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4
P. 65

·172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P<0.05);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糖尿病患病率、出血                         重复等优势,已成为临床医师首选检查手段。许多专家
           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建议确定 ET 的下限值,并以此分流患者,低于该值则
           2.2 两组患者 ET、EV、VI、FI、VFI 比较 EC 组患者                  可避免进一步的有创检查           [10-11] 。一项大样本、多中心
           ET 厚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EV 大于子宫内膜良性病                         临床研究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绝经后的女
           变组,VI、FI、VFI 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差异均                        性进行筛查,结果指出 ET>5 mm 可以作为 EC 患者的筛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查方法之一     [12] 。而 ZHOU 等  [13] 的研究显示 PMB 患者
           2.3 三维超声及恶性风险模型预测 PMB 女性 EC 价值                      ET ≤ 4 mm 并不能完全排除 EC。虽然在临床上以 ET
             绘 制 ET、EV、VI、FI、VFI 预 测 PMB 女 性 EC 的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ROC 曲 线( 图 1), 结 果 显 示,ET、EV、VI、FI、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VFI 预 测 PMB 女 性 EC 的 AUC 分 别 为 0.724、0.841、         cancer and those with benign endometrial lesion
           0.703、0.715、0.7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等                                         BMI
                                                                 组别    例数   发病年龄  ( ±s,   糖尿病  出血量(斑    出血频率
           详见表 3。将三维超声测得 EV、VI、FI、VFI 分别赋                                 ( ±s,岁)    2   (有/无) 点/轻/重) (单次/反复)
                                                                                   kg/m )
                                             3
                            3
           值 即 EV ≥ 6.55 cm 为 1 分、<6.55 cm 评分为 0 分,            子宫内膜良
           VI ≥ 0.62% 为 1 分、<0.62% 评 分 为 0 分,FI ≥ 27.27         性病变组   136  52.6±5.4  21.2±2.9  40/96  29/77/30  72/64
           为 1 分、<27.27 评 分 为 0 分,VFI ≥ 0.46 为 1 分、              EC 组   32  52.4±4.9  22.5±2.6  8/24  8/18/5  8/24
                                                                   2
           <0.46 评分为 0 分。三维超声 =EV 分值 +VI 分值 +FI 分               t(χ )值       0.240  -2.210  0.247 a  0.292 a  8.108 a
                                                                 P 值         0.811  0.028  0.619  0.864  0.004
           值 +VFI 分值,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 = 三维超声
                                                                                                    2
                                                                                              a
                                                                  注:BMI= 体质指数,EC= 子宫内膜癌; 表示 χ 值
           分值 + 恶性风险模型评分。
               绘制三维超声、恶性风险模型及二者联合的 ROC                              1.0
           曲线(图 2),结果显示三维超声、恶性风险模型、三
           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预测 PMB 女性 EC 的 AUC 分
                                                                    0.8
           别为 0.883、0.723、0.949,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
           度、约登指数详见表 3。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预
           测 PMB 女性 EC 的 AUC 高于三维超声、恶性风险模型,                         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 4.762、2.613,P 值分                        灵敏度
           别为 0.032、0.018)。
                                                                    0.4
           3 讨论                                                                               参考线
               EC 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                                                        VFI
                                                                                              ET
           率逐年上升     [8] 。当前临床上主要依靠诊断性刮宫和宫                          0.2                       VI
                                                                                              FI
                                                                                              EV
           腔镜检查来明确诊断围绝经期或 PMB、子宫内膜不均
           匀增厚和超声发现宫内回声团的患者                 [9] ,但二者均为
                                                                     0       0.2    0.4    0.6    0.8     1.0
           有创操作、花费较高,且存在手术风险,是对于高度怀
                                                                                     1- 特异度
           疑内膜病变人群明确诊断的检查方法。因此探索简单、                               注:ET= 子宫内膜厚度,EV= 子宫内膜体积,VI= 血管形成指数,
           无创、经济的筛查方法对可疑 EC 的患者进行初诊分流                          FI= 血流指数,VFI= 血管形成 - 血流指数
                                                                  图 1 ET、EV、VI、FI、VFI 预测 PMB 女性 EC 的 ROC 曲线
           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Figure 1 ROC curves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endometrial volume,
               近几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经阴道超                          vascularization index,flow index and 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 in
           声检查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具有无创、经济、易操作和可                            predicting endometrial cancer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表 2 两组患者 ET、EV、VI、FI、VFI 比较〔M(P 25 ,P 75 )〕
           Table 2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endometrial volume,vascularization index,flow index and 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 betwee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and those with benign endometrial lesion
                 组别        例数       ET(mm)          EV(ml)            VI               FI             VFI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       136  10.00(7.00,12.00)  3.40(2.76,4.58)  0.70(0.40,1.28)  16.13(10.34,19.96)  0.21(0.11,0.42)
                 EC 组       32  15.00(8.95,14.07) 11.26(8.95,14.07) 1.67(0.68,5.60)  28.66(15.08,35.11)  1.09(0.18,2.03)
                 Z 值                 -3.946           -5.990         -3.573          -3.783          -3.539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3
              注:ET= 子宫内膜厚度,EV= 子宫内膜体积,VI= 血管形成指数,FI= 血流指数,VFI= 血管形成 - 血流指数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