 2 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差
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 25 , 2.4 不同部位梗死组治疗第 30 天预后比较 前循环脑
P 75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 H 检验。计 梗死组治疗第 30 天 mRS 评分为(1.70±0.88)分,低
表 1 三组相关资料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among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patients and physical examinees
年龄 性别〔n(%)〕 吸烟史〔n(%)〕 饮酒史〔n(%)〕 高血压〔n(%)〕 糖尿病〔n(%)〕
组别 例数
( ±s,岁) 男 女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对照组 28 62.5±6.6 18(64.3) 10(35.7) 11(39.3) 17(60.7) 10(35.7) 18(64.3) 8(28.6) 20(71.4) 10(35.7) 18(64.3)
前循环脑梗死组 23 64.9±7.3 13(56.5) 10(43.5) 12(52.2) 11(47.8) 9(39.1) 14(60.9) 14(60.9) 9(39.1) 15(65.2) 8(34.8)
后循环脑梗死组 21 65.9±6.8 13(61.9) 8(38.1) 11(52.4) 10(47.6) 10(47.6) 11(52.4) 14(66.7) 7(33.3) 15(71.4) 6(28.6)
检验统计量值 1.601 a 0.328 1.158 0.725 8.563 7.477
P 值 0.209 0.849 0.560 0.696 0.014 0.024
高脂血症〔n(%)〕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n(%)〕 PCT CD62P TXB 2
组别 〔M(P 25 ,P 75 ), MPV PDW 〔M(P 25 ,P 75 ), ( ±s,
有 无 有 无 %〕 ( ±s,fl) ( ±s,fl) μg/L〕 ng/L)
对照组 10(35.7) 18(64.3) 5(17.9) 23(82.1) 0.19(0.17,0.20) 8.79±0.55 15.84±0.33 0.14(0.09,0.21) 52.51±24.44
前循环脑梗死组 16(69.6) 7(30.4) 10(43.5) 13(56.5) 0.21(0.20,0.23) 9.17±0.45 16.10±0.37 4.27(3.96,5.96) 143.82±20.07
后循环脑梗死组 14(66.7) 7(33.3) 11(52.4) 10(47.6) 0.23(0.20,0.24) 9.41±0.58 16.11±0.33 5.67(4.52,6.52) 156.12±25.27
检验统计量值 7.343 6.994 15.242 b 8.496 a 4.854 a 48.951 b 149.177 a
P 值 0.025 0.030 <0.001 0.001 0.011 <0.001 <0.001
b
2
a
注: 表示 F 值, 表示 H 值,余检验统计量值为 χ 值;PCT= 血小板压积,MPV= 血小板平均体积,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CD62P=P- 选择素,
TXB 2 = 血栓素 B 2
表 2 前循环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脑梗死组不同时间点 NIHSS 评分、CD62P、TXB 2 比较( ±s)
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CD62P and TXB 2 betwee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NIHSS 评分(分) CD62P(μg/L) TXB 2 (ng/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7 d 治疗后 30 d 治疗前 治疗后 7 d 治疗后 30 d 治疗前 治疗后 7 d 治疗后 30 d
前循环脑梗死组 23 6.39±1.30 3.43±0.90 1.57±0.66 4.82±1.10 2.53±0.77 1.67±0.42 143.82±20.07 111.92±16.75 95.08±14.39
后循环脑梗死组 21 7.05±1.25 4.10±0.89 a 2.04±0.86 a 5.45±1.23 3.30±0.79 a 2.26±0.55 a 156.12±25.27 125.66±21.97 a 114.24±18.43 a
F 值 F 交互 =0.412,F 时间 =554.431,F 组间 =5.064 F 交互 =0.886,F 时间 =218.298,F 组间 =11.694 F 交互 =3.216,F 时间 =322.851,F 组间 =6.987
P 值 P 交互 =0.665,P 时间 <0.001,P 组间 =0.030 P 交互 =0.420,P 时间 <0.001,P 组间 =0.001 P 交互 =0.050,P 时间 <0.001,P 组间 =0.011
a
注: 表示与前循环脑梗死组相比 P<0.05;NIHS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